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 · 第4讲 症状、证候、疾病的关系

2023-02-04 18:32:0637:25 292
声音简介

第4讲

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医学理论基本特点,讲了第一个特点就是整体观念,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讲。 讲第二个特点。

恒动观念

什么叫做恒动观念?就是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把中医学这种观点称之为中医学的恒动观念,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用运动的观点,或者叫动态的观点来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就叫做恒动观点,那么中医学这种恒动观点,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1)它强调物质世界的运动性,中医学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气、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用这种观点、思想、方法,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它集中体现了:一、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气是世界的本源,气一分为二,分为阴气、阳气,再进一步,阴变阳和,化生五行,它们统一于物质,都是物质的概念,那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承认,生命也是在运动,生命是物质的,也是在运动,它们具体的物质运动表现为升降出入这样一种运动形式,那么气是在运动,运动的原因是由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 运动,阴变阳和的结果而化生五行,五行也是在运动,它们都是在运动,人用这个思想来构建中医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医学的一个动态的观点,也就是说中医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的,而且这种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就体现为:(1)承认物质世界的运动性。

(2)具体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式,气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生命的本源。气是物质的,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中国古代哲学有一句话叫气化流行,这样的一个观点,这四个字集中体现了运动的观点,它运动起来以后,为什么气能运动呢?根本原因不是在外部,而是在内部,气本为一,一分为二,分阴分阳,形成了阴和阳的矛盾运动,中医的术语叫做阴阳相错,内经话,叫阴阳相错,阴阳相错的结果,运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物质的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表现出来的形式,动和静,中医学从这个形式上来看,说动静相召,又出现了一个术语,表现出来的形式,动的和静的,动静的统一,动静相召,形成了形和气,有形和无形的运动,形,气之有形,气聚则有形,无形则散,气散则无形,重归于气,讲,这里面讲,气的有形、无形的统一,聚和散的统一,那么有形和无形、聚和散的统一,这个过程就是气化运动的过程,这个气化运动具体表现的形态─升降出入,上面讲这些内容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这个哲学思想被中医学移植过来,形成了中医学的医学科学哲学,成为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运动的结果,这是世界是物质的,这生命是物质的,最后落脚点就是用气、阴阳、动静、形气、气化、升降出入这些基本的原理阐述了生命的运动,由此得出来生命是物质的,是什么物质呢?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啊,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那么具体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呢?男女媾精,胎孕乃成,是具体的精气,男女的精气,阴阳交合以后才能形成生命,从宏观中医强调,生命本源于气,从微观,积极解释气,生命到底怎么形成的?是男女媾精,胎孕乃成,从世界的物质形式,到论述了生命的物质运动形式,生命运动,我们讲,中医基础理论讲气化,生命的运动形式就是不断的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有机整体,这就生命运动,用这样一个观点来看待生命过程,看待健康问题,看待疾病问题,用这样一个观点来保护人们的健康,使人们能够延年益寿,这个基本观点就是中医学恒动观念,基本特点中恒动观念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一观点也同样是和西方欧洲文化为中心的西医学相比较而言的,那西医学,在近代的生物医学把人作为生物学的人来看待,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分析、还原、机械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考察生命的时候,考察细胞、分子、器官、组织的时候,一旦把它分解开,考察的过程无论是生理和生化,当作静止状态,不动的,用静止的观点看待疾病的变化,看待生命运动的过程,而中医学却恰好和它相反,用动的观点来看。

