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罗马帝国第三讲 努马正传:罗马何以立足

2023-06-02 00:59:5119:54 3.1万
声音简介

开放,就是以有效的制度来支撑协作的扩展。开放型国家把全世界化为己用,不光要有开阔的心胸,还得有制度上的智慧和技艺。

内容讲义 

点击【查看原图】即可一键保存哦

课程文稿 

今天我们聊努马为刚建城不久的罗马提供的解决方案:偶像、宗教、协作。我们一件一件来看。


先说偶像。


崇拜偶像这种事情一点都不稀奇,有人的地方基本上就有偶像崇拜,古时候更是这样。


但很多文明采取的是禁止偶像崇拜的方式,比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禁止偶像崇拜的,它们订立这条规矩,就要和之前流行的各种偶像崇拜做艰苦卓绝的斗争。比如《圣经·出埃及记》里面有一个情节很有趣,摩西带着犹太人越过了红海,躲过了埃及法老的追兵,独自一个人上西奈山接受耶和华的“十诫”,其中第二条就是禁止偶像崇拜。摩西在山上待了40天,下来一看,犹太人拜起了金牛犊,直接违反了上帝的诫命。摩西赶紧替犹太人向耶和华求情,展开大整肃,处决了3000人才平息了上帝的怒火。


即便如此严厉禁止偶像崇拜,从来也没有把它铲除干净。因为崇拜偶像是解决心灵安顿这个大问题最方便的法门,大家需要偶像来崇拜,心才会安。这个朴素的道理是我们看过几千年文明史总结出来的,在几千年前把这些道理想明白的人可不多。努马是为数不多的明白人之一。


首先,努马即位之后迅速把罗慕路斯封神,还设立了专门的祭司,把罗慕路斯放到和主神朱庇特和战神马尔斯一样的高位上。你可能会说努马这是政治家的手腕,因为当时的局势是罗慕路斯神秘消失,甚至有可能是被暗杀,把前任封神就是给出定论、消除流言蜚语,就能稳住各方势力。暗杀罗慕路斯的,可以不再追究,但要老老实实服从不再追究他们罪责的新国王;支持罗慕路斯的,也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自然就安心归于新国王麾下。这种把对立双方通吃的大棋,努马下得确实高明。


想到这一步,对政治家通过树立偶像破解政治困局已经有很好的感觉了。不过问题是,努马干嘛不把自己封神,而是绕个弯去封罗慕路斯?活着的时候就成神,受万民朝拜,遥想江山永固,不是所有领袖的终极梦想吗?


要是心里只揣着自己,肯定成不了大立法者。因为对于做大事的人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心底的自私。自私,哪怕是不自觉的,也很容易让人格局变小,就干不出大事,立不了大法。


这个时候我们来看努马的方案。他把罗慕路斯封神而不是直接把自己封神,除了刚才说过的政治斗争可以有效平息之外,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共同体拱顶石的问题。


先看政治局势。努马把自己封神能不能解决拥护和反对罗慕路斯双方火并的问题?大概率不能。双方剑拔弩张,连国王都敢暗杀,你个新来的说别打了,我这个新国王才是神?他们会放下武器乖乖听你话吗。他们的反应大概率是,你算老几,带我们战无不胜的罗慕路斯我们都杀了,你不识相的话我们不在乎多杀你一个!


你看,把自己放在至尊高位不一定解决问题。相反,把罗慕路斯放上去了,支持他的来认你当新大哥,暗杀他的也可以悄悄地溜过去,即便不是对你感恩戴德,起码也心存忌惮,知道这个新来的家伙手段不一般啊!


更重要的是共同体的拱顶石,努马只有给罗慕路斯封神才能制造出来,给自己封神制造不出来。


偶像,我们上一讲说过,是用来解决“我们是谁”这个大问题的。偶像树立起来,跟着罗慕路斯打过仗的兄弟们才真的成为罗马人。勇敢、勤劳、朴实、干练这些罗马人都有的好品质就有了人格化身,整个共同体积极向上的人心所向就有了切切实实的着力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偶像的力量是万能的。一切的好,一下子就被理顺了,我们是好人,过上好日子,都有了不可动摇的根。所以我说偶像是共同体的拱顶石。有了它,共同体里一切的好,才能被不可思议地连为一体。


自己封自己当拱顶石不行吗?你们都围绕着我转,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意思就是你们围绕着我转,我就是北极星,我的德性最好,力量最大,我就是你们的神。这个事很难办,即便勉强办到也很容易灰飞烟灭,共同体的拱顶石就还是没造出来。


为什么?理由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因为要让普通人信神,只有靠神迹,就是要做成让绝大多数人认为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就,让人觉得“这怎么可能”。但确实成了,不得不服,膜拜。只有他是神才解释得了这些事。但是,一般人活着的时候哪有机会做成这么大的事业啊?神迹不常见,所以神不常有。


