日本Z世代对华好感来自“对等”

2022-11-23 23:09:4503:37 4.2万
所属专辑:环球观察
声音简介

日本东洋经济在线网站11月22日发表文章,题为“Z世代对中国有好感”,不同年龄段对中国好感度不同的原因。文章说,11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曼谷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3年来首次中日领导人面对面会谈,并开始“重新调整”恶化的双边关系。岸田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受到“反华舆论”和对华强硬的自民党右派的制约,但提起“反华舆论”,日本18岁-29岁的“Z世代”对中国的好感度却达40%以上,与其他年龄层的人有明显差异。从Z世代的政治意愿开始掌握选举关键的世界潮流来看,只依靠“反华舆论”和“右派”的岸田外交岌岌可危。

此次中日领导人会谈只进行了45分钟,与长达3个多小时的中美元首会谈相比,不可否认日本对华重要性已下降。中日两国领导人在会谈期间达成了几项共识,包括尽早开通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等。作为今后中日关系改善的指标之一,就是实现领导人之间的互访。

不过,岸田首相改善对华关系的一个阻力就是高涨的“反华”舆论。尽管日本对华观念恶化,但日本内阁府每年发布的《关于外交的民意调查》中,还是浮现出一些较为有趣的数字。比如,今年1月发布的调查中,20.66%的受访者对中国“感到亲切”(较去年增加1.4%)。但按照年龄层来看,在“Z世代”中,对中国“感到亲切”的比例高达41.6%,可以说比总体多一倍以上。与60岁-69岁的13.4%、70岁以上的13.2%相比,“Z世代”对中国的亲切感更高。

那么,为何不同年龄层的人对中国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我想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分析。我年轻的时候(作者出生于1948年)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十分向往,并因日本曾发动侵略战争而对中国有一种赎罪意识。也就是说,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中国这个“他者”之上,并随意夸大了自己的期望。

现在,很多人也是将日本或欧美的治理体系投射到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上来,以日本或欧美的标准来观察判断中国。这正是为何现在很多六七十岁的日本人对中国“没有亲切感”的原因。

然而,“Z世代”的想法就不同了。以我教过的大学生为例,他们还没出生时,日本经济就陷入低迷,他们没有经历过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在他们懂事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成为追赶美国的大国了,而且中国在IT技术方面领先于日本,在动漫和游戏质量方面也在超越日本。同时,在很多“Z世代”上学或打工的地方,经常有与中国留学生接触的机会。换句话说,“Z世代”从一种“对等”的角度看待中国。因为对中国没有特别的想法,所以也不抱特别的幻想。

我想,当“Z世代”和千禧世代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时候,日本人整体的对华观念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当那些无法从心理上接受中国崛起和日本衰落这一历史性变化,以及无法摆脱“脱亚入欧”意识的一代人“退居二线”后,日本的“反华”舆论应该也会发生变化。岸田政权也不能一直依赖于“反华”的翼赞舆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拥有草莓

和平向前才是未来。

有_可为

日货不太好卖了吧

1303362cvdg

要他好感?头几天还叽叽歪歪!这回又好感了,是觉得我们好哄啊?

猜你喜欢
印度对华战争

中印边界争端是二十世纪中叶国际关系史上富于戏剧性的一段。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亚洲的两个伟大的新共和国,尽管政治性质不同,似乎已经走上和睦合作的道路,但后...

by:ZOUYH

印度对华战争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是澳大利亚人,一九二六年出生于伦敦。曾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一九五五年进入《泰晤士报》当外交记者,后派往该报华盛顿办事处工作。...

by:Nonogram

印度对华战争

这是一部外国人写的《印度对华战争》,作者是英裔澳大利亚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他是研究中印边界问题的权威专家。撰写过大量有关中印边境战争的报道。在1959年...

by:幽兰讲经史

鲍威尔对华回忆录

鲍威尔系旧中国著名西方报纸《密勒氏评论报》主编,本书是有关他自己在华25年生活的回忆录。

by:阳光行星

我们是Z世代

中国网《中国3分钟》工作室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联合制作,探究Z世代脑回路,向世界亮出youngpower!

by:中国网

青春绽放Z世代

展示“青春绽放Z世代——全疆大学生创意演讲大赛暨网络文明实践活动”选手风采和精彩演讲

by:新疆网信

战时日本对华货币战 | 一帆演播 | 抗日战争抗战历史

从1878年日本第一银行在朝鲜开设分行至1945年日本战败后“日圆金融圈”的崩溃,近代日本的对外金融扩张之路实质就是一部日圆的侵略史。本书记录了在日本侵华战争时...

by:有声集结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1972-2010)|中日复交后日本对华态度演变|AI电子书

【内容简介】本文阐述了中日复交以来(1972—2010年)日本政界人士、经济界人士和普通国民的中国观的演进轨迹和发展特征。依循历史发展的脉络,集中对不同时期日本...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青年世代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李开复博士作序推荐,两百年后的科幻寓言:当青年主导世界,人工智能学会思考,这个世界会好吗?...

by:上海文艺_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