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传统文化:在古代放鞭炮

2023-01-28 07:30:0005:06 334
声音简介

各位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新年好,今年大家过年放鞭炮了吗?月月老师今年过年在大连,这真是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咱们今天就来说说鞭炮。

过年放鞭炮是咱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之一,他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个时候放鞭炮是一种祭祀活动,叫爆祭,是用火烧竹子,竹子受热之后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用来敬神驱邪。另外鞭炮还有一个名字叫爆竹,也是因此而得名。西汉的东方朔曾经在《神异经》里记载过,有一种叫山的人形动物,估计呢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大猴子,这种猴子身上有细菌,凡是接触过的人都会发病。史书称犯之则令人寒热。古人觉得这种大猴子是妖魔鬼怪,民间传说中的年兽就是从这儿来的。因此古人经常用爆竹来驱赶这种大猴子。等到了唐朝烧竹子这件事开始成为了过年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有诗为证,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当然了,对于爆竹最经典的描写,还得看宋代的王安石。他在<元日>这首诗里就说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北宋才出现了装火药的爆竹,最开始用在朝庭是一种形式上的表演,专门给皇上看的,就跟现在奏乐一样,有火又有音儿还能清醒,显得特别的热闹。到了南宋,装火药的爆竹才开始进入民间。南宋的《杂纂叙》里记载,爆竹的制作不用竹子了,开始用纸包火药,这样降低了危险性,小孩也能放了,还诞生了一句歇后语,“小儿放鞭炮——又爱又怕。”另外烟花也是出现在南宋时期,咱们过年的鞭炮文化也是在那个时期渐渐丰富起来的。燃放更讲究,民俗的目的也更明确。腊八节那天有祭腊活动,先放一挂鞭,名字特别的霸气,叫霸王鞭。然后家家户户开始祭祀各路神仙保佑来年兴旺发达。除夕之夜,放鞭炮叫封门,爆竹放过之后,家人就不能外出了,大家伙儿围着火盆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正月初一早上放个鞭炮,叫开门爆竹。《荆楚岁时记》里说正月初一的鞭炮不能随便放,只能放三响。为了驱恶避邪,讨个开门大吉的好彩头。初五放鞭炮叫烧利市,为的是迎请财神爷。那为什么要放鞭炮才能请呢?民间传说,说财神爷爷眼神不好,得听个响声走路,谁家放的多放的响,财神爷就先到谁家。所以初五那天早上就特别的热闹,家家户户都放,都想着把财神爷抢回家,正月初八商家就要开门营业了还得放鞭炮,越响越好,寓意大发财。而且古代对鞭炮的质量要求极高,因为古人讲究放鞭炮,要一响到底不能断,断了晦气。所以那时候卖鞭炮的商家,你要是卖质量不好的哑炮,那以后你也就别想挣钱了。到了正月十五还用说嘛过年的最后一天了,老百姓把家里的存货都拿出来了,放光了算,然后上街看花灯,吃元宵。所以说鞭炮文化已经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寄托了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几千年来,我们的老祖宗就是依靠着这些民俗紧紧的凝聚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与众不同且强大的文明才能走到今天,而且还能世代绵延下去。你今年过年放鞭炮了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言不在多,有义则行。

by:歪嘴文说

传统文化

很多人不学习传统文化,也不了解传统文化是什么,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主播希望通过录制这些古人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进而一起传播和力行。每一个小故事...

by:萌芽無限

传统文化

一个简单有效的健身方法

by:三無心斋

传统文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

by:让玲

传统文化

现场混响大,静下心来,戴上耳机可以听清

by:明公主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