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8000骑兵旅凭什么拖住10万俄国陆军?哥萨克骑兵时代的结束。

2023-03-08 10:26:0016:11 1159
声音简介

1905年1月25日的一个夜晚,俄国陆军将领格里彭伯格率第二集团军向辽阳附近的黑沟台日军兵营发起突袭,在攻下黑沟台之后,他带着10万陆军,继续对沈旦堡发起进攻

而此时驻守在沈旦堡的是由秋山好古率领的日本骑兵第一旅,总共8000人左右,双方兵力悬殊巨大,在得知俄军突袭的消息后,日本陆军统帅大山岩,命令秋山好古务必顶住俄军的冲击,同时紧急从各部抽调军队增援沈旦堡

秋山好古的8000骑兵,硬是顶住了俄军10万大军长达3天的猛攻,为后续增援的部队争取了时间,然而吊诡的是,就在秋山好古快顶不住的时候,俄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却下令全体撤退

“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

为什么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俄国陆军反而选择了撤退?

后来被誉为“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是如何挡住10万大军的进攻的?

在黑沟台会战结束不久之后,乃木希典率领第三军北上与大山岩合兵一处,至此,日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全部凑齐

第五军用于留守朝鲜,在确保陆军补给的同时,准备抄俄军后路,威胁其海军基地海参崴,大山岩似乎已经准备好了划夺取沈阳

可以这么说,黑沟台会战是日俄战争中两国陆军对决的一个转折点,如果当时库罗帕特金选择进攻,是否真的能反败为胜? 本篇文章就来详细研究一下这段历史

黑沟台战役是怎么失败的?

这场战役俄军是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1904年9月4日,日军拿下辽阳后,由于此前作战,消耗过大,所以决定等待第三军攻陷旅顺后,北上增援,再次发动进攻,双方在沙河地区展开对峙

1905年1月,日军在付出了伤亡5万人的代价后,最终将旅顺攻克,此时乃木希典立刻请求率第三军北上沙河,加入战斗和俄国死磕

乃木希典

但是日军统帅大山岩考虑到第三军已经啃了半年的“硬骨头”,就下令先原地休整,回一下血,等到人员补充完毕在考虑北上

俄军这边,因为西伯利亚铁修建进度的快速推进,援军也陆续赶到,沙河战役之后,先后两个半军的兵力被运到东北战场

俄军这个时候兵强马壮,共有11个军、2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1078门火炮,兵力总计32万人,在辽阳的日军有大约18万人、火炮666门,兵力悬殊很明显

但是俄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并没有贸然对日军发动进攻,因为他深知,日本后备兵力不足,只要往后拖,俄军的优势就越明显

等到西伯利亚铁路完全通车后,俄国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增援部队到达远东,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他计划等到5月份左右,再开始发动进攻,到那时候,还会有三个军的兵力抵达远东

但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对当前的战局非常不满,旅顺的失守让俄国的军心大受挫折,他不明白为何库罗帕特金一再报告歼敌多少? 但就是没有什么胜利?为什么有这样的兵力优势却一直按兵不动?

沙皇尼古拉二世

在沙皇的斥责之下,库罗帕特金只能改变原先的作战计划,硬着头皮对日军进攻,1月26日至28日,日军各部队开始向俄军发起反击,突破了俄军对沈旦堡的包围面

库罗帕特金却立即下令俄军全体撤退,但是格里彭伯格认为此时俄军兵力仍有10万人,局势依然占优,现在撤退就是对全军不负责任

于是他拒绝撤退,并命令部队继续攻击,同时要求库罗帕特金立刻令第一、第三集团军加大攻势,以免日军再次增援

库罗帕特金并未理会,反而警告他如果再不撤退,便断了他的补给,无奈,他只能下令全军撤退

按道理来说,俄国的陆军是完全有优势的,但是最关键的黑沟台战役,俄国却输了,俄军伤亡2万人,日军伤亡9511人,俄军丧失了打击日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最佳时机。

电视剧里的“秋山好古”

日军方面,凭借秋山好古8000人的骑兵旅便挡住了俄军一个集团军的猛攻,极大的提升了日军的战斗意志,俄军反攻辽阳的计划化为泡影,反而给了日军增援部队的时间

表面上来看,这和俄陆军司令库罗帕特金的撤退有直接关系,但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8000人的骑兵旅是如何抵挡10万俄军的?为什么日本可以少胜多呢?这或许才是黑沟台战役的根本原因。