退一万步,即便你做成了神迹,当上了偶像,最后的最后,还是有一件你逃不掉的事情会把你苦心经营的一切都毁了,那就是死。封自己为神的人死了,拱顶石就瓦解了,共同体的秩序很容易由此崩溃。


努马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把前任封神。死人不会编故事,活人来编,罗慕路斯被编成了战神在世,完成大业之后升天而去,合情合理。大家把自己的回忆、希望、品德、荣耀全部灌注到这个偶像身上,不会破产,因为他不再会死,一切的美好都有了永恒的寄托。


当然,光有罗慕路斯封神还不够,解决了共同体的拱顶石问题,还要把四梁八柱也赶紧搭起来,精神世界的营造必须跟进,也就是解决罗马人的团结问题。努马的答案就是创立宗教。


人是有精神世界的动物,精神世界的丰富会让人活得大不一样,大立法者就是要让所有共同体成员的精神都变得饱满,为此,努马创立了罗马的多神教。宗教是怎么回事,和原始巫术信仰有什么差别?大家不都是信那些看不见的神灵吗?


确实不一样。宗教把信仰系统化了。原始巫术信仰基本上都是万物有灵信仰,山有山神、河有河妖、藤有藤精、树有树怪,一切都是有灵的,通过巫术,人就能借用灵的力量。宗教不是万物有灵论,宗教认定有些东西没有灵了,更重要的是,灵是分高低的,神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人们主要是拜那些大神。比如在罗马的多神教里,主神朱庇特就是最高级的神,战神马尔斯和美神维纳斯也很高级。


宗教的系统化工程还不只是给神排排座次,更重要的是新建人神沟通的固定媒介,就是祭司阶级。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信仰下面,巫师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身份,普通人无论从哪里学几招巫术也可以通灵。宗教来了,这些都不允许了。和神沟通这么重要的事情必须由专门的人来掌握,他们就是祭司,他们要守严格的戒律,因为要充当人神之间的桥梁,他们必须是圣洁的。


那祭司凭什么是专业的呢?凭他们独占了宗教祭祀仪式。和神沟通必须有仪式,仪式有讲究,这些神秘的讲究只有他们懂,所以仪式只有他们能操办,而且必须在特定的场所,比如神庙。


努马给罗马人来了一整套宗教。所谓努马立教,不是说努马给罗马人设了主神朱庇特、战神马尔斯、美神维纳斯等等,这些神不是他编排出来的,是整个罗马所在的广大地区早就有了的。努马做的是,创立罗马的祭司团体、规定他们的职责、新建许多神庙专供祭祀使用,在共同体内部用职业人群、特定纪律、特定职责、特定场所把人神关系系统化地固定下来。罗马人的精神世界从此有规矩了。


有了共同的神,还有了共同祭神的仪式、规矩、专职人群,对“我们”的认同就建立起来了,真的就是一类人了。团结可以通过一起打仗、共享胜利获得,可以通过一起开荒、共享土地获得,可以通过一起经商、共享利润获得,但它们都比不上一起信神、共享神的荣光来得稳固。


上一讲我们说过,团结是利他的感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有一种力量凌驾于实际利益之上,团结才成为可能。团结,本质上是一个共同体的精神和谐。


另一方面,往前看,无论是战争、开荒还是经商的共同利益获得的团结,最好都有宗教团结来背书,否则就养不成利他的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共同体就长久不了。我们一起胜利、一起开拓、一起盈利最重要是因为我们的神眷顾了我们。在宗教格局当中,人和人的关系就变了。原来没有宗教,所有的团结只是你和我之间偶然所得的良好双边关系。有了宗教,所有的团结都变成了我们所有人和神之间必须维护的良好双边关系,你和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能破坏人神之间的大关系。关系的基本格局被改变了。所以,有神背书,“我们”就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能背弃,团结就成为大概率事件。


解决了团结问题还不够,还必须解决协作问题。努马做了两件大事为罗马人立大法,深深地推动了罗马人之间的协作以及罗马人和周边部落的协作,使得罗马的效能具备了碾压周围部落的可能。


第一件事,系统地改进历法,就是规定一年有多少天,分成几个月,每个月有几天,从哪天到哪天。在努马之前,罗马的历法很粗糙,罗马人的日子过得稀里糊涂。努马按照月亮的盈亏计算时日,一年分12个月就稳定下来了,大约每年355天,剩下的零头20年闰一次。而且努马把每个月起了好名字,比如一月January来自战神雅努斯,三月March来自战神马尔斯,等等。努马还规定了节假日和祭祀日,这样一来,一年当中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就很清楚了。这套历法一直到600多年后的凯撒手里才被改动。


你说规定好了日子跟协作有什么关系?太有关系了。人和人要协作,最基本的一个前提就是“对表”,两个人时间要对齐。我们俩开腾讯会议约了八点,你以为是北京时间,我以为是纽约时间,我们俩就聊不上。想想努马以前,我们俩连时间对齐都做不到,因为标明时间的基本标准都没有,我们俩向哪儿对齐都找不着。


