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年龄称谓及出处

2023-02-09 23:02:1803:15 41
所属专辑:中文之美
声音简介
赤子
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曰:"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襁褓
本义是指包裏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指二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龆龀( tiaochen )
儿童换齿年龄。《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垂髫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幼学
十岁左右。《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曰:"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来便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总角
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曰:"总角,收发结之。"后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豆蔻
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
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

束发
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破瓜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而立
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
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知天命
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耳顺
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指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古稀
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耋( die )
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诗•秦风•车邻》"今者不乐,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注:"七十曰耋。"

耄( mao )
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
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后称百岁为"期颐"。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蝴蝶星流大人

自己的大沙发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

仙机提捷要真传秘文。

by:八极无影手

中国传统文化

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些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

by:猪猪妺

中国传统文化

平时喜欢读书,会把认为有道理的做成读书笔记,教给自己的小孩子,同时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节目主题:国学,中国传统文化适...

by:大灰狼小白兔的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和我一起走进故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by:东英幼儿园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华特有文化。中华文化包含了民俗、戏曲、棋艺、茶道、中国传统乐器、文人字画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多元...

by:初颜CY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和价值。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

by:微尘里的尘埃

中国传统文化

某特殊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重点知识点讲解。

by:社科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