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 · 第49讲 七情致病的特点

2023-02-05 02:32:2126:01 45
所属专辑:零基础,学中医
声音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 第49讲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七情致病的特点,讲了七情致病与精神刺激有关,多发生情志性疾病。2.直接伤及相应的内脏。3.影响脏腑气机,我们讲了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下面讲恐则气下,这里的气下,是指精气下陷,或者叫做肾气下陷而言,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反应,恐则气下,是指长期的恐惧,或者突然的惊吓,使肾气受损,导致精气不固,肾气的摄纳作用失常,主要表现为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它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常常是二便失禁,这就是恐,突然的或长期的刺激,损伤了人体的肾气,使肾气不固,它表现出来的病理变化的特征,有趋于下的特征,就这个意义理解,恐则气下,咱们现在研究,用动物模型,研究中医学的这个肾,它的内涵,这个在临床研究好办,用个动物模型研究七情与肾的关系,怎么办呢?就一种方法,尽管还不成熟,毕竟是做了好多工作,把那小鼠放到笼子里头,采取突然惊吓的方法,就是取惊恐伤肾,恐伤肾,根据这个原理给小鼠进行刺激,这个小鼠会表现什么样呢?大、小便失禁,不给它这个刺激,它就没有大、小便失禁的特征,那么根据这个原理,按照这个原理,摸拟出的动物模型,可以类似惊恐伤肾,结果类似肾气不固的模型,研究惊恐、恐惧这样一个情志, 它损伤肾气,使肾气不固的机制,这个是举这个例子,我们现在关于七情和脏腑的关系,它的作用机理,现在已经作了一些工作,我举了这个恐则气下,判定这个小鼠,刺激以后,用什么来判定伤没伤肾了呢?就看它是不是二便失禁了,把这个叫做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气乱是指气机紊乱,主要是指心气紊乱,大家注意,主要是指心气紊乱,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地用惊这种刺激,也就是说,突然受惊,结果这个惊,引起心气紊乱,心神失守,把这个意义叫做惊则气乱,就指着心气紊乱,表现为特征:惊慌失措,解释这个惊慌失措,是惊导致心气紊乱,心的气机紊乱的结果,所以临床表现出来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这里的气结,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思会导致气机结滞,就是气机运行阻滞,叫结,而在这里面讲,从情志直接伤及内脏,根据这个原理,这里的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容易导致脾气郁结,脾气郁结就是指脾的气机运行发生了阻滞,或者是发生了异常,影响了脾的功能,这个和这里面用脾气郁结这个概念,就是脾气结,那么郁结和肝气郁结,不完全是同义的,导致脾的气机紊乱,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升清功能或者是统血功能,总之是通过影响脾的气机升降失常,而表现出来脾的功能异常,中医经常讲,思虑伤脾,思就是思虑,那么现实生活当中,这个人如果经常过度的思虑,有什么事经常想,想不通,那么生活上一个很不好的表现,就是不爱吃饭,食欲下降,没有一个人,每天都愁眉苦脸的,总是那么心事重重的,他食欲很旺盛,现实生活当中,心事重重,中医用过思来定义它,那结果呢?食欲下降,中医看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引起的脾胃的运化功能发生改变,怎样来理解呢?思则气结,使脾气郁结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

关于七情影响脏腑气机紊乱,就要求同学们记住,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注意,这里面我们把怒则气上,仅仅和脏腑相应,因为它直接影响脏腑气机,将来学习气血失调的病机的时候,这个气上,还不仅仅包括这个概念,将来我们在后面,讲病机学说的时候来进一步定义它,注意这里限定的是情志失调,影响相应的脏腑,所以我们在讲情志的时候,仅仅地定义在脏,讲肝气上逆,而没有说它和其他脏腑的关系,注意理剪这个概念,回答气上这个概念的时候,只有在怒这个条件下,理解它和肝的关系,离开这个条件,这个气上,不能仅仅理解这样一个定义。 七情是咱们内伤疾病里的重要的因素,在内伤病因当中,占第一位,足见中医学对七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二、饮食失宜

下面讲内伤疾病的第二个原因,占第二位置的,饮食失宜,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本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来说,饮食、空气、土壤、水,都共同组成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是人类的重要的生活环境,饮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一)饮食与健康