我们说,恒动观念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这里面重在强调它与近代医学的,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生命过程,区别开来的,这里面就体现,我们现代同志们,用现代生命科学来搞科研,来研究中医,你用蛋白质也好,基因也好,一旦你从整体也好,从局部也好,从人也好,动物也好,考察中医一个术语,你取得这些指标以后,你是用静止的观点来说明它的问题,你还是动态的来说明它的问题呢?那就是两种不同的医学观,碰到一起去了,如果你把它当做静止状态,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回归到分析还原医学,近代医学,如果你通过这些数据,你把它看做是不断的运动过程中,从运动过程来考察它,来揭示它和中医某一个术语,某一个原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那就体现了中医学的观点,同样是用一个手段,现代科学的手段,去研究某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可以是中医的,也可以是西医的,就看你这个人,你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医学观点,对他解释这个问题,那么这个观点有什么意义呢?画了底下这个示意图,这也体现了中医学,中医的思维方式怎么看,第一,我们强调这个生命,这个人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是在不断运动的,生、长、壮、老、已它是一个运动过程,不断的运动,就生命而言,那么是不断的气化运动的过程,那么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讲,叫做生命在运动,也就是生命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个动态,有时向的一个概念,那么健康呢?运动的结果,气、阴阳、五行运动的结果,处于和合状态,用现代的语言表述,或者叫做动态平衡,意味着健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匀平,命曰平人,那么在运动过程中,在病因作用下,一旦这种阴阳和合,动态平衡被打破,那就出现了,用阴阳说,叫阴阳失调,那么用五行说,叫阴阳的生克制化异常,出现了亢害承制,用气来说,气和则为正,是健康的,失和则为病,气失和,那么表现为平衡失调,意味着疾病,那么平衡失调是运动的结果,是气、阴阳五行运动的结果,那我治疗过程中呢?要想调节它的平衡,那也是在运动状态当中来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取得平衡,这就是中医学恒动观念的基本意义,一言以蔽之,用动态变化的观点去考察生命过程,去考察健康问题,去考察疾病问题,去回答医学的社会问题,这就是中医学的恒动观念,区别于西医学用自己的静止的观点看待生命、看待健康和疾病,现在大家搞新药,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开一个方子,药物配伍定下来,那么这个剂量基本定下来,就是构效关系,考虑构效关系,还没考虑量效关系,定下来,这个方子,要是我治肝炎,效果好,那么一旦经过你临床前,做完以后,经过确实得出结论,确实效果不错,那么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那我就用这一个方子,药味没变,结构没变,量不管老少,东南西北中,都这一个剂量,我这是经验方,形成一个药,去治疗中医某一个病,另外一种观点,不仅考虑它的构效关系,我还考虑每一个药的剂量的变化,量效关系,包括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都考虑起来,再考虑东西南北中,男女老幼,社会文化的差异,找出它们这些要素和我这个构,结构和剂量产生效应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我这个方子,它适应在什么条件下,治这个病有效,除此不可以,两种思维方式,两种处理方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医学观,前者搞的是中药,想办法治的是中医的证,实际上是西方静止医学观,不是中医,而后者则体现了中医学的恒动观点,体现了中医学思想,如果用后者来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才叫做遵循中医自身的规律。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我想讲这个东西,学习这个,讲述这个,这个思想理论的意义在于:

解释意义,用恒动观念这些内容回答,生命是什么和为什么?疾病是什么,为什么?这是解释的意义,说明意义。

实践意义,用这样一种理论,这种观点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指导我们的实践。

(三) 辨证观念

第三个观点,叫辨证观念,过去的教科书就是:一个是整体观念,一个是辨证论治,就结束了,现代把它分别开来,分头来、进一步来详细地讲一下,辨证论治这一个思想、这一个原理集中地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什么叫做辨证观念?辨证观念就是指用矛盾的、整体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这样一种思想,就叫做中医学的辨证观念。

辨证观念的具体内容: 就是用矛盾、整体、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过程,怎样看待呢? 生命是阴阳运动的结果,就是气、阴阳、五行运动变化的结果,这是运动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就是阴阳的矛盾统一,贯穿生命过程的始终。

