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灭苏联,难赢中国?为何美国无法复制“冷战”模式并打败中国?

2023-01-15 01:53:0012:37 13.2万
声音简介

从美国源远流长的几百年历史来看,“不要老二”始终是其安身立命的生存法则。

而美国之所以如此讨厌“老二”,不是所谓的“心中无女人,拔刀自然神”,而是因为从美国成为天下第一,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一跃成为综合国力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美国就特别害怕第二会在某个不经意间超过自己。毕竟自己作为一个穷凶极恶的“领头鹰”,对包括第二在内的其它国家极尽强取豪夺之能事,更享受了数不尽的头部红利。

所以,美国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第一”的位置,而在所有的挑战者中,最接近自己的第二无疑最危险,所以在美国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之后,第一要务就是和“老二”势不两立。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被“广场协议”玩得奄奄一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苏联被整得分崩离析,企图重现辉煌的欧盟被科索沃战争抽得痛苦不已。

而今,大浪淘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一日千里,成为直逼美国的“新势力”,而且相比于日本、苏联和欧盟等在某一方面的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给美国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压力。

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成为美国霸权主义最有力的挑战者。但在面对更加强劲的挑战者,美国非但没有被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更强的战斗力,反而处处显示出无能为力,以至于常常表现出与超级大国气质背道而驰的歇斯底里,比如撺掇日韩等亚洲走狗在台岛周边上蹿下跳,鼓动东盟和我们撇清关系,举手投足间早已失去了谋篇布局的沉稳和定力。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作为名副其实的黄种人大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更有着特立独行的发展轨迹。这和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建立的弱肉强食的国际体系大相径庭。

本质上说,冷战以来美国和其它挑战者的对抗,基本都是一个体系内的“诸侯争霸”,比如西班牙帝国一蹶不振后,大英帝国崛起;大英帝国盛极而衰后,美国成为新的超级大国。即便是苏联这种意识形态的宿敌,本质上也是白人世界,或者说是基督教世界的你死我活。换句话说,只要美国愿意对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网开一面”,俄罗斯随时愿意投入西方世界的怀抱。只有我们,与西方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所以,美国打败甚至毁灭我们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但问题是,美国却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无能为力。

这似乎是个匪夷所思的问题,要知道,因为我们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完全是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所以美国打击我们完全没有任何顾虑,这和高举意识形态大旗打击苏联异曲同工。

但现实情况是,虽然我们和西方国家人种大相径庭,意识形态尖锐对立,但美国却根本无法像打败苏联一样打败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日千里。

之所以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情况,不是美国不努力,相反美国比任何时候都要卖力,毕竟关乎自己霸主地位的稳固。静夜史认为美国的“无能为力”,除了美国自身依然坚持冷战思维的路径依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早已学会了“贴身肉搏”的战略。

美国当年能击败苏联并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从而取得冷战的最后胜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美苏争霸本身就是两个“世界”的针锋相对。

由于二战期间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意识形态南辕北辙的美苏两国最终选择勠力同心,而因美国援助而如虎添翼的苏联也借助苏德战争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输出,并在二战后建立了与资本主义阵营并驾齐驱的社会主义阵营。

由于两大阵营“等量齐观”且都有核武器等大杀器压阵,第三次世界大战始终未能发生,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冷战”的对抗方式,并展开了从海底到外太空的全方面竞争。

而相比于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资本主义阵营的市场经济虽然频繁爆发经济危机但总体而言更有活力。而经济的繁荣带来的是疯狂的文化和思想输出,这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后瓦解。

当然,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苏联的失败,还有与我们彻底交恶等一系列因素。但总体而言,综合实力的相形见绌,是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垮塌的根本原因。

但问题是,当前的我们相比于美国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何美国却对我们无能为力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自身的水平心知肚明,且有着完全不同于苏联的路线和方针,这都让我们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时游刃有余。

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烟消云散后,作为冷战标志的北约非但没有当场去世,反而越发精神,除不断发动大规模“东扩”,将综合国力大不如前的俄罗斯几乎逼入绝境,还将魔爪伸向了蒙古和日韩等地,企图将这个咄咄逼人的区域军事组织发展成横行全球的称霸利器。

所以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将当年打败苏联的模式复制到我们身上,势必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始终不上它们的套,而俄罗斯却总是忍无可忍地奋起还击,最终吸引了西方国家的火力,让西方国家针对我们的努力全部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转移。

而即便俄罗斯吸引了西方国家的火力,我们也从来不曾和俄罗斯结盟,毕竟当年的苏联就是因为失去了我们才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而我们和俄罗斯且不论最终会不会再度反目成仇并分道扬镳,单单是结盟已经是落入西方国家的圈套,毕竟我们需要和俄罗斯一同承受西方国家的疯狂围堵,更需要为俄罗斯的被动甚至失败埋单,这对我们而言绝对是得不偿失的选择。

所以我们不结盟,更不轻易和西方国家硬碰硬,也许这种选择看似不爷们,但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并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只是,再多的忍,也不可能躲过最后的将帅见面。说白了,我们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天生就是美国的威胁,必然要和美国斗得你死我活,根本不存在韬光养晦的可能性。所以,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缩小差距甚至“后来居上”,为最后的决战最大限度地增加胜利的可能。

