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梦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2023-03-05 22:50:5107:04 229
声音简介
出门为何搔白头?斯人为何独憔悴?名却万岁千秋!
梦李白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天上浮云终日飞来飘去,远游的故人为何久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一连三夜都梦见与你相会,情亲意切足见你对我厚谊。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告别时你总显得局促不安,愁苦地诉说来路艰险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你说江湖上风波多么险恶,总是担心船只失事会翻毁。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你出门时还搔着满头白发,好像辜负了平生凌云壮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京都中达官贵人冠盖相续,高洁如你却落得这样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谁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何你到老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你的声名将千秋万代流传,可是生前却这般悲凉孤寂。
注释
1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2游子:此指李白。
3告归:辞别。
4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5冠:官帽。
6盖:车上的篷盖。指代达官。
7斯人:此人,指李白。
8孰云:谁说。
9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
摘要
《梦李白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作品赏析
此诗紧接前诗,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前四句“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 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 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 “来一趟多么不易啊! 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 “恐失坠” 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 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见,声可闻,情可触,李白枯槁惨淡之状,历历在目,令人潸然泪下!
“冠盖” 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 “将老” 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 这哪里有“天网恢恢”之事?鲜明的对比,深情的斥责,表现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强烈愤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诗才尽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惨,“身后” 寂寞无知,又有何用呢!诗人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饱含着自己坎坷零落的无限心事。
此诗与前诗相呼应。前诗以“死别”发端,此诗以“身后”作结,浑然一体。前诗写初梦,此诗写频梦;前诗写疑幻疑真,此诗写形象清晰;前诗重在对李白当时处境的关注,此诗则表达对他生平遭遇的同情;前诗忧惧之情独为李白而发,此诗不平之意兼含诗人的感慨。同为梦李白,题材相同而表现不一,足见诗人高超的诗艺,同时又表达了人间之至真至诚之至情。
创作背景
这首组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写。李白和杜甫于公元745年(天宝四载)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杜甫流寓秦州,消息隔绝,只听闻李白被流放,却不知其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两首诗。而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作品评价
明代锺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明我常相忆”、“情亲见君意”,是一片何等精神往来(“三夜”二句下)!钟云,述梦语,妙(“告归”二句下)。钟云:悲怨在“满”字、“独”字(“冠盖”二句下)。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起语,千言万恨;次二句,人情鬼语,偏极苦味。“告归”六句,梦中宾主语具是。“冠盖”二句,语出情痛自别。
明代王嗣奭《杜臆》:前篇止云“人我梦”,又云“恐非平生魂”,时此云“情亲见君意”,则魂真来矣,更进一步。……而“江湖多风波”,所以答前章“无使蚊龙得”之语也。交情恳至,真有神魂往来。止云泣鬼神,犹浅。
清代黄周星《唐诗快》:“行”字妙(首句下)。情至苦语,人不能道(“三夜”四句下)。竟说到身后矣,今人岂敢开此口(末二句下)。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刘须溪云:结极惨黯,情至语塞。
清代马位《秋窗随笔》:老杜《梦李白》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昌黎《答孟郊》诗“人皆余酒肉,子独不得饱。”同一慨然;而古人交情,于此可见。
清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曰,先垫一句,以取逆势(“浮云”句下)。吴曰,再垫,再挺(“冠盖”句下)。吴曰,咏叹淫洗(“斯人”句下)。吴曰,此中删去几千百语,极沉郁悲痛之致(“孰云”二句下)。吴曰,逆接(“千秋”句下)。吴曰,致慨深远(末句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记者谢士乐

听见诗和远方。

看云时

抢到了出门为何搔白头?斯人为何独憔悴?名虽万岁千秋,却是身后寂寞不自知,正为寻常事。 世间没给你的温柔还在路上,别急慢慢来。

猜你喜欢
李白杜甫诗词诵读

读唐诗首选李白杜甫,诗仙诗圣天下知。

by:爱读国学的过客

张炜《也说李白与杜甫》

李白和杜甫一生坎坷,性格迥异,作为两个鲜明符号,已深深植入中华民族心里:一个狂放,一个严谨;一个在天上高蹈,一个踏大地游走;一个借酒浇愁,动辄舞唱,一个痛苦锁眉...

by:书雨9

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

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

by:郭二水诗词

才子志:李白 杜甫 苏东坡

欢迎您收听有声短书!才子傲骨,壮志难酬,赋诗成骚,流传千古本节目版权属于云端故事所有

by:云端故事

唐诗三百首|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是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是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表达对生活...

by:联合读创书院

名人传丨李白、杜甫、辛弃疾的沧海一生

《纵游沧海一浮生:李白诗传》历史诞生了数不尽的诗人,唯有李白被时人后世尊称一声“谪仙”。于万千诗人当中,李白是最富性情的一个。他仗剑天涯,洒脱不羁,从不克制...

by:辽版之声

唐诗宋词 王维 杜甫 李白 合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

by:大樊

跟着诗人去旅行/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

古时候,车马很慢,古代诗人走的路很长,他们的脚印伴随着吟咏的情感,一起深深刻印在神州大地。现代交通的发达,让旅行变得越来越容易,聆听《跟着诗人去旅行》便是希望孩...

by:今古传奇有声故事

杜甫传,豪华朋友圈,李白、高适、岑参、王维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颠沛流离的人生轨迹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颠沛流离的人生轨迹

by:梅子静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