整体观点看待生命,那么生命是在天地人三才一体,就是人、自然、思维、环境阴阳平衡的状态下,来完成生命的过程。

一旦在病因的作用下,生命过程被打破,形成由健康转化为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同样是用矛盾的观点,用运动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看待疾病的问题,比如:一、中医的强调疾病的发生是邪正交争的结果,邪和正是一对矛盾,用阴阳学说来解释,那么阴阳矛盾、对立,统一失调形成了疾病,阴阳失调,五行亢害承制,五行还有阴阳,亢害承制的结果,发生疾病,而任何一个系统,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发生疾病,同时会影响其他系统的疾病,那么用联系的观点,也就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疾病和健康的问题,这种思想体现在治疗上也是如此,这就体现了中医学看待生命问题、健康问题和疾病问题,它集中体现了它的辨证思想,那么一言以蔽之,记住用矛盾的、整体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医学的问题,这种观点就是辨证的观点,中医学集中体现出了这种观点,我们通过这个示意图看,人居于气交之中,他受天地阴阳、五行、气化运动的制约,处于这三者之中,既体现了:

矛盾的、运动的,

整体的,人是天地人三才一体当中,最可宝贵的一个要素,人不可以离开天地,那么表现为整体联系的观点,

运动的观点,那么中医学认为,这个人生命的运动是和天地自然的运动相一致的,运动的规律相一致的,他是不断的运动的,具体表现。

得出的结论:叫天人合一,表现为世界和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具体的运动,用"气化流行",把流行去掉,剩下气化这个概念了,体现不断的运动变化,哲学术语"气化流行",放到医学里面来我们体现叫气化,用气化两个字来代表人体内外生命运动的过程,那么具体的表现为,自然界表现为生长化收藏这样一个运动变化的规律,表现在人体,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这些就是集中体现出中医学辨证观点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它的基本观点,总之,记住中医学是在矛盾、运动、整体、联系的观念下去考察、去回答、去处理医学的所有问题,把这个观念,也就是这个思想,就是中医学的辨证观念。

辨证观念它的意义在于:为中医学确立了一个辨证的思维方式,从认识来说,中医学的认识问题来说,它的科学思维是辨证思维,这种辨证思维贯穿着生命、健康和疾病整个过程中,治疗过程中,这是第三个特点,我们讲辨证观念,实际上辨证观念,我们第一个讲整体,第二个讲运动,第三讲辨证,讲辨证观念实际是对整体运动观念的高度综合,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定义说:中医学所赖以构建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这个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由它所决定,形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特点,叫辨证观念。

(四) 辨证论治

最后一个讲辨证论治,这在中基教学当中是一个最难的课题,做为本科生,交代一些基本概念就可以了,等到高年级以后,我们再进一步地详细地展开,对这个进行讲述,对于"证"这一个概念,从50年以前一直到今天,一直在研究和探索,就包括如何定义证,而这也是我们21世纪中医药现代化当中一个重大的科学命题,包括对理论的阐述,整理研究,包括用现代手段对它进行研究和规范

第一个讲一讲辨证论治的概念,现代的定义就是经过学术界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在中李振吉局长主编的《中医名词术语.常用术语》里面,就是这 样定义的,比较规范的,应该是现在最新的定义了。辨证论治的观念是辨证、论治的合称,称之为辨证论治,它是两个术语构成的,辨证和论治两个术语构成,这个符合术语学定义的原则,它有什么意义,这个概念讲了,它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辨证观的具体体现,要想了解辨证论治的基本内涵,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症状、证候、疾病的概念

症状 在中医学里面明确的指出,症者,病之发现也,症状是疾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异常生命现象,我们今天定义一个症状,包括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症状是主观感受到的,而体征是客观检查到的,我们看舌、看脉、望色、望诊和切诊,通常意义讲,狭义的症状,它的含义就是指症状和体征,主观的感觉异常和客观检查到的异常的生命现象,通称为症状,这是一,第二、广义的症状包括狭义症状,另外包括社会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的异常,行为异常,这是现代中医理论对症状的定义,也是目前中医名词术语规范以后,大家对症状的定义。

症候 中医学的症候,从历史到今天是一个多义词,也是多义的术语,它有不同的含义:

症状就是症候

症状就是疾病

症候就是病机

症候是诊断学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对症候的定义,大概有这么多不同的意向,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定义,我们把它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个意向,我们这本教材是21世纪教材,取这个症候的定义,是根据国家卫生部证候规范化的会议,学术会议的定义,参照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行业标准-中医临床术语,根据这两个,把证候作如下定义:

