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简述》片花05尘封|历史|故事|揭秘

2023-01-20 13:19:3811:32 36
所属专辑:巴山蜀水|老故事
声音简介

§§§《明史简述》05尘封|历史|故事|揭秘


【传播中国好声音,探幽华夏未知事】

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喜韵坊出品的历史广播剧《明史简述》,著作者:吴晗,播讲:蜀道阿斗柏声音盒子剧社。



现在继续讲第一部分:明朝历史的基本情况

第一个问题:明太祖的建国(续)



    朱元璋出身于红军。他家里很穷苦,没有土地。从他祖父起,就经常搬家,替地主干活。最后,他父亲在安徽风阳(当时的藻州)的一个小村子里落了户。朱元璋小的时候给人家放牛羊,以后因为遇到荒年,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哥哥都死了,他自己没有办法生活,便在庙里当了和尚。

    庙里是依靠地租过活的(过去寺院里都有大量的土地),遇到荒年,寺院里也收不到租,当和尚也还是没有饭吃。朱元璋只好出去化缘、要饭。他在淮水流域要了三年饭。

    这三年要饭的生活对朱元璋一生的事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上面讲到的彭莹玉就是在这一带地方进行活动,通过宗教宣传、组织反元斗争的。这样,朱元璋就不能不受到他的影响。同时,这三年的流浪生活也使朱元璋熟悉了这一带的地理、山川形势和风俗民情。

    三年后,朱元璋重新回到庙里。这时,濠州的郭子兴已经起兵,成为红军的将领之一。因为朱元璋和红军有来往,元朝政府就很注意他。他的处境很危险。

    但这时朱元璋还很彷徨,两条道路摆在面前:是革命呢?还是反革命呢?经过一番考虑,最后还是投奔了红军,在郭子兴的部下当了一名亲兵。朱元璋自己后来写文章回忆,说他当时参加这个斗争并不很坚决,而是顾虑很多的。

    参加了郭子兴的部队以后,他很勇敢,也能够出主意,能够团结一些人。后来成了郭子兴的亲信,郭子兴就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他,这样他就成了郭子兴的女娟。军队里称他为朱公子。

    朱元璋在反元斗争中用计谋袭击了一些地主武装,把这些地主武装拉了过来。同时他又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吸收了一批人。当时有二十四个人跟他参加了红军,以后都成了有名的将领,开国名将徐达就是其中之一。


     郭子兴死了之后,朱元璋代替了郭子兴,成为韩林儿旗帜下的一支军事力量的将领。这时,他的力量还并不强大。那么,他为什么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取得全国的政权呢?

    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个因素是正当朱元璋开始组织军事力量时,刘福通部下的红军正在跟元朝的军队作战,元朝军队顾不上来打朱元璋。朱元璋占领区的北面都是红军,这样,就把他的军队和元朝的军队隔开了。所以,当红军和元朝军队作战时,朱元璋可以趁此机会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占领许多城市。

第二个因素是他取得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支持。他起兵之后不久,就有一些知识分子投奔他,像李善长、冯国用、刘基、宋镰、章溢、叶探等。这些人都是浙江、安徽地区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地方上有些威望,而且都有武装力量。这些知识分子替朱元璋出主意,劝他搞生产、搞屯田。在安徽时,朱升劝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就是要他先把根据地搞好,在后方解决粮食问题,一开始不要把目标搞的太大。李善长、刘基劝他不要乱杀人,不要危害老百姓,要加强军队纪律,要巩固占领的城市:并经常把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告诉他。朱元璋本人也很用功地学习历史,他在进行军事斗争或政治安排时,总是要征求这些人的意见,研究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这里有一个问题,朱元璋出身于红军,他反对地主,而地主阶级为什么要支持他呢?这不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吗?

    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从当时的具体历史情况来看。朱元璋本人要打击地主,因为他受过地主阶级的压迫。可是在进行军事斗争的过程中,他感到光像过去那样打击地主、消灭地主,不仅很难取得地主阶级的支持,而且会遭到地主阶级的顽强抵抗。

    所以,在他还没有成为一个军事统帅的时候,他就改变了红军的传统,开始和地主阶级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方面,地主阶级怎么愿意支持他呢?前面不是说过,红军在北上的战争中所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元朝军队,而是地主阶级的武装吗?

