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官媒点名骂“恋爱脑”,她还是头一位

2023-09-03 19:15:5215:43 134
所属专辑:ins生活
声音简介

这几年,网络上的不良风气之盛实属令人震惊。

先有争先当军阀姨太太的梦女,后刮起想穿越回青楼当头牌的妓女风。

现在又冒出来个「申请成为毒枭迷妹」的热榜。

“霸道毒贩爱上我”,这是什么阴间新闻?

社交平台上还堂而皇之地充斥着这种毒枭迷妹的群组,而群成员大多是不谙世事的00后。

点开#毒枭深情的tag,跳出来的内容几乎都跟《风情不摇晃》这部网文有关。

《风情不摇晃》,一部从2019年出版后就争议不断,却越炒越红的网络神作。

一本顶着“恋爱脑”名义的言情小说而已,何以和“毒”强关联,甚至被官媒点名批评?

小in先来讲讲这本书到底在写啥吧:

文中女主的男友是一名缉毒警的卧底,结果因为身份暴露被毒贩头目杀害。

女主为了报复,化身夜店驻唱女歌手潜伏在毒贩身边,最终与毒贩男主爱恨情仇纠缠的玛丽苏言情文。

文中充斥「囚禁女主」「强迫生子」的桥段,以及大量为美化男主而洗白毒贩的主观意淫。

就是这样一部与刑法带头叫板的无脑小说,被媒体点名批评「三观不正」时,却遭遇了粉丝们的集体“网暴”:

来感受下部分网友能有多疯:

“毒枭也是人,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爱就是毒枭的爱。”

“又不是别人让他当缉毒警察的,活该他在毒枭手下受折磨。”

“那又怎样?他们该死!”

小in看到这些辩护的第一反应:你们没事吧?

九年义务教育教了大家虎门销烟,百年后的今天却有人高喊毒枭深情,“申请成为毒枭迷妹”,是互联网最浓墨重彩的可耻一幕。

三观摇晃到此,到底为何?

还在为他喊冤,我真恶心透了。

其实《风情不摇晃》的内核还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那一套言情小说。

但这里的霸道总裁的身份是毒枭,某种程度上来说,作者隐去了毒枭穷凶恶极的那一面。

所以才会有很多三观正在成形的青少年,高喊毒枭深情。

生在禁毒大国,一切为毒枭贴上哪怕一丝正面标签的行为,都无异于公然挑衅。

而任何对毒贩的美化洗白,都更是对缉毒警察的侮辱。

比如前两年的电视剧《不说再见》,电视剧海报的右上方赫然写着「大型缉毒电视剧」,七个字。

本以为是部正剧,实则内容拉胯到不行。

说严重点,简直就是在侮辱缉毒警察。

以往缉毒主题的电影或剧里,都会描写毒贩与卧底之间的“兄弟情”,这点完全理解,作为卧底只有取得信任才能执行任务。

但这部剧里所有的关系描写,不合逻辑且全员降智。

首先,作为卧底的他要通过解救毒贩头目获取信任,混入毒枭团伙。

小in活了二十多年,头一次见电视剧里救人拆炸弹可以是一通乱拔,然后拿去丢到水里。

作为警察,难道不会考虑水域附近船只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吗?

接着面对那些打手,一个个上来一对一打,就连拔枪的瞬间也是慢悠悠。

就这样,卧底混进了团伙内部,并取得部分信任。

当毒贩查卧底身份没获取任何其他身份信息时,俩人就开始喝起交杯酒成为了兄弟。

哪个毒贩能掉以轻心到如此地步?

毒贩想拿枪试试卧底时,他毫不掩饰地打了个百发百中,这就差把「我是警察」四个大字刻脑门儿上了吧。

但毒贩此刻,居然在庆幸自己收了这么厉害的小弟???

之后的剧情中,两人还有油腻的互动。

毒贩嫌自己的小弟太累,还学了“为爱人做早餐,九百天不重样”的早餐给他吃。

这一幕再配上俏皮轻快的bgm,呼出屏幕的暧昧,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缉毒剧。

严重脱离现实的剧情,配上主角反智的操作,一部顶着缉毒警察宣传的正剧,展示的就是这样毒警一家亲的治愈画面?

