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 · 第8讲 神阙穴 水分穴 下脘穴 胃之募穴一中脘

2023-02-18 17:41:3010:07 78
所属专辑:零基础,学中医
声音简介

第八集

5、神阙穴

再来呢我们看神阙。诸位看,《针灸大成》上很多的治症,你不需要记住,读过就好。看着都很像,很不好记,我主要是提出重要的观念。

我们介绍神阙,神阙穴呢,这个大穴很好找,神阙找不到不用学针灸了。神阙禁针,过去传说,针下去以后不能大便了,一大便就坐在马桶上死掉。因为针很粗,肚脐又很脏,古代针那么粗,刺下去伤口不容易收口怎么办,所以禁针很有道理,所以用灸,用隔盐灸。神阙用处很多,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6、水分穴  

再来呢,这是我们的肋骨,所谓的心蔽骨,一手按肋骨, 一手按在神阙,正中间的地方是中脘,要这样子找穴。神阙上一寸是水分,那一寸不同于同身寸,我们叫上腹寸。   

 所以心蔽骨跟神阙中间是中脘穴,中脘穴下面是建里、下脘、水分。所以先取中间那一点,中脘跟神阙中间这一点, 然后再取这一点跟神阙中间这一点,这个点就叫水分。那再来是下脘这个穴道,再来就是建里。穴道为什么叫水分,因为是治水肿的穴道,这是中医的观念,饮水,你喝水不管是热水、冷水。喝水为什么不会从大便排出来?因为喝水到了胃以后,到了水分这地方,水会气化,气化后进入全身,流出来是汗,小出来的是小便,这是水分开的地方。我们吃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水,饭有水、果汁有水、水果有水,只有混杂在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这叫正常人。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中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肠 以后,因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去煮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到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    

人体的构造非常精密,正常人不浪费一滴水,都在循环。这个水在大肠走的时候,因小肠很热,所以水在大肠时又被气化掉。再回到肺。肺跟大肠相表里, 这个水上来以后, 就是嘴巴的津液。    

那如果你小肠温度不够,水和大便混在一堆。我们用针灸去解决,知道原因了,要把小肠温度热回来,病才会好, 所以要去管心脏。正常人,在水分这里分开水。当水不分了, 水直接进入小肠,造成肠鸣腹泻、水肿,水分就是一个很好的穴道,针和灸通通可以。    

书上写水分是小肠的下口,要更正一下,水分应该是小肠的上口。那有水病的话,灸是最好,比针还好,以前不针,因为针孔太大。    

那糖尿病的人,中医称“消渴”,中医有三种,上消:上消得主要症状呢,口渴,渴饮百杯不能止渴,喝一杯水小便就是一杯水;中消就是肚子饿,会不断的吃;下消,简单讲就阳不举。那这个基本上区分在这里。    

西医分两种,胰岛素依赖型(第一型) 跟第二型糖尿病,实际上依赖型根本不存在,是西医制造出来的,像是打疫苗一打,胰脏就失掉功能,第二种才有存在。    

水分, 看七十五页第二行。这个穴“主水病, 腹坚如鼓”,这个腹胀大,水分是一个很好灸的地方。第三段第三行,“鬼击鼻出血”。鬼击的意思是没有原因的,好像突然被鬼打,突然就流鼻血。那中医的观念呢,小孩十四岁以下,流鼻血这叫做正常,不要去治它。大人,超过十四岁以上,才要去治。    

这个小孩子十四岁以下, 小孩子天生体能很强, 发烧之前一流鼻血,热就纾解掉了。所以会流鼻血的小孩不发高烧! 那你如果流鼻血你又把它塞住,本来没有高烧,反而高烧出来。若是十四岁以上的人流鼻血再去治。    

7、下脘穴     

下脘正好在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为太阴任脉之会,这个下脘穴,常有人下脘穴痛,下脘在胃的下口的地方,这下口的地方常常容易发炎。   

 痛的观念是什么?痛根本是来自压力,而不是来自发炎。我一直在跟诸位讲,中医是物理医学,就像爱因斯坦一样, 站在外面看到里面。当有痛在那产生后,压力纾解掉就好, 环 境改变掉就好,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处方不是杀细菌, 而是改变环境,针灸也是一样。知道穴道的话可以协助我们做诊断。

8、胃之募穴一中脘     

再来是建里,这些穴道其实穴性都差不多,都很少用。再来是重要的大穴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的募穴,胃病治此。下针也可以,灸也可以。针一寸差不多就到了,灸呢,效果非常好。    

我们《针灸大成》上面写,中脘穴在脐上四寸,不要用同身寸去量,量了半天还是错。这是丈量法腹寸,心蔽骨与神阙的正中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胃的募穴,《难经》 说腑会中脘。我们身上有八会穴,八个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将来会有一个治病法则,叫会郄治疗法。    

