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 恩兰·达札路恭(下)

2023-04-05 07:30:0423:38 7883
所属专辑:通俗西藏史
声音简介

通俗西藏史(一百七十二)——恩兰·达札路恭(下)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讲到,李亨给了吐蕃五万匹绢来买和平,这个事情基本是确证无疑的,唯一有争议的是年年都给,还是一锤子买卖。

但不管当时两边是怎么商量的,唐朝确实就给了一次。

因为谈这个事儿的时候,已经宝应元年(762年)了。

当年四月李亨就病危了,没过多久就死了。

唐代宗李豫继位了以后,事情就起了变化。

双方交恶的信号,来自于广德元年(763年)的四月,《资治通鉴》记载:“辛丑,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使于吐蕃,为虏所留,二年乃得归。”

这件事情发生的很突然,看不出任何征兆。

762年的正月,吐蕃使臣到长安,双方在鸿胪寺歃血为盟。

协议签订后,唐使曾到拉萨拜见过赤松德赞。

吐蕃使臣也在五月和六月,两次到长安拜见唐肃宗。

也就是说762年一切都很正常,但到了763年突然急转直下。

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太清楚。但很显然最大的变数,应该来自于唐代宗李豫,其次就是唐蕃双方对对方的看法和判断。

李豫接手国家的时候,安史之乱已趋近尾声,虽然叛军还有反击的实力,但明眼人都看出来,唐朝有能力结束这场动乱。

这种变化可能给了李豫一个心理暗示,让他在处理吐蕃问题的时候比较强势。另外《资治通鉴》763年4月条目里,有这么一句话:“郭子仪数上言:‘吐蕃、党项不可忽,宜早为之备。’”

这句话大概能看出,唐朝君臣对吐蕃的态度。

就是回纥可以拿钱收买,他们对土地没多少兴趣,但吐蕃不行,吐蕃既要钱又要地。

这样看起来,763年4月出使吐蕃的使臣,很可能是去通知赤松德赞,钱不给了,爱咋咋地!

估计赤松德赞听完了以后怒了,你说不给就不给了,不行!

然后使臣就被扣在吐蕃了。

这件事在敦煌文献大事记年里写的比较清楚,“冬末,唐廷皇帝崩,新君立,不愿再输帛绢,割土地。唐蕃社稷失和”。

相应的记载在《恩兰达札路恭记功碑》上也有记载:“其后,唐主孝感皇帝驾崩,唐主太子广平王登基,以向蕃地纳赋为不宜。”

这就可以看出来,不给钱的决定是李豫做出来的。

原因也很简单,我给回纥钱,他们帮着我打叛军;我给吐蕃钱,你老打我,那我还给个毛线钱?!

赤松德赞唐卡


吐蕃得到这个信息之后,举行了一次御前会议。

在会议上,达札路恭向赤松德赞提出了出兵惩罚唐朝的建议。

《恩兰·达札路恭记功碑》上记载:“值赞普心中不悦之时,恩兰·达札路恭乃首倡兴兵入唐,深取京师之议,赞普遂以尚·野息囊通与论达札路恭二人为攻京师之统军之帅,直趋京师。”

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达札路恭身份的身份的变化。

之前我们提到过,恩兰家族在吐蕃历史上从未现过身,小邦及家臣名录里没有恩兰家族,拥有采邑的吐蕃贵族名录里也没有恩兰家族。

达札路恭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就是举报了尺带珠丹被害的案件,之后他又积极参与灭佛运动,一举奠定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赤松德赞亲政之后,达札路恭已经有权参加御前会议。但在755年至

763年之间的大事记年上,没有达札路恭主持盟会记载。可见他也就是进了吐蕃的政治局,肯定不是常委。

当时主持对唐作战的大臣尚赞摩,他是吐蕃东道节度使。但很有意思的是提出攻打唐朝的居然不是尚赞摩,而是达札路恭。

按道理来说,尚赞摩坐镇唐蕃边境,应该更了解唐朝的敌情,提出作战计划的应该是尚赞摩。

但按照《达扎恭禄记功碑》的记载,“(达札路恭)洞悉了李唐政局的败坏”,因而提出了攻打唐朝的建议。

林冠群先生因为这个有点奇怪的情况,推测达札路恭可能是投靠吐蕃的粟特胡人。

不过林先生也承认,现在相关资料太少,缺乏直接证据,只能是种推测。[1]

确定了出兵计划以后,吐蕃重臣尚·结息、达札路恭、尚·东赞、尚·赞磨受命出征,达札路恭被任命为元帅,位次仅在大相尚·结息之后。等到尚·结息被召回拉萨,达札路恭更是主持了后续的军事行动。

