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患癌,任正非战胜病魔,乔布斯却早已去世,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2023-09-07 17:21:5203:29 1910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说起全球的大公司,不能不提及苹果和华为。苹果和华为都是在全球数一数二的高科技公司,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患上过癌症。而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先生却在2011年因癌症去世,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却抗癌二十年仍然健在,这又是为什么呢?且听笔者慢慢给大家分析原因。

同样患癌,为何任正非赢了,而乔布斯却早已去世?

乔布斯先生与任正非先生不同的抗癌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治疗方法不同

据悉乔布斯在发现自己患癌后,在诊断之后的9个月时间内他拒绝手术,想先试试别的办法,比如针灸、食疗等。直到复查发现肿瘤已经增大并且可能存在扩散,他才同意手术。手术当时,医生发现了3个继发性肝癌肿瘤。而任正非在发现癌症之后就立即进行了手术,而且还进行了两次手术。

(2)心态不同

在乔布斯发现癌症并手术之后,他因为最初9个月没有进行手术而内心充满后悔、内疚和自责。面对癌症,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不同的心态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学会跟癌症和平共处,也能增加存活的概率。

(3)癌症的病种及恶化程度不同

任正非患的皮肤癌,并且手术后又出现过一次复发,但是都挺过来了,应该发现属于早期,而且及时进行了手术和治疗。而乔布斯所患的是胰腺癌中的一种,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不过乔布斯的胰腺癌是虽然罕见,但不难治愈,叫做胰岛细胞瘤,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但是乔布斯因为发现时间已经比较晚,甚至存在多处转移了。所以治疗的难度也非常的大。如果乔帮主能够早点发现早点治疗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结语

面对癌症,谁都不能例外,就算是乔布斯先生,也不得不面对癌症带来的痛苦和死亡。如何预防癌症,并非是要吃保健品,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少熬夜、戒烟限酒,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如今社会诱惑太多,做到这些其实非常难,但为了健康,我们必须拿出勇气,和坏习惯告别!比如戒烟,如果你知道吸烟和肺癌关系如此密切,吸烟对肺、支气管损伤多么严重,你一定会下决心戒烟!

而如果我们真的不幸得了癌症,我们也不能太悲观,要学习任正非的乐观精神,现代医疗技术特别是靶向治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十八般武器去对抗癌症,我们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武器应对,千万不要丧失希望,因为可能一两年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可能有新的靶向药问世,因此前途永远是光明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任正非演讲 任正非传 讲话

如果不想给别人打工,如果你再也不想用自己的青春去成就别人的梦想,了解月入十万赚钱行业,欢迎微一下:13122638291

by:Galaxy教练

任正非全转

欢迎订阅华为日益成为我们的国家民族的骄傲,众多企业和管理者便想要学习和效仿,希望能找到方法和路径,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各位,你现在已经站在成功之路的起点了。我曾经...

by:爱生活的少帅

任正非正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任正非讲话

任正非讲话读给自己听

by:说世界与自由行

《任正非传》

少年贫困,不忘刻苦学习;军旅生活,时刻牢记使命;转业至地方企业,力求创新发展;不惑之年自主创业,力排万难,领着“土狼”般的团队纵横海内外,在高科技领域过关斩将,...

by:悦度书院

任正非内部讲话丨精选任正非30年经典讲话

收录全新讲话内容,揭开华为30年的生存之道、变革之法!马云、柳传志、王石、李嘉诚、雷军推崇的教父级企业家任正非,亲口讲述管理的精髓与创业的根本。中国历来都不缺乏...

by:紫云千阅

华为任正非传

白石先生,秉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观点,精读贫富成长,家庭幸福论点,儿童教育,让我们生活中处处和谐,为每一位想学习,爱学习,陪伴学习提供一抹春意,用视频形式表述一个...

by:追风的小白老师

任正非 谈商录

本书精心收集整理了任正非讲的100条经典语录,并全面梳理了华为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成长经验以及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经商智慧,通过原汁原味的真实案例,提炼出极具实操...

by:金桔果课堂

任正非 念双亲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文章——我的父亲母亲。孝子之情,令人感动,慈母之恩,令人感怀。孝治天下,孝道,华为成功的根本。华为约有18万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

by:普賢長生

声音主播

158337043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