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相亲角读爱情诗,他成了被驱逐的怪人

2023-06-23 20:45:1115:03 2.7万
所属专辑:看天下实验室
声音简介

爱情、婚姻成为商品的背后,就是人成为商品。

撰文 | 李彤 编辑 | 曹颖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十月的上海,天气刚刚转凉,人民公园依旧林荫葱郁。这里藏着全国著名的相亲角,公园的过道、广场周围坐满了帮儿女相亲的中老年人。

塑料膜封着一张张简历——“觅:93年后,独生女,身高163以上,本科以上,漂亮,气质佳,江浙沪或外省大城市”——高学历,有房有车,在这里再寻常不过。“爱情”被明码标价。

公园里人流不断,人人讨论着自己尚未婚嫁的儿女和琳琅满目的相亲信息。嘈杂喧闹的小广场里,时不时传来一些“格格不入”的声音——

“突然想起你/你就成了一枚钉子/而且固定住了/这个空洞的房间。”

“爱情已溜走/它徘徊到了远远的高山之上/在熙攘的星群里把面目隐藏。”

一个中年男子,身着深蓝色衬衫、休闲裤和一双亮面皮鞋,腰间挎着一个小音响,定定地站在一条木制小板凳上,手捧一本《给爱人读诗》,正忘我地朗读。

他的脚下也放着一张“简历”:“艺术家曹再飞于2019年4月5日起每周末节假日在此朗读经典爱情诗。期间很多朋友、学生加入。”

公园里的那些目光,异样地投向他,又收回、远离,有人把他当成神经病,急忙拽走凑近的同伴。

如今,距曹再飞闯入人民公园相亲角读爱情诗,已经过去三年。他从未与这里的任何人公开谈论过爱情,却渐渐和相亲角的人们形成了一种“荒诞”的共存,一边在心无旁骛地歌颂爱情,另一边在充斥着欲望的“婚姻市场”里为儿女焦虑。

人成为商品

“男 87年 身高:180cm

学历:硕士

职业:总经理

年薪:50万

有独立婚房”

——上海相亲角

2019年2月,春节刚过去不久,曹再飞和朋友在人民公园附近吃完饭,想进去溜达溜达。

在上海生活了十余年,曹再飞对人民公园早有耳闻,他猜测相亲角里应该有很多年轻人,“就像校园里的外语角一样”,大家相互介绍,彼此交流。

但当第一次走进去后,他形容,“震撼,失望。”

眼前的场景与想象中的画面截然不同,诺大的公园里挤满了上万人,大多数是本地中老年人,也有很多江浙周边的带着孩子的简历来寻缘。几万份有关他们儿女的相亲信息散落在公园的各个角落,像宣传商品的传单广告,封着塑料膜,铺在地上,绑在树上,贴在一把撑起的伞上,或是在道路旁的绳子上挂成两排。有些“传单”上贴着照片,有些“传单”上直接挂着一个二维码,扫描它,即可获取更多相亲者的信息。

“人被量化了,特别具体,就像商品一样,都可以被标价。”曹再飞发现,所有相亲信息都写得特别直白,户籍在哪,收入多少,房子在什么位置、内环还是中环、多大面积。“甚至还有要求私家车必须有上海牌照,车要40万元以上的。还有对身份证的开头号码有要求的,新来的上海人不行,必须是一直生活在上海的。”铺天盖地的信息交换,宣扬着父母对子女婚姻的焦虑。

曹再飞意识到,相亲角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爱情,“没人询问对方孩子的三观、人品和涵养,金钱成为了唯一衡量的手段。”

相亲角的一切,让身为爱情理想主义者的他,感到失望。曹再飞的爱情观来自很多文艺作品,《致橡树》《霍乱时期的爱情》《泰坦尼克号》,在那些故事里,为了真挚而动人的爱情,人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爱情有美好的想象和寄托,爱情应当有精神层面的认同,是灵魂间的碰撞。相亲角却把人物化,爱情、婚姻成为商品的背后,就是人成为商品。我们整天讲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但现实就是人成了手段。而且不是一两个人在这么做,是一个群体,有几万人,相亲角蔓延到了整个社会,除了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安徽都有,这是有很大问题的。”

相亲角的“怪人”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荒原》

两个月后,曹再飞再一次闯入相亲角,这一次,他不是旁观的路人。

在人民公园西侧广场的梧桐树下,他挎上音响,将双脚踩在20厘米高的小板凳上,翻开诗集,开始朗读艾略特的《荒原》。

作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也是一名艺术家,大胆践行是曹再飞的一种本能——他画过许多画,做过很多艺术装置,花费五年多的时间考察安徽宿州600所基督教堂,也曾在车流极速穿行的公路水泥隔离墩顶面,倒退着写下个人的私密故事。

“用日常、朴素的方式传达社会现实中的荒诞”,是他一贯坚持的创作方式。在相亲角读爱情诗,成为曹再飞新的表达,“婚姻里怎么能没有爱情呢”?

