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安如山,谈笑戏凶顽

2024-01-08 11:09:5215:58 9646
声音简介
他是康生的死对头,临终前想见总理:有些事,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


胥言

原创

2022-12-16 16:09 · 来自河南

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中,涌现出大量的军事人才。有一个人也同样具备卓越的军事素养却不想做将军,做了特工。他就是中共特工王世英,也是中共特科最后一位负责人。晚年时,他被康生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图丨王世英

这位“最后的特工”一生中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他与康生之间又隔着怎样的血海深仇?临终时他究竟想对总理说些什么话?

智勇双全,多次脱险

这一切还要从风云诡谲的1927年说起。时年9月,中央机关陆续从武汉秘密迁回上海。

1931年4月,顾顺章、向忠发等人先后叛变,致使中共中央在上海、南京的情报网完全暴露在国民党的监视之下。

同年年底,王世英就被派去南京做了特派员。

临行前,陈赓和他进行了一番谈话。

图丨向忠发

“王同志,目前南京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你一定要先保证自身安全,再开展工作。”陈赓看着眼前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生怕他执行任务时一时冲动暴露了身份,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老领导,您就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此时的王世英只想着这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记住,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就跟来接头的同志说咱们约定好的暗号。”

“是!”

一眨眼的功夫,王世英已经跑出老远。陈赓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不免有些担忧。

图丨陈赓

初到南京时,王世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重担,只觉得这次任务非常神秘,这让他既兴奋又紧张。

此时,整座南京城都被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敌军特务活动频繁。王世英在南京落脚后,便开始推进工作。他到组织事先安排好的秘密联络点接头,却发现联络点都已经被敌军特务破坏了。

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白自己现在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于是他收起自己的放浪形骸,变得事事小心谨慎,这是他当上中共特工后来到南京后,学到的第一课。

图丨王世英

为了摸清楚情况,他假扮成商人,在南京夫子庙的一间茶馆邀请自己曾经在黄埔军校的校友聚会。

酒过三巡,大家的话匣子都渐渐打开。王世英便趁此机会跟同学们套话。

“诶你知道吗?金源车行那边最近不太平,好像老有人盯着。”邱维达喝的脸通红,好似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突然压低声音,跟一旁的罗鉴如是说道。

“这有什么稀奇的,徐恩曾不是一直都在那放了人吗。就前段时间,中山路那里不是发生了爆炸吗,你们猜。是谁干的?”

显然,还是罗鉴的消息更吸引人,同学们听他这样说,纷纷凑过来,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

“大伙儿,这个人咱们可都认识。”罗鉴不急不慢的又卖了个关子。

“到底是谁你倒是说呀!”大伙儿按捺不住了。

“就是咱们的老同学史济美,他现在可是徐恩曾面前的红人了。”

“这么重要的消息,你从哪里听来的...”

同学们还在围着罗鉴问个不停,可余下的王世英一句也听不进去了。

看来如今金源车行已经成为敌军严密监视下的诱饵,就等王世英这条大鱼上钩了。

该如何恢复金源车行的联络点?营救被困的同志们呢?王世英一时犯了难。

为了想出办法,王世英多次在车行附近蹲点观察。这天,他看到一个牧师模样的人在车行门口被拦下盘问,牧师来车行做什么?他敏锐的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前来接头的同志。

图丨王世英

于是,他三步并做两步,迅速跑下楼,当着牧师的面,拿出了一个带有十字架图案的怀表,假装在看时间。

牧师马上接受到了信号,问道:“先生是基督教徒吗?”说这话时,牧师的语气里夹杂着难掩的惊喜和激动。

王世英微微点头,问道:“附近最近可有人出租铺面吗?”

