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四大问”

2023-04-07 11:11:2117:21 2.2万
声音简介

100万人都在听的商业日课,带你提升商业认知,发掘商业机遇。

>>加入《每天听见吴晓波·第七季》<<


作为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万科的动向被视为行业风向标。


前几天的万科业绩发布会上,郁亮这样总结当前的楼市:房地产市场既没有“狂飙”,也没有“倒春寒”,市场仍然处于温和恢复的阶段。


春节以来楼市的复苏,给人一种前进三步,倒退两步的迹象,令人摸不到那条清晰的复苏路线。像极了小巴所在的杭州,都4月初了,依然是阴雨绵绵,春意盎然还需时日。


从各个城市来看,复苏最迅速的上海,也开始作“妖”了。


今年以来,1月的上海二手房成交0.81万套,2月1.93万套,3月2.4万套,这2.4万套是近20个月来二手成交首次破2万套,意义不凡。


可是再细看3月每周的成交情况,又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从月初第一周的5811套,缓慢跌到了月末的4704套。而寻常的楼市成交行情,是月初低,月末往上走,月末出现翘尾。


最近的房地产市场,除了复苏行情令人摸不透脉络,各路新闻和政策的变动也层出不穷,引发热议。


于是,在这样一个微妙的节点上,小巴选取了四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来探讨房地产的现状和趋势,希望能在模糊的复苏中找到一些思路和方向。


一、房地产税会不会开征?


最近,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比较》期刊上发表《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一文。文中提到,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应尽快开展试点。


文章发出后引起热议,有人认为,这是房地产税扩大试点重出江湖的强烈信号。


真的如此吗?房地产税的脚步近了吗?


二、限购、限售有可能全面取消吗?


4月3日,郑州已经取消了二环外的限购;4月6日,合肥放开了部分区域限购……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取消或者放松限购政策。北方很多二线城市,所谓的限购已经名存实亡。强二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也有部分松动。


那么,限购、限售这类限制性的政策可能会全面放开吗?


三、全面放开“带押过户”有何作用?


3月30日,自然资源部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协同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便民利企服务的通知》。至此,“带押过户”的时代来临了。


按照原来的模式,二手房的卖方需要先筹集款项,还清按揭贷款,将完整产权赎回后再卖出。对此,部分中介机构也瞄准了商机,一手提供过桥贷款,一手收取高额的利息。


实行“带押过户”政策后,无需归还抵押即可交易过户,银行作为担保人,省去了这笔过桥资金,降低了老百姓二手房交易的成本。


本质上这是一项便民政策。那么这时放开“带押过户”,作用几何?


四、大型民营房企该救吗?


在这两年楼市低迷期,许多民营房企接连发生债券爆雷、资金链断裂事件,不少已经躺进了ICU。


民营房企不仅困住自己,其带来的烂尾楼事件,还引发蔓延全国的断贷潮,也让买房者对楼市的信心蒙上了一层灰。


近日,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至少10家房企发布停牌公告,因为核数师空缺、核心人员离职等原因致年报难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房企之难。


此前,政府已经出手保交楼,如今情况如何?一片哀嚎的民营房企该不该救助?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小巴询问了多位大头,邀请他们来深度剖新。小巴先简单剧透一波:


1.中国有一千个理由应该征收房地产税,但房地产税的征收有一万个难点。


2.限购政策的取消,需要有一些替代性方案出台。


3.“带押过户”属于技术上的推动,真正的推动是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


4.救助民营房企进入了攻坚时刻。


下面就具体来看看大头的观点。


一、房地产税会不会开征?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认为,舆论对楼继伟的文章可能存在过度解读。


虽然楼继伟曾任财政部部长,但公开信息显示,楼继伟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官方职务。刊发该文的期刊《比较》也并非官方媒体。因此,无论是作者的身份,还是发布的渠道,这篇文章都是非官方的。


这篇文章认为,房地产税征收最大的难点是房地产如何估值。


而实际上,中国房地产税最大的难点在于法理。


中国的商品房价格构成中,很大一部分是土地出让金。有人说这是中国的土地财政。而实质上是中国的土地融资,地方政府一次性把70年的土地使用权,让渡给业主,并一次性收取了70年的土地使用费用。


但很遗憾的是,中国的房产业主并没有私人的土地产权,甚至没有永久的使用权,最长仅仅是70年的土地使用权。房地产税征收最重要的法理是,业主拥有恒久的产权或使用权。


土地出让金的含义是什么?是租金还是使用税?


而70年的土地使用权费用已经以土地出让金的形式支付,在此基础上再征收持有阶段的房地产税,可能涉嫌“税上税”的法理障碍。


另一个重大的理论障碍是,70年的土地使用权使得不动产的估值呈现断裂的函数。


纯属假定:


今天100万元买的一套房子,在第69年的时候,已经增值到了1000万元。


这个增值绝非是因为建筑本身而增值,中国的住宅设计寿命仅仅为50年,如果已经使用了69年的住宅没有垮塌、没有变成危房,已经实属幸运,就建筑本身而言,可能已经一文不值。


所谓增值,是因为土地而增值。


在69年时,假定需要缴纳1%的房地产税,一年10万元,业主还愿意交吗?