由此可见,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达札路恭获得了吐蕃王室更大的信任,要知道除他以外的三位重臣都属于外戚集团,只有他是个外臣。

达札路恭也确实没辜负赤松德赞的信任,蕃军进展得非常顺利。《资治通鉴》记载:“(763年)7月,吐蕃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

相应的记载,在记功碑里有描述:“任为往攻(唐地)州县堡寨之先锋统军元帅,其精娴弓马战阵,所出计谋,均操胜算,先克唐廷藩属(吐谷浑)阿豺部,自唐土夺取人口、辖土,唐人震惊。于唐境之野猫川……湟水之滨……等地,开始纳贡。达札路恭利于社稷,献大计谋,对赞普忠贞,对社稷裨益,心地纯良。”

虽然这段记载里的地名不太好确定,但结合唐史里的记载,大致可知吐蕃军队基本拿下了陇山以西的各处州县。

其中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一个是《通鉴》记载的“(吐蕃)尽取河西、陇右之地”。

这时候,河西走廊依旧在唐军手里,河西走廊东段的凉州是广德二年(764年)被吐蕃占领的,之后河西唐军又坚持了二十多年,到了唐德宗的贞元二年(786年),敦煌才被吐蕃占领。

《通鉴》里出现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吐蕃占领陇右之后,截断了河西与关中的联系,导致唐朝以为河陇两地都丢了。

另外,《通鉴》里还提到了两个地名,分别是凤翔和邠州。

凤翔在今天宝鸡市的凤翔县,唐肃宗于至德二年(757年)取“凤鸣于岐,翔于雍”的祥瑞之意,升凤翔郡为凤翔府,称“西京”。

邠州就是今天陕西省彬州市,它东联奉天(陕西省乾县),西接泾州(甘肃泾川县)是陇山古道的重要节点。

《通鉴》提到“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意思就是吐蕃军队已逼近陇山防线的腹地。

紧接着,事件的高潮到来了。

《通鉴》记载:“吐蕃之初入寇也,边将告急,程元振皆不以闻。冬,十月,吐蕃寇泾州,刺史高晖以城降之,遂为之乡导,引吐蕃深入;过邠州,上始闻之。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师震骇。……上方治兵,而吐蕃已度便桥,仓猝不知所为。丙子,出幸陕州,官吏藏窜,六军逃散。”

这段记载的意思就是,吐蕃军队打过来了,边将告急,大宦官程远振不知为啥隐瞒了消息。十月,吐蕃围攻泾州,刺史高晖开城投降,做了吐蕃的带路党。等到吐蕃军队都过了邠州,李豫才得到消息。还没等唐朝反应过来,蕃军已突破陇山防线,杀进关中平原,乾县、武功县相继遭到攻击。武功县隶属于咸阳,距长安只有六十公里。

吐蕃军队都快看见长安城了,唐朝还是没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唐代宗李豫急急忙忙的“以雍王李适[kuo]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以御之。”

可此时的郭子仪已经被罢了军职回家晒太阳去了,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就凑了二十多个人。等他到了咸阳,就见吐蕃领着吐谷浑、党项、氐、羌二十多万人,弥漫数十里。郭子仪一看这状态,还打个锤子,自己这点人还不够塞牙缝的。可他派人回去求救兵,程元振居然挡着,根本见不到李豫。

整个战役过程中,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在陕西周至县(盩厔)附近带二千人马向海潮一样的蕃军,发起了决死冲锋,但这点人马杯水车薪,最终吕月将力尽被擒。

等吐蕃军队过了渭河,李豫见势不妙,卷铺盖跑到了陕州(河南省三门峡市)。

这已经是唐朝在七年之中,第二次天子跑路了。

网上有个段子,说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天子九逃,都城六陷”。我是没算过,到底跑了几次,反正是没少往外跑。不过唐朝也挺逗,皇帝被人打得到处乱跑,国家硬是撑了一百五十多年,这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件奇葩事儿。

吐蕃打进长安的事情,在大事记年里也有记载:“尚·结息、达札路恭、尚·东赞、尚·赞磨等人引劲旅至京师,京师陷。唐帝遁走,乃立新君,劲旅还。尚·结息还至蕃土召集大议会。是为一年。”

不过,大事记年里记载的时间是在762年,唐史记载的是在763年。这两个时间上的差别,应该以唐史的记载为准,因为762年的下半年,吐蕃还分发了唐朝给的丝绸。

按道理说,吐蕃军队没有打进长安的时间。

恩兰·达札路恭记功碑


吐蕃进了长安以后,立邠王李守礼的儿子李承宏做皇帝,改元,置百官。

李承宏又不傻,坚决不干,可吐蕃人说:“你是金城公主的兄弟,就你了,不干不行!”

