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 第70讲 消风散(及其它适用方)、玉真散

2023-02-11 22:45:1816:19 36
声音简介

70.70.消风散(及其它适用方)、玉真散。

下面上课。我们今天学习一个方,叫消风散。这个方来源于《外科正宗》。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说中医的外科包括的是哪些内容?根据以前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中医外科与西医外科,这个概念一样不一样?不一样,差距是比较大的。中医的外科在某种程度上,它相当于西医的什么呢?中医的外科相当于西医在很大程度上皮肤科,就是皮肤病,中医大部分都给它包括在外科。现在同学们基本上就知道,消风散来源于外科。我还没有说,同学们说是皮肤科。现在是真的是假的?我想是肯定能验证的。消风散,方的组成有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苦参、苍术、石膏、知母、麻仁、生地、当归、木通、甘草所组成。我们学习一个方,是为了临床中应用。应用这个方,要重视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知道这个方,药物的组成,紧接着要知道用量。相对而言,这个方同学们已经知道用量了。这个方的用法,同学们刚才也看到了。用的量呢?是偏小的。这个方药味比较多,用量比较小,这个方同学们也可以看一下,这个方它是散剂还是汤剂?它是水煮散剂。从今天来看,我们应用呢,基本上都是汤剂。如果要用汤剂,我的认为,用消风散一般情况下,要加大三倍到五倍,量应该加大。如果你就按古人所定的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中治病的需要。消风散这个方,刚才同学们也说了,药味比较多,决定这个方的整体功用是疏风除湿,清热养血。这个方,从今天研究来看,它的药理作用主要具有抗过敏、抗菌、抗炎、抗病毒、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我们今天学习要认识到,消风散治疗中医的证,通常情况下,说是风疹、湿疹。风疹、湿疹,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中医它说的外科,实际上就相当于西医所说的皮肤病。皮肤病,中医在认识的时候,尽管病邪有很多,但是中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认识与风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章,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治风剂。风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外风,一个是内风。外风,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从四大方面简单的理解:第一大的方面,我们理解的时候可以这样理解,是风中于头;第二个大的方面,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风中于面;再一个大的方面,风中于关节;再一个大的方面,就是风中皮肤,也可以说是风中肌肤。风中于头,它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头痛。代表方呢?川芎茶调散。风中于面,代表方就是牵正散。风中于关节,它症状主要就是关节疼痛,代表方是小活络丹。我们在学习小活络丹的时候,明确提出来,用汤剂效果最好,应该是用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对这个量要做一个调整。我们学习消风散,它是风中肌肤证。通常情况下,说是风疹、湿疹。我们刚才说了,风从四个大的方面,它的症状表现涉及到三大方面。风中于头,风中于关节,它的症状表现是疼痛。风中于面,是口眼歪斜。那风中于皮肤,它的症状就是同学们所说的痒,风疹、湿疹。它的主要病症表现就是痒。痒,你假如说,一个人痒,他没有任何病,他只要是想了以后,哪个地方该痒了,你说它会不会痒?这叫做什么痒?心理需要的痒。你用手一摸,它怎样?它不痒了。现在我们所说的风疹、湿疹,用手摸一下起不起作用?能不能缓解?你们说能不能?应该能。是这样吧?痒,皮肤的痒,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会不会用手挠一挠?挠一挠,能不能缓解?有没有有些痒,越挠越痒,越痒越挠?挠的人是钻心痒。还真有?真有,那是真有。风疹、湿疹,这个概念是比较大的,它包括西医诸多皮肤病。风疹、湿疹这样的病证,从我们中医可以用消风散,在临床实际中,有没有必要把风疹、湿疹辨清楚呢?风疹、湿疹,在一定的情况下,用我们学习的消风散有一定的作用。有没有必要把它分开呢?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在临床中,见到一个病人,他是风疹,说不定用我们的中药,不到一个月,或者是时间更短,就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如果这个病人是湿疹,说不定病人吃了一个月,再吃一个月,它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话说到这里,就是告诉同学们,在临床中治病的时候,我们作为大夫一定要辨清楚,病人是风疹、湿疹,有利于我们告诉病人,吃药一个月不到就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或者是一个月多一点。