每一条经都有一个郄穴。身上每一个腑,包含胆,这是消化系统,小肠、胃、大肠、 膀胱、子宫、胞户。脏呢, 肝心脾肺肾。中医的脾是把西医的胰脏包含在里面,所有腑的病通通在中脘上治,所以我们用的非常多。中脘是大穴, 用的非常多。比如有些特殊的治症呢,像印堂痛,中脘一针下去病就去掉了,胃有问题产生的头痛。怀孕中间的妊娠恶心想吐,通通可以在这治疗,针或灸。只要是肠胃方面的病都可以治,因为腑会中脘。

从这个心蔽骨,两个正中间的地方,我们叫巨阙,巨阙跟中脘的中间,我们叫上脘。这个上脘穴呢,它是络穴。我们有一个很有名的灸法叫梅花灸,是以中脘为主,上下左 右各一寸,成一梅花型,统治一切胃病。只有病人吐血时不要灸,因为吐血时增加温度时,血会增加。外面是吐血,里面可能是胃癌,所以出血的时候,不要去灸。所以上脘、下脘、 建里等于是辅助中脘的穴道。诸位有这个观念就好了。

再来呢,这个是巨阙,巨阙是心之募,是心脏的募穴。现在诸位学到了,一个巨阙、一个关元,我们在治疗心脏病的时候,胸痛的很厉害。我的一个病人开了四个小时车来找我,动脉血管堵塞,西医手术前做检查,发现一个肾脏完全没有功能,西医说不能开刀,放弃了。如果开完刀,最好的结果就是尿毒,最坏就是死在手术台上。病人急了,找到我,巨阙、关元,一下针痛就没有了,就是那么快。对任何心脏病都可以,针下去不要下太深,差不多一寸,那这个是心的募穴。     

补泻手法     

心的募穴,“得气即泻”。所以诸位呢,在这介绍基本补泻的手法,最基本的补泻手法呢有“提豆许”,什么叫“提豆许”,这个针扎下去,扎到巨阙上面,我们要泻。一开始先捻针,左转右转气到了以后,往前推一点点,推像绿豆那么大就是泻。什么叫补往上拉一点,就结束,这就是补。这是最基本的补泻手法。再讲一次,气到了往前推一点就是泻, 气到了往上拉一点、提一点,就是补。你往上提的时候,气会在针的下方。你往下刺时,气会往下走。     

你现在可以在巨阙下针后,病人酸了往前一点。所以针一开始不要下太深,不然往前一推,针就太深了,所以一开始针不要下太深。看巨阙, 七十六页前面下来第四行, 它说如果是怀孕的妇人,气会往上冲,会让怀孕的妇人昏倒, 所以针下巨阙,为什么提这个,因为还有补合谷,泻三阴交。在后面介绍大肠经跟脾经时会再说到。    

巨阙后面插进来的这段话非常重要。按十四经发挥,人心下有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这是我们的横膈膜,在我们的身体,肺和心脏中间有一个横膈膜。一般西医观念, 横膈膜就是在吸气吐气时升降,没有这简单。心脏有问题时, 会有穿心痛,膈膜连到后面第十一椎,就是十椎下。我们主要症状叫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就是从前面痛到后面,再从后面 痛到前面。为什呢会这样痛呢,是因为痰饮造成的, 痰在这会滑动啊,所以会感觉到穿心痛。这个是在巨阙后面的附注上的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呢,因有横膈膜在,肠子的食物沼气不会上升。实际上在《黄帝内经》还说它还有更多的功能。它可以压挤肝脏,将肝脏的血到大肠,金跟木的关系,金来疏木。两金在压挤肝脏,就会有动能运动。所以肝脏的血跟大肠是通的。西医常会发现肝脏的癌转到大肠,实际上就是这边有一条血管。全身上下只有这一条血管没有瓣膜,允许血在这边来回流通。    我们以针灸为主,所以说巨阙上面我们可以诊断到心脏的问题。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针灸大成

《針灸大成》明•楊繼洲著。是我國古典鍼灸醫籍中內容豐富,資料全面,流傳廣泛,影響較大的一本鍼灸專著。

by:廣州紫雲書院

针灸大成

学针炙必修巜针灸大成》,该书临床实用,论述精辟,一部书读懂读透,必神将告之。

by:同尘异谈

针灸大成

倪老师课程语音留存

by:寿山养生堂

针灸大成

明杨继洲——原著靳贤——补充重编黄龙祥整理

by:糖果芸熙

《针灸大成》

根据倪海厦老师讲的针灸大成记录的内容健康的标准:一,胃口好二,睡眠好三,手脚温热四,大便正常五,小便正常六,早上有阳的情况

by:可可西里心

白话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

by:福寿康宁_o0

针灸大成精粹

中医针灸的传世经典。对话古贤,读经典,做临床,继承发扬中医宝贵遗产,为人民健康奋斗!

by:苦修国医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