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大结局》

2023-10-19 09:12:4214:41 2694
所属专辑:宋词鉴赏辞典
声音简介

呕心沥血编通鉴一心一意反新法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标准的守旧派人士,他跟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了严重分歧,几度上书反对新法。他认为刑法新建的国家使用轻典,混乱的国家使用重典,这是世轻世重,不是改变法律。所谓“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问题,如新法不能有效落实和用人不当等情况,从侧面证明司马光在政治上还是老练稳健的。

 

可以使用一句话来评价司马光的一生:其实司马光的一生主要就是干了这两件事情编写《资治通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就是: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仅仅是在政治观点上有分歧,在本质上都是为国为民的真君子——纯粹君子之争,绝对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不然王安石在痛恨司马光之余也不会由衷的道出:“司马君实,君子人也!”一个令政敌都叹为君子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小人!司马光在政治上的理解比王安石要深刻得多,在为变法问题斗得死去活来之后,司马光留下了这样的见解,基本可以概括他对王安石一生的看法.他说“介甫无它,唯执拗耳”。

 

有着高度政治敏感的司马光,觉察到了变法的不妥,但具体哪里不妥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不可能作很准确的描述,只能通过变法造成的一些恶果来解释他反对变法的原因。在宋神宗面前不断和王安石争辩,但缺乏现代经济理论,司马光无法对变法方案作出有力辩驳。终其所述,只有“不妥”二字而已。结果造成了神宗误会他无理取闹的局面,不得不远离政治中心,出走洛阳。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司马光在和对方的争斗中不能得胜时,便选择了回避和退让,而不是伺机报复和恶意中伤。曾有人劝司马光弹劾王安石,然而司马光却一口回绝了他们:王安石没有任何私利,为什么要这样做?面对身为副宰相的王安石的如日中天,司马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退让。

 

其实历史的模糊就模糊在,司马光反对的并不是王安石变法,而是他急功近利的改革方式。司马光认为所有这些,都必须循序渐进,稳妥进行,而不可能立竿见影,不然会发生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青苗法,他认为这样一来必然会给地方官吏带来更大的腐败空间,他们会借机不断提高贷款利息,从而进一步加重农民的负担,而且后来的好多事实证明,由于王安石用人上的不当(因为得不到朝廷重臣的支持不得已王安石启用了一些新人但是在那里总有一些人并非与王安石抱有同样纯粹的理想就是这些怀揣着私欲年轻人使得原本比较良好的设想完全背离了初衷),导致的结果也被司马光不幸言中,这不得不说是王安石变法中让人不得不遗憾的一面。

 

【岭头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归一望。

 

司马光写过一首诗是:“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冲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归一望。”昨天百度“一上以上又一上”网上都说是唐伯虎的作品唐伯虎的诗词是:“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本人强烈怀疑后面这首要么是唐寅抄袭要么是后人编的司马光比唐伯虎早400而且两首诗明显司马光写得好两外司马光是宰相“乾冲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归一望”这种诗句很符合他身份唐伯虎是画家屡次科举不中从诗的内容我也觉得更符合司马光的身份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归一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再生缘_xy

🍍👣🐣🐨🐷🦁🐼

渔歌子6666

司马光真君子

秋语荷塘 回复 @渔歌子6666

有心胸

狗仔的肥妈妈

司马光还砸了一个缸呢

秋语荷塘 回复 @狗仔的肥妈妈

前面说过了。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司马光砸缸

大师中国绘:司马光砸缸》是我国古代儿童聪明智慧的故事绘本。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迷藏,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

by:奥斯卡的故事城堡

家范 司马光

司马光自己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他说;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就研究立身处世和处理复杂的身边矛盾而言,《家范》确实比《资治通鉴》更重要,更实用。现代人...

by:因心尔雅

司马光砸缸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遇到事情时,要多动脑筋,不要惊慌失措。

by:青菡妈妈

运城-司马光墓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司马光墓”景区。司马光墓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墓地大概由中部祠堂、茔地、碑楼、...

by:恋景旅行APP

资治通鉴——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全书上起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显德6年西元959年,共跨越136...

by:善美如月兮

白话资治通鉴|司马光

被誉为中国史学双壁的资治通鉴,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化典籍中,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名传千古、闻名于世,它与《史记》并称“史学双...

by:甜甜的水_3i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

by:十八子00

李金山 | 重说司马光

我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这本书,现在版权到期了,我计划修订后再版,修订过程中就讲给大家听。主播简介:李金山,作家、学者,“70后”,出版有:传记《重说司马光》《花...

by:作家李金山

声音主播

73483854.3万

简介:虚度五十春秋,传道授业已三十载。 徒有其名,但自强不息的精神至死秉持。 不愿与不齿之人宣战。受到误解多多,承受压力多多,淡然一笑,只当是过眼云烟。 喜欢独处,公平交往,说真话,讲实情,坚信世上好人多! 崇拜辛弃疾一人,只为他是真正的文武集于一身而不只是擂动战鼓摇旗呐喊的一类。 优缺点皆突出,自己喜欢跟自己叫板。理想是有生之年骑车跑够十万公里。 自豪的事情是妻贤子孝,自己的个性很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每日笑声常伴,此生所图,莫过于此。 坚信自己以后的文字会更精彩!我的公众号: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