于是李承宏挥泪做了皇帝。

这时候尚·结息已经奉召回吐蕃了,所以唐史记载的是马重英和降将高晖运作了另立新君的事件。

吐蕃在长安一共待了十五天,居然能运作一整套立新君、置百官、改年号,这一整套事情,可见吐蕃对唐朝的官僚制度不是一般的熟悉。

之后,郭子仪在关中到处奔走总算收拢了几千人,但这点人去跟吐蕃硬钢,跟送菜也没啥区别。

所幸当时唐朝余威尚在,关中百姓、唐朝官员人心未散,各地零星的唐朝武装都在向长安开进。

郭子仪趁机在长安周边,白天击鼓张旗,夜晚多燃篝火,长安百姓也纷纷谣传:“郭令公自商州将大军不知其数至矣!”

于是,吐蕃军队在大肆劫掠一番后,撤离了长安。

投降吐蕃的高晖,不知道为啥没跟着吐蕃往西走,而是带着麾下三百人向东跑到了潼关,被潼关守将擒而杀之。

吐蕃西撤的时候,再次途径凤翔,节度使孙志直闭城拒守,吐蕃围攻数日不能克。镇西节度使马璘带精骑千余人,赶长安勤王,正好碰上凤翔之围。他率众突入城中,不解甲,背城出战,阵斩千余人。第二天,蕃军再次逼城求战,马璘立马城门之外,以示决死之心。

吐蕃将领见状,对身边人说:“此将军不惜死,宜避之。”

遂撤军而去,屯兵于原州、会州、成州、渭州之地。

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地方在哪里,原州在宁夏固原、会州在甘肃会宁县、成州在甘肃成县、渭州在甘肃陇西县。

吐蕃在这四个地方驻军,就意味着唐蕃隔陇山对峙,这也是之后几十年中,双方战线的基本态势。


吐蕃打进长安也就是这些事儿了,下面我们来说一个学者争论的话题,就是这次军事行动到底偶发性事件呢,还是必然性事件。

关于这个问题,王忠、任小波、林冠群等几位老师的意见泾渭分明,王、任两位老师认为,此事纯属偶发事件[2],林冠群老师则认为吐蕃有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属于谋而后动,不同意前面两位学者偶发性事件的判断。[3]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其实,偶发还是必然,要看你从哪个角度上理解。

如果从大格局上看,那一定是必然!

因为唐朝实力的断崖式跌落是吐蕃打进长安的前提,要是没有安史之乱的爆发,吐蕃肯定打不进长安。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我也不同意林先生谋而后动,制定过打进长安作战计划的推测。

因为战争充满了偶然性,尤其是在古代交通、通信能力很差的前提下。其实还别说古代,就是现在科技加持下,战争目标的达成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正打着的俄乌之战,普京要是知道能打成这个熊样,开始的时候他就不会这么打。

所以,很难想象赤松德赞会在拉萨的御前会议上就拍板,派兵打进长安。

另外,吐蕃进入长安以后,立新君、设百官、改年号,但这些操作不能证明吐蕃一个稳固控制长安的计划。因为关中平原无险可守,吐蕃想要稳定控制长安,必须要控制长安周边的战略据点。

按《通鉴》的记载,吐蕃麾下的吐谷浑、党项、氐、羌军队有二十多万人。当然,我也觉得这个数据本身可能有点问题。但就算没有二十万,有个十几万人,这些军队也足够去长安周边占领防御据点了,但吐蕃没有任何相关军事动作,所以才有了郭子仪故布疑兵的机会。



再有一点,我觉得几位老师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忽略了地理因素。

正好借这个机会,我们把陇山古道讲一下,这也是吐蕃往关中打的主要线路。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利用假期,特意沿着萧关古道走了一遍,就是从固原一直走到了乾县。

找到了不少当时唐蕃反复争夺的地点,所以我才敢在这儿跟大家白呼这条古道。

从我的亲身感受来说,泾河河谷确实适合大规模军队行军。这条河谷非常的宽阔,窄的地方也有一公里多,两侧的山梁像两道墙一样夹着河谷,相对高差超过了300米。我还特意找了一条翻山的路尝试了一下,就算以现代的交通条件,翻山的路都有点困难。吐蕃军队行进不可能翻山走,只能沿着河谷行进。

汉唐时期穿越陇山的主道有两条,分别是萧关道陇关道

萧关道是从宁夏固原,经萧关平凉,沿着泾河河谷向东,过泾川、邠州,再向南经永泰、乾县、礼泉咸阳、长安

陇关道是从天水清水县,过大震关陇县,沿千河河谷向东,经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咸阳,再到长安。