“有的!前面就有,每月五个大洋。”牧师一边说还一边微微举起胸前的十字架,王世英亦做出回应。二人同时印证了心中的猜想,在敌军探子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了接头。

不久城中传出城北王家的老太爷去世的消息,几天之后便有一支送葬的队伍途经此地。哀乐齐鸣,队伍里的人个个脸上带着泪珠。

被困的地下党同志听到声响走出院子,一眼就认出抬棺的是自己人,王世英和同志们交换眼神之际,好戏开场了。

一名扛夫换肩时栽倒在地,其后一名也跟着倒了。他气不过,便怒骂一句,家属顿时和他们争执起来,送葬队伍乱成了一锅粥。

被困在金源车行的同志们不知被谁拽到了一边,当看守他们的特务看完热闹回过神来,地下党员早已顺利逃脱了。

1932年11月,徐恩曾指派史济美前往上海赴任。一上任,史济美就查抄了中共中央的临时机关报《红旗日报》的印刷厂。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印刷厂的负责人叛变,供出了王世英的名字。

此时,王世英为了在南京站稳脚跟,在夫子庙一代开了家五金店,史济美得到消息后急着向徐曾恩邀功请赏,便亲自去堵王世英的门。

此时王世英刚刚得到消息,撤离已经来不及了。

史济美敲开门时,王世英面色如常。他热情的招待史济美进门,还给他沏了壶上好的龙井。

“你夫人李果毅怎么不在家?”史济美问道,他想把夫妇二人一网打尽,好在徐恩曾面前给自己请个大功。

“她出门买菜去了,你坐下,咱俩好好尝尝这茶。”李世英回答的光明磊落,没有丝毫破绽。

可等史济美坐下之后,王世英给他倒了杯茶,便把他晾在一边,自顾自的算起账来。

史济美在一旁干着急,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他试探性的开口问道:“听说你夫人在湖南闹过农工会?他先头的男人是共产党?”

“那是随波逐流嘛,你我二人在黄埔时,不也闹过学潮?”王世英淡定的答道。

此话一出,便把史济美堵得哑口无言了,他今日可不是来叙旧的。

“诶呀,光顾着说话,茶凉了吧,济美你稍坐,我上楼帮你添壶热茶。”王世英说着便拿着茶壶,起身上楼。

“子杰...”史济美还想再说些什么,王世英却全当没听见。

上楼后王世英打开水管。在水池中放了些锅碗瓢盆,让水流声更大。做好这一切之后,他身手敏捷的从窗户翻上屋顶,穿进隔壁家的阳台,从杂货铺的后门跑到街上,把自己隐匿在人群之中。

等史济美反应过来情况不对,上楼看时,只剩下碎了一地的碗盘和哗哗的流水了。

从这以后王世英就一直在南京开展恢复地下党组织通讯网络的工作,为我党保存了一批重要的革命力量。

直到1935年10月,中央特科圆满完成任务,王世英也跟组织一起,撤离了上海。

主动请缨,襄助革命

阎锡山在“九一八事变”后,支持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奉行两面政策。

1940年10月,蒋介石指使何应钦以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长的身份发电报给八路军和新四军,威逼他们退到河北一带,企图利用驻守此地的阎锡山削弱共军力量。

阎锡山接到命令后,征求了下属的意见。

图丨阎锡山

“今日找诸位来,是想问诸位,对于助蒋剿共一事,诸位有何看法?”会议桌上,阎锡山如是问道。

“此时国共两党尚在合作,若我们答应出面“剿共”,只怕是会被蒋介石当枪使。”

“他蒋介石跟共产党唱红脸,却要我们唱白脸,脏活累活都让我们干,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你们一个个平日里都喊着“为蒋委员马首是瞻”怎么现在却想要违抗委员长的命令?”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就在阎锡山犹豫不决之际,王世英主动出面,晓以其中利害。

“百川兄若在此时助蒋反共可并非明智之举啊。”王世英语重心长的说道。

“子杰兄何出此言?这是你国共两家之事,我也不能听你一人的片面之词妄下决断。”阎锡山心里虽还在游移,但他也想听听王世英会说些什么。

“如今国共两军合作抗日,蒋介石表面上跟我军不分你我,背地里却想借你之力将清剿我军,若你此时出面,不就是心甘情愿的给他老蒋当了回替罪羊?百川兄弟是聪明人,这么简单的道理想必不用我多说。”说话间,王世英间见阎锡山态度柔和下来,心里便有了把握。

于是他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心有顾虑,如今你迟迟不肯出兵,不过是念着与蒋介石往日那点情分,不想驳了他的面子。”

“那子杰兄认为,我该如何?”

