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诗是汉语诗的巅峰

2023-12-08 10:46:0733:20 2.2万
声音简介

10 唐诗是汉语诗的巅峰


一、知识点


1.唐诗何以流传千年:


唐朝被分为初唐和盛唐,而唐朝的诗文化也以初唐和盛唐为界限,初唐四杰便是唐朝初立之时最具代表的文人,之后盛唐有李杜、小李杜、白居易等人,还有与之后的宋朝共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文人。


可以说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文人辈出,文学作品争相斗妍。唐诗能流传千年,与这些文人有莫大关系。


2.   诗词的平仄韵律常识有哪些:


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押平声韵。在律诗形成的过程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3.   王勃的《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4.   诗人张若虚: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州兵曹。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在哲学上老子跟庄子对于大自然的存在,比孔子的兴趣要更高,就是我们说庄子常常鼓励大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孤独的跟天地的精神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浩瀚宇宙。


2、所以诗人在这首诗里有时候变成月亮,有时候变成江水,他自己一直在模拟大自然的不同的生态,产生了非常美的感觉。


3、闻一多所说的宇宙意识,就是人活在宇宙之间,对宇宙有感觉到自己跟辽阔的时间跟空间发生了关系。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一系列关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的诗的发展过程里讲到了魏晋南北朝,我们特别提到魏晋,南北朝的一个三百多年的分裂的局面,使得汉语诗发生了一个尴尬的时期。可是对于这样的一个尴尬的时期,我们很庆幸的是因为有新语言的介入,比如说印度的范文,比如说可能匈奴族、鲜卑族的语言的介入,使得汉语诗发生了一个大的质变,所以我们也特别重视像北朝的木兰辞。所以在隋代开皇九年,南北朝结束,我们重新南北朝统一了,我们看到一个统一的时代来临之后,很明显的看到北方的特征跟南方的特征会结合在一起,而产生一个唐诗的辉煌的时代,所以我们基本上会把隋唐放在同一个时间来讲,因为隋代的时间非常非常的短,那么在今天我们讲到唐诗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诗的高峰,在唐朝可能大家听到的名字,你脑海里面能够叫出来的几个诗人的名字,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全部都是唐朝的。


所以我们会感觉到唐代因为诗的一种高度的成熟,的确跟语言本身已经被千锤百炼到了最完美的这个状态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一般讲起来我们会很重视唐代,它在语言结构上为什么可以达到这么完美?比如大家常常听到一个字叫做律诗,律诗是产生在唐朝,这个律是法律的律,那么所以我们大概可以讲,凡是碰到律这个字一定表示有非常严格的规矩才叫做律。那么唐朝的写诗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什么叫做律诗?一定是八句,如果我们叫做五言律诗的话,就是每一句是五个字,这八句当中尤其是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它会形成两副对联,就是第三句、第四句,它是对联的形式。什么叫做对联?对联是说它在上联跟下联之间有很多文字的互动的关系。比如说如果上联是无边落幕萧萧下,那么下联它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杜甫有名的句子,可是我们看到一边是无边,这边是不尽,这边是落幕,这边就是长江,就是木是树木的木,江是江水的江,它是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果是两个叠韵的字,比如说我们说无边落幕,萧萧,萧条的萧,就叶子一直在飘落,我们叫萧萧,有一点萧条的感觉。


这边是萧萧,另外一边就是滚滚也是两个字,所以这里面是一个对仗的关系。当然更复杂的是不止意思跟意思在对仗,这边是天,这边大概都是地,这边是春,这边就是秋,这边如果是数字,另外一边也是数字,都是对仗的关系。同时对一般朋友可能更难的是他有,凭着对仗,凭着这是唐诗里面的律诗里面的一个专有名词。我们今天讲也许很多朋友不容易懂,我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大家可以了解什么叫平正。我们现在讲汉语有四声,如果再加上轻音符号的话,可能有五声,那我们知道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字,叫做平,第三声、第四声是这,所以我们说这的意思,说这个音比较重。比如说大家如果回到刚才我们讲的这幅对联,无边落木、萧萧,萧萧是现在如果大家注音的话,知道他是第一声萧萧,如果你在电脑上打的话,他是第一声萧萧,那就是平声字。可是另外一边不经常将滚滚好,大家注意一下音,滚滚是第三声,我们现在第三声它就是这声,所以萧萧读起来比较平,滚滚读起来就大,那个力量很大,所以它是重音。所以如果这边是萧萧,这边一定是滚滚,它就是对仗的关系。