歌颂爱情或许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不和相亲角的众人交流,形成自己的空间,通过朗读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反差。至于会不会带来改变,他没有多想,“能在这儿传达出另一种声音,对身为个体的我来说有意义,就知足了。”

《荒原》不是一首绝对意义上的爱情诗,选它作为开篇,既是出于私心,因为曹再飞非常喜欢艾略特,也是因为《荒原》是诗人的预言,正如同此时的相亲角,“现代性是一片荒原,人们的精神终将荒芜。”曹再飞就在这残忍的四月,开始读诗。

站在板凳上,他感到摇摇欲坠,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读诗,“前所未有的紧张,之前做老师的经验在这里都无效了。”周围人们的目光不断向他汇聚,各种猜疑,议论纷纷。他极力控制自己几乎颤抖的声音,用了半个小时,终于读完了近三十页的《荒原》,带着帮他拍摄的学生,慌张逃跑。彼时四月的上海天气凉爽,曹再飞的汗却已打湿了书页。

第一次的读诗经历并不愉快,曹再飞不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他把读爱情诗视为“修行”。

第二天,他又一次鼓起勇气站定,高声朗读了普希金的情诗,《给娜塔莉亚》《告诗友》《理智与爱情》《给妹妹》《致八丘希科夫》《皇村回忆》《给娜塔莎》。

第三天,他又朗读了泰戈尔的15首情诗。

“这人是神经病吧?”几位路过的阿姨冲过来打断了曹再飞的朗读,她们质问正在帮他拍摄的学生,警觉地要求曹再飞和学生删除所有包含她们身影的照片,直到最后一个删除键按下,她们才鄙夷地离开。

曹再飞就这样成了相亲角的“怪人”,人们的议论不时传到他的耳朵里,“这个人是不是感情受刺激了?”“他是从精神卫生中心跑出来的吧?”“你脑子瓦特了?”最初的几个月里,他遭遇了数不清的白眼和阻止,甚至有人找来保安驱赶他,他只好说自己在做“文化公益”。

对于这些不解,曹再飞渐渐学会充耳不闻,“读着读着就豁出去了”,紧张感在慢慢消失。每次站上板凳,他把自己想象为一座雕塑,高于地面,成为“被观看的对象”。来相亲角读诗也成为一种仪式,每个周末,他都会推掉其他事情来这里做一个“傻子”,声情并茂地高声朗读。

他常常读到忘我,把原定读诗的一小时延长到两三个小时,直到嗓子沙哑。用他的话说,“读爱情诗是一场无望的浪漫,没感动到别人却感动了自己。”

“你是不是在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相亲?”

“我不相亲,我只读诗。”

“人们只听你说房子、票子,谁听你读诗啊。”

他把五六十首爱情诗也打印成相亲“传单”的样子摆在地上,不少人上前来看,有人好奇得一张张看,也有人抱怨自己“被骗了”。市容管理人员要求他收走,“相亲广告可以放,但爱情诗不能放”。后来,他只在脚下留下了自己的那份“简历”。

或许,站定的曹再飞除了傻气,也散发出一种让人动容的气质,又或许是诗歌的魅力,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读爱情诗的队伍。有学生特意来人民公园找他,也有被吸引的游客,忍不住站上板凳读上一首,或是在一旁唱起情歌,也有很多年轻人成了固定志愿者。

有个女生想在相亲角读诗给在国外上学的男朋友,还有人自己写诗给挂念的人,请求曹再飞帮忙朗读,他都会欣然同意,并拍下视频反馈给对方。一位穿着绿格子衬衫的中年男子曾站了许久,反复对曹再飞说:“这城市就缺这个,这些人把这里变成人肉市场了。”“爱情和诗歌特别柔软,在坚硬的、冷冰冰的物质社会面前,也许会受伤,会显得脆弱无力,但艺术本来就是这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艺术不可能直接改变社会,但哪怕有一些感动人的瞬间,也会对他人有微弱的感染。”那些鼓励,让曹再飞决定一直读下去,这一读,就是三年,除去疫情管控,风雨无阻。

他们也曾追逐过浪漫和理想

“我的心狂喜地跳跃,

为了它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神往,有了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普希金 《给凯恩》

在公园读诗久了,曹再飞常会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

陈先生算是一个,六七十岁,身材高瘦,头发灰白,面相随和。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一张小板凳,拎着茶杯,坐在曹再飞读诗的小广场旁为女儿相亲。没人来了解女儿信息的时候,他便会时不时地站起来听曹再飞读诗。