证候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第一句话,证候是综合表现,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应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本质的症状和体征,第二句话,它说明的是这个综合表现,具体表现形态是什么呢?是在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又能反应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本质特征的症状和体征,还有综合表现,具体体现在症状和体征,它要回答的问题:

这些症状体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它能够反应疾病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反应疾病过程的阶段性的本质和特征,这样的症状和体征是证候的综合体现,

它回答了什么问题,它的内涵包括什么呢?揭示了病因、病机、病位和机体抗病反应能力等等,就是把病因、病位、病机、病性、机体的抗病能力,能回答这么多内容,最后的作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这个就是根据证候规范学术会议,和行标中医临床诊断术语,我们取它,本教材把证候取第四个意向,叫诊断学的术语,作为诊断学意向,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按照上述的表述,定义它,那么做为一个诊断学概念,已经限定,它的内涵具有什么属性呢?所谓属性是反应证候概念特有属性,它和别人不同的,

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那就是有邪气。

机体内外环境关系紊乱。

全面揭示疾病过程中疾病的阶段性的本质。

这是上述对证候定义它的内涵,这abc三者的综合构成了上述作为诊断学概念的证候的内涵,那么它的外延呢?外延,从逻辑学来说,它反应的是概念中事物数量的范围,那么这个范围是什么数量范围呢?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的综合表现,咱们中医古书把它叫外候。

疾病 传统来讲,定义疾病,就是疾病与健康相对,而现在随着人们对亚健康的这种认识不断的加深,咱们中医界也开始引入这样一个概念,亚健康是西医的概念,不是中医的概念,那么现在的亚健康,它既不是健康的,也不是属于疾病状 态,所以现在提出疾病的概念,应该是与亚健康和健康对照,那么什么叫做疾病呢?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为邪正交争而导致机体内部内外环境关系失调,阴阳气血紊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的异常生命过程,疾病是异常生命过程,具体表现为:一、在一定病因作用下,二、邪正交争的结果,导致机体内外环境关系失调,那么内外环境关系失调,具体影响了机体哪些生理、病理变化呢?影响了使机体的阴阳气血紊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或者是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那么生命机能发生改变,哪里改变呢?表现为适应环境能力下降,具有这样几个要素的异常生命过程,就定义为疾病,在这里再补充一下,当前对于亚健康的认识,从西方现代医学来说,亚健康有不下十几个术语,有灰色状态,有第三状态,有亚健康,有亚健康状态,现代的定义,既不是疾病,又不是健康,中医怎么看这个亚健康状态?中医是用证,这个概念,来表达人体的疾病状态,那是中医病机学的特色概念,那么这个疾病状态一定是机体的阴阳失和,气血紊乱,表现出证,那么健康状态呢?就是阴阳气血合和了,那么亚健康状态:

不是阴阳气血和合,就是不是阴平阳秘,阴阳相错,

它可以是阴阳失调,只要是阴平阳秘失调,失去平衡,它就是阴阳失调,但是它在量的变化,变化的程度达不到证候这样一个病理程度。

在这种状态下就叫做亚健康,这在我们搞中医理论的人,从中医到中医的理论本身,对亚健康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也是一个探索,这是我的看法,假如说我们现在想治疗亚健康,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亚健康,你这个诊断的标准,治疗的方药和治疗疾病状态下那个症侯一模一样的话,就等于你自身否认了亚健康的存在,亚健康是中医学一大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在人们亚健康人群大概已经超过百分之四十,最多的超过到百分之七十了,中医干预亚健康也是十五期间一个重大的命题,科研课题,也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这样的课题,再进行研究,至少最基本的亚健康的定义是什么,亚健康是个什么样子,那么到现在刚刚开始研究。

