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听雨》

2022-12-07 22:10:0108:29 96
声音简介

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比如:李清照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代李重元说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的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一起来听。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出生在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公元1274年中进士,1267年,元灭南宋。这时候,他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他的气节为时人所敬重。他的一生是在战乱年代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其中《虞美人·听雨》便是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全词以雨为纽带,将自己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少年、壮年、老年。描绘了三幅“人生听雨图”。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这首词引起共鸣,因为他写出了每个人人生当中都必须要经历的三个状态。


先来看第一幅“少年听雨图”——“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歌楼”“红烛” “罗帐”,整幅画面,由这一连串青春艳丽的意象组成,我们的眼前马上出现了一位翩翩少年,在歌楼朦胧的红烛下偎红倚翠,尽情享乐 ,他哪里知道人生的苦楚呀,哪里识得人生的愁滋味呀!也许词人着力渲染的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稍纵即逝的青春年华吧。


这里的“雨”为少年人生增色不少,似乎在这种烟雨凄迷中,更有雅趣去听歌赏舞,更能体现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浪漫吧!试想,楼内的歌声和着室外的雨声,怎一个“醉”字了得?在这样的氛围之下,红烛罗帐又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自己的青春年少,那种朝气蓬勃,风流倜傥,而今却只留下了回忆。


美好总是如此短暂,画面很快来到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壮年听雨图”——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第二幅听雨图已经由楼内近景,转向了江外的远景,视角变得更加开阔,画面也更加宏大,水天辽阔,风急云低,江面上一只孤舟在风雨中飘摇,低空中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正不停地悲鸣……这时候的画面中,不光有淅淅沥沥的雨声,还有江声、风声、雁声……在这样的背景中听雨,充满了“飘渺孤鸿影”的无奈与悲凉。想想自己,已经由流连往返于歌楼的风流少年进入到风雨飘摇,居无定所的壮年。在这一时期,蒋捷的人生已经历了各种风雨:漂泊他乡,远离亲人,怀才不遇, 这时的雨,不再是少年时的那种和风细雨,而变成了绵绵不断的秋雨,听着舟外的雨声,联想自己人生中的失落与艰辛,看到自己过着东奔西走、漂泊无依的生活,感叹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在经历了绵绵秋雨,孤寂清冷的中年,很快来到了“而今听雨”的画面——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听雨有“歌楼” “红烛” “罗帐”,壮年听雨有江声、风声、雁声……,而今却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点点滴滴的夜雨。听雨的地点也由歌楼上到客舟中到而今的僧庐下。“僧庐”远离尘世的喧嚣,苍凉冷寂,正表现出词人极端孤寂的处境和极端萧索的心境。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到经历大风大浪的壮年再到鬓已星星的老年,这就是人生的规律。如今我已如一位老僧,人生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一种幻想,任凭阶前的雨怎么下,我都已经置之度外了,这种心境大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豁达!人生就是如此:生命短暂、命运多舛、悲欢离合,岁月无情。


人生的感受多种多样,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但蒋捷却只用五十六个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生不同境遇的不同感受。


品读经典,睿智人生,我是清扬,关注我,一起读好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代: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渡一作:度。桥一作: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

by:小巧小玲

听雨听说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by:一瓣浅浅

听雨电台

给自己一段慵懒的时光,享受片刻的宁静。欢迎来到听雨电台,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生活的快乐美好,享受美丽人生。

by:夏天的雨bj

夜阑听雨

十几年前的日常生活随笔。在没有网购、没有微信的日子,慢节秦的生活让身心舒缓、放松,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去发现、去思考,今日观之,这样的日子真的让人怀念。于是,...

by:水如冰心

听雨说红楼

大家好!我是竹林听雨。新专辑《听雨说红楼》今天正式开播,这是用通俗语言解说的《红楼梦》,力求解决原著难懂的弊端。单凭听,想要完全理...

by:竹林听雨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