我们也可以告诉病人,即便是积极的吃药,两个月也很难达到控制症状。辨风疹、湿疹,怎样去辨?结合在临床中我治病的体会,我是这样问病人的。我问病人,问他,痒应该挠吧?你说有没有,痒挠,挠痒,痒,再挠,最后不痒了。不说不痒了,最起码痒怎样?轻了。如果一问病人,他这样一说,绝大部分应该属于风疹这个范畴。如果遇到一个病人,我们一问他。他怎样说呢?他说,不挠不行,挠还不行,挠的是钻心痒。他说挠,继续挠,挠能不能最后把皮肤就挠流血了?流血了,还是觉得不过瘾,继续挠,挠的最后血都流不出来。流的是什么?流的是黄水。黄水流出来了,病人说痒缓解了,或者说痒不痒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话,有一个界限,假如说痒,挠,一挠,不太痒了。这之前,我们把它辨为什么哩?风疹。如果挠不到流黄水,痒不罢休,我们把它辨为什么?湿疹。在诸多情况下,我们如果见到一个风疹、湿疹,它这个疹本身就流黄水,这个好辨不好辨?这个应该好辨。就是怕什么呢?皮肤它就是痒,它也不流水,治起来的难度它又大。我们要再进一步分,它是风疹还是湿疹。现在已经搞清楚了,风疹、湿疹它的病症表现。这个风疹、湿疹,从我们中医在辨证的时候,现在我要让同学们考虑一个问题,你们说,这个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让风吹一下,它的痒是轻了还是重了?应该是重了。这说明它有一个什么特点?是怕风的。再一个方面,我还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说见到风疹,疹这样的病,假如说它有红点点还是白点点?皮肤上。是红的?那说明你见到的是真的。这红,它应该属于属于什么呢?它应该属于热。得出一个结论,风疹、湿疹,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怕风说明一个问题,它是寒。又从它的形态上来看,它是红的,说明是内部有热。再加上病人,他的舌质偏红,舌苔是这样的,它会出现黄白相间。这是我们学习消风散治疗的病证,简单的理解就是风中肌肤证。这个概念是比较大的。从今天来看,它治疗诸多的都是皮肤病,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说到这里,使我想到一个问题。想到一个么问题呢?同学们见过神经性皮炎,见过没有?没有见过。神经性皮炎是我们治疗皮肤病比较难治的其中的一个。它表现有几个特点。一个特点,它侵犯的部位在关节附近。第二个特点,呈对称性,绝大部分都呈对称性。你比如说,这个地方应该是接近关节吧?神经性皮炎绝大部分侵犯到哪?这个地方,只要这个地方有,这个地方它也有。如果它这边有神经性皮炎,那这边呢?也有。大小不一定就是这边是三厘米,那边也一定是三厘米,可以有区别,但是它都是对称性的。你假如说,我在门诊上班,今年的上半年,其中有一个男同志,这个手指这个地方有,那这个地方呢?它也有。这西医它对于神经性皮炎,它又叫什么哩?苔癣样改变。表面是白的,那说明是寒吧?你假如说,它痒了一挠,白的掉了,剩下什么了?剩红的了。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它是既有寒,又有热。神经性皮炎,在临床中的治疗,叫我想啊,要想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情况下需要六个月。同学们觉得怎样?有点长。不过你到临床中,你遇到这样的病人,你就是一年能把他治愈,他也是高兴的。他觉得终于遇到我们班的良医了。我们学习方的配伍,第一概念,病人有什么?有风寒,用什么?荆芥、防风,起到的作用,那就是疏风散寒,止痒。我们也提到了,这个疹是什么样的颜色?同学们说是红的。红,这说明它还有热。这个热,应该用牛蒡子、蝉蜕。这两个药是干什么的?它是疏散透散热的。在临床实际中,病诸多情况下,都是什么哩?比较复杂的,既有点寒,又有点热。那我们怎样选药呢?那就是既要散寒,又要清热。你说社会现象呀,有些人是既办好事,又办错事。你说怎么办?办了错事应该怎样?办了好事呢?这样他心里上会平衡一些。从我们中医这个角度呢,该用什么药就要用什么药。我们还要思考一个问题,思考一个什么问题呢?疹,这一类的,通过挠它是可以流出水?这就是什么?湿疹吧?那水又有热,这个叫什么?叫湿热。你说这个湿热呀,它是在里还是在外呢?我们再想一个问题,你说是从里向外透达的,还是从外侵到皮肤的?应该是从里向外。有水,应该是清热燥湿。清热燥湿,还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说这个湿,你用寒凉的药祛湿快,还是温性的药祛湿快?应该是温性的。是这样吧?你单用苦参,清热燥湿,很容易出现寒凝,经气不通。那苍术是什么哩?它是苦温燥湿,湿得温容易化。在用药的时候,考虑问题既要考虑到清热,还要考虑到清热不能寒凝。再加上,你说在表这个风疹,它既有点什么?热。它还有点什么?寒。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两方面要兼顾。刚才呀,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问同学们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这个热是从里向外透达,还是从外而侵肤?同学们说是从内向外透达,换一句话说,皮肤病它的致病原因,外因内因不能截然分开。大部分情况下,是内部有热,外部有寒,寒把热一包围,热不能透达。不能透达,聚散聚集于皮肤。一个重点,石膏、知母干什么的?那就是要清热的,清泻里热。中医在认识问题的时候,还认识到。思考一个问题,你说这个疹,它是红的,它有没有一个形态?有没有高出皮肤?有吧?