症状、证候、疾病的关系

用这个示意图,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先说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我们理解症、证、病之间的关系,从中医这个角度,中医叫审察内外,四诊合参,考察异常的生命现象,由外至内来看这个机体是否具有疾病,也就是说我们中医确定疾病的根据,是通过四诊合参,由内至外,由外至内,特别是由外至内,通过这些异常的生命现象,把它综合起来,判定是否他有病,那么综合的异常生命现象,用诊断学术语来说,就是症状,我们把这些舌脉都统统归纳到,主观客观所涉及到,这是症状,那么由此分析得出来,构成疾病这个概念最基本的要素,应该是什么呢?症状,这是第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和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它们俩没有区别。

第二个观点,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认为疾病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机体阴阳、气血、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它以证候这个概念表现出来,这第二点是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根本区别,西医学没有证候的观念,而中医学有证候的概念,那么证候是怎么样反应出来,症候既然是在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它反应出阶段性的概念,疾病的概念,那么每一个阶段,都是由症状和体征构成的,第二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证候也是由症状和体征构成的,也就是说症状、体征,也是证候的构成要素,基本要素,但是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个阶段,它不是疾病过程的全程,这是讲它们的关系,这是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症状,异常生命过程的现象,是构成证候和疾病的最基本的要素,这一个观点就决定了中医学看待疾病,我们在临床实施诊断治疗中一定严密的观察,患者各种各样的异常的生命信息,只有全面的系统的了解病人的异常生命信息的条件下,你才能够全面的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证候判断和疾病的判断来,那么最后一点,从这个示意图理解,讲的就是证候和疾病有什么关系,两者相同的,组成要素都是症状,不同的证候,它由特定的一组症状构成以后,它一定具有时向性和阶段性,而疾病是反应整个邪正交争过程,演变规律过程,全程的规律,普遍的规律,证候只表现为局部的规律,还有阶段性的表现规律,揭示阶段性的本质。

中医学来看症状、证候和疾病,从疾病而言,疾病整个过程可以由若干个证候所组成,大家注意,这是用动态的观点来考察一个疾病的全过程当中,它可以出现若干个证候,不是几个证型,它是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考察这个疾病,累及哪脏、哪腑、哪经、哪络?它们在病因的作用下,通过邪正交争是怎样运动变化的,在运动变化,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用中医证候学的概念,考察它们会出现什么样的证候,不是某一个证型;每一个证候,它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由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又能反应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所构成;每个证候都是如此,这就是疾病证候和症状的关系。

症状,我们从最基层、最基础构成要素看,症状,一它是生命异常现象的一种表现,它也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不能说症状不反应疾病的本质,但是它仅仅反应了某一点,某一个局部的特质,就是它给的信息是局部的,是点,也可以称为线,但是绝不是整体,而证候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它虽然有症状构成的要素,但是它不是简单的症状的相加,那么构成证候的一组症状,它们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反应了疾病的阶段性的本质,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这就是证候和症状之间的区别,联系和区别。而疾病和证候它们相同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都是症状,但是疾病反应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的全部运动变化过程中,症状变化演变的规律,它回答了疾病的本质,全面系统地回答了疾病的本质,而在疾病过程中所反应出来的若干个证候,每一个症候只能反应疾病的阶段性的本质,它不能反应疾病全部过程的本质,系统全面的本质,这就是疾病和证候的区别。

这是我们中医理论当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仅仅介绍的是目前学术界研究数十年,证候规范化的诊断学研究,这是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其中这里面有我自己的看法,这个教材就是持这种观点,我主编这个教材就是持这种观点,供大家来研究,这仅仅是通行这样来解释,通行的认识,那么对证候的概念,证状的概念,疾病的概念,还有好多定义,假使大家感兴趣,将来可以提供大家一些文献,在这本课件里面提供了一个中医现代研究一部分内容,还提供了历代文献摘录的内容,将来通过这些资料去了解这个,大家可以去看,一直是中医学研究一个瓶颈,一个重大的科研命题,也是争论最大的,把这些信息,(1) 就教学来说,给本科生,我们提供他一些信息,(2) 对于我们这些同志来说,还要掌握哪些信息,大家有个全面的了解。回头来理解症状、证候与疾病的关系,但是它讲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医学看病核心是审察内外,四诊合参,全面掌握信息,要辨证论治,那么现在缺乏的,临床医生就缺乏这个基本功,如何用中医的方法全面收集信息,用中医的思维,用中医的理论比较正确的确定下证候和疾病的诊断,施以治疗。

