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之川》02 “白叶一号”

2022-12-02 12:13:5911:06 56
所属专辑:巴山蜀水|老故事
声音简介

传播四川好声音,挖掘巴蜀老故事。

欢迎收听我的喜韵坊-不老故事,由喜马拉雅FM出品、【乡村振兴新鲜事儿】有声版权声音盒子之纪实文学青青之川》。作者:何先鸿。播讲:good法法。



青青之川-

 “白叶一号”

3月,沙洲镇青坪村“白叶一号”茶园迎来第一个茶季。69岁的老党员焦元恩想起这事,就兴奋不已。那天晚上,村上安排第二天采茶,他高兴得一夜没有睡觉。“白叶一号”与本地茶叶完全不一样,娇嫩的很。据说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湖州黄杜村人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山谷里发现一株野茶树,日积月累,慢慢培育发展起来,成为黄杜村人的致富茶。采茶的这天早晨,黄杜村人杨学其也来到现场,县茶叶专家周远成、镇农技员李青一起见证这个神圣时刻。采摘有讲究,杨学其先示范一番。焦元恩蹲下身子看,嫩嫩的叶尖缀着露水,白色的绒毛缠裹着,硬是不一样哈。他和20多个人边采边聊,时而,一阵阵洋溢收获蜜意的爽朗笑声,惊起林中的鸟儿扑棱棱地飞起,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新茶不多,青坪村茶园采摘鲜叶60多斤,加上关庄、瓦砾其他几个地方总共也就100多斤,炒制茶叶13斤。太珍贵了,茶农们舍不得自己尝新。5月,这批“携茶”通过人大代表徐萍带到全国两会上。茶叶的小纸袋上,写有七个字:“一芽一叶总关情”。

“白叶一号”如同致富的种子,“千山飞越”在青坪扎下了根,也打开了平常百姓生活另外一扇门。

2018年夏天,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20名党员自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并承诺包种包销。518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的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青川县是全国三省四县受捐对象之一。

白茶产业怎样才能成为富民产业?青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项目落实。成立由县委书记罗云、县长刘自强任双组长,县级有关部门、项目实施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白叶一号”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审批把关、组织实施、监督管理。

2018年1020日,首批“白叶一号”茶苗抵达青川,人们奔走相告,兴高采烈。共接受安吉“白叶一号”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基地1517亩。于是,“白叶一号”犹如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沙洲、瓦砾和关庄镇的11个贫困村,惠及512户共154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青川县实施“四项工程”助推白茶产业综合效益最大化,我觉得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是让老百姓吹糠见米的事情。其具体作法是白茶产业园区实行“业主+基地+村集体+贫困户”模式种植管理,建立“五金”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基地共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联结合作。每年,老百姓靠土地租金和茶园务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2019年青坪茶叶合作社共收入4万元,人均分红38元,贫困户人均173元。


早些年,焦元恩当过10年的大队长,15年的支部书记。让他忧心的是,自己这把年纪了,因为多病而成了低保户“吃”国家。白色粉墙上挂着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来他家时的合影,他向我介绍时,一个劲地说:“党的政策好,浙江亲人对我们好。”

村上动员村民流转土地时,有些户舍不得要种小麦、包谷、黄豆,他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庄稼全靠肥当家,除了农药、化肥的开销,一亩地顶多收入三百元,还累死累活地不停地干才有。种上茶叶,光租金就够了……”

十年前,老书记焦元恩的儿子、儿媳建房骑摩托车还工具途中,出了车祸去世。老两口抚养12岁的孙子长大成人,如今,已经在外打工。他给我算了一笔账,去年,家里收入包括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助、14亩土地租金、茶园务工、养老金、低保、养鸡等共3万余元,家庭开支还余1万余元。

他感慨万千,住了几辈人的地方,因为“白叶一号”打造成了风景秀丽的乡村旅游园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老书记的邻居焦志成,65岁,家有3口人,他因2016年患癌症动手术欠债成为贫困户。儿子在山西建筑工地打工,孙子上小学四年级。过去,广种薄收,不见好日子的到来,儿媳远走他乡渺无音讯。现在,他家缺劳力光24亩土地租金每年收入7200元,全家年收入4万元左右。他说:“浙江亲人早些来的话,我也该多享受几年……”

在青坪村村民们的眼里,黄杜村人杨学其大老远来指导种植白茶,思想觉悟就是要高些。他不多说话,到了地里,反复叮嘱大家如何侍弄茶苗,栽植、浇水、除草、施肥、修剪等,是个种茶的行家。偶尔歇气也摆龙门阵,说他自己茶园的事情,还有自己的里长家短。然而,村民们也怨他,咋不说他在青坪得了中耳炎依然不下火线?儿子杨旭飞在老家茶山上干活时出了意外住院手术,却一声不吭呢?还是前几天村干部看到《光明日报》后才知道的。

你有情我有义,青坪村村民是知道感恩的。沙洲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青,也是白茶专业合社理事长,见证了村民们的一言一行。务好茶苗,才对得起习总书记的关怀,才对得起浙江亲人。20206月,旱情严重,因为水源枯竭,滴灌只有望梅止渴,眼看茶苗焉达达的没有精神。太阳落山的时候,镇上安排洒水车一趟一趟地拉水,三、四十个村民打起手电筒,一直干到第二天三点才浇完1026亩茶园。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才迎来干旱后第一场喜雨!

黄杜村人太不容易了,老书记焦元恩心中总有一个结。20198月的一天,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天,天气晴朗,他召集了30多个村民到自己的院坝里。于是,就有了送给黄杜人几个大字:“一片感恩叶,携手奔小康”,下方写下歪歪斜斜的名字,郑重按下红红的手印这一动人的一幕。

是啊,先富帮后富,黄杜人的行动犹如密鼓催人奋进。青川的老百姓一点也不含糊,在心里暗暗鼓劲,脚步加快了,笑脸在茶苗铮铮直冒的长势中漾开来,漾开来……


何先鸿,四川省苍溪县人,广元市广播电视台记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广元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元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广元市第七届科技拔尖人才。著(或合著)有纪实文学《奔腾的嘉陵江》《青青之川》、《惊天动地》、《幸存者说》、《沉淀》、《坚硬的记忆》等。作品曾获四川文学奖、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等。

我的喜韵坊【不老故事】,纪实文学青青之川“白叶一号”播讲完毕,欢迎订阅。如果您对乡村振兴那些事儿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文字;如果您是巴蜀文化的研究者,可以在喜马拉雅官网、搜索我的喜韵音坊【不老故事】、了解巴蜀大百科详情;欢迎咨询ZMXD要发要发合作(你懂的)。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下辑再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