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 · 第50讲 呼吸法引气法 烧山火与透天凉 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 留气烧针报刺

2023-02-19 05:28:3815:59 35
声音简介

第五十集

所以你把笼子做好了,你还要把它旁边用个横的围起来,固定它的形状,这个横的就是阳维和阴维。维在里面的就是阴维,维在内脏上面。维在经络上面、骨头上面的就是阳维。这是维脉的观念。阳维脉是外关穴在管。所以,所有的腑都跟阳维是互通声息的。阴维脉是跟内脏随时在沟通的。所以,阴维脉是内关在管。阳维是外关在管。所以,我们在外关和内关下针时,你从外关引到气,再透到内关去的时侯,阴阳脉生死桥打开了。阴阳就交合在一起。所以,阴阳分离的时候可以用外关透内关。

由于阳维脉它是管外面胸腔这一圈,沿肋骨外面。而下焦这边一圈是带脉在管。所以,若有病人腰痛、胸痛,你就下外关临泣,对不对。外关、临泣为一组,列缺、照海一起。申脉是阳蹻脉,阳蹻脉一直往上走。后溪管督脉与申脉成一组,是专治项强、脖子僵硬的穴道。阴维它围绕着阴脏,就是我们的内脏。阴维脉在控制内脏里面的协调。内关穴管阴维,阴维脉有问题时,我们就下内关。所以,有时病人胸痛,我们会问你是痛在肋骨外面,还是肋骨里面。里面是阴维,外面是阳维。若讲不清楚,就外关透内关。这是我们治症的来源。

所以,你只要懂得穴性,懂得经脉的走向,你选择穴道就不会错。阴维脉就是由内关穴来管。这就是我们的奇经八脉。主要是一个穴道管一条脉。

呼吸法引气法

我们回到《针灸大成》,看卷六一百二十三页。我们要开始介绍针剌手法。针刺手法很多,我们讲究的是什么?我们古老相传的是注重什么东西?我们在介绍很多补泻之前,先要有一个观念,什么叫引气?我们下针以后,要等气到了,再去做补泻。什么叫气到了,这就是师徒相传下来的经验。

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知道气到。针下去以后,还没有补泻,你仅是平补平泻,就是捻捻针放在那边,过几分钟。你就会看到下针的地方,有一圈粉红色,就表示气来了。如果看到一圈青色,你根本就是扎到血管了。你没有看到粉红色,就是气没到。一定要把气引到才有效果。引气就要有引气的手法。下针时,若病人气没有到,就要用自己的气把病人的气引出来。这是用在病人严重虚弱的情形之下。施气的人要把气打到对方的身上。当我们握到针时,要轻轻握着,不要重握,重握气就不传。我们的气在身上,不知要通过多少关节,才能到身上去。所以,关节要放松,丹田慢慢的吸气,然后吐气。当你吐气的时后,就是灌气的时候。  

吐气的时候,心里面要想,气从针那穿过去到病人身上。

为什么我们要用金属的针,因为肺是金。五行里面肺是金,所以金可以导气。你用塑料针就引不到气了。一定要金属的针。

这是我们施针者,把气导到对方身上去的情形。

还有,我们在下针时,如果碰到动脉血管。比如说,有时太阳透率谷,碰到情敌,一拔后太阳穴肿起来、肿成很大一个包,那怎么办呢? 我们用手掌,轻轻的按着那个包。因你的阳气在手上面,阳气一行,血就跟着行。

大概六呼,慢慢的整个都平掉了。就是那么快,下次我找个比较倒霉的DEMO给你们看。引对方的气,要怎么引?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左、右捻转,左右捻转一下,病人觉得好酸,病人有针感,感觉到酸、麻,胀,就是。有一种人,他天生的体质,没有酸、麻、胀,你怎么引气他都是痛。其实是他不了解什么叫酸、麻,他形容不出来嘛。虽然他在痛,可是你看到了粉红色,就是气来了。当病人有酸麻胀的时候,你知道气到了,一定要等气到了,你再开始做补泻。如果你捻转了,气还是不到,就表示这个人气脉很弱。比如说,复溜穴,大家都知道复溜穴是肾经的母穴。

 我要去补肾,就针下复溜穴,去固先天。所以,灸复溜很舒服。我们用生姜在那灸,这是养生的。若针一下去以后,却引不到气。病人没有气了,所以引不到气,整个白白的,没有粉红色,那你就针上下戳二下,这个针会有被吸入的感觉。气到了以后,你会感到针很沉,会有吸入的感觉。待会示范给你看。若捻转法也引不到气,那怎么办?你在上下的穴道,用手去戳它,稍微推它一下,慢慢推,一推它,你的气会跟他的气感应到,因为气在表,所以你不用去按摩得很重,皮肤上戳它一下,气就来了。 