第一我们讲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学强调饮食要膳食结构合理,用中医的话说,叫五味俱全,无所偏嗜,把这个叫做宜,膳食宜,宜,正合适,那么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说,就是合理的膳食,是指饮食的结构合理,用中医的话说,叫五味俱全,寒温适宜,进食的量合理,节律合理,统统称为合理的饮食,那么合理的饮食有什么作用呢?使人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榖精微,在脏腑功能的作用下,才能够正常的由水榖转化为精微,为气、血、精、津液的化生和相互转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这些生命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脏腑经络当中去,从而维持人体脏腑经络,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表现出健康的生命指征,就这个意义说,饮食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中医学强调,人以五榖为养,榖就是我们吃的粮食,所以以五果为助,还要吃水果,以五畜为益,咱们还要吃牛羊肉、吃鸡翅,以五菜为充,还得吃蔬菜,早在几千年前,内经就已明确地指出,人的膳食结构应该是什么,这仅仅从膳食过程中,配餐既要有肉,又要有粮食,还要吃水果,还要吃蔬菜,我们归纳起来,刚才讲,叫做五味俱全,寒温适宜,那么粮食、肉类、水果、蔬菜,它属于中医学的本草学的范畴之内,特别是其中记载在食疗本草当中,中医强调合理的膳食,就是说,人摄取的营养,摄取的水榖,转化为精微,它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饮食的好坏也是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饮食与疾病

第二讲饮食与疾病,本来饮食是健康的保证,它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转化,作为一个致病因素?

饮食不节,节是指节制,是指进食的量和进食的时间而言,这个节制,含有这个意思,所谓饮食不节,是指饮食过饱、过饥、无规律而言的,换句话说,过饥、过饱、无规律,统统称为饮食不节,在这种条件下,饮食作为健康的保证,转化为导致疾病的原因,因此,用这样一个术语,叫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一是量的改变,有过饥和过饱,我们统称为饥饱失常,那么过饥,进食不够,它有什么致病特点呢?1.损伤脾胃,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脾胃运化的水榖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进食过少,导致水榖化生精微的来源不足,叫做化源不足,化源不足的结果,生命物质不足,气、血、精、津液化生不足,气、血、精、津液化生不足,就会导致全身各脏腑的功能减退,全身各脏腑的功能减退,我们用正气来标志健康,那就是正气虚弱,同学们注意,现在有的人不是这样做的,现代人,胖的人希望减肥,希望瘦,希望体型匀称一点,常常是少吃,这个少吃,我们用一个过字讲的,中国历代讲究膳食,应该是吃,如果十分是满足,最大量的话,都主张吃七、八分,就是达到进食的量,按照生理需要,每餐进食量为机体所需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而过饥就是他进食的量,低于生理所需的下限,生理需要下限的量,在这种条件下,称为过饥,将来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参照现代的营养学来计算,按照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每天需要多少热量,这些热量都是从哪些物质成分中,饮食物当中摄取?如何来配餐?参照现代营养学,我们这里讲过饥,就是摄食少于生理活动的需要,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就会损伤脾胃,导致化源不足,引起全身机能减退,用中医的术语说,叫做正气虚弱。

