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四时气

2022-12-07 18:35:3304:36 41
声音简介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
  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
  风㽷肤胀,为五十(七)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
  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医部全录》:同焠)刺之。
  徒㽷,先取环谷(《医药科技》:当是脐中)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㽷,必坚(束之)。来(别本作束)缓则烦悗,来(别本作束)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㽷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读注:此句为衍文。)
  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小腹控睪,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睪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诗韵四时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加入拓展名篇,一起体会诗词中的四时之美。

by:加多了寶

小米的四时奇遇

发现有趣好玩的传统文化,感知亲切温暖的风土人情小米的冒险故事有魔力

by:瓜瓜妈妈故事会

重生之漫步四时

【内容简介】郭佳瑷觉得自己就是个重生酱油党,什么都发挥不了。身边儿的人事儿就已经都改变了。终于能淡定的面对这一切时,又接连冒出好多莫名其妙的人。我不管你们要干嘛...

by:请修改昵称_12

梦舞四时 Seasons' Lullaby

《梦舞四时Seasons'Lullaby》是宫徵社创作的疗愈音乐专辑,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让您在感受四季更替的同时融入自然,放松身心...

by:宫徵社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四时田园杂兴(第二首)年代:南宋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注释]1.肥:指果肉肥厚。2梅子...

by:拾年树自然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