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论述砖室墓墓型演变

2022-12-01 17:27:4204:37 58
声音简介

论述砖室墓墓型演变。


答:砖室墓是指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出现在中原和关中一带的用砖建筑的小型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经六朝、隋唐,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北宋时期出现了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此种墓葬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典型砖室墓的建造,基本上乃先由地面向下挖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块砖砌成墓室,置棺其中。有些砖室墓有斜坡墓道,也有的砖室即筑于竖穴底部,不再开横穴。砖室墓按照墓型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辽金元这四大时期。

(1)两汉时期

西汉中后期小砖墓(砖室墓)首先流行于中原、关中地区,东汉时期遍及全国各地,与竖土坑墓一起成为最常见的墓葬类型。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的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规模较大且结构复杂。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东汉时期,四川省境内的砖室墓葬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种模印着画像的砖,称为“画像砖墓”。

(2)魏晋南北朝时期

总体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官僚的墓以砖室墓为主,有时设石门。相比于汉墓,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如,洛阳西晋墓中出现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

墓室、墓道

从汉末魏晋开始,墓室更像现实生活中的居室,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设棺床,在长江流域的晋墓中,有时还有灯龛和台桌。这些结构和设施都是用砖砌成。在黄河流域,砖室墓的墓道非常长,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隧道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渐加长,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顶部开了直通地面的天井。

墓壁装饰

辽东、河西等边远地区的大家族,沿袭汉代旧制,营建砖石结构的大墓,在墓壁和砖面上施彩画,其题材多与汉墓壁画相似;在中原一带,却很少有在墓内绘壁画的,但到了北魏,又重新流行了壁画。长江流域的东晋和南朝,则流行用模印画像的砖来装饰墓壁。

(3)唐朝时期

入唐以后

入唐以后,官僚墓一般均为砖室墓。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初唐到盛唐这一时期,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

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简化,斜坡式的长墓道被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取代,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十分罕见。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砖室墓多为长方形,有的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

五代时期

五代前蜀王建墓、南唐帝陵,可能是由于承袭唐陵的制度,其地下玄宫皆分前、中、后三室,各室两侧又多设壁龛或耳室。

(4)宋辽金元时期

宋代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之前出现的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仿造得都比较简单,墓室壁面上也没有出现雕砖砌成的壁画。北宋以后,仿木建筑的雕砖构建开始趋于复杂,墓室壁面上同时也装饰了桌椅、门窗、灯檠、衣架等题材的雕砖。约在北宋中期,仿木建筑砖雕壁画墓开始大量出现。长江中下游多为长方形砖室墓,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

辽代

除方形以外,辽代砖室墓还有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等级高者则“多室”。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结构并施彩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

金代

金代墓葬受辽宋影响较大,砖室墓多见于长城内外的辽故地,部分墓门和墓室也采用仿木建筑形式,并绘有彩画。

元代

元代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日趋简化,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元代南方的墓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简答论述

前面的内容被下架了

by:像一颗海藻

论述思维养成

自言自语学姐针对艺术设计考研论述题进行精细化讲解,主要涉及《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概论》、《艺术概论》等内容。

by:自言自语学姐

五禽图论述集粹

五禽图是一种保健气功,久练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五禽图又是一种武术内功,久练可以抵抗重力创击。五禽图由四川巴县王礼亭先生传出,后经曾崧生、张觉人...

by:不方不圆客_gr

西方重要绘画论述

为大家重点介绍西方主要绘画理论和关于绘画的重要论述

by:如云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