第二个,我们讲一讲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这个简单,比如这个示意图,辨证,我们要通过四诊合参,经过分析归纳得出个结论,揭示出病因、病位、病性、病机、机体的抗病能力,最后得出个结论,为论治提供依据和前提,我们辨证说脾气虚,病机揭出了,说定的它是脾气虚证,它告诉我们病位在脾,虚实的变化,邪正交争、虚实的变化是气虚;治疗,决定治疗方向,怎么办呢?就是健脾益气,为使用健脾益气的方药来治疗提供前提和依据。

治疗,大家注意,中医的治疗不是简单开一个方子,扎一个针,做一下按摩,施术,叫论治,论治,它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道理来组合方子,处方,这一个无论是药的方子或针灸的方、按摩的方,它体现了中医的理论,它思维过程要经过运用理论来分析综合,最后得出结论。一旦得出结论以后,这几个药处方遣药,方剂构成以后,回头从方剂这里头的几味药,回过头来,又来说明体现辨证的结果,就这个意义讲,中医讲的治疗,不是简单的技术,它本身包括了深刻的理论内涵,所以学习老中医的经验,学习中医主张读方书,学习中医的经验要读方,通过它这几味药,这个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这一变化加减与化裁,它体现一种理论,体现一种学术思想,本身这张方既是论又是治,关于它的结果,是辨证的结果,它体现的既是论又是治,不是简单的几个药相加,这就是论治,什么叫论治,那么论治它有什么作用呢?它反馈回来,用它来检验辨证正确与否,咱们中医用动态的办法,动态的观点去看待疾病过程,那么第一次来诊的时候,我们辨证得出的结论开方出去,吃三天,抓几剂药,开三天,开几天,患者回来反馈的信息告诉医生,我吃了你的药以后,哪些症状减轻?哪些症状没有变化?哪些症状加剧?一般的规律认识是,只要病人没有异常改变,没有变化就是有效,只是你效果显著不显著而已,如果我吃了你的药,病情哪一点加重,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常改变,意味着辨证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一定接受这个信息,来重新认识辨证的结果,来对这个复方重新进行化裁,这一个过程就是检验自己,第一次辨证结论的过程,那么这样一种思想,体现了中医用辨证、运动、矛盾、整体的观点去看待疾病,去治疗疾病,我们现在讲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中医辨证论治就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结果如何,就看这个方开出去有效没效,效果如何?

下面简单的归纳一下辨证论治怎么运用的过程,这张示意图体现的就是我们这个看病的思维过程。

我们辨证的过程四诊合参,我们主要是看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是表现为症状和体征,这一些都是具体的生命异常现象,我们通过四诊合参收集来以后,由现象到本质进行抽象,我们的思维要抽象了。我们过第一关就是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属阴、属阳、症状和体征,然后看阴证和阳证,阴证和阳证看完以后,就看疾病的性质是属寒还是属热,然后再判断邪正交争的结果,就是正气和邪气的对比,导致邪正是虚还是实?这是第一关要过的,就从宏观上过的,那么仅仅得出来阴阳、寒热、虚实,能不能具体操作呢?还不可以,还要进一步下一个概念,还要进一步来分析,那么看看具体的定位,是气血津液,那么气血津液的气血紊乱,津液失调,它是人体总体的生命物质的变化,气化的异常变化,具体它通过脏腑经络等等各个系统体现出来,最后还得落实到用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这种辨证的思维方法来考察具体的临床表现,用它来进一步来抽象得出结论,它体现了中医的思维,在临床思维过程中高屋建岭,先从最抽象的,一般的抽象,然后,再一次抽象,再一次抽象,由抽象到具体,最后到具体,得出结论,那就是心气虚,或者是太阳病,或者是卫分病,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才能指导治疗,论治的过程,上面讲的是辨证的过程,辨证的思维过程,那么论治的思维过程, 第一、我们要确定一下症候,确定下症候以后,我们就知道如何来治病求本,怎样扶正祛邪,确定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症候的概念回答这么多内涵;具体确定治疗原则,汗、吐、下、和、温、清、补、消,这是大的原则。