过去有一个报导,一个资料,进行健康检查,从医院的进行流行病调查,他们长期吃素食,咱们且不说这个食量够不够,长期处于素食,这个素食,就是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长期这样的结果,他们都处于一个营养不良的状态,用咱们中医的话说,都是处于化源不足的状态,这是一个例子,做为日常生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这个人就没有办法保持旺盛的精力,人体各个脏腑,机能都很旺盛,用中医的解释,就是进食过少,化源不足,进食的量过少不可以,过多可不可以呢?过多也不可以,这个过饱,是指他所进食的量,尽管是膳食结构合理,但是他进食的量,已经超过了机体所需要那个量,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致病特点是什么呢?损伤脾胃,同样,过饥损伤脾胃,过饱也损伤脾胃,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所能承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运化功能失调,表现为食积停滞,本来是水榖可以转化精微,因为没有全部的消化吸收,停聚于体内,胃肠内较多,这种情况下,把这个饮食,未完全消化的饮食,叫什么呢?叫食滞,叫食积,由正常的水榖转化为一种病理产物,作为致病因子出现了,那么导致什么结果呢?经常出现吞酸、嗳腐,爱腐就是打嗝,出现未消化的伤食味,这在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当中,也可以是经常出现的吧,大家情绪很好,周末又吃又喝,超过了他生理所能承受的程度,那么偶尔一次还可以,常常是这样,就会损伤了脾胃的运化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致病因子产生,刚才讲,没有消化的水榖停留在体内,由水榖转化为食积,食积在体内存留以后,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病理因子呢?会产生湿、痰,后面我们讲痰饮的时候,进一止讲痰的概念,就会产生这样一个产物,痰、湿这个病理产物,痰、湿一旦在体内停留,就会引起痰饮、疳积等等,疳积是小儿科的一个病,小儿科将来在儿科再学习,这小孩头大脖细,面色白,这小孩一看,长得挺好,但是营养不良状态,头很大,但是这个脖子,颈非常细,再看一个特点,肚,小肚鼓鼓的,一敲,鼓鼓的,四肢很细,儿科大夫一看,疳积,肯定是消化不良,父母喂养不当,怎么来的呢?食积停留在体内,为什么食积停留在体内了呢?小孩进食不合理、不规律,尤其是经常吃零食,老是处于非常饱的状态,他的脾胃运化功能,难以完成这个作务,最后就形成食积,最后形成这样一个病,这是量的改变,太少不可女仄,太多也不可以,都会引起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机体生命物质发生异常,最终引起脏腑的功能紊乱。

饮食无时:第二个叫饮食无时,讲的是没有节律,中医学调调饮食必须有固定的时间,有规律的进食,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是早、中、晚三餐,按时进食,在量,既不少又不多的情况下,必须是按时进食,不按时进食,同样它也可以引起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最后通过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它不仅仅是引起脾胃的功能失调,而且由脾胃的功能失调,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失调,这一个原理也告诉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想保持健康,除了进食要合理,指量要合理之外,也必须规律,无论工作怎么紧张,学习怎么紧张,不吃早餐,这是违背了中医学关于饮食健康的原理的,现代营养学,消化生理学,也证明不吃早餐,一个结果,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多易发生慢性胃炎,作为女性,经常不吃早餐,不仅仅是会引起胃肠道疾病,还会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有损于健康,所以我们现在要想保持健康,减肥,不吃早餐,就违背了咱们强调要有规律,违背这个原理,必然是有损于健康的。第一个问题我讲了饮食转化为病因,是指的量的异常和规律的异常。

饮食不洁:不洁是进入口内的饮食物不清洁,用现代语言说,是指有污染,这个不洁产生的原因,食物有污染,或者是腐败,或者有毒的食物,总之,我们进口的饮食物违背了,环境的条件的要求,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的,统统都称为不洁,它的致病特点为损伤脾胃,最轻的是损伤脾胃,出现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腹痛、腹泻等等,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轻的,如果进的食物含有寄生虫卵,那么就会导致各种寄生虫病的发生,胃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如果是有毒的食物,腐败变质,甚至有毒的食物,那么进食以后,就可以产生食物中毒,这一些统统归究于不洁,所以从这个原理,中医学强调,必须进食清洁的食物,不吃腐败的食物,更不要吃有毒的食物,在当前饮食的安全,国家药品监督局,改为食物和药品监督局,强调食物的安全性,中医很早就强调清洁食物,保证入口的食物,对人体是安全的,才能保证脾胃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否则就会引起疾病,所以我们在进食的时候,注意食物的安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有好多食物不安全的因素,不洁都是食物在正常状况下,转化为致病的因素,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称这个饮食是作为致病的因素而出现的。

饮食偏嗜:偏嗜是指对某些食物有特殊的爱好,就是我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而且这个喜欢和不喜欢,超过正常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用中医说,叫做偏嗜,嗜,酷爱,偏,这个字是不正常的,叫做偏,都有几类偏嗜呢?