图丨阎锡山和家人合影

“这事好办,百川兄弟你不必出兵帮老蒋,也不必出兵帮我们,只要态度含糊些便可。到时在找个理由稍作遮掩,蒋介石以后还需倚重百川兄弟,自然不敢拿你怎么样。”

“子杰兄之胆识谋略,阎某实在佩服,烦请你回去转告你们主席,共军的意思,我阎某已然知晓”

如此,这事便算成了。阎锡山信守承诺,后来蒋介石在发来请他帮自己“清剿共匪”的电报,他一概视若无睹。在王世英的努力下,蒋介石二次反共的计划彻底粉碎。

图丨剧照

后来,王世英还巧妙的用公开工作掩护秘密行动,在阎锡山的各个部门都发展了地下党员,随时掌握阎锡山的动向,获取情报。

王世英通过这些“内线”能够及时了解阎锡山的秘密活动,获取机密文件,他将这些情况一并汇报给党中央,我军联蒋抗日提供了有利条件。

生不逢时,战功累累却遭构陷

那这康生又是何许人也?他又为何会对王世英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恨之入骨呢?

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后,康生掀起了所谓的“抢足失败者”运动。他认为许多地下党成员都已在秘密行动中背叛革命,一大批地下党员因此被扣上了“特务”的帽子。

图丨康生

王世英这样一个刚正不阿,一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人看到曾经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同志都被康生一张嘴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定然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他便以自己作为担保,开始为已经被定性为特务的同志申诉。

这个举动激怒了康生,他在中央学习委员会上指着王世英的鼻子说:“想逞英雄,整天“保这个、保那个”。

图丨东北女地下党员田仲樵(左2)

康生此人极为阴险狡诈,是个不折不扣的笑面虎。二人因为此事生了嫌隙,可每次在公共场合见到王世英,康生都会主动打招呼。他还把自己私藏的文物送给王世英,企图拉拢他。

可背地里,他却把王世英曾经的下属王超北关进了监狱,若有其事的说他是内奸。

王世英得知此事后,立刻去找他理论,说王超北同志在革命时期为党做过很多,还曾冒死把电台这样稀缺的物资运送进延安。康生此举,势必会寒了同志们的心。

图丨王超北

可康生对王世英的话置若罔闻。王世英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不断的给中央递交材料,为被诬陷的同志申诉。康生为此非常生气,二人常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二人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加剧。康生从此视王世英为眼中钉,肉中刺,晚年时更是对他恨之入骨。

王世英临终前曾把儿子王敏清叫到床边。

彼时的王世英带着氧气面罩已经无力再大声说话,王敏清把头埋得很低,才勉强听见父亲的声音。

“我...我想见...周总理...好多事...现在都没人...没人知道了。”

图丨周恩来

王敏清知道父亲牵挂何事,便立即给周总理写了封长信,言真意切的揭发了康生的恶行和他迫害父亲的阴谋。

可惜的是,这封信最后并没有送到周总理手中。

结语

纵观“中共特工”王世英的一生,他前半生可谓是:智勇双全献中共,历经艰险为革命。后半生本该功成名就,安享晚年,却不料造奸人构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谈笑疯声

谈声音那点事儿!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声音,步履匆匆的你留意过它们吗?欢迎也喜欢声音的小伙伴加入一起畅谈!

by:木白竹_zsg

谈笑风声

有的是让我感动的片段,有的是感觉浪漫的场景,有的是优美的文字,总有打动你的地方

by:好开昕

谈笑风声

科技,文娱,创业,投资。三五好友,谈笑风生~

by:谈笑风声

谈笑风声

一个能让你开心的声音专辑!

by:溫暖的风

心令如山

寒门难出富贵子,心令如山塑今生;中华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by:河南子弟多才俊

如雪如山

作家用七篇故事,通过七位女性人物的生活断面,拼贴出一部女性视角下的世界,呈现当代女性生存境遇。

by:暮云恬淡

父爱如山

父爱这座山背后,藏着化不开的爱

by:嘎玛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