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罗马帝国第二讲 努马前传:罗马从哪里来

2023-01-06 12:00:0015:19 3.7万
声音简介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古的大立法者都是对久远的无法追忆的人类成就的凝结和标定。

内容讲义 

课程文稿

你好,我是李筠,欢迎来到《通往文明之路100讲》。


这一季我想和大家这么聊:六位大立法者,每位分三次聊,三次分别是前传、正传和比较。前传,澄清他们面临的局势和问题;正传,解释他们拿出的方案和打法;比较,说明他们留下的影响和遗产。这是一个问题导向的逻辑,他们之所以是大立法者,粗略来说,正是因为他们回答了“人类秩序如何可能”这个大问题。但这个大问题是一个我们大观所说的“元问题”,是人类面对的永恒问题,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掉,它会反反复复改头换面出现。于是,不同的时代就得给出自己合格的解决方案,代表这个时代给出解决方案的人就是大立法者。


我们用大立法者聊人类秩序简史,就是要通过这些大人物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和逻辑,帮助大家理解人类秩序内在的机理。大立法者通常被神化,奉上神坛;他们所立之法通常被神化,变成了“经”。我们要把他们从神坛上请下来,给我们讲讲“经”到底是怎么写成的,从中学习和参悟秩序生成的逻辑,而不是告诉大家人类历史上哪些人、哪些经值得膜拜。跟着大立法者学解题,解天大的难题,是对我们思维和心胸极佳的锻炼。


来,这一集,我们一起聊聊罗马的首席大立法者努马!


努马是罗马的第二任国王,被西方历史上最重要的传记作家普鲁塔克恭称为“大立法者”。


努马大约在公元前715年即位,他必须帮罗马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秩序的建造是不是带有普遍性的大问题?换句话说,要妥善解决哪几个问题,秩序的建造才算摸到门道?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如何打造共同体的偶像,第二,如何实现共同体的团结,第三,如何推进共同体的协作。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打造共同体的偶像。一个共同体必须得有一个偶像来代表它吗?有了一个偶像和共同体对上号,到底意味着什么?


共同体是要有偶像的。这个事情我们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说起中国这个历史悠长的共同体,我们会想起孔子老子、秦皇汉武。但最重要的是炎帝黄帝,我们是炎黄子孙,他们标明了我们最根本的身份,是我们最明显的偶像。用他们的名号就可以直接标定我们这个共同体。


其实小共同体也一样,说起苹果你会想到乔布斯,说起微软你会想起比尔·盖茨,说起脸书你会想起扎克伯格……一个偶像标定了一个共同体,实在是人类极为常见的思维习惯。偶像立起来,就很容易区分谁是外人、谁是自己人,共同体就容易看清“我们是谁”,相应地辨别出“他们是谁”。如此说来,为共同体立个偶像很有必要,不仅是为了大家生活方便,更是为了大家以它为标识凝聚成“我们”。偶像和共同体对上号,意味着这个共同体初步解决了“我们是谁”这个大问题。


我们刚才提到,努马是罗马的第二任国王,说他必须解决罗马偶像的问题。那第一任国王呢,他怎么不干这活儿,这事儿这么重要,他不知道吗?他知道,但活儿没干完就不见了。


罗马的第一任国王是罗慕路斯,你一听名字就知道,“罗马”这个名字和他有关系。对,罗马城的名字就是从她的建城者、第一任国王罗慕路斯的名字而来。如此说来,罗慕路斯是有意识地把自己塑造成罗马偶像的。


把自己的名字直接变成共同体的名字,希望自己的精神成为共同体的灵魂,这种事情古今中外都不少见。周朝的周是这一族的人最先居住的地方的名字,秦朝的秦是周王赐给嬴姓诸侯的名号,现代世界当中路易威登、香奈儿这些牌子都是创始人的名字。


罗慕路斯其实是想把树立偶像这件事做成的,但他没有做完。他先和弟弟一起报了大仇,然后率领3000兄弟找到了一个地方建自己的城,把这个地方命名为罗马。在营建罗马的过程中,他杀死了弟弟,成为罗马唯一的领袖。此后,他继续带领兄弟们开疆拓土,吞并了很多部落,还建立起罗马的制度框架,国王+元老院+公民大会,等等。


然而,罗慕路斯在一次阅兵式当中神秘消失,据说狂风大作之后他就不见了。有人说他升天成神了,也有人说他是被贵族们暗杀了,但无论如何,罗马的创始人不见了。罗马怎么办?