卧底没有基础的反侦查意识,毒贩没有毒辣的手段,还强行给缉毒警察安排感情戏,甚至还有一些很扯的卖腐桥段.....

整部剧完全只是穿了个缉毒的马甲,来往磕cp的方向引。

《不说再见》搭配着最强的班底,用最红的导演和阵容,却招摇过市的贩卖有毒"糖精"。

编剧导演们没有对警察这一职业进行体验和调查就开拍,是对整个警察行业的轻慢;

强行将本血雨腥风的缉毒,洗白成风月甜宠的言情剧情,是对全体缉毒警察的侮辱。

其实这类题材的剧很容易拍得真实,只要你有基本「尊重事实」「尊敬缉毒警」的常识,就已经可以称为一部好的作品了。

但现实却是,有人正歪曲事实,传递毁三观的垃圾内容,蘸着鲜血的饭,越吃越香。

看完现实里的缉毒警遭遇,小in只想说,他们不仅蠢,而且坏。

说到缉毒题材的作品,小in想到了前两年的《湄公河行动》。

导演在筹备影片时,专门率剧组赴金三角地区搜集资料,与当地警察深度交流,并从一线干警身上截取了人物特征。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缉毒警需要面临的危险,整个剧组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案件及数据,整理出几十万字的录音资料,光是筹备过程就用了3年左右。

雨中肉搏、河上枪战、飞车狂奔、空中追捕、化妆易容、斗智斗勇.....这些都是最大程度展现了边境缉毒公安的故事。

电影《门徒》中的卧底也一直在与毒枭斗智斗勇,比较真实地展现了贩毒的全过程。

从毒品的栽培、收割、运输,到加工、销售及盈利、洗钱等与毒品相关的一切都被描绘了出来。

而电影中警察的手被毒贩用铁锤活生生敲断,也不是艺术的夸张手法。

因为导演们知道,现实中缉毒警察要面临的危险,远比电影残酷。

在中国,缉毒警察的平均寿命是41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32.5岁。

每年公安系统牺牲的缉毒警察,是其他警种的4.9倍,受伤率高出10倍之多。

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68岁。

这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警察对工作做出的牺牲。

受伤流血对他们来说是日常,而这些伤痕成为了无法被抹去的“勋章”。

一名缉毒警察在某次行动中,制服毒贩后身负重伤。20cm的钢板,11根钢钉,23cm长的疤痕,永远地留在了身体上。

抓捕过程中,他从4米高的地方跳下,头部、胸部受伤,但他却强忍伤痛,继续追击逃窜的毒贩。

《人民日报》曾报道过一个缉毒警察的真实经历:

警察在抓捕毒贩的过程中,被强行拖拽了几十米,右臂被打断,并用刀子直接捅到了眼球。

还有的缉毒警察在与毒贩搏斗时,遇到毒贩持枪反抗,最后警察肩部中枪,腹部被子弹打穿,最后从体内取出10cm碎肠、8块弹片。

缉毒警察面对的是一个个亡命之徒,亡命之徒的狠毒不是我们能想象到的。

他们一旦被抓住,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会以死相抵。

曾有一位缉毒警察被毒贩抓住后遭受了长达45小时的非人折磨,最后的尸检报告让我们触目惊心。

5根肋骨被钝器敲碎

两条腿膝盖以下被剥皮削肉

鼻子被刃器割掉

两个眼球被捣碎

下巴被钝器击碎

8根手指被砍掉

致命伤是头骨的一处钝击凹陷

为了让他生不如死,毒贩还给他注入了大量的安非他命,让他保持清醒。

2010年,凉山的一名缉毒警察抓获了雇未成年人运送毒品的幕后老板,在他拒绝了毒贩家人的贿赂后,遭到了追杀,30万取头。

曾有一位缉毒警察在侦查时,碰到了岳母和年幼的女儿,孩子忍不住叫了声“爸爸”,他没有回应。

三天后,这位缉毒警的房子被烧,全家无一幸免。

云南省公安厅缉毒局副局长陈新民,妻子、女儿不断地遭到威胁,毒贩还绑架并劫持了他姐姐的儿子,强行给他的外甥注射毒品,强制引诱一个13岁的少年对吸毒上瘾......