而除了一定限度的“妥协”,我们也在时刻与美国近身肉搏,让美国在面对我们时不得不“投龙忌器”。

静夜史认为,这是我们相比于苏联最高明的一招,也是反制美国的可怕利器。相比于当年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争论各自制度孰优孰劣的“厨房辩论”,我们在建国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曾经经历了数次转向,并最终具备了今日的力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美国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司徒雷登等美国政客与我们的接触先后失败,新中国最终确定了“一边倒”的战略选择,即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意识形态的高度共鸣是中苏结盟的直接因素。而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则因美国侵入台海,野蛮干涉我们内政而最终彻底断送了中美友好的可能,并强化了中苏结盟的稳固性。

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上的神勇表现,国际社会大为震惊,苏联更是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从此开始了规模庞大的对华援助。

靠着苏联的大规模援助,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后面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逐渐貌合神离,并最终在1959年6月彻底反目。中苏交恶后,被美苏轮番围堵的我们,国际环境空间险恶。然而也正是因为中苏交恶,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看到了我们掣肘苏联的可能,再加上深陷越南战争前的美国想要从越南抽身,也急需新中国的同意,于是从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以后,中美关系开始逐渐解冻,并最终在1972年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对于美国而言,因为得到了我们的帮助,它们在对抗社会主义阵营时如虎添翼。尤其是1979年2月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打在越南身上,但却让苏联疯狂掉血,加速了苏联的最终崩溃。

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对越自卫反击战在狠抽苏联的同时,也具备了向西方纳“投名状”的作用,从此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们也开始逐渐放弃无产阶级革命输出的做法,并开始逐步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

对于美国而言,能拥有我们这样超大的市场,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毕竟有了“中国制造”,生活成本不断下降,生活质量步步提高。

我们也充分利用劳动力密集、社会环境稳定等一系列优势,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利用工业体系齐全的巨大优势不断提升,并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时至今日,美国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国家重器都有“中国制造”的影子,比例高达85%以上,尤其是美国国旗更是占到了98.91%,对中国工业体系的高度依赖早已成为美国社会的重要标志。

而且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美国外资争先恐后地涌入我国,截至2018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的70181个,实际投入851.9亿美元,分别占中国一批外资企业的7.3%和4.2%。截至2021年,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存量为1180亿美元,当年对华出口贸易额更是达到了15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投资也在不断增长,2022年11月持有美国国债11205亿美元,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

可以说,虽然意识形态上依然水火不容,但我们与美国已经在经济上高度捆绑,事实上不仅是美国,我们与其他西方国家也基本都属于高度共存的状态,所以它们在试图围堵我们时,首先不是发愁哪些武器更称手,而是如何与我们在经济上实现“脱钩”,毕竟我们早已成为国际市场产业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我们,它们也会因此而痛不欲生。要知道,“中国制造”不是俄罗斯这种可替代的油气资源,而是代表了庞大的市场与强大的制造能力,这注定让它们在围堵我们时,真正体会到“杀敌1000,自损1200”的尴尬境遇。

可以说,就像平型关战役中火力准备后就立刻进入白刃战的模式选择一样,在武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只有和敌人搅在一起,才能避免成为敌机的活靶子,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己方冷兵器的优势。

诚然,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注定让自身伤亡惨重,但却让不敢同归于尽的敌人不得不望而却步。

今天的美国,无比希望中美擦枪走火,尤其是在宝岛大打出手,如此沿海紧张,资本外逃,美国将在与我们“脱钩”后心无旁骛地与我们对抗。

所以越是这样的时刻,我们越需要更强的战略定力,即便是最终不得不兵戎相见,也要拿出“围魏救赵”的姿态,将战火引向阿拉斯加等美国的区域,让战争成为美国而不是我们的梦魇。

毕竟,中美对抗不可避免且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祖国统一,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与否,最终都要看中美博弈的结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老派上海闲话传承

中国人,一定要团结起来!苏联不善待自己的小弟,又没有伟大战略,导致最后的失败。

夜游南浔

普京要夺回阿拉斯加州让战火成功蔓延到美国境内。这种手法高明!点个赞👍👍

听友262374681

好笔法!赞

听友262374681

斗胆正一下,补充一下,美国为什么不要第二,因为他就是从第二过来的,所以他是最了解第二是怎么抄第一的。所以他处心积虑的歇斯底里的防着第二

听友262374681

来来来,见天说作者是青美派的,到这里来留言啊,把这个作者的皮扒出来啊,去举报他呀

猜你喜欢
苏联遗传学劫难|笑蜀著

自20世纪30年代起,以李森科为首的科学黑帮“米丘林学派”在苏联当局的支持下,把整个经典遗传学打成了“资产阶级伪科学”。苏联的的遗传学泰斗尼·瓦维洛夫院士等被判...

by:雷文共赏

苏联1991

【内容简介】铁与血的暴君,东欧的壁垒,苏维埃拯救者,君士坦丁堡主人,第三罗马光复者,北方的新沙皇,车臣的噩梦,自由世界绞肉机,以及红色政权领导人,根纳季·伊万诺...

by:F小横

苏联卫国战争:《钢铁苏联》

谨以此作品致敬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八周年中国小伙子林杰因为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1941年夏天的苏德战场。他如何在残酷的东线战场生存下去?又是如何率领自己的...

by:说书者锋芒

苏联教父

【内容简介】普京大帝说:“谢廖沙是我最好的朋友,是俄罗斯的良心。”季莫申科说:“谢廖沙是我一生的挚爱。”重生苏维埃成教父。一个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天之骄子,因为一次...

by:聚之音

苏联金曲

恢弘大气的苏联歌曲

by:听友43436686

苏联秘史

拨开历史迷雾,为你解密一个真实的前苏联。

by:博雅人文

苏联歌曲

苏联歌曲赏析世界音乐怀念金典

by:凤梨青青_永不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