罗马贵族们以为偶像不重要,国王谁都可以当,于是商量出一个自作聪明的办法:国王由贵族轮流当,一人当一天。结果罗马一团糟,于是,他们赶紧去请贤人努马来收拾乱局。


罗慕路斯升天和努马即位之间这段小插曲说明,罗慕路斯尽管是一位强势国王,但他还没有把自己做成偶像。贵族们觉得没了他也没什么大不了,平民们也没有因为崇拜他对贵族掀起反抗。一连串关于如何建造秩序的难题暴露出来:国王强势如开国的罗慕路斯,身后马上就没人当他是回事了,秩序只能靠强人活着才能维持吗?他死了怎么办?


这些归根揭底就是如何打造共同体偶像的问题,也是努马必须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下一讲会讲到驽马为罗马打造了什么偶像。


 努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实现共同体的团结。共同体必须团结,不然很容易就散掉了。那团结是什么?只有搞清楚团结是什么,才能拿出搞成团结的办法。团结其实就是针对同类的利他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向是利他,不是利己;标准是同类,不是异类。有标准把我们归为一类人,和别的人区分开,那我们就得对同类好,防范异类。中国的老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是这么个道理。


什么标准能够保证我们明确地同属一类,而且标准一出就要求我们必须善待同类?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打造我们”。我和你,甚至还有很多其他人,可以很轻松就变成我们。比如,我们都喜欢iPhone,我们都喜欢梅西,或者我们都讨厌网暴,我们都讨厌扎克伯格,人和人之间找到一些共同点其实很容易,我们就可以从我和你变成“我们”。如果我们还一起干过一些事情,就更容易变成同类了,比如我们一起上过学、踢过球、组过LOL的战队,甚至一起喝过酒也可以。


但是,越容易在生活中找到的共同点其实越容易失效,因为生活的变化很快。比如有很多小伙伴是巴萨球迷是因为喜欢梅西,结果巴萨坑了梅西,让他极其被动地离开,很多人因此恨上了巴萨,从萨迷变成了萨黑。原来的萨迷会因为梅西离队事件分裂,甚至变得势不两立。所以,大立法者们不能简单直接地从生活里找人们的共同点当作划定身份和团结共同体的标准,他们得找稳当的、不容易改变的标准。


在这里,大立法者和普通人的一个重大差别出现了,他们必须相信和依靠“看不见的”,看透和引领“看得见的”。普通人正好相反,无视、轻视乃至蔑视“看不见的”,相信和依靠“看得见的”。道破这个玄机的是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立法者耶稣,不过在耶稣之前,很多大立法者都做到了,努马是其中极其典型的一位。


罗慕路斯神秘消失,建立不久的罗马人凭什么团结在一起?凭曾经一起打过胜仗的人吗?那以后还要一起打仗吗,谁来指挥,输了怎么办?凭一起住在罗马吗?那有人搬家了,或者罗马被别的部落攻占、变成别人的地盘怎么办?团结,需要领袖、需要胜利、需要地盘,但它们都是很容易变化的。


这就是努马所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找到什么标准才能稳定、稳妥、稳当地实现罗马人的团结呢?驽马给出的答案就是宗教,这几乎是古代社会的标准答案,下一讲我们再来细说。