两个人都很麻烦,一个民族就更麻烦了,最麻烦的事情是农业没有办法稳定地展开,这对古人来说可是天大的事情。农业是最典型的靠天吃饭,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日子搞不准,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活儿就没谱,地就没法种好,好收成基本靠蒙。历法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我们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我们的传统历法又叫农历,很典型,就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雨水、小满、芒种、寒露,节气的名字一听,就知道地里该干什么活儿了。除了农业得益之外,工匠什么时候完工,商人什么时候交易,有了准确的历法都会变得有准儿。可以说,历法是一个共同体最重要、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是它,让人活在同一个时间当中。努马系统地改进历法就是让罗马人活到了同一个时间里,使用这套先进历法的周边部落就是使用了罗马的基础设施,被合并到罗马当中只是时间问题。


努马干的另外一件大事也非常重要,就是全面建立职业团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努马让所有的职业都有了自己的团体,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农民有,商人有,最重要的是工匠也有。而且,工匠团体还分得很细,木工、陶工、染工、铁匠等等,都有自己的公会和保护神。


这么干是为了什么呢?你可能想到的是统治者要管理那么多人和行业,最好把他们组织起来,有了纵向管理组织,统治者管理的便利性会大大提高。这么想,也对。不过没抓住要害。


让我们回到罗马刚建城不久的公元前700年,罗马从罗慕路斯的3000兄弟变成了一个繁荣兴旺的城邦,人越来越杂。原来罗马人是比较单纯的农民-士兵,平时种田、有事打仗。随着城邦变得越来越大,合并进来的部落越来越多,和别的城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协作就必须以更好的制度来支撑。公会不仅是为了各个行业更好管,更重要的是消除人杂之后暗藏的分裂危机。


罗马人就是农民-士兵,那工匠和商人是不是低人一等?有人会说,我们原来拉丁部落的人就是农民-士兵,萨宾人就是会那些奇技淫巧和无奸不商。当有人挣钱的时候,眼红的人会把原因归结成血统,于是就会变成某个部落、某个城邦、某个国的人特别坏。血统就会成为协作进一步扩展的障碍。


这个时候再来看努马的行业公会,就知道他有多高明了。它不是以拉丁部落、萨宾部落区分人,而是让工匠和商人也受神的眷顾和保护,这样,罗马就能够从制度框架上防御因为经济繁荣和社会多元可能带来的分裂风险。罗马人就可以一起踏踏实实过日子,不会被永远扯不清的血统口水战拖入泥潭。这样一来,罗马内部的协作和与外部世界的协作就会大踏步地提升,通过协作让所有部落和城邦都卷入罗马的世界。开放,就是以有效的制度来支撑协作的扩展。开放型国家把全世界化为己用,不光要有开阔的心胸,还得有制度上的智慧和技艺。


如果说立偶像、创宗教、改历法这些大立法行动在别的文明早期都容易找到类似甚至相同的例子,那么,以公会成就协作的扩展在人类的文明之初恐怕只有努马一例。它至今仍然值得想通过协作求得经济繁荣和社会多元的国家和文明好好琢磨。


努马的故事我们先聊到这里,下一讲,我们通过和古代希腊最伟大的大立法者梭伦的简单比较,看看努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遗产有多重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糖吉珂德芭芭拉

对表⌚️时间对齐,系统性的改进历法,努马很厉害!

糖吉珂德芭芭拉

前任封神,不会死,一切美好有了永恒的寄托。努马设立了祭司阶级和祭祀规矩,改变了人际的基本格局,团结起来,同享荣光。

糖吉珂德芭芭拉

几千年前想明白人不多,做明白的人就更少了。自私的人没有大格局,把螺母螺丝封神,丢掉自己的偶像包袱,把对立双方通吃,先破困局,建立共同体拱顶石,把偶像树起来,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Call_aspade_aspade

分析结构与目标 最大化统一战线 组织实践…听起来很耳熟 解题社会秩序看似中西古今有基本规律和原则

虞开x纪盈

偶像崇拜🆚心灵安顿

猜你喜欢
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史

罗马帝国(英语:RomanEmpire;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公元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

by:Ares丶丶

第三帝国简史

简介:他是昔日的倒霉蛋,却一跃成为德国总理;他鼓吹爱好和平,却用铁蹄践踏欧洲;他踌躇满志、狼子野心,想要打造“千秋帝国”,却遭遇东西两线告急,帝国命运急转直下,...

by:德克听书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史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İstanbul;英语:Istanbul),原名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

by:Ares丶丶

第三帝国的到来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最富裕、最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极端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

by:月下说文

第三帝国的兴衰

本卷书书写了一部第三帝国的最新历史。随着最后的幸存者、目击者和他们的直系亲属的离世,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的那些证据,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可或缺。

by:我是车来车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