日本在骑兵战术上的胜利

俄国的哥萨克骑兵以英勇善战著称,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骑兵”,他们过着游牧、半自治的团体生活,是东欧大草原上野性十足的骑手,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他们青睐的武器是长矛以及马刀

拿破仑曾说过: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但是他们的缺点是不守纪律,也不愿下马作战

俄国哥萨克骑兵,还在遵循旧的战术理念,以轻骑兵冲锋为主,虽然机动性很强,但是缺少重武器,火力很弱

秋山好古借鉴法国骑兵的经验,对日本骑兵进行的大胆的改造,他并不主张在战场中一味冲锋的打法

而是在骑兵旅团的基础上编入了步兵和炮兵,还有工兵,形成了有以骑兵为主,步兵、炮兵和工兵协同的独立作战集团

这个集团里面有火炮,机枪等重武器,不但火力强劲,又有很强的机动性,秋山好古还改变了骑兵在战争的中作用,由原来的冲锋变成了以搜索侦查,警戒袭扰和战略防御为主,不是用来杀伤敌人的。

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骑兵主要还是靠冲锋硬砍,所以在面对装备了先进的重机枪和火炮的日本骑兵,在武器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对日军造成杀伤

想像一下,如果一群骑兵,跑着跑着,突然下马然后举着马克沁机枪,突突突是什么感觉?

1905年1月25日,格里彭伯格命令第二集团军中的1万精锐哥萨克骑兵,率先对秋山好古防守的沈旦堡发起了进攻

日本骑兵旅决定放弃与哥萨克骑兵近战,让骑兵全部从马上跳了下来,趴在地上射击,变身成了步兵,原来的步兵则熟练的展开

1884年,马克沁机枪问世

炮兵在位于步兵后方开炮,阻止哥萨克骑兵的冲锋速度,于是顷刻间,就全部成了活靶子,几次冲锋都被日军打退

所以在日俄战争中,双方骑兵之间的对决,也恰恰反映了俄军从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过渡的年代,在战术和装备上的全面落后

因为当热兵器兴起后,由于骑兵自身的缺陷,渐渐成为了辅助兵种,各国的骑兵部队早已开始下马作战,马匹只是行军的机动工具

所以库罗帕特金看1万精锐哥萨克骑兵损失惨重,才下令立即撤退,因为他知道,按照这样打下去就是送死,骑兵在库罗帕特金的概念中就不是这么玩的,所以他眼看围攻了三天,都没有什么进展,这才命令格里彭伯格撤退,及时止损

奥斯卡尔-费迪南德•卡奇米洛维奇•格里彭伯格

俄国陆军的内讧

黑沟台战役的失败,除了骑兵战术上的落后之外,与俄国陆军内部的矛盾有关,虽然库罗帕特金是名义上的陆军司令,但是三个集团军却由3个人指挥。

罗帕特金曾经非常详细的向沙皇解释了他的作战计划,但是尼古拉二世怀疑的却是他的能力,就派出格里彭伯格“监督”他。

两个人共同指挥战斗,这让库罗帕特金非常不爽,不过在此之前,俄国的远东陆军内部就已经出现了指挥权分裂的问题。

除了库罗帕特金之外,和沙皇亲自指派的格里彭伯格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阿穆尔军区总司令尼古拉·李涅维奇,此人是前任东北地区,俄军最高指挥官,长期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担任军长

尼古拉·李涅维奇

而第一集团军的主体就是由西伯利亚军组成的,他在军中威望极高,在日俄战争爆发初期一直负责指挥作战

直到1904年3月15日,沙皇任命库罗帕特金空降,他才退居二线,但是他非常看不惯库罗帕特金的空间换时间战略,两人分歧和矛盾也不少,沙皇的这个用人操作为远东埋下了祸患。

在沙皇的催促下,1905年1月3日,库罗帕特金决定向盘踞在辽阳附近的日军发动进攻,先派帕维尔·米申科率领骑兵部队深入敌后,去侦察日军的作战部署情况。

顺便破坏一下辽阳、大石桥和大连之间的铁路及桥梁,背刺日军的后勤补给要地营口,骑兵机动性好,执行一些骚扰和断粮草的任务还是不错的。

米申科也按照计划深入敌后,一路上推倒电线杆,炸毁铁路,在1月12日午夜对营口发起偷袭,发现日军在这里有重兵把守,一时半会也拿不下了,

为了避免敌军从后面包饺子,米申科见好就收,开始回撤,1月15日回到本方战线,八天中来回奔袭270公里,烧毁了600辆装有军需物资的货车,切断多处日军的电报电线,自身损失了408人,马匹158匹。