因为到第二年,土地使用权就到期了。


2021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


但《民法典》也指出:“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并没有说是无偿续约,很可能还需要再交一笔下一个周期的土地出让金,或者叫土地使用权费用。


如果中国的住宅到第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时,开始征收房地产税,法理上就没有任何障碍了。


中国有一千个理由应该征收房地产税,但房地产税的征收有一万个难点。


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开始时的顶层设计就决定了的。在过去长达20年的时间内,房地产税的立法和实际征收都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进,这个残酷的现实也证实了其难度。


“刘晓博说财经”新媒体创始人、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认为,


2023年中国有没有可能启动房地产税试点?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不算小。


首先,房地产税悬剑效应对楼市伤害太大,早日发布一个理性的、温和的房地税试点方案,有利于楼市走稳。


第二点,从现实层面看,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急需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由于房地产低迷,2022年全国卖地收入减少了2.02万亿。表面上看,去年卖地少了2万亿,实际出让金收入6.69万亿。但其中40%以上是地方国企或者融资平台接盘。


如果地方融资平台不托市,则2022年全国卖地收入可能只有3.5万亿左右,那对经济的影响就大了。


下图是截至2021年末,各省市政府的“债务率”(债务÷地方年度财政总收入)和“负债率”(债务÷当地GDP)。其中广义部分,包括了城投债;非广义部分,没有包括城投债(只是普通地方债+专项债)。


可以看出,各地的广义债务率和负债率都已经比较高了,就连北京、天津这样的中心城市都不例外。


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经济落后、人口流失地区的运转,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了创纪录的9.71万亿元,增长17.1%。很显然,地方政府需要找到一张稳定的“长期饭票”,事情已经非常紧急了。


衡量房地产税率是否适当,关键看两点:首先看老百姓是否能负担得起,其次地方政府的收入是否够用。


由于人口红利、土地红利都日渐式微,未来政府也需要精兵简政,不能再让那么多人吃财政饭了。城市和城市之间,省和省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比如,如果广州的房地产税率偏高,企业、个人一定会流向深圳;反之,亦然。


人口流失、经济衰退地区如果开征房地产税,一定会让更多的人用脚投票,卖房走人,最后人财两空。而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繁荣、人口增长,不用征收多少房地产税就可以维持正常运转。这恐怕才是比较麻烦的事。


二、限购、限售有可能全面取消吗?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


是不是会继续松动,甚至解除限购,还是要看市场的发展。


现在市场处在一个微妙的阶段。春节后市场复苏较为强劲,但受房地产市场以外的各种因素影响,比如宏观经济形势、各行各业的收入预期、就业形势、外贸出口形势等,市场复苏能否以更大的力度持续下去,似乎还要打一个问号。


如果市场复苏能持续,比如再持续三个月,那么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限购,未必会松动和解除。但如果市场再度低迷,二线城市的松动甚至解除限购,几乎是必然。


限售,是不同城市对不同商品房限定的一些条件,是局部的,少数的,不具有普遍意义,每个城市根据具体情况,或许存在松动的可能。


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所长吴翔华


限售政策目前就可以取消,而限购政策取消需要先有一些替代性方案出台。


限售政策对楼市调控的作用较小,购房者买入期房,交房时限售期基本结束了。若还在限售期,一般是先交易,等期限到了再配合过户。


所以,限售政策意义不大,这时取消,一来可以增加房子流通量,二来从心理层面给大家一种支持。


而限购政策不同还不能轻易退出,否则一些热点城市的局部地段可能进入过热状态。当然可以做一些调整,比如调整限购区域的划分。


限购政策主要为限制两种买房者:


1.外来炒房型。这类肯定要限制,但如果真的在本地工作,可以适当放宽,比如交社保/缴税半年,就能买房。


2.本地炒房客。这类依然要保持限购,但可以在限购范围上可以做一些微调。


如果真的要取消限购,那么应该先出台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政策。


按照政策规定,出售二手房,“满五唯一”可免个人所得税,不满五或不唯一的二手房,出售时需要缴纳差额的20%或总价的1%,作为个人所得税。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总价的1%。比如,一套房子买入价300万,卖出价500万,差额的20%即40万,而总价的1%是5万。


为遏制炒房,我们可以把原先政策中的“缴纳差额的20%或总价的1%”,直接改成“缴纳差额的20%”用来控制炒房行为。如此一来,限购政策就可以退出了。


三、全面放开“带押过户”有何作用?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


虽然带押过户一直有需求,但突然对此大开绿灯,是由两大力量推动的。


第一是地方政府部门,他们深知二手房交易是整个市场交易的终端,终端梗阻,整个市场循环就不畅。


二是银行部门,大部分银行仍然把住房按揭贷款视为优质贷款,银行不愿意肥水流向外人田,因此也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带押过户几乎是一个三赢的模式。既降低了买卖双方的风险,又大大减少了交易环节上的繁琐。