努马面对的第三个问题是,推进共同体的协作。许多动物也是社会动物,也会协作,人的协作比它们高级在哪儿呢?是数量大吗?人和人在一起协作,数量上确实很容易超过狮子的群体或者猩猩的群体,但恐怕很难超过蚂蚁的群体或者蜜蜂的群体。数量只是表象,人类协作的关键是超越血缘。动物协作由血缘来保证,人的早期协作也是如此,但如果想超越以血缘为协作纽带的部落社会,走进文明,就必须实现超血缘的协作——我们之间没有亲戚关系,也可以协作。这个时候,秩序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什么样的规矩让人和人可以大规模地超越血缘实现陌生人之间的协作呢?一个前提是宗教,不同部落的人信了同一种宗教,尽管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也是同类,甚至是更高级的同类。同类之间是可以相互信任的,协作就可以展开了。但光有宗教提供的信任是不够的,因为人不是只信教就一切万事大吉,还有生活要过啊。宗教提供了信任基础是说可以好好一起过,但还有无数的怎么好好一起过的问题要解决。中国的上古神话用一个个圣人来解决生活的大问题,燧人氏教人用火,神农氏教人种地和用药,黄帝教人穿衣、造船、造车,等等。


罗马的传说没有像中国传说这样把基本生活分成几类找不同的圣人当发明人,而是记载了努马立的几项大法,从这大法当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努马是怎么教罗马人过日子的。


具体是什么大法,我们下一讲细聊。这里要先说明这些大法的基本性质。和中国的神话一样,把这些大法都归到努马头上是神话的写法。这些大法很可能是先民生活经验积累了数十上百年甚至成千上万年的结果,它们对于人来说很重要,必须重视、必须铭记、必须弘扬,必须找一个甚至好几个圣人把它们担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古的大立法者都是对久远的无法追忆的人类成就的凝结和标定。努马身上,还有他的前任罗慕路斯身上,背负着很多久远成就的凝结和标定。具体有没有这个人,很难说,但有没有其实没那么重要。文明的开端被明确,大法被立出来,秩序得以建立,是更重要的问题。


总之,在努马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究竟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第一,共同体必须制造偶像,怎么造;第二,共同体必须团结起来,怎么办;第三,共同体必须展开大规模超越血缘的协作,怎么搞。为这三大问题找到稳妥的答案,秩序就建立起来了,罗马就立起来了,努马就是这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的化身。罗马,就是一个从一堆里问题长出来的解决方案。


下一讲我们来看,努马究竟提供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让他成为罗马人膜拜的首席大立法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水水小姐

这个思路确实很棒,更清晰的梳理历史事件和人物意义。

听友209598520

废话太多,让人一点兴趣都没

糖吉珂德芭芭拉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ฅ՞•ﻌ•՞ฅ

糖吉珂德芭芭拉

找到共同点,从我和你,变成我们。如何打造我们,还必须是稳定的,不能改变的标准。

糖吉珂德芭芭拉

团结就是针对同类的利他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史

罗马帝国(英语:RomanEmpire;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公元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

by:Ares丶丶

罗马帝国简史—罗马历史2200年

听第一节的时候如果不喜欢的就可以撤啦

by:悠悠比目_ed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史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İstanbul;英语:Istanbul),原名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

by:Ares丶丶

矛与盾与罗马帝国

【内容简介】一个几近淘汰的弱者,穿越到一个即将没落的帝国,我与你和你的时代毫不相干,但是,我发誓,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捍卫你,罗马,无上的荣光!【作者/主播】作...

by:大壮工作室

神圣罗马帝国

【内容简介】一部奥地利的复兴之路,一部哈布斯堡家族的奋斗史!!!【作者/主播简介】作者:新海月1,网络小说作家。主播:铛铃个铛郭小刚【购买须知】1、本作品为付...

by:铛铃个铛郭小刚

罗马帝国衰亡史

18世纪英国史学泰斗爱德华·吉本的代表作。

by:KayleenZhou

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英]爱德华•吉本著席代岳译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y:罗马游吟诗人

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从公元2世纪一直叙述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风格,不仅是学术名著,更是文学杰作,200年来傲视西方史学界,要...

by:伟大的战士Ha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