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 | 一句哲言支撑了我的人生

2023-11-13 21:51:2307:56 5.9万
声音简介

现在进了书店,迎面便是一摞摞“励志书”。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过去我还真不知道有所谓的“励志书”。之所以开了眼界,是因为书店专为它们开辟了一个专柜,所有“成功人士”的传记、秘诀、心得、经验、奋斗史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等等统统归在“励志”名下。据售货员说这类书销得很好,读者很多。怪不得出版社也出得起劲,装订精美,囊括中外,花样百出。仿佛没精气神的人看了这种书马上就会精神抖擞,鼓起勇气,要以力挽狂澜之势在人间大干一场。读“励志书”的最低也有高中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这样看来,他们在高中、大学里就很少甚至没有受过“励志”教育,没人激励过他们志气,以至于出了校门还需补这堂课,这立马就暴露出我们“应试教育”的缺陷。“励志”,本应该是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教育者最主要的一个任务。要不,学了一身技能却胸无大志又有何用?何况有没有技能还是个问题。



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文科教育最糟糕的是把“文”仅仅当作知识和阅读写作的技能来教,课文教材和“励志”脱节,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脱节。所谓的“政治课”也只为了考试,哪能培养出一个清廉干练的政治家?当前学校教育的最大毛病是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这就让我不禁想起过去的小学、哪怕是上私塾的好处。我四岁时,母亲就请了一位乡邻的先生来家里教我“认字”。先生五十多岁,本地人,一口四川话,如今回忆起来有点落魄的样子,面孔清瘦,一袭打补丁的长衫。他给好几家人当“家教”,对学生说不上关心,还有些冷漠,教着认了二十个字就走人,又跑到另一家去混饭吃了,天天如此,从来不考试,管你用功不用功。他老人家空着手来,甩着手走,没有什么教材,抓起哪本教哪本,正好我家有本《古文观止》,那就《古文观止》吧。“郑伯克段于鄢⋯⋯”“子曰诗云、之乎者也”,四岁的娃娃,摇头晃脑,鼻涕老长,屁股生疼,字会背会认,识其形却不知其义。今天看来,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方法,这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态度,哪能培养出一个人才。可是,在下不就是这样学出来的,让我终生受益。其奥妙就在于使用的教材。



古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史、哲三者合一。在你读课本认字的同时,就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历史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为人处世的基本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着人格的塑造。儿童时期虽然对字识其形不知其义,但长大了就逐渐知其义了,也越来越深地理解其中的内涵。


那么,是什么支撑我熬过艰难的日子呢?别无其他,只是我早年读过《孟子》的一句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此而已。


关于孟子这句话,据说还有段有趣的逸事。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觉得孟子不配摆在孔子旁边作为“亚圣”受人祭祀,就命令各地官员把孟子的牌位搬下来,取消孟子“亚圣”的称号。到了他老人家晚年,偶尔看到孟子这句话,不禁大受感动,马上下令恢复孟子配享圣庙之位。可见孟子这句话对乞丐和黄帝,或是从乞丐变成皇帝的人都有励志作用。


“文化” “文化”,“文”能“化”人之谓也!学了一身知识技能,却没有经过“文”的“化”,再大的本事也不过是块粗糙的毛坯。进入社会知道生活的艰难,应付不了而垂头丧气,怎么办呢?只好赶快去买“励志书”,看看“成功人士”是怎样成功的。其实,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其不可复制性。如果一个人小时就读过这句话,还需要什么话再来“励”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梅河晨晓

想和美主播搭腔的人,就问背景音乐是什么,每每奏效。

1363555fmol

最好不要背景音乐,太烦

farest 回复 @1363555fmol

同感!

Mandyfeng萌萌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很久以前已学过,但在当下,确实醒人深矣。

猜你喜欢
张贤亮:灵与肉

张贤亮,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是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绿化树》等。

by:指尖上的浪花

张贤亮《灵与肉》

时代的伤疤只是结了一个痂,却无法想象当初入骨的剧痛。张贤亮编写的《灵与肉》讲述的是一个“弃儿”的故事,早年被资产阶级的父亲抛弃,后来又被扣上“右派”的帽子。在...

by:月射寒塘

张贤亮小说《黑炮事件》

某矿山公司工程师赵书信,精通德语,工作认真负责。一次,赵工出差回来后,突然急忙冒雨奔到邮电局,发了一封“丢失黑炮301找赵”的电报给旅馆。岂料,这纸电文...

by:FM楚阳

张贤亮小说《青春期》

《青春期》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于20世纪末(1999年)创作的一部作品。它的内容虽然仍是描写“劳改生活”,探讨男女之问的“性”关系,但它的故事更引人人胜,发人深...

by:FM楚阳

习惯死亡——张贤亮 著

《张贤亮集:习惯死亡》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心态的长篇小说。人性之美,思想之美,苦难之美,劳动之美。张贤亮:新时期文学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生命力最顽强的作家。中国当...

by:儿天儿天

《习惯死亡》张贤亮 著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长篇小说。一个心灵遭受重创的知识分子孤独,苦闷,无望的精神世界,强烈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

by:有声的赵言

张贤亮小说《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心态的小说,张贤亮打破以往传统叙事模式,采用意识流的手法讲述一个经历过“文革”的知识分子,若干年后的内心自省。

by:FM楚阳

张贤亮作品 《绿化树》

《绿化树》是“右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我”为主线,叙写了“我”两次“劳动改造”之间在一个陌生的农场短短两三个月间的经历。作品通过人物的一系列...

by:16_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