时下金融机构视个人按揭贷款为优质资产,甚至很多银行想方设法阻止贷款人提前还按揭。开辟了“带押过户”的交易,银行也可以使按揭客户不流失。


带押过户,当然使二手房交易更为安全和快捷。但无论如何,这种推动是技术上的推动,真正对市场的推动,仍然是人们对市场未来的信心和预期。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甫


带押过户有助于买卖双方的资金安全以及信任程度,降低了交易出现意外情况的风险。此前经常有业主挪用买家支付的、应该用来归还贷款的房款,甚至出现携款跑路的情况,导致交易无法进行。


同时,大大提高了房产交易的效率。之前需要先预约归还贷款、解除抵押登记等程序,少则一个月,多则几个月,导致房产交易周期过长。


这项政策很利民,但风险也不是没有,比如各地区、各银行执行这项政策的尺度不同,有的银行可以操作,有的不允许如此执行;再者,会不会出现银行设定附加条件,比如买家也必须在本银行按揭贷款、贷款利率不给优惠等等;再有,如果房贷剩余金额低于房产价值,如何处理。


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建议大家做好预案应对变化。


四、大型民营房企该救吗?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


政府肯定要救,但就本质上来说,并非是为了救房企。政府救的主要是购买到烂尾楼的受害者,救的是市场预期和信心,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


每家房企的情况千差万别,债务危机的数量和性质也完全不同,现有的资产状况也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对哪家民营房企救或者不救。


就总体政策来说,官方已经在实行救助,比如金融十六条政策,并将继续尽力保护市场,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政策会尽力救市,但对每一家房企来说,基本的原则仍然应该是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


每一家房企,最后是不是能生存下来,还是要看自己的资产状况和债务危机的程度。


当然所有这些救,理论上都是“续命”。真正的救命,是市场信心的恢复,预期的扭转,销售的持续复苏,有大量的销售回款,才是房企自我造血功能的恢复,才是真正的救命。


如果这一条件不存在,仅仅靠债务展期等输血的手段,最后还是很难保命的。


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所长吴翔华


目前各地花了很大力气,用国开行的贷款去保交楼,救的正是民营房企,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救助也进入一个攻坚阶段。


救助是分批次的,比如对于尚有资产,但遇到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这种情况下将其资产执行了,或者将资产抵押给银行,用贷款来保证项目运转,从而完成交付。


目前的救助已进入到攻坚阶段。不少项目资不抵债,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些企业,很容易形成一笔坏账。


这给政府的救助提出了一个难题。并非政府不想救助,而是不知从何找到切入点。这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尚未复苏,各方信心不足的阶段,这类项目可能要暂时搁置,等后续房地产市场信心恢复时,或将迎来转机。


当然,还得看市场的具体走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久妖有声

故事太精彩啦,成人又更新新的专辑啦,总是让我的耳朵怀孕,你要负责哟,感谢你的分享,他可以在我的枕边帮我入眠,好幸福哟

北望_长安

机器朗读,应该人工

猜你喜欢
中国房地产行业全书中国房地产行业全书中国房地产全书

中国房地产行业全书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国房地产行业全书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国房地产行业全书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国房地产行业全书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国房地产行业全书中国房地产行业...

by:产业地产章伟

房地产江湖40年|房地产人必知

您好,感谢您长久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陪伴。我会努力做好节目,给大家带来更多、更有效的精准价值传递。另外,如有需要,可以加我VX:nlbest,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by:地产牛大帅

房地产

投资中的一个方向

by:奔牛大哥谈财经

2022房地产估价师丨房地产估价基础与实务

师资介绍王竹梅老师简介【全集+讲义加薇信guoer5393(备注喜马拉雅)】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有近二十年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评估公司、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工程...

by:逢考必过儿

2022房地产估价师丨房地产估价原理与方法

王佑辉老师简介【全集+讲义加薇信guoer5393(备注喜马拉雅)】211高校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土地资源经济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导师。注册...

by:逢考必过儿

2022房地产估价师丨房地产制度法规政策

林澍老师简介【全集+讲义加薇信guoer5393(备注喜马拉雅)】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多年专注于建筑类资格考试教研和教学工作;对知识的分析和把握全面、讲解...

by:逢考必过儿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房地产泡沫入门书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一直在全球各地上演,但21世纪的这轮房地产行情却具有典型意义,其中尤以美国为*,涨如天堂,跌如地狱。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当代著...

by:多云下的蛋

房地产会计

❤️:anyv0411学习那么多财税知识,依然没做好一本帐,到底差在哪?差在不会用,差在经验少,差在没人指导,我们打造了一个学习型组织东方会计微课堂,带你学...

by:东方会计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