2017年,四川缉毒警察贾巴伍各,在执行任务时被毒贩开枪击中。

面对赶来的同事,他只用微弱的声音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不要管我,快追......”

这些危险与牺牲,还只是缉毒警察中的冰山一角。

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在刀尖上行走,在子弹中穿梭。

反观《风情不摇晃》及《不说再见》,情节荒谬至极,主角集体降智。

打着缉毒题材的名号,制作残害精神的毒药。

小说世界颠倒黑白,影响三观的建立。

现实世界也不乏因此颠倒黑白的人。

曾经就有一个叫刘招华的大毒贩,被很多人吹成了英雄。

而这只是因为他称自己生产的毒品只卖到国外不卖到国内,是为了报鸦片战争的仇。

但他所谓的不卖到国内,只是在卖给下一级毒贩的时候,口头上说一句“别往国内卖”。

实际上下一级毒贩怎么操作,他根本不管,也没资格管。

1996年,刘招华在把20公斤冰毒卖给陈文印之后,陈文印转手就把这批货卖到了福建,这还只是他的一笔交易。

而他在生产毒品的时候,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污水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出,严重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健康。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刘招华亲手制出的毒品数量高达31吨,主要销售渠道是欧美地区,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又流回了国内。

缉毒警察为了把毒品堵在国门外,以死相拼。

毒贩的一句话,就能让很多人称他为英雄,真是让人寒心。

而今天,很多人又因为一部网文,就高喊毒枭深情,同样让人恶心。

网文虚构情节对人三观的影响,不容小觑,它们就像是毒药一样正在蚕食着青少年的思想。

根据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底,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

而读者和作者,都是“Z世代”的95后和00后。

当95后和00后成为网文的主力军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深受网文的内容影响及价值观传递。

所以才会有很多青少年看了《风情不摇晃》后,把虚构的世界照进现实。

认为现实中的毒枭如同网文的主人公一般深情细腻,使得很多女孩有了想要成为毒枭迷妹之梦。

毒枭在网文中被洗白,影响的不止是青少年不良三观的形成,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隐患。

比如当年顶级的资源咖柯震东因吸毒倒下后,粉丝们却哭喊着:

“错了改正就好,继续爱你”

“悔改了,放过人家吧!”

“柯震东这么帅,杀了人也可以原谅”

后来柯震东出狱后发了一条委屈的动态,我好想演戏。

有网友觉得柯震东改过自新了,不能给一次机会吗?

但他们从没想过,给吸毒人员机会,谁给那些牺牲的警察机会呢?

网络虚构的世界可以重来,但现实却是一次次无法后退的以死相搏。

在虚构的世界中待得太久,就难以抽离出来回到现实中,总以为现实如网文一般美好。

可实际呢?

那个因为一句“欢迎来到缅北,我娇贵的小公主”,就不顾父母反对去缅甸寻爱的女孩,换来的却是地狱般的人生。

事实证明缅北没有娇贵的小公主,有的只是沉溺在虚构小说中的无知少女。

那些因为流量密码就想要穿越到民国当妓女的人也不知道,那时的妓女根本没有什么花月之身。

有的只是对女性身体的糟蹋,以及对人格的侮辱践踏。

将这些悲惨的历史粉墨化的后果,就是让他们活在虚拟的“美好世界”。

以至于没人在乎那些惊心动魄,血淋淋的现实。

与《风情不摇晃》一并被曝出的还有耽美小说《西北有高楼》,而这一次,网文作者洗白的,是侵华战争等日本战犯!

小说中的日本皇族人物原型为乙级战犯,是南京大屠杀主要元凶朝香宫鸠彦王。

但在书中,他却跟中国名伶谈起了恋爱?!