吐蕃这次进攻的路线唐史里描述得很清晰,前半段走的萧关道,后半段走的陇关道,两段路线的衔接点正是凤翔

也就是说,吐蕃统帅能认识到了凤翔的战略意义。

再加上,吐蕃军队在这次进攻的路线上,明明已经打下了大震关。

大震关距离凤翔,只有区区一百公里,其间无险可守。可吐蕃军队两次围攻凤翔,没打下来居然就算了。

要知道,保证陇关、萧关两条大道的畅通,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兵力送到关中,这是稳定控制长安的必要条件,可吐蕃恰恰没这么做。

这也反过来说明,吐蕃并没有一个控制长安的计划。

那么他们扶立新君的操作,就只能认为是扶起来再说,行就行,不行拉倒。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我个人的观点是吐蕃打进长安的军事行动,本质上是一次惩罚性的攻击。

它的发生即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从背景上说是必然性事件,从事件本身来说,则是个偶然性事件。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带有必然性的偶发事件。

吐蕃确实决定打唐朝了,但真的打进了长安,是吐蕃和唐朝都始料未及的情况。

这件事对达札路恭来说,是个非常成功人生经历,他也凭借这项不世之功,获得了吐蕃丰厚的赏赐。

在记功碑上记载,“达札路恭与子孙,永赐大银字告身,并赐予三百军士。禁卫军彭域千户长,世袭罔替,永不授与他人。”

同时,达札路恭还受封为大内臣,兼首席司法大臣,位居众相之列。

好啦,跟达札路恭有关的内容也就这些了,至于记功碑是不是从蔡公堂搬到布宫门前,这件事情还有争议,我们就不细说了。

总而言之,达札路恭是吐蕃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虽然他身上有很多说不清的地方,但不影响他在风云激荡的吐蕃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期,咱来说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赤松德赞的弘佛事业。


参考书目:

[1][3]、《吐蕃大论恩兰达札路恭(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研究》_林冠群;

[2]、《新唐书吐蕃传笺证》_王忠;

《公元 763 年吐蕃陷长安之役———吐蕃王朝军政体制探例》_任小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孤独的魔山寨债主

上一集声音太杂了,跳这集来了

念耶

八国联军进长安版 可惜唐朝皇帝算汉人 不好骂

念耶

二十对二十万 这二十个应该留下姓名 勇

念耶

厉害啊 住拉萨占地到甘肃右下角 离长安不到200公里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芬兰-约恩苏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芬兰被称为千湖之国,约恩苏就有很多湖泊,湖水清澈,在湛蓝的湖水边发半天的呆,阳光洒在身上温柔又温暖,想想就很惬意。...

by:恋景旅行APP

爱尔兰-豪恩角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嗨,我亲爱的朋友,选择来到豪恩角游览玩耍,这将是您最正确的决定。豪恩角在爱尔兰语中意为“山中的空心”,位于爱尔...

by:恋景旅行APP

爱尔兰-康恩湖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来吧来吧,亲爱的客官,欢迎您造访爱尔兰最久负盛名的垂钓湖泊——康恩湖。话说康恩湖坐落于爱尔兰的梅奥郡,因垂钓而...

by:恋景旅行APP

新西兰-吉斯伯恩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嗨,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来到新西兰这座充满乡村魅力的城市——吉斯伯恩。吉斯伯恩位于新西兰景色优美的北岛东海岸波弗蒂...

by:恋景旅行APP

芬兰-约恩苏教堂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在欧洲,教堂总是承载着一个城市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代表,游客您好,很高兴能与您共同参观约恩苏教堂。位于芬兰北...

by:恋景旅行APP

爱尔兰-梅瑞恩广场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朋友,您好,欢迎您来梅瑞恩广场玩耍游览。其实,梅瑞恩广场又叫梅林广场,位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市中心。梅林广场...

by:恋景旅行APP

爱尔兰-欧布莱恩塔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嗨,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来观光爱尔兰最上镜的塔——欧布莱恩塔。欧布莱恩塔坐落于爱尔兰克莱尔郡莫赫悬崖的最高处,由...

by:恋景旅行APP

荷兰-豪达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从鹿特丹往东北方向行进大约25公里,就到豪达了。豪达是典型的荷兰式古老城镇。古老的建筑、错综交织的...

by:恋景旅行APP

爱尔兰-博纳布罗恩石墓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哈喽,亲爱的客官,欢迎您来克莱尔郡最古老的古石墓之一——博纳布罗恩石墓参观游览。博纳布罗恩石墓寓意是“悲伤之洞...

by:恋景旅行APP

倾听朗达·拜恩

澳大利亚女作家朗达·拜恩的经典作品(共五本)。

by:梦迪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