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对于文字的发音平仄可能没有那么讲究了,所以过去的人取名字,比如我们讲苏东坡、欧阳修,我们觉得那名字叫起来好响亮,很好听,因为他非常注意平声这声。比如说我在教书的时候,我点名一个学生的名字出来,可能三个平声或三个仄声,你就会觉得没有变化。所以其实古代在取名字,它都非常讲究怎么让平仄之间能够有对仗。


事实上在表现诗,表现诗的关系,那么当然更重要是,如果我们今天写歌的人,比如说填歌词的人,他对平仄不了解,你常常会觉得这个地方我要唱这个歌,应该是平声、阴平、阳平的声音的时候,它忽然来了一个柘声,你的舌头跟口腔都凹不过来。所以现在常常有时候我唱一般年轻人做的一些新的歌曲,现代歌曲,我一唱我马上就觉得这个人了不了解汉语,他的音的节奏。比如说在 30 年代,像陈蝶衣他们写的这些词句,为什么今天一直在被唱?因为他非常了解古诗,所以它在整个音韵评测上非常准,所以你在唱的时候你很顺,我们讲顺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知道这个字是平声字,这个字是这声字。可是事实上你在发音的时候,你在唱的时候觉得很顺,它一定是对了,它的音韵是对的。所以我想这是现在目前我们碰到的比较现代的歌手,现代的作曲作词的年轻朋友可能面临到的蛮大的问题。因为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唱英语歌唱得很好,可是这个歌转成汉字的时候,汉字有他自己的,凭着会转不过来,或者他日文歌唱得很好,可日文歌的凭着跟汉语吃也不一样。这里面我们就看到一个作词作曲的人成不成功,最后常常关键在于他是不是掌握这个语言的某一种变化能力。


所以这是我特别在今天讲唐诗的成就的时候,我希望大家了解到,唐诗最了不起是他把汉语诗的音韵、磁性全部做了最严格的界定,所以叫做律诗。所以这样的律诗一开始就把整个的汉语诗带进到一个非常成熟的状况。我们会觉得唐朝的人喝酒也在唱诗,送朋友也在唱诗,随时随地都在唱诗,那有朋友过生日,大家也可以唱诗祝寿,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诗变成生活里的语言,所以为什么它有这么高的成就?因为诗已经跟生活完全融为一体,它并不是一个特殊的身份。我们今天讲说某一个诗人,他一定在特定条件才会写诗,可唐朝不是随时随地都在写诗,而且朗朗上口。好,我特别强调朗朗上口,因为如果我们今天的诗只是登在报纸上看的,他不能朗朗上口。可是唐朝的诗不是,唐朝的诗是唱出来的。记得阳关三碟,王维他在送朋友的时候,他就唱出了阳关三碟。当他唱出客舍青青柳色心,劝君一杯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时候,我们知道三碟是在讲重复唱了三次,所以其实有一点像我们今天和声的这种配制方法,三碟讲的是音乐,所以它真的是一首歌,当时在阳关送朋友就唱了三碟这首歌,所以我想这样子大家了解到唐诗的成就,绝对不能只是用视觉来看的,应该恢复它可以朗诵跟可以唱出来的这种感觉。


接下来好几个单元都会在介绍唐诗,介绍唐朝最有名的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白居易这些。大家可能先讲一个序幕,特别讲初唐朝刚刚开国的时候,那种诗的一种可以大声读出来的气派。


我们谈到了唐朝开国诗,到了一个汉语诗的高峰,想跟大家介绍一首很有名的初唐诗。我们特别讲初唐,就说唐朝因为时间很长,所以一般人把它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刚开始一段我们叫初唐,大概是唐太宗武则天这一段时期,那么接下来就是盛唐,那么盛唐时期就是唐玄宗时代,唐明皇时代,那么也就是诗人里面出现了李白、杜甫这些人,那么然后出现了中堂,那么中堂代就是白居易、韩愈这些文学家,然后到晚堂就是李商隐,所以我们大概可以分成四个蛮不同的唐朝的阶段。