中医它又认识个什么哩?与血相互博结了。什么与血相互博结呢?其中一个就是热,热与血相互博结了。古人啊,他又总结了一句话,他说治风与治血之间的关系。我们给它总结为:治风必治血,治血风自灭。方中麻仁、生地、当归,它是既补血,又活血,更凉血,有利于消疹。也就是说呀,治疗风疹、湿疹,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再一个方面,湿。我想问同学们,你们说治疗湿,从燥去的快,还是从利去的快?应该是利。用上木通,木通的作用,它就是通利小便,使湿从下去。再一个方面,病人皮肤是痒,痒,我们中医要突出缓急,为何还要突出一个益气?疏散的药伤气,苦寒的药伤胃气。说到这里,我好像给同学们说过,治疗其它病的时候,说过一个什么问题呢,说在临床中治疗出血,除了用我们中药之外,最好怎样呢?加点西药。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在临床中,治疗顽固性失眠,除了用我们中药之外,也要加点西药。说这样的话,就告诉同学们,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身上痒过?有没有钻心痒,痒的特别难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医治疗的时候,有没有必要适当的配伍西药抗过敏的药?我认为呀,是有非常的必要的。我们中医认识消风散的时候,虽然说消风散抗组织胺、抑制过敏,实际上它的作用没有西药作用明显。我们治疗这样的病,那病人痒他是非常痛苦的,我们首先要把痒这个问题解决了。说到这里,我在临床中,治疗风疹、湿疹,发现消风散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疗效不够十分显著。下面给同学们推荐一个方,治疗风疹、湿疹,效果应该比消风散还要好一些。张仲景的三个方,一个方麻黄汤。这个受凉了吧?你们说麻黄汤发汗作用明显,还是荆芥、防风呢?麻黄汤。第二个方,张仲景的一个方是白虎汤,张仲景白虎汤。这里边实际上它本身也有白虎汤呀,你看石膏、知母、甘草,里头再加上一味药,就是白虎汤呗。再一个方,是张仲景的一个方,叫当归芍药散。张仲景的当归芍药散,他用芍药的量是比较大的,他一下用了多少?50克。我们在学习芍药的时候,芍药作用有很多,其中一个作用就是缓急,可以缓急止痛。今天我们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说是缓急止痒。希望同学们把张仲景的另外一个方,就是当归芍药散,药物组成记一记。麻黄汤不需要记吧?你不记它都不会让你忘。白虎汤,你不忘,它就永远留在你的心中。你说这两个方,谁忘了?没有一个忘吧?当然其中这个学期,我们还学了一门课,上面说这个当归芍药散了没有?它是张仲景其中的一个著名的方,效果也是相当好的。这是我们学习消风散。下面介绍一个方,叫什么方呢?叫玉真散。玉真散方的组成,有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这个方功用是祛风化痰,定搐止痉。从今天来看,抗风湿、抗炎、抗菌等等。古人他在设这个方的时候,他主要是治疗破伤风。一提到破伤风,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说从今天治病情况来看,遇到一个破伤风,有没有必要用我们的中药?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打一针就行。那就是破伤风抗毒素,那真行。如果打了针也不行,那说明这个人就麻烦了。一般情况下,应该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学习认识玉真散,从今天来看,去治疗破伤风,我的认为,同学们都是摇头,说明很难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那我们对玉真散,我们怎样认识呢?把它作为一个风扰经筋证。它如果出现了,风吹了,当然是风寒了,痉证,牙关有点紧,或者是经脉有点抽搐,我们就可以用,不要把它局限在破伤风。这是我们对玉真散做了一个简单的认识。怎样,这一堂就说到这里吧?下面,同学们休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方剂学小讲

自己复习方剂学,留念。有共同爱好一起探讨

by:马大夫讲斗数

杨桢老师讲方剂

杨桢老师简介:杨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剂学博士;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委员。北京市“李庆业名老中医工作室”学术经...

by:诵明书院

方剂学82讲-邓中甲

方剂学邓中甲82集全(本人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联系协商。)

by:玉竹小栈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科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方剂在临床上使用中体现出一种整体动态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一整体观、动态观...

by:梦想能轻舞飞扬的紫苏

鄧中甲方劑學講稿

共分十八章,除涌吐劑未收錄外,其余章節均按現行中醫藥院校方劑學教材的體例編排。每個方劑下,一般列有出處、【組成】、【用法】、【功用】、【主治】、【附方】几項。【...

by:我兜里有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