    原因很简单,就是安徽、浙江地区的地主阶级,他们看到元朝政府已经不能维持下去了,他们不能再依元朝政府的保护,而他们自己的武装力量又无论如何也抗拒不了朱元璋的进攻。更重要的是他们理解到朱元璋欢迎他们,采取跟他们合作的方针。他们与其坚决反抗朱元璋而被朱元消灭,还不如依靠朱元璋,得到朱元璋的保护,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所以,当朱元璋派人去请刘基的时候,刘基开始拒绝,可是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最后终于接受了。


    朱元璋的军队加入了这样一批力量之后,它的性质逐渐改变了。

所以在他以后去打张士诚时所发布的一个宣言中,不但不再承认他自己是红军,反而骂红军,攻击红军,把红军所讲的一些道理称为妖言。尽管这时他在形式上还是接受韩林儿的命令,用韩林儿的年号,他的官爵也是韩林儿封的,但实质上他已经叛变红军。

    到了一三六八年,他已把陈友谅、张士诚消灭,派大将徐达进攻北京,这时又发布了一个宣言。在这个宣言中像红军所提出的"贫极江南,富夸塞北"的口号都没有了,主要提些什么问题呢?夷夏问题。就是说少数民族不能当中国的统治者,只能以夏治夷,不能以夷治夏。他要建立和恢复汉族的统治。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的性质改变了,不再是红军原来的阶级斗争的性质,而是一个汉族与蒙古族的民族战争。

    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的军队很顺利地打下了北京。元顺帝跑到蒙古,历史上称为北元。元顺帝虽然放弃了北京而回到蒙古,可是他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还仍然保持着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完整的政治机构。他并不认为自己统治的王朝已经结束了,他经常派兵来打北京,要收复失地。所以在明朝初年明朝和北元还有几次很激烈的战争。

    到了洪武八年,北元的统帅扩廓帖木儿死了,蒙古对明朝的威胁才减轻了一些,但仍然没有结束。这时北元和高丽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高丽的国王还照样是北元的女婿(每一个高丽国王都要娶蒙古贵族女子作妻子),在政治上仍然依附于北元。

    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洪武二十五年。这一年,高丽内部发生斗争,大将李成桂为了取王朝而代之,他依靠明朝的支持,在国内发动政变,推翻了旧的王朝,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

    从此,高丽臣服于明朝。同时,李成桂在求得明太祖的同意之后,把国名高丽改为朝鲜。此后一直叫朝鲜,不再称高丽了。朝鲜国内的政治变革,反映了明朝和北元的斗争关系和势力的消长。

本辑播讲完毕,感谢您的收听。


【文化自信民富国强 数字提挡品牌长生】

蜀道阿斗柏剧社有声书推动者, MCN合作践行者。组建CV多个剧组、AI智慧剧组。数字有声演绎覆盖评论小说文学科普诗歌散文,普通话与川语角色稳健切换。立志万部有声数字作品上架。


欢迎在喜马拉雅APP搜索收听《通往天堂的路》、《武曌千秋》、《少年武则天》、《走进神秘的螺髻山》、《唯美四川光雾山》、《通往天堂的路》、《少年武则天》、《唯美四川螺髻山》、《朝天关风云》、《花蕊夫人》、《村里的故事》、《趟过记忆》、《青青之川》、蜀道天下》、《武曌千秋》、《木牍之光》、《东河口绝恋》、《话说广元》等。

敬请:订阅、点评、转发,更重要的是送月票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幼伏方读书

大美中华,好清新的晨曦、霞光啊!

猜你喜欢
明史简述

此书为音剪AI工具制作的作品《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by:书香SX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是吴晗先生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先生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

by:黎明有声

明史简述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吴晗是著名的明史专家、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建国后为了给党员干部普及明史,吴晗于196...

by:浙江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

by:海棠依旧_燃音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

by:陕西拉面_叁仟一剧社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是吴晗在中央高级党校所作学术讲演的记录稿,扼要而系统地讲述了明太祖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

by:K_健健

明史简述

吴晗的这部《明史简述》,言简意赅,雅俗共赏,建议喜欢明史的朋友读一读、听一听。

by:老九又来了

明史简述

吴晗先生写的明史,自然值得一读。书中剖析了明史最关键的几个问题,并还原了鲜活的明代社会生活。对明史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by:桃子老师的未名书院

明史简述

书籍信息:《明史简述》作者:吴晗内容重点:《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扼要介绍给...

by:清浅吟吟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是吴晗老师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老师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

by:云飞日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