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该去打螺丝?爆火的孔乙己文学,成了谁的遮羞布?

2023-03-31 18:18:0007:04 7.9万
声音简介

“如果我没有上过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去打螺丝,可是我没有”类似的孔乙己文学火了,人们纷纷拿这些文字当“梗”冷嘲热讽当今的就业环境和社会,以宣泄自己不满和愤懑。

为什么“孔乙己文学”会引得人们热议?学历的作用被高估了吗?面对如今惨淡的经济状况,该怎么办呢?

01

为什么“孔乙己文学”会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引得年轻人们热议?

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在经历了痛苦的学生生涯,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份相对体面,工资合适的工作。

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学生们能撑住学生时代的压抑与痛苦。

当这些年轻人们苦出来自以为能有所回报时,遇到现在经济下行,就业市场萎缩,大量对学历要求极低的工作频繁被放在大学招聘会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就比如前段时间河南某大学就出现了企业在招聘洗碗工、服务员等奇葩操作,月薪最低仅2000元,而这个大学已经是在河南比较好的学校了。

试问任何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这种情形,能不愤怒,抱怨和自嘲吗?

这时,大量官媒体却宣传这些希望得到正常工作的大学生们为“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

孔乙己在鲁迅笔下本意是批评科举制和封建制度对人的毒害,如今却用来批评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是迂腐的“穷酸知识分子”。

难道学生们是自愿吃苦读书,放弃娱乐生活的吗?

当然不是,是长久以来社会、学校、家长都在给孩子们灌输单一价值观和取向:好好学习就能干“体面”“轻松”的工作。

因为本就人口众多的中国,面对匮乏的社会资源,只有激烈的竞争才能脱颖而出、逆天改命。

接受这些思想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后才发现“欺骗”了十多年,巨大的努力换来的依然是去干不体面、不轻松的工作,比如服务员、外卖员等。

不是说不能干这种工作,而是让一群苦读十多年书的人,去干一个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就能干的活,那为什么要去浪费这么多的社会资源去培养他们呢?

面对家长和亲朋的期待,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学换来的大学文凭,这的确是一纸文凭,但也不容许他人随意诋毁,因为这是这些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换来独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对自己能力和学生生涯的总结和证明。

02

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读书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被过分夸大了。

在整个80年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总共有1091.2万人,这些受过教育的人都由国家进行分配,进入各种国企、事业单位这些好的工作岗位。

这些“读书人”经过大半辈子的打拼加上吃到中国经济崛起的红利,混得都不会太差。

那出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家长,自然认为,只要孩子考上大学,自然也能去到好的国企、事业单位,一辈子吃穿不愁。

而没有学历的人,也能凭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造就了一批财富神话,华为、温州商人的这些人的传奇故事仍在坊间流传。

可是,这毕竟是20年前的状态,现在的中国早已过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去年的经济增长大概在3%左右,而在2014-2018年间,经济增长保持在7%左右。

加上疫情影响,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的放缓导致就业率下降,那对于这几年的大学生影响只会更大。

加上自从2000年后大学疯狂扩招,大学学历的价值正在近10年内急速地贬值。

在2022年,中国就毕业了1076万高校毕业生,相当于80年代的总人数。这个数据还在不停地上升,今年预计能超过1150万人。

这也是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预计7月的青年失业率会再次升高。

这么庞大的毕业生人数面前,“985、211”每年毕业约110万人的数量,就够大厂、国企这些单位分得了。

剩下的那些普通本科生,只能去相对次一点的私企或者国企,而没那么体面和赚钱的行业或企业,大学生们又看不上,普通劳动工人就能胜任的活,也没必要招普通大学生。

最后就剩下了一批不上不下的大学生,只能继续去卷硕士以谋求职业发展。

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经济红利的蛋糕被前人分完,加上90年代后的扩招大学生导致学历迅速贬值,而人们依旧过分夸大学历,试图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以某出路,才造成今天的现象。

03

当如今的中国面对这样进退两难的局面,破局之处在哪呢?

从国家正在扶持华为、比亚迪等一批高新技术和新能源产业,能看出产业升级将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拿比亚迪举例,2021年它的汽车产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154.6%,能达到这样夸张的涨幅就得益于他在外国销量节节攀升。

欧洲纯电动大巴市场20%都由比亚迪牢牢地把控,并且在美国建立了电动车工厂,还与一系列日本、德国出租车公司合作。

一个汽车工业链,往往能带动100多个产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就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值2.64元。

虽然钱少,但涉及的供应链充足使得产品的上下游都能利润继续招人生产和扩大工厂,久而久之就能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

同样,我们可以看看台湾省和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为他们带来怎样的发展。

美国的高新技术为他们带来了110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占就业人员6.4%左右。而中国台湾仅一个台积电便提供了近60000人的工作岗位。

反观中国,虽然有3400万的高新技术人员,却只占了4.6%左右。

如果我们可以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达到美国的就业率和多出十几个像台积电这样的“巨无霸”企业,那么,解决几百万的高新技术就业机会也是触手可及的。

最后,让部分大学生认清现实最重要:学历如果对学生来说,不仅没办法为他带来经济收益,反而会影响他生存,那么,这张学历就真的成为了“孔乙己的长衫”。

作为一个成年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是重中之重,也许此时的环境确实对年轻人很差,但是,每个年代却都有不同的苦难,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着手于当下,就如同那句老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螺丝钉

东东说螺丝钉

by:东东爱讲故事

螺丝钉

螺丝钉家族的故事

by:苏融融

螺丝在拧紧

「螺丝在拧紧」是单读主编吴琦的播客。在剧烈的社会转型中,我们继续提出问题,展开对话,以独立的洞察,创造新的文化空气,和同代人一起,完成自己擅长且热爱的事。当旧标...

by:单向空间

螺丝在拧紧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一位不具名的年轻家庭女教师生前遗留的手稿,引出一桩疑窦丛生的恐怖故事:年轻女子受聘来到碧庐...

by: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子书

螺丝在拧紧

那故事让我们围炉而坐的一干人全然屏住呼吸,惟有某人给了句了无新意的点评,说此事诚然可怖,但值此平安夜,在古宅内讲的奇闻异事亦本该如此,我记得当时别无他话,直到有...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螺丝在拧紧

【内容简介】本书为大文豪亨利•詹姆斯的经典小说,书中着重描写了人物心理,也被认为是恐怖小说。一些批评家把它归入幻想文学、恐怖文学或哥特式小说,实则是一部心理学作...

by:贰飞文传

雪球·听见螺丝钉

基金定投如何操作?指数基金应该怎样挑选?如何通过基金投资进行家庭资产配置?雪球超人气基金大V银行螺丝钉,带你从基金投资小白变身基金投资达人~上雪球App,和35...

by: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