库罗帕特金为了给沙皇派来的“督军”格里彭伯格一个下马威,就让他率领第二集团军去攻打驻守在辽阳的日军,心想你行你上呗,你是沙皇派来的,那就你去打,你要是也打不赢,看看到时候沙皇会怎么说,

格里彭伯格也知道这就是库帅的套路,所以一直按兵不动,找了一堆借口,说自己刚到远东,对于地形和日军部署不熟悉。

说实话,第二集团军硬实力还是不错的,军队中有来自欧洲的第8军、第10师、第61 预备役师、第5步兵旅和西伯利亚第1军,同时还配属了大量的骑兵,兵力共计有10万,火炮439门,但是就在这两人玩套路的时候,贻误了战机。

一方面日本的骑兵战术变革太大,另外一方面俄国陆军因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操作,内部的指挥链路混乱,搞起了窝里斗,最后在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黑台沟战役的失败。

库罗帕特金

格里彭伯格十分愤怒,他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战争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于是1905年1月29日,他致电圣彼得堡,以身体原因向沙皇尼古拉二世请辞。

之后格里彭伯格离开沈阳返回圣彼得堡,回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甩锅”,在沙皇面前声泪俱下的控诉库罗帕特金,黑沟台会战的失败都怪库罗帕特金,明明在战场上有明显的优势,却按兵不动,故意给他穿小鞋,命令部队撤退。

但是如果从库罗帕特金的角度来看,格里彭伯格在兵力有优势的时候,面对敌人的8000骑兵,被打成那个惨样,而且当时的情报显示,乃木希典率领的第三军已经在在北上增援的上路了,再接着打不就是送死吗?所以应该尽快选择撤退,及时止损。

阴谋论还是人祸?

不过今天也有不少理解为“阴谋论”,因为库罗帕特金让格里彭伯格去冲锋,配备了第二军的优势兵力,结果格里彭伯格不听命令,导致贻误了战机。

等日军增援部队到了,让你撤回来,可以说是为了救你,及时止损,也可以理解为让格里彭伯格去背黑锅,目的就是让沙皇知道,不是我自己无能,你派来的人也打不赢。

中国有一句古话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还有一句话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尼古拉二世对陆军的指挥权破坏很严重,人为制造了将帅不和。

首先本来是库罗帕特金要为整个远东的陆军战局负责,战略的制定和计划应该全部由他完成,但是尼古拉二世破坏了他的战术安排。

库罗帕特金非常清楚,按照这个打法是肯定打不赢的,所以最后自己一定要“背锅”,恰好格里彭伯格是沙皇派过来的。

凭啥他一个人背呢? 雨露均沾岂不妙哉?当然可以抨击俄国的官僚主义作风,没有将领为战争失败负责,但是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恰恰是沙皇尼古拉二世自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最后的骑兵

这是一部以内蒙古骑兵的成长、壮大、战争历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以膂力过人、正直勇敢、智勇双全的蒙古语青年哈尔巴拉为第一主人公,描写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骑兵团在哈尔巴拉...

by:布_落

追风骑兵

1941年,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残酷的“三光”大扫荡。山河破碎,旷野无人。日军骑兵骄横凶悍,八路军尖刀血魂团团长唐汉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数次与日军骑兵刀...

by:东北老酸菜

枪骑兵(原创)

拿起笔又放下,打开电脑又关上,犹豫了半年之久,我还是打算开始写这篇小说,虽然我也不知道我能坚持写多久毕竟,我只是个高中生,但是,我写作不仅仅是满足自己对军人的想...

by:体弱文科生

重骑兵千年战史上

建议购买纸质版书籍阅读。业余读书,不足之处请谅解。建议1.25至1.5倍速。作者:龙语者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副标题:战场决胜者006...

by:一天一页书

重骑兵千年战史(下)

作者:龙语者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副标题:战场决胜者007出版年:2018-7-27页数:240定价:79.8装帧:平装丛书:战场决胜者ISB...

by:一天一页书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内容简介】现代雇佣兵张彦,意外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替陶谦赶走了曹操,又抢了刘备的老婆,顺便连陶谦也一起取代了,割据于徐州。张彦招猛将、纳贤士、组建铁血骑...

by:水调歌头

战国-秦汉的骑兵战术

中国战国-秦汉时期,骑兵及其装备与相关战术的演进,先秦两汉的战史追溯其起源演进的历史进程。

by:东国蓝

骑兵军 敖德萨故事

侵删侵删侵删侵删侵删

by:阿蒙霍特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