种类的偏嗜,刚才讲,既要吃榖类,又要吃肉类,还要吃水果,还要吃蔬菜,种类要做合西坁搭配,不能单吃蔬果,吃蔬菜,也不能只吃肉类,吃榖类,就是按照合理的膳食结构,搭配水榖的种类,把这个叫做种类不偏嗜,对其中某一类吃得很多,其他不吃,这个叫做种类偏嗜,种类偏嗜的结果,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异常,导致脏腑功能异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这里举几个病,比如酒,喝酒,饮料,嗜酒,那么过多的嗜酒,酒也是正常的膳食结构之一,中医学从古至今都强调,酒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只是强调一个量、规律,如果饮酒无度,过度嗜酒,酒,咱们传统的酒,不像现在是勾兑出来的,都是酿造的,由榖物酿造的,偏嗜,特殊地爱好酒,中医讲,酒能生湿热,会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而引起一系列的病变,比如,现在比较多见的喝酒过多,从西医来说,从西医这个角度说,一是人体内脂类太多了,沉积在不同部位,血脂高。

再一个很重要的,目前我们国家这种疾病,也是发病率逐渐上升,就是长期嗜酒,影响了肝脏的功能,注意,我讲这个是西医的肝脏功能,损揎了肝细胞的功能,形成肝炎,由于长期嗜酒,引起的肝炎,现代医学把它称之为酒精性肝炎,这种肝炎,最容易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这与传染性乙性肝炎,甲性肝炎,丙性肝炎相比较,最容易导致肝硬化,而现在这个病呢?特别是在45岁以下,35岁以上,这一段,发病率非常高,为什么呢?它违背了咱们中医学所要求的,告诉你饮食不得偏嗜,酒是可以喝的,但是不能喝得过多,喝得过多,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到那个时候就难治了,就以白酒为例,正常的,从古代到现代的文献记载,每天不得超过二两酒,现在的高度酒,50度左右的酒,喝二两酒可以,再多就超过了机体的承受能力,连续喝十年,肯定要得酒精性肝炎的,啤酒,现在那个罐是多少毫升,一罐就350毫升,这都精确计算出来的,按它含的酒精量,人体属于正常能承受得了的,喝葡萄酒,一杯150毫升,你每天都喝一杯也没关系,你超过这个量,就意味着偏嗜。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反复强调,是当前过度饮酒,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的国家,酒精性肝炎,现在发病率在逐渐地上升,过去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欧洲,酒精性肝炎发病率高,现在我们也是酒精中毒性肝炎,就是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越来越多,它也告诉我们,用中医的解释,你违背了种类偏嗜,这是告诉大家,要想维持健康,必须合理的搭配种类,缺一不可,有的同志减肥,每天都吃水果,不吃粮食,违背了咱们这个规律。

寒热偏嗜,中医学将人们所吃的榖物,肉、水果、蔬菜,将来同学们学习中药学的时候,建议大家念一念“食疗草本”,对每一种肉,每一种水果,每一种蔬菜,每一种榖物,它的性味功能,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按照中医阴阳的分类法,无非分属阳还是属阴,那么属阳和属阴,表现为性质上,一寒一热,要求做到什么样的呢?就是你进食的这些饮食物,搭配起来以后,必须处于一个寒温适宜,也就是说,恰到好处,处于阴平阳秘状态,这就是人体健康条件下所需要的,如果这个寒性和热性,搭配不合理,过于寒或者过于热,叫做什么呢?都会使本来就是合理的膳食,转化为不合理的膳食,使它成为一种致病的因素,注意,这和某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四川人就喜欢吃辣的,湖南人不仅吃,那个一般的辣椒,还吃那个非常细,往上长的椒,那是地域环境使然,对生活在这种地域下的人,它必须保证吃辣的,它和那个潮湿环境有关系,咱们讲是从总体来看,寒热不得偏嗜,过热也损伤脾胃,会造成胃肠积热,过寒,损伤脾胃的阳气,都不可以,不是我们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那我喜欢吃辣的,尽吃辣的,我不喜欢吃辣的,每天都吃冰淇淋,而且吃得很多,长期损伤脾胃的阳气,这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这就是中医的饮食营养学,科学的营养学,将来同学们学习养生学的时候,有一句话,要想养生,说补,说药补不如食补,那食补怎么补,其中就寒热属性来说,它必须补的结果,调整饮食搭配的寒热属性,和机体的寒热属性搭配到一起,这里讲到体质,和体质的属性有关,比如我这样的,我就属于偏阴质的体质,阳虚,同样吃水果,我就不敢多吃,多吃,立竿见影,保证大便是稀的,我喜欢吃温的,吃热的,那就和体质有关系,就是随着体质的不同,合理的搭配膳食,以什么为标准呢?寒热适宜,对每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做到寒热适宜,这种饮食才叫正常的饮食,健康的饮食。

