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队长”文-方铭 诵读-海燕23

2023-01-24 16:01:5106:25 24
声音简介

【坡子街•浪花集】“鬼队长” | 方铭



公公走的那天,先生给他喝了一盒牛奶,喝完躺下休息,待先生将午饭的碗洗好去看他,他就没醒过来。
人躺在床上,我们束手无策。邻居在我家外边转来转去,就是不上门。一个亲戚对我先生说:赶紧去请孙老二。来了我才知道,孙老二是专门负责生产队所有丧事流程的组织者。说真的,这孙老二光棍一个,谁家老了人,官再大,钱再多,第一个必须登门磕头的是他。他会拿些架子:我在忙,现在没空!你得递烟,说好话,然后他答应上门。上了门,这里看看,那里瞧瞧,然后,他先领着长子从埭东到埭西一户一户登门、磕头、告知,请大家来帮忙。邻居陆陆续续来了,这时孙老二开始履行他的职责,安排埭上人帮死者穿寿衣,里里外外共五层。一会儿冰棺来了,入棺、点灯、上香,遗像、挽联相继到位,灵堂设置完成。我们一直生活在城市,到了乡下,入乡随俗,一切听从孙老二安排。他从口袋里拿出丧事流程,我一看,是每天排班人员名单,我家隔壁一个老教师帮写的:某某跟着主家去亲戚家送信;某某负责接亲戚带来吊唁的黄纸;哪些女人帮折锡箔;哪些男人晚上负责打牌坐夜。办理丧事期间,只要是埭上人,帮忙的、不帮忙的,到了饭点,随时可以来吃饭,基本做到了条理清晰、分工明确、秩序井然。特别是最后一天出殡,城里上班的、做小工的、打临工的,能请假、能使上力、能做一些简单体力活的男人,要全部上阵,抬棺材的、拆棚子的、打扫的、烧早饭的、洗锅碗的,反正是男人都有活干。第一显示齐心协力,第二来的男人每人可以得到一条200元左右的香烟,这是埭上这几年不成文的规矩。我公公出殡那天,共有48人来帮忙,香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笔开支一般是由死者的女儿出。此外,寿衣、祭礼、乐队等开销也是女儿出。所有事情完毕,主家再给个红包给孙老二,算是酬谢,到此,全部完成。
在我们那儿,孙老二这样的人,之前叫“鬼头子”,现在叫“鬼队长”,一般一个埭上一个。如今,“鬼队长”比生产队长吃香。埭上家家户户不愁吃不愁穿,生产队长喊人开个会,求爹爹、拜奶奶一般,还要看看村民有没有空。鬼队长有句话常挂在嘴上:太阳从家家门口过,谁家不老人?我舅舅家就体会到了“鬼队长”的厉害。舅舅舅妈都是城镇户口,一直在乡下老屋里养老。我的表哥、表姐们都是心高气傲的公务员,一家人平时跟埭上人基本没什么来往。舅舅去世的时候,鬼队长不上门,村民们一个也不敢去他家。舅舅在家五天,埭上人该干嘛干嘛,家里冷冷清清,待到出殡时竟找不到人抬棺材。表哥表姐们没办法,骑摩托车到处去找人,好不容易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一帮河南的“扁担队”,这才将棺材抬上灵车。可捧回骨灰准备入土在自家自留地墓地旁边时,鬼队长带来一些埭上人,说你们是城镇户口,乡下没有你们的田地,子女们无奈,只好花钱去了公墓。
我的姨夫小时候得过脑膜炎,做事慢条斯理,脑子不是很灵活,学了一门瓦工手艺。他们埭上共32户,大家一致请66岁的姨夫做“鬼队长”。别看我姨夫平时沉默寡言,他对大家说,选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死者在家只允许放三天,劳民伤财的事咱不做。第二,不允许请乐队,本来是丧事,乐队弄一些低俗的荤段子不适宜。第三,出殡时用的香烟按“红南京”标准,由女儿购买,一个女儿5条,侄女、干女儿,愿意的也每人5条。如果死者没有女儿,由户主购买基本数5条。大家一听,都说这样好,全力配合支持姨夫的工作。姨夫做“鬼队长”六年,得到全队人员的爱戴和拥护。特别是外嫁的女儿,更是拍手叫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