气来了以后,再开始捻转,这样气就到了。所以,用你身上的气去导引他的气,这就是引气的方法。如果引了半天。气还是没到,就表示这个人太虚,那我们就用呼吸法。

用呼吸法来引气,我们叫呼吸引气。让病人吸气,就进针,他吸气的时候你进针,就好像让气就到复溜。一把气引到这。吐气,慢慢拔针。你的进针、出针都跟着他的呼气定。吸的时候入针,吐气的时候,出针很慢,当然很缓哦。但是,是在皮层里面,你不要整个拔出来,在皮层里面做。用这个病人的呼和吸,来做引气的动作。病人会“哇,好酸!”就是气就到了。如果病人还是没有气,那你不用针了。针把他收好,用灸比较方便,因病人元气大伤,重病的时候,就引不到气。先要学到引气。看卷六第一二三页,有十二法,像什么脱针,这几个先不用看,我后面会再讲,先把它舍掉。我们读古书很麻烦,它写的很多,实际上,后面都是重复的,因为我们有这个经验,所以从一百二十五页开始看。

烧山火与透天凉

第一个口诀,下针的口诀叫烧山火,第二个我们叫透天凉。

这个烧山火,还有透天凉,是我们大补和大泻的手法。顾名思义,烧山火是补,透天凉是热症。病人大热的时候,我们用透天凉的手法。病人里寒很盛的时候我就用烧山火的手法。烧山火怎么做?你针扎到皮层以后,因在皮层引不到气,你就把针扎深一点,还引不到气,你就再深一点。所以,第一个先引气。气一到,皮肤表面一圈会比较红,或病人感觉酸麻胀。气到了以后,开始把针提到皮肤表面。心想,底下差不多一寸的距离,针扎到这个点,这是一寸的距离,从这个一寸分三段。就是天、人、地。

当你在天部的时候进针,我们数是九。什么叫做补呢?补就是紧按慢提,这就是补。这就是医书上写的。怎么样去观想,针下去以后,怎样叫紧按慢提?就是很快速的下去,然后慢慢、慢慢的起来。你不要去记,假设脚踏车车胎没气了,我要把气打起来。打气的时候,你会很快的压下打气筒。若你很快又拔起来,气也就回头了。所以,要紧按慢提,这就是补。不要让他回头,所以你要快按下去,慢慢的拉回来。在天部这个部分,要做九次。 

九次做完了以后,再把针扎到人部,在人部又是三分之一寸的地方,再做九次。再到地部,在这个地部再做九次。这是烧山火。顾名思义,烧山火真的是烧山火,那火很大。比如说,胃家的寒症、胃痛、呕酸。你怎么知道是寒,脸色青,你一望就知道。

问病人口渴不口,回答:“不渴”。就算喝也要喝热水,因为里面是冷的。那你在中脘上可以做烧山火。如果人很瘦,肚子是平的,中脘就不适当,你就在足三里,胃经的本穴做,你要找肉多的地方做。

足阳明胃经是属土,按照井荣俞经合五俞穴的话,是金水木火土。所以足阳明的厉兑穴是它的井穴,井穴也是母穴,对不对。

那你如果在厉兑上做烧山火,那这是拷问犯人用的刑罚。要找肉多的地方做,知道我的意思吗。我们有很多穴道可以做,哪有跑到厉兑上做的,做完以后脚趾头肿很大,病人是被吓好的,不是真的好了。所以,要在足三里上做,其它以此类推。

若这个人脚是冰冷的,我们脚就有一票经,要在那个穴道呢,找三阴交!这是三条阴经的交汇,三阴交肉又很多。你不要在所有的井穴上做烧山火。你要灵活的运用!如果是肾家的寒症,肾本来是黑的,看病人脸都黑的,然后手脚冰冷,这是肾的寒。那我们在肾的母穴上,做烧山火。复溜那边,有人很瘦,我所谓的一寸,并不是真正的一寸,是指你针下去从皮肤到骨头的距离。所以,观想这段距离。

我们下针的人,一定要胆大心细。你不要怕,针要扎进去。有的人很怕,要进又不敢进,结果针下去一点点,反而更痛。所以,神经是在皮下五分的地方,赶快穿过去就不痛了。若这个人很怕,又不敢针,又不能不扎,结果就刚好扎在痛神经上。所以下针时,一定要胆大心细,不要怕。这是烧山火,这是强补,没有比这更强了。烧山火完后,再给它灸,对身体很好。

反过来呢?就是透天凉,这是大泻。同样的我们用下针,一定要先引到气,不管是什么补泻。一定要先引到气,没引到气,你补泻个半天也没效。烧山火如果在本穴上,例如是胃家的寒症,我们在足三里上做,整个胃都会热起来。病人会感觉到里面好热。

如果是肾寒,你在复溜上做,病人会感到有人在按摩他的肾脏。你说我不要在复溜上,在肾俞上做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啊!但找肉多的地方,你不要找涌泉做嘛,是有很多选择的。我们在做泻的时候,动作是相反的。一样针先引到气以后,先扎到底下。