仅有这个还不够,必须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而这个治疗方法,又是从整体入手,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任何一个处方都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至于说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手段,中医学有药物的,也有非药物的,那么这个过程就是论治的过程,介绍这个辨证论治的应用,辨证的过程和论治的过程旨在强调给学生来加深认识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它浓缩地反应了中医学的、朴素的、系统、整体、辨证的思维方式,浓缩地反应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它把中国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通过辨证论治的过程集中的体现出来,这也是学习中医最难学的一点,也是中医学的基本功,最难学、最难学,学习中医理论条条,什么叫辨证,什么叫治疗,它们什么样的关系,很容易背下来,通过这些字面,这些判断,这些术语,反应出来一个思想是最难掌握的,所以咱们从古到今,学习中医强调熟读精思,贵在心悟,心悟,要心领神会,要靠自己的悟性去体会,才能够掌握,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我们今天从上午到下午,把导论全部讲完了,导论所要回答的问题,要讲述的问题,重点问题:

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从中医学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从中医学的文化特征入手,来阐述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那就是说哲学基础、自然科学条件、社会科学条件。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医学模式就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叫做整体的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用矛盾、整体、运动的观点来考察生命过程,来考察健康和疾病的运动过程,来考察生命、健康、疾病的关系,来处理和预防疾病,最终的终极目标是保证人类的健康。

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导论里面所要讲述的主要问题,这个导论回答的一些问题,都是从比较理性的层次、较高的层次,来阐述中医学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它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式,这也是学习中医必须过的一关,必须掌握的,怎样来理解和遵循中医自身的体系和规律,那只有按照上述所说的遵重中医学的科学思维、遵重中医学的科学观、医学观和方法论,来认识、来分析、来处理生命、运动建康和疾病的问题,才叫做遵循中医学的自身的规律和体系,否则就不叫遵循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和体系了。好,今天课程到这里,下课。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医临症学基础

全书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常用中药、治法、治则、方剂以及常见病证的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简易方及成药。

by:欣宏闻道

俞老讲癌症

中医治疗癌症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它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中医认为,癌症是由于人体内部的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等原因导致的。因此,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

by:俞云讲中医

癌症防治40讲

正常细胞怎么会“癌变”?吃什么食物,能够有效抵御癌症?乳腺结节,就是乳腺癌早期信号吗?不吸烟女性,为何会得肺癌?身体上的黑痣怎么一夜间成为了恶性肿瘤?平均每分钟...

by: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癌症的真相…李治中演讲

这是我看到的最易懂,最真实,最感动的关于癌症的科普文章。

by:悠闲的生活Winnie

刘清泉中医急危重症讲稿

本专辑选录《中医急危重症讲稿》、《中医急诊三十年》等书籍,为刘清泉教授关于中医急危重症的医学讲稿,学术观点,内容涉及名医成才之道、读经典明医理做临床提疗效、急危...

by:经方研究

0基础中项知识精讲

针对各科考试我们配有专门的专项课来应对!中项精讲课手把手带小白过软考中项!资深培训讲师,详细讲解如何备考中项,结合实际案例,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还帮助大家整理软...

by:软考老王

中医学基础讲稿

为了把老一辈从事中医学教育的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发扬光大,我们收集了程教授的手稿并加以整理,也希望能与同道共享前辈的成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

by:迩冬风瑟

潘毅讲中医基础理论

本专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中医学习交流。...

by:任之堂冯孝荣

精讲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博大精深,很多人学习中医,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我们平时在各种中医文章里看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各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中的内容涵盖的超级多,...

by:职业营养师曹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