有一次,曹再飞正在朗读普希金的情诗,陈先生终于忍不住了,“小伙子,你让我念一首吧。”陈先生站上板凳,动情地朗读起来,读罢,他走下板凳,拥抱了曹再飞一下。那些诗句仿佛唤起了陈先生的青春岁月,他说自己受苏联文学影响,最喜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还推荐曹再飞去上海一个每晚举办的读书会。这是他们仅有的交流,剩下的时间,他们只是点头之交,他们从未聊起陈先生的女儿,也从未聊起爱情。今年,曹再飞没有在相亲角再遇到陈先生,也许他的女儿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对象。

曹再飞还记得,一位阿姨曾把自己喜欢的诗抄了下来,那是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天,她披着橘黄色的方巾,用极其深情而饱满的语调朗读道:“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这之后,阿姨隔三差五来相亲角,每次见到曹再飞,总会上来打个招呼。

读诗,是相亲角里的中老年人少有流露出温柔与自我的时刻。

曹再飞能感受到,他们曾经也是文艺青年,有过文学梦,也曾追逐过浪漫和理想。如今年老,却整日在相亲角为儿女的婚姻操心。“现实空间和精神空间应该是协调的,如果只强化现实,注定是不会幸福的。”曹再飞感慨。

读诗装备

社会学者孙沛东尝试解读过相亲角父母们的心理,她指出,来相亲角的大多数是五六十岁左右的城市中产阶层,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是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正因为这些父母历经苦难的岁月,个人情感和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所以,他们更加迫切地想帮子女谈条件,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走错路”。“他们把相亲角变成‘欲望’、‘实力‘和‘市场’的混合体,在这里充满对情感的渴望,对沟通的希望,对弱者和小人物的同情或者蔑视,对现状的无奈、迷茫、焦虑与绝望。”

几年里,相亲角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有些父母,如同钉在这里的钉子,始终没有为孩子找到满意的人选。一位阿姨告诉曹再飞,在相亲角找到合适对象的概率很低,哪怕每天都来,也看运气。曹再飞也尝试过去解答这个问题,“尽管他们的孩子都看起来十分优秀,有车有房,但有人和我说他们只渲染优点,有营销的成分。他们对心仪对象的要求也特别高,高标准在这里成了一种趋向。”他向来不喜欢仔细阅读那些被展出的“简历”,但也发现,“女儿的简历比儿子的更多。”

除此之外,曹再飞再没有向这些父母们询问过有关相亲的任何问题。除去经典爱情诗偶尔将他与他们连接起来的短暂时间,大部分时间,他与相亲角“荒诞”地共存。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曹再飞在一边真挚地朗读,另一边,相亲角的阿姨询问着路过的小伙,“你一年赚多少呀?你这个收入在上海不算高啊?”

大胆去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55942264

爱情是可以培养的

听友225091302

爱情婚姻就是心理生理需求这么简单,所谓的神圣高大上都是假大空,没有经济基础怎么捣鼓柴米油盐酱醋茶。

猜你喜欢
读爱情的诗

特别声明:这是我的朋友周岩壁先生诗集《百思莫解》中的章节。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使用!——作者自说,在很短的时间,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但缺少具体的现实的...

by:半閒堂

用诗歌解读爱情

节目主题:不读这些爱情诗,你怎么谈恋爱。这些诗歌会大大提升你的幸福感无论你处于爱情的什么阶段,你都应该拥有一首属于你的爱情诗。从诗经开始,爱情诗就是不可或缺的食...

by:槐花飘香jx

解读婚姻,解读爱情

有人说:爱情的伟大是因为经得起考验。什么样的爱情,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很多人爱到吵架所以分手,有些人爱到平淡也分手。其实真正陪你到老的,是那种没太多...

by:老庞说故事

解读婚姻,解读爱情

女人的这一生,最看重的永远是婚姻。很多的女人会把婚姻的成功看作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在爱情里,女人对男人多少是要一些崇拜感,如果连一丁点崇拜都没有,女人...

by:易学分享

情诗

自己写的一些小东西,自己哭着也要录出来。

by:Aurora阿伤

情诗

第一部分:15首最美七绝情诗,首首深情,爱你千千万万遍!这15首情诗,是15种不同的爱情情态。

by:雨中baby

小情诗

我倒了八辈子的霉才行来这一辈子的运,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事。星星缀在藏青色的天幕上,忽明忽暗如顽童;烟花散在不远处的高空中,彩蝶纷飞似雨落。我们躺在夜里,四周满是...

by:华语音乐

小情诗

我喜欢的诗文

by:云希_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