五味偏嗜:从中医看,每一种饮食物,它都按照药物的属性分,酸、苦、甘、辛、咸几味,扞照前面讲五行,说五行生克制化的结果,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五行和五味相对应,我们把五行这两个字去掉,那就是说,饮食的五味,要处于什么?平衡状态,把这种状态,体现的饮食,五味体现这种状态,保持机体各脏腑系统,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称之为五味俱全,五味俱全,而且是要搭配合理,其中没有一个偏嗜,就是过多,也没有一个偏少,过多、过少都意味着,按照五味来看,结构不合理,那就是饮食物,从味所反应出来的结构不合理,它也会转化为致病因子,容易导致生痰、生热,不仅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尤其是进一步,还可以发展为,引起各种各样的病变,咱们这里面举了一个眩晕、胸痹,将来同学们在学内科的时候,讲胸痹,比如现在的心统痛、冠心病,就属这个范围之内。

按照现代医学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有关系,和血脂过高有关系,那么五味偏嗜就可以出现这个,说肥胖,过多喜欢吃某一种味,也可以出现肥胖,就是说五味不全,意味着结构也是不合理的,怎样搭配合理,将来学习中药的时候,大家注意学习食疗本草,注意学习,将来学习营养学的时候,注意,现在有中医营养学专着,有中医的食疗本草,现代中医食疗本草,同学们可以参照这个,今后学习可以参照这个,来合理的处理饮食,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我们所进的食量、食性质,都符合健康的要求,不违背健康的需要,在当前,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好多过去中医书上没有记载的疾病,现代医学,临床医学也没有记载的疾病,其中好多是属于膳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就是饮食。

从现代医学看,它是人们社会行为方式异常,中医学从内经开始,已经认识到,社会行为方式异常,是作为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现代医学在近几年才认识到,社会行为异常是病理现象的一种表现,所以要想保持健康,必须注意饮食有节,这样一个原理,它不仅解释了饮食、水榖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而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在治疗任何疾病过程中,都要考察这个人的进食情况,消化功能,考察脾胃的情况,从脏象学说来说,考察的是本,后天之本的情况如何,从饮食来说,实际上就是考察你的饮食如何,就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在人体会造成哪些伤害,这是一。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不管治疗什么疾病,前面我们讲胃气的时候,反复强调,注意保护胃气,那么胃气要想处于正常状态,其中一个条件是膳食结构合理,饮食有节,饮食有规律,所以在治疗任何疾病的时候,都注意保护胃气,实际上除了药物调整之外,中医学非常强调,患者注意饮食的调节,它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今天从病因这个角度,来进一步论证脾胃为后天之本,进一步论证胃气的重要作用,从不同的角度都来强调,人的脾胃消化功能在生命当中的作用,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好,这节课到这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0基础中项知识精讲

针对各科考试我们配有专门的专项课来应对!中项精讲课手把手带小白过软考中项!资深培训讲师,详细讲解如何备考中项,结合实际案例,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还帮助大家整理软...

by:软考老王

中医学基础讲稿

为了把老一辈从事中医学教育的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发扬光大,我们收集了程教授的手稿并加以整理,也希望能与同道共享前辈的成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

by:迩冬风瑟

精讲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博大精深,很多人学习中医,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我们平时在各种中医文章里看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各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中的内容涵盖的超级多,...

by:职业营养师曹丽娜

潘毅讲中医基础理论

本专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中医学习交流。...

by:任之堂冯孝荣

讲给小白听的中医基础

学医只以疗效论短长,花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学会,少受罪,可以早点好起来。

by:屯蒙学舍

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

大千老师何许人也,此乃燕赵人士,任侠快意,行走于江湖之上,慷慨于巷闾之中,意豁如也,解难于黎民之倒悬,救济于苍生之累卵。身高丈八,面似银盆,龟背而鹤膝,常啸于林...

by:得明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