一代名妓亡国卖身,做人掌中玩物的实情,披上言情的外壳,就成了一帮人颅内高潮的绝世爱情。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存在大量美化南京大屠杀战争的内容。

一本中国小说,一群中国读者,跪着把国仇家恨和杀人凶手捧为春闺梦里人!

何其可悲,可恨!

这些无脑狂欢的人,永远也想不到,是如下白纸黑字的真相。

从1982年,中国第一支专职禁毒队成立开始,1982年~2022年,短短40年来共有60多名缉毒警察牺牲,300多名同志负伤。

我们现在身处的和平年代,是一代代的缉毒警察与毒枭以死相拼换来的。

截至2021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员148.6万名,同比下降17.5%;新发现吸毒人员12.1万名,同比下降21.7%。

全国新发现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员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2021年全国新发现18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员数量较2012年下降71%。

这一串串真实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被隐去的血泪交加的故事与生命。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为什么缉毒警察这么难,还有人做这份工作?”

其中一个回答是: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缉毒警察,都能失业。”

豪情壮志犹在耳,今时今日侮辱已“蔚然成风”。

从过去美化青楼女子, 到今天洗白毒枭。

相同的是同一批人逾越底线,脚踩白骨,制造有毒垃圾哗众谋利的肮脏行径,和一部分人无脑跪舔狂欢的丑相百出。

网文与现实的对照,实在过于嘲讽。

别再为毒贩和毒品洗白了。

你我习以为常的和平生活,是无数缉毒警用血肉守护的安宁,罪恶从不遥远,血腥的刀只是砍在遥远的无名之辈肉体上,远方的哀嚎,为你我而鸣!

有些黑白不容颠倒,有些是非不容娱乐!

这一次,他们开始糟蹋缉毒警察。

而我们,也绝不可再忍。

点个「在看」,

反抗「毒」内容,从你我开始!

因为网文可以虚构,但缉毒警察的牺牲才是真实,英雄的墓碑永在人民心头。

监制 - ins生活

作者 - 岩蕊

微博 - ins生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019年消防工程师考前划重点名师

2019年最新课程葛磊考前划重点持续更新,欢迎订阅,关注。

by:课程资源

2019年消防工程师考前划重点名师

葛磊2019年消防工程师考前划重点名师持续更新,欢迎点阅、关注。

by:考证课程资料

我有一卷点名册|甜而不腻lee演播

内容简介穿越到灵武复苏的平行世界,许修贤觉醒点名册。只要大声喊出点名册上的名字,就能得到对方身上最宝贵的东西。点名同班同学,收获六等金脊蛮牛肉一斤……点名...

by:甜而不腻cv

免费|洪荒:开局被女娲点名|N次元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校园长篇征文】【洪荒+化身+狗粮】躺平青年一朝穿越洪荒世界,成为女娲的大...

by:塔读de电子书

情景类口吃:解决“点名答到”口吃的方法

【主播介绍】:小鱼老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口吃矫正咨询师【证件编号】:GP21LL018022653【发证机构】: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可查询)【心病还需心药...

by:小鱼口吃矫正

霸道狂情:点名要你当老婆(甜宠双播)

【内容简介】她,是力争上游的学渣,行走在职场的道路上,处处受阻。他,是天生成才的学霸,游走在职场的道路上,如鱼得水。一场刻意安排的服装设计选秀大赛。一次精心策划...

by:半条鱼

21传播学考研 | 热点名词解释

每天一段热点名词解释,结合时下热点词汇。音频结尾还会分享一首音乐~用最轻松的方式去帮助你记忆热点名词,可以运用到名词解释答题,或者填充在论述题答题中,为你的试卷...

by:半夏新传考研

恋爱想成功,找个恋爱引导官

婚恋情感专家凌子老师,结婚33年,从事婚恋咨询工作15年,从2007年开始带领幸福365婚恋咨询团队,专业从事恋爱相亲择偶、情感挽回、夫妻出轨、离婚、婆媳矛盾、...

by:婚恋专家凌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