那今天我们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所谓的初唐。一般人讲到初唐会提到一些重要的诗人,像王勃,王勃很年轻,就是 27 岁就去世了,然后他写过很有名的滕王阁序,滕王阁序,那么你可以看到那种到了唐朝初唐的时代,好像有一个大时代的感觉要来临了,所以王勃的很有名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到现在大家还在念的句子,记得我们在中学毕业的时候,跟朋友告别,照片上就会写这 10 个字,海内存知己。


就是说在我们所住的这个四海之内,我们有一个很知心的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一天,这个朋友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可能到了非洲,到了北极,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到了天涯。可是若好像还是很像比邻,就像邻居一样,因为你喜欢的朋友,眷恋的朋友,你觉得他不远,就在旁边。


当然,今天如果我们用电脑的时代来讲,我们一上Email,一用视讯,真的是天涯若比邻。所以这十个字不只是唐朝的名句,到今天还有很大的用处,就告诉我们说,重要的并不在于距离的遥远,重要的是说这个人是不是你的知己,如果海内存知己真的有存在着这么一个知己,是最知心的朋友的话,再远都没有关系,你还是会联络,你也会来往。那么问题是如果不是知己,那就比邻,若天涯,就说你公寓里面住在隔壁,你也老死不相往来,你觉得根本跟他无关。


那么所以这 10 个字很了不起,就是王勃当时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家可以看到这 10 个字完全对仗的关系,海内对天涯,海对天。第一个字,海跟天的关系,内对崖,海内对天涯。然后一个动词,存在的存对着假若的若,存对若,知己对比邻,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十个字当中它完全有我们前面提到说这种很严格的规律,它有严格的规矩,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我想更重要是唐诗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一种意境。


所以过去有一位近代的诗人叫闻一多,他就提过,他认为唐朝一开国有一种宇宙意识。我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宇宙意识?就是说在谈我们的生命,然后我们可能谈一些琐琐碎碎很狭窄的小空间,小时间里的小问题。可是闻一多的宇宙意识的意思是说唐朝一开国就有一种对于大自然的辽阔的兴趣跟爱好,就是唐诗里面出现了一种宇宙观,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理解。


就宇宙观是说我们今天会问说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大?太阳距离我们有多远?那太阳最早存在是在什么时候?这个叫宇宙意识,就是闻一多认为唐朝有一种人把自己的生命放大以后,跟宇宙一起来讨论的状态,那这个其实是很特殊的一个部分,因为唐朝喜欢老子跟庄子,在哲学上老子跟庄子对于大自然的存在,比孔子的兴趣要更高,就是我们说庄子常常鼓励大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孤独的跟天地的精神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浩瀚宇宙。


我举一个例子说,如果到了周末假日,一个朋友到了,比如说新竹的向上海边,然后坐在那边看着一坡一坡的浪,然后看着落日,你会觉得天地苍茫,然后你会感觉到你的生命跟大自然之间有一种对话关系。那如果你住在台北市,都在一个小小的公寓当中,久了久了以后你就觉得你跟大自然没有关系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认识一个登山的朋友,喜欢到郊外去看大海的朋友,你会觉得他精神有一种开阔,他的生命观跟住在小小的公寓里面久了的人,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这个叫做宇宙意识。


所以下面我就想王渤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它是一种宇宙意识。他基本上觉得我们做朋友,我们是知己,我们即使有一天分离很远,各在天涯海角,我们还是好朋友。那么意思就是讲因为唐朝经历一个大空间,什么原因?因为唐朝的版图特别大,疆域特别大,所以你常常会觉得朋友跟朋友可能距离好远好远,一封信可能要好久才能够到,所以他的精神状况上会有一种辽阔的一个感觉。那么还有一点是因为唐朝他对北边的开疆拓土非常的成功,所以我们可能听过唐朝初年特别有一种诗被叫做边塞时,边塞是什么?就是边疆跟塞外。我想今天在台湾长大,有时候我们不太能够想象什么叫边疆,什么叫塞外。有些朋友可能去过内蒙古,参加过什么纳达木的这种赛马会,我自己去过外蒙古,就是乌兰巴托,去过戈壁沙漠,叫做瀚海,戈壁沙漠,瀚海就说他是沙漠,可他简直像汪洋大海一样,你走几天都走不完,风景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唐诗里面的边塞诗,是因为当时的诗人真的跟着军队到过边疆跟塞外,所以他会觉得视觉很远,有一种大气。像最有名的王维写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不晓这 10 个字,大家会不会觉得那个景象变得好大好大?我常常跟朋友讲说,我在外蒙古旅行的时候,司机一问路,然后别人就跟他说,噢,你要到那里去啊?你往前走,开车开两天,然后又转了,然后你觉得我来自台湾,开两天又转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因为空间小,所以你不觉得空间可以这么大。可是像新疆,新疆可能有 48 倍的台湾这么大。