因为要把它泻出去嘛,所以从底部开始做,先从地部开始做。

数是六。用插提法。你假想你是要把轮胎的气抽出来,所以是很快的拔,慢慢、慢慢放回去,不要再把气又打回去了,对不对?泻的手法就是紧提,很快的提起来,慢按,推针进去时是慢慢、慢慢的推,不要把气打回去了。用观想的想法,不要去硬记,这怎么记啊!免得到时背了半天,做的时候还是错的。要想如何把气打到轮胎,又怎样把气放掉。像篮球怎么把气放掉,这是一样的意思。在底部先做,从底下开始做。很快的提起来,慢慢、慢慢回去,让气往上走。那病气、邪气在底下,你把它从地部提到人部,到人部时,再做六次,做完以后,到天部,再做六次。

所以,三六是十八次。在天部做时要小心,不要一提,针就出来了。如果不幸,提针出来了,那你就不要按针孔,先让气不断的往外走,我们会有扪法。所谓扪法是什么?就是针起来的时候,把针孔按到,不要让气跑掉。泻的时候,不要去按它,让它气往外走。这是扪。这是地部先做,再到人部,再到天部。这个数是六,方法是紧提慢按。这是透天凉,壮热的时候用的。比如说,这个人胃口非常的强,吃了一百碗饭还是饿,消渴,是中消对不对?就下中脘、下足三里,反着做。你如果本来胃很强,心里在想要做透天凉,结果做出来的是烧山火,那就会更强。那燥渴、大渴、病人发烧,都可用透天凉。这个发烧咳嗽是实症,那要在哪做呢?尺泽就是很好的穴道。这两个是强补跟强泻。原则是要找肉多的地方做。

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

再来是看阳中引阴,还有阴中引阳。这两个是相对的,烧山火跟透天凉是一组,阳中引阴、阴中引阳是另一组。

所谓阳中引阴的意思,就是病人先寒后热。那阴中引阳呢?先热后寒。所谓的先热后寒跟先寒后热,实际上就是先补后泻和先泻后补。那两个讲了半天,你还是看不懂,那教你一个观念。   

所以观念很重要。寒比较多,热比较少,先补后泻。酸多痛少,也是先补后泻。当一个人热多寒少,或者是痛多酸少。我们就先泻后补。这是补泻的手法。如何知道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 

问他就晓得了。他会告诉你,他一下热、一下冷,问:“你觉得热比较多,还是寒比较多?”,回答:“寒比较多!”这病人会讲的很清楚,除非你不知道这样问他。

为什要提这两个,因为可能是发在表症,比如感冒发烧,这是经络的痛。例如病人说:“我背痛”。你看是膀胱经的实症,我们就下束骨。膀胱经的虚症,我们就下委中。实症是痛,虚症是久病是酸。若你问病人,你是酸还是痛?病人说:“我都有”。这时,就会想打他一耳光。因为跟我老师说的不一样。这是你没有把我的课听完,都有是对的啊!你问他酸比较多,还是痛比较多?他就会想说:“大部分是酸,但我常坐着,站起来的时候痛,走一段时间呢,这个痛就没有了,但酸还在那边。”这个时候,酸比较多,痛比较少,你就先补后泻,先扎委中大补他一下。扎完委中补完后,你再下束骨穴去泻它。有时候,一个穴道可以同时补泻完。像飞扬啊,络穴可以用啊,原穴也可以用啊!一针两个穴道,同时可以做两边。所以,针灸非常的活,你一定要会活用啊。因为有时扎完委中后,要扎束骨,但这个人脚断了,他没有束骨啊。那还有飞扬可用啊,所以,你不能预计嘛,针灸是很活的,不要死板板的,没有穴道就不治了。治症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从各种角度治疗,这才是好医生。在一百二十六页,诸位看后面有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还有什么苍龙摆尾,赤凤摇头,这是我们历代相传的针刺手法。

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

留气法是我们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的。不管肿瘤是生在乳房,子宫,腹部的硬块、皮肤表面上的积瘤、脂肪瘤等等。只要有硬块,我们通通用留气法,这是消痞块的方法。

下针的时候,比如说子宫有硬块、子宫肿瘤,你一摸就知道了,还有乳房硬块,一看这乳房硬块,正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针灸大成

倪老师课程语音留存

by:寿山养生堂

针灸大成

《針灸大成》明•楊繼洲著。是我國古典鍼灸醫籍中內容豐富,資料全面,流傳廣泛,影響較大的一本鍼灸專著。

by:廣州紫雲書院

针灸大成

明杨继洲——原著靳贤——补充重编黄龙祥整理

by:糖果芸熙

针灸大成

学针炙必修巜针灸大成》,该书临床实用,论述精辟,一部书读懂读透,必神将告之。

by:同尘异谈

《针灸大成》

根据倪海厦老师讲的针灸大成记录的内容健康的标准:一,胃口好二,睡眠好三,手脚温热四,大便正常五,小便正常六,早上有阳的情况

by:可可西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