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茵陈蒿为菊科草本植物滨蒿的幼苗

2022-12-28 18:00:0103:32 37
声音简介

药用茵陈蒿为菊科草本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幼苗
大家好,这里是爱读古籍的小鲜
上一集我们认识了蝼蛄
下面了解利水渗湿药茵陈蒿
性味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
常用于湿热黄疸
茵陈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为治黄疸之要药,主要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处方用名】茵陈蒿、茵陈、绵茵陈、西茵陈(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
1.茵陈蒿苦寒清热利湿,功专治疗黄疸,力佳效宏,且随佐使之寒热,而能理黄症之阴阳,故为临床所常用。虽入利水之类,略有渗湿之功,然通利小便作用,并不显著。现据药理研究,本品有利疸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并有解热作用,足以证明数千年来的临床实验经验,确属宝贵。
2.古人认为黄胆的形成,是由于脾胃湿热蕴积所致,故以其为脾胃经药;然湿热必熏蒸肝胆,致胆之外溢而现黄疸,故近人又认为,本品归经与肝胆攸关,此乃认识之发展,且与实际相符合,所当于与以公认者。
3.茵陈虽为退黄要药,近人又用治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凡属湿热所致,亦能奏效,则又不必拘之于退黄矣。
【方剂举例】
1.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治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2.茵陈四逆汤(《玉机微义》):茵陈、附子、干姜、灸甘草。治寒湿阴黄,手足逆冷,脉沉微细等。
3.胆郁通(《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茵陈、郁金、甘草。治小儿急性传染性肝炎。
【文献摘录】
《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本草钩述元》:「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
《本草图解》:「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铃茵陈:即玄参科草本植物姻行草之全草。功用与茵陈蒿相似,但在北方许多地区将此品作为"刘寄奴"使用。
好了 本节目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关注 这次分享就到这里 更详细的内容请到小鲜的主页查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草本中药今古谈

每周二四六更新~欢迎大家收听!深山灵草是何人发现,济世良方又是哪位先尝?丸散膏丹如何炮制,我辈先贤两脚踏遍九州万方。主播入医门半生,建树廖廖,感悟却是不少。深感...

by:高山流水漫漫谈

中医草本养美养生

科学普及皮肤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天人合一,健康生活

by:刘慧芳一蒂尔施

药用植物化学

随着现代医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来自于植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因为其复杂多变的化学结构,显著的生物活性始终是创新药物的主要来源。我国少数民族地...

by:大脑改造计划

南宁-药用植物园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兴宁区长堽路189号票价描述15.00元开放时间08:00~18:0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台中-昆仑药用植物观光园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昆仑药用植物观光园位于龙潭乡离石门水库不远的打铁坑山上,占地六十四公顷,是台湾首座寓教于乐的药用观光园区。园...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