所以你在那边常常觉得一问路的时候都是一两天的路程,就是你要从一个城到另外一个城都是一两天的路程,所以在这里面就累积了唐朝诗人的一种完全不同的空间感,所以我们讲唐诗很大气,注意这个大真的跟他空间的感觉的大有关,就是我们觉得小空间里住久的人以后,他对大空间无法了解,第一次听到说什么开车开两天以后右转这种事情会觉得很荒谬,因为我生存的空间里面没有这么大的感觉。


那么同样的,我在美国也是,有时候我们从爱德华开车到芝加哥,沿路上除了玉米什么都没有,就是开了十几个小时都是玉米,你才觉得真的叫什么叫做大地,什么叫做大地?因为这个经验在我自己的生长环境里是比较没有的,所以我希望用这个大气来解释初唐诗的一种开阔的感觉。


我们提到了初唐的宇宙意识,特别想跟大家介绍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首初唐的诗,这位作者可能很多朋友不见得很熟,他姓张,弓长张若,假若的若虚,空虚的虚,张若虚,我想很多朋友不常听到他的名字,是因为他诗写的其实不多。那可能大家知道,在比较晚的时候,大家把所有唐朝人写的诗集在一起,就是变成一个唐诗的总集。那这个唐诗的总集当中,李白的诗很多,杜甫的诗很多,王维的诗很多,那么张若虚的诗大概只有一两首。那么所以清朝人在注解张若虚的诗的时候,常常说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那么意思是什么?因为你编了一个全堂诗,就所有唐朝人的诗全部在一起,可能几十万首之多,然后每一个诗人作品都很多,可能都几上百首都有,可是张若虚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等一下我要念给大家听的这首诗,他以孤篇孤独的一篇压倒全唐之作,就所有唐朝的诗都不如他这一首诗,所以我读到这个评论时候觉得很过瘾,就是一个诗人平常都不写诗,可一写就是最好。


春江花月这首诗我常常喜欢背诵给朋友听,他总共 36 句。那因为我觉得这首诗里面有一种,他在讲大自然,他在讲时间,他在讲空间,他在讲人活在大自然当中,对于自然的很多感觉。我先讲一下题目,春江花月夜,大家常常听到这个名字,五个字,那这五个字有时候它变成音乐的名字,我记得喜欢国乐的人大概都听过春江花月夜,它是一个乐曲的名字,那我记得有一个好莱坞电影最后也被翻译成春江花月夜,那春江花月夜好像象征着春天江水,讲到夜晚,讲到花在开,他在讲到几个不同的元素。


所以我常常问一般的朋友说,如果你拿到五个字春江花月夜,你会怎么断句?那这个断句其实大家就会觉得春江是春天的江水,所以就打一个逗点。然后花月夜就是开了花,月亮圆的夜晚叫做花月夜,所以我们觉得春江花月夜象征人生最美好、最繁华的一个状态,因为一年四季那个最美的季节就是花在开,月亮也圆了,然后你刚好在江水的旁边,所以你就觉得这么美好的季节的春天,你想写诗,可是我也跟很多朋友提到,我觉得春江花月、夜事实上是五个不同的元素。


