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鬼”事

2022-12-24 09:32:1707:37 1.5万
声音简介

关于故宫,前后加起来,公众号后台起码有100个人让我写了。我向来不忍辜负读者的好奇心,尝试写了几次,但都是写了个开头就停了。

为什么要停呢,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故宫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它作为皇城,有着特殊属性,无论是在民众心中还是官方眼里,都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写它容易惹事;其二,去年末到今年初,对涉及到非科学内容的文章管控较严,稍不注意就会碰线。

今天写这篇文章前,我询问了一些业界人士,得知管控力度有所松懈,这才决定试试水,毕竟,已经写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案子了,也该给大家换换口味了。

更重要的是,五一节期间,我见了位从北京来的朋友,品茶时,我从他口中听了点八卦,忍不住分享给大家。

故宫建成至今,已经600多年了。封建时期,为争夺皇位,皇子间勾心斗角,后宫嫔妃、朝中大臣也纷纷站队参与其中,明争暗斗间,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死了很多人。

而死在故宫里的人,就成了故宫神秘事件的最原始来源……

先讲珍妃。

1887年,在慈禧太后主导下,16岁的光绪皇帝迎娶太后的侄女为皇后,即后面的隆裕皇后。1889年,光绪帝又娶了礼部侍郎的两个女儿,即后面的瑾妃和珍妃。

三人当中,珍妃因聪明伶俐、性格活泼,最受光绪帝喜爱,并导致光绪帝与隆裕皇后的感情日渐疏远。加之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并支持光绪的变法行动,因此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极度仇视。

1898年,慈禧太后以阴谋使得戊戌变法失败,再度独掌大权。此后,慈禧太后把珍妃禁闭在景棋阁后面的小院里,俗称打入冷宫。珍妃在这里完全与外人隔绝,吃喝拉撒都在太监监视之下,一天比一天消瘦,只有姐姐瑾妃偶尔前来,珍妃才能感受到一点温暖。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不忘对珍妃痛下毒手,让人把珍妃带出来,以“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由,命她投井。

珍妃不服,不愿执行,慈禧太后恼羞成怒,说:“把她给我扔下去!”太监们强行把珍妃扔进井中,又找了石头扔下去,方才作罢。珍妃死时,年仅24岁。

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联军撤出京师,慈禧回銮,命人将尸骨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宫女墓地,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目,并追封其为贵妃。

1908年慈禧死后,摄政王载沣将珍妃的死因从“投井自杀”改为“被太监崔玉贵投入井中溺亡”。

1913年,隆裕驾崩,珍妃姐姐瑾妃尚在,此时已被尊为端康皇贵太妃,下令将珍妃迁葬回清西陵崇妃园寝,并在珍妃井北侧的门房为她布置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光绪帝的一片真情。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

以上,是关于珍妃的官方记载。下面,是传言,不足为信。

慈禧处死珍妃时,有很多目击证人,皇宫里知晓此事的人更不在少数,但慈禧毫不顾忌名声,一意孤行地处死了珍妃,为何在一年后回宫时却做起了面子工程呢?

难道是慈禧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良心发现?或是突然变得慈祥和蔼可亲了?非也,是自打慈禧以非常之手法处死珍妃后,就时常做噩梦,惊叫着醒来。

刚开始,服侍的宫女太监还不知为何,时间长了,才从慈禧的梦呓中听出点端倪,似是慈禧看到了珍妃的鬼魂;更有数名近身宫女在慈禧入睡后看到她的幔帐外站着个披头散发的身影,一旦有人走近,就立即变淡消失。

在外逃亡的一年里,慈禧几乎没睡过几个好觉,严重的时候,彻夜不敢合眼,只能黑白颠倒,在白天稍作休息。

因此,她对珍妃一面有所惧怕,一面恨意也更加浓烈。回宫后,慈禧立即找来一个大师,在珍妃井外摆起了道场,对外宣扬是超渡珍妃的亡灵,真实目的却是诛杀珍妃,试图让她魂飞魄散,再不能作祟。

结果,不知是大师道行不够还是珍妃的怨气实在太大,没有达到慈禧的预期效果,仍然噩梦不断,还罕见地梦到了两眼发红的珍妃。慈禧一怒之下想处死大师另请高明,可命人打听了个遍,才知所请大师已是当时国内最厉害的了。

大师旋即告诉慈禧,珍妃已然察觉到慈禧想弄死她的意图,怨气更盛,现在只能采取安抚与打压相结合的办法才能扼制,否则的话,只怕会发生更可怕的事。

慈禧一听就被唬住了,又想有办法总比没办法好,就给了大师一次机会,并说若再没效果,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大师的办法就是:1.戴高帽子安抚,即追封珍妃为贵妃,并在诏书里大赞其“贞烈殉节”行为;2.降级打压,珍妃之所以怨力那么重,不仅是因为横死,还因为有着皇妃的身份。明面上,珍妃被封了贵妃,实际上,将她葬至宫女墓地,是降了身份、取了光环,削了能量。这也解释了为何宫女太监被处死后并不能掀起多大风波,因为他们身份卑微,即便横死后形成怨灵,也没有多少能量。

迁葬珍妃时,人们发现,虽然已过了一年时间,她的尸体却没像想象中那般腐烂得只剩下白骨,而是皮肉俱在、面容清晰可认。更诡异的是,她明明是被头朝下扔入井中的,现在却是单脚站立在井中,另一只脚蜷缩着,头往上仰望着井口……

这样的诡异姿势让慈禧极为骇然,完全相信了大师“珍妃怨气更盛”的说法,一面催着大师尽快迁葬并做法事安抚,一面让大师每晚在自己寝宫外“镇守”,接连持续了数月才放大师离宫。

慈禧能够安睡了,大师走了,珍妃的故事却还没完。

不过,朋友讲的后半段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敏感不说,还与大人物沾上了关系,先看看今天这篇试水文的情况,我再决定是否将其写出来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600年故宫|故宫小门卫说故宫

已申请版权保护!w号:gugongxiaomenwei

by:故宫小门卫

故宫-北京故宫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票价描述4月1日-10月31日为旺季,门票为人民币60元(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11月1日-来年3月31日为淡季,门票为人民币...

by:恋景旅行APP

故宫院长说故宫

一个国家的历史缩影,一段不同寻常的过往与兴衰。历史不仅属于它的创造者,也属于每一个人的眼睛和心灵!紫禁城,这座中国最后的皇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文化在建筑形...

by:怡然花影

故宫之谜丨故宫600年

按照中国人的观念,逢百年算是一个大事件了。从1420年到2020年,悠悠紫城迎来建成600年,500年我们没赶上,700年我们等不了,今年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可以和...

by:圆柱文化

故宫处处有故事

《故宫处处有故事》专辑内容来自“文旅之声”公共数字文化专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内容,结合实物、历史故事等内容对北京、对故宫的历史文化进行讲述,改变传统游客“走马...

by:文旅之声

故宫旅游|故宫讲解词

北京导游龙哥对故宫做一次基础讲解,共29期,每天更新1期,喜欢故宫的朋友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by:龙哥聊故宫

故宫

北京人在北京,故宫深入骨子里的情节

by:娜之花

故宫

历史上下五千年,国土纵横数万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历史先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丰厚、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雄伟壮观、震惊世界的历史古迹,浩如烟海、...

by:小薷姐姐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