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延伸篇《三十六计》

2023-02-27 10:21:4104:34 5619
声音简介

《三十六计》是千年华夏文明孕育出的智慧奇葩,以“谋略奇书”饮誉世界,与《孙子兵法》一起,并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兵书“双璧”。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提起“三十六计”,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列举岀其中的几个计谋,如围魏救赵、调虎离山、浑水摸鱼、借刀杀人、打草惊蛇、声东击西,等等。但倘若系统而准确地指出三十六计的来龙去脉及其蕴含的智慧精髓,且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加以应用,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了。“三十六计”的说法,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436)。相传,此人以多智善谋而闻名,曾与北魏军作战,在粮草不继的困境中,以“唱筹量沙”的逼真表演迷惑对手,最后带领所部全身而退,因而“雄名大振”。据《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南齐大司马王敬则起兵造反,齐明帝父子在宫中听说叛军即将杀到,仓皇欲逃。敬则得报说道:“檀公(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此乃首次提出“三十六计”。由此推知,至迟在1500年以前,“三一六计”已经形成,后经补充、完善,终于明清之时定本成书。但具体到《三十六计》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已难确考。基于史料所载“檀公三十六策”,故有人将《三十六计》编成口诀以助记忆时,便用“金玉檀公策”开头。《三十六计》的口诀为:“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口诀中除了“檀公策”三个字外,每个字(最后一句“伐虢”被看作一字)都包含了一条妙计。按照口诀的顺序依次是: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度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韦魏救赵、连环计、假途伐虢。这部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的谋略奇书,广引《易经》语辞,贯穿老庄之学、阴阳之理、刚柔并济、攻防思辨。含千般变化,万般计谋。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

中华古典谋略精华,海洋老师带你进入《孙子兵法》

by:海纳百川一海洋老师

孙子兵法

作者简介: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书籍信息:《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

by:汉字君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军事兵法书籍,成书于战国时期。全书共十三篇,大约总计1万字。它通过论述战争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以及战争中各种策略、战术和技巧,提出了...

by:安阳易学苏华

孙子兵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by:孤月飞星一路同行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by:晴格格杂货铺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原文朗读儿童版

by:1876889kylh

孙子兵法

心灵的回响,光阴的力量

by:微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