在西方的话叫做motif,就是音乐的主题, 5 个音乐的主题,春天是主题,江水是主题,花是主题,月亮是主题,夜晚是主题。我想大家已经感觉到,我现在讲春江花月夜,我在每一个字后面打一个逗点,其实五个字各自是一个独立的名词,它只是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非常繁华的感觉。那是因为张若虚,他有一天从京城可能要回家,在过路的路上刚好住宿在一个江水的旁边,而他在江水旁边散步,忽然看到了水在涨潮,看到花在开,看到月亮从水面上慢慢升起来,所以他就写了这首诗。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他从什么东西开始描写?他说春江潮水涟海平,注意七个字,七个字,春江,春天的江水,潮水在上涨,水一直涨一直涨,这个潮水最后连到海那么远连海平,那我们注意一下,张若虚这个时候并不在海边,他如果在长江的中游的话,他距离海边还很远很远,他也看不到海,可是他觉得天下的水都在涨潮,所以江水在涨潮,海水也在涨潮,所以他就推论到海的涨潮,所以他说春江潮水海平。


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声,然后他看到大海上面潮水一直上涨,同时有一个圆的月亮开始升起来,海上明月共就是跟着潮水一起共同往上生长起来。所以我们看到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是一个平面推开的空间,等到下一句海上明月共潮声的时候,是一个立体的 3D 的画面出现,就是月亮开始往天上升起来。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张若虚,他就用一个魔幻的手法,假设他自己变成从月亮看地球,所以他说滟滟随坡千万里啊,就是艳,是三点水,一个艳丽的艳。我们说滟这个词怎么写?是丰富的颜色叫艳,可是加上三点水就是水上的光,非常华丽的光叫滟。滟这两个字形容水的反光,滟滟随波,因为月光照亮了水坡,然后这个水坡随坡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第四句,何处春江无月明,大家注意一下,他的意思是说这个时候地球上哪一条河流不是都被月亮照亮吗?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我现在站在淡水河旁边,我看到月亮圆了,我在我的窗口,我常常看到月亮圆,月光把整个淡水河照亮了。可是不要忘记,这个时候基隆河的河水也有月光,这个时候浊水溪的水也有月光,这个时候高平西的水也有月光,这个时候甚至长江的水、黄河的水也有月光。


我不知道,大家可不了解,我的意思就是说我的视点,我的 vision 如果很小,我只看到淡水河的河流被月亮照亮,今天吊高我的视野,如果我今天从天空的角度去看,我可能同时可以看到月亮在淡水河,在基隆河、在浊水溪、在高平西,在长江、黄河一起亮起来了,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所以这个是不是宇宙意识,是不是一种辽阔的空间感,它扩大出去,所以我们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前面四句立刻感觉到一种大气派出现。

我们接下来跟大家介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第二个段落,就是下面的四句,他描写了春天,描写了江水,描写了月亮,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下面他开始要带入一个新的主题,就是花,花开了。而花的主题怎么样,跟月亮的主题,跟月光的主题,跟春天的主题,跟江水的主题发生互动的关系。他假设自己是河流,他自己变成了河流,他说江流宛转绕芳甸,我先解释一下,芳甸的芳很容易理解。芬芳开满了花的时候会有很多香味,所以叫芬芳的芳店怎么写?缅甸的店,大家注意缅甸的店这个字里面有一个田这个字,所以殿这个字最早讲的是花圃,所以方殿就是开满了花有香味的土地叫做芳甸。所以他假设他自己是一条河,而这条河江流婉转,弯弯转转流过开满了花的土地。


所以我们假设如果我的身体是一条小溪,我记得去宜兰的时候看到南阳溪弯弯曲曲的流出海,然后我在山上看到南阳溪两边全部开满了白色的江花。当时也觉得如果我是南阳溪,我是一条河流,我留过这个南阳平原的土地,我的身边就全部是花的香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转换的,因为我们身体是一个肉体,我们没有办法变成河流,可是注意我们的心灵可以变成河流,我们觉得我们的心灵变成一条河,慢慢的流过台湾的每一块土地,流过所有开满了花的土地,这个叫做江流宛转绕芳甸。所以诗人在这首诗里有时候变成月亮,有时候变成江水,他自己一直在模拟大自然的不同的生态,产生了非常美的感觉。江流婉转绕方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照在开满了花的树林上,看起来全部像蒙了一层。线这个字怎么写?一个下雨的雨底下,一个散步的散,这个字薄的,晚上天气冷的时候的一种像霜很薄的东西,就是水汽凝结构成线,还不到霜那么重。我们现在有时候不太分霜跟霰的不同,线是更薄的霜,就是已经有一点入夜了,初春的晚上还是有点凉的,所以花上面会结了薄薄的一层水汽,那么所以花的颜色就变成有一点透明,有一点月光的颜色。所以他说月照花林皆似霰,那么因为月光是白色的,是透明的。




所以他就下面讲说,空里流霜不觉飞,空里,就天空里面在飞霜,因为我们说晚上的时候天气比较冷,所以水汽会凝结成霜或霰。霜是什么颜色?是白色、透明的,就有点像我们吃的霜,麒麟的霜。空里流霜不绝非为什么用?不绝非因为月光是白的,霜也是白的,你在白色里看到白色的、透明的东西,你不觉得有霜,那他这 7 个字什么意思?是说不存在的东西其实存在,我们以为他不在。比如说我常常问学生说,你觉得空里面没有光吗?他说我看不见光。我说你抽一根烟看看,你抽根烟吐一口烟,你就会发现空间当中很多的光。好意思是说有些东西你看不见,可它存在,比如说空气,很多朋友不觉得空气存在,可是如果我们今天把空气抽掉了,你马上要窒息,你才知道空气的重要。所以这个诗人说空里流霜不绝非。他提醒我们说其实最重要的东西是看起来你觉得一点都不重要,好像它不存在,其他存在。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汀是三点水,一个甲乙丙丁的丁,丁是水边的沙洲,叫做丁。那么因为这个河滩上的钉是白颜色的纱,所以白颜色的纱加上月光也是白色,所以就看不见了。


这个经验也许一般人不容易有,那我记得有一次去澎湖的吉贝岛,大家知道吉贝岛,因为它的沙滩是贝壳沙,全部是白色,刚好碰到了月圆的晚上,我们在那里就会发现,那个整个沙滩跟月光完全融成一体,你会觉得好像没有沙滩存在一样。所以这是张若虚讲的,盯上白沙看不见,好像看不见,可他一再提醒我们说看不见并不是没有。


江天一色无纤尘,他说江水天空全部变成一种颜色。什么颜色?月光的颜色。无纤尘,没有一点点灰尘,没有一点点杂质,变成一片的空白。皎皎空中孤月轮,在这一片这么完整的纯洁的白当中,出现了这么干净的一个孤独的月亮。孤月轮,一个圆形,一个月亮的圆形,皎皎是皎洁的皎白颜色,一个交通的交这个字,皎皎空中孤月伦。


好,我们可以看到张若虚帮助我们把视觉一直过滤,一直沉淀,到最后视觉出现了一个最纯粹干净的一个月亮。这个时候他要问哲学上的话。下面两句是张若虚在春江话月夜里面最重要的句子,他说江畔何人初见月,一个问号,江畔江边何人?什么人初见月?第一次,最初看到了月亮,有没有发现?这个问话是天问到现在我们还在问这个问题,就是有一天我在淡水河边看到月亮圆了,我忽然问说,这个江边谁是第一个看到这个月亮的人?是十三行遗志的人吗?凯达格兰人吗?还是比他们还有更早的人第一个看到了这个月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江边的月亮何年哪一年第一次照到了人类?两个问话,我们看到这是闻一多所说的宇宙意识,就是人活在宇宙之间,对宇宙有感觉到自己跟辽阔的时间跟空间发生了关系。好,所以如果大家再读一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你可以感觉到这两个问话到今天都可能是我们在天涯海角都会问出的问题,而且可能也都还没有答案。美的沉思,我是蒋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实现了理想的仙女

千江有水千江月……大气派的宇宙意识

shifengfeng

太喜欢了!!!全部想听!!!

大山之于天地

汀(ting)老师讲的很好,只是偶有读音不准确。

指间悦

这样的文学课谁不喜欢!

沙溪岭

春、江、花、月、夜,五个主题。

猜你喜欢
唐诗(讲唐诗品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

by:跳蚤有思想

唐诗

唐诗内容选自:蒙曼品最美唐诗

by:天空清风如许

唐诗

大家好,我是刚刚入住的小白,我就自称辉哥了,接下来几个月我会带来唐诗全集,请大家欣赏;大家可以在闲暇之余听听唐诗,陶冶情操,以后请多多关照。更新频率:一天,一天...

by:离离原上草人

唐诗

让孩子听到最好的唐诗宋词朗诵

by:行走的子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