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和布丽吉特:一段真正的“法兰西爱情故事”

2023-09-08 08:39:2209:57 3190
声音简介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同日访华,但两人却没一块来。

马克龙是坐着总统专机降落北京的。

而冯德莱恩则搭乘了民航。

结果,就有人开玩笑说,小马哥之所以没让老冯大姐坐自己的专机,那一定是担心年长自己24岁的第一夫人布丽吉特吃醋啊。

这样的解释,当然是玩笑了。

2018年,马克龙夫妇曾经受邀访问过咱们中国

别的不说,就看官方的新闻,基本就能解释一部分原因了。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访华,相比于马克龙总统的“受邀”,有关她的报道叫做“经双方商定”。

这就很明显了。

“受邀”,说明中国有见你的意愿,希望通过双方的交流来提升国家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各领域的合作;而“商定”,其潜台词就是,我原本也没打算叫你来,对你的到访没抱太大兴趣,但你又主动要来,那么,出于外交礼仪我们也不会拒绝。

因此,马克龙总统和冯德莱恩主席虽然同一天来,但咱们也是分了两批进行接待的。

从专机下来的马克龙有红毯和三军仪仗队的欢迎仪式,走的是标准的国事访问流程。

相比之下,冯德莱恩那边,接机的是咱们的环保部长——并非像一些新闻说得那样坐机场摆渡车出站,中方确实安排了接机队人员,但规格跟前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这个晒图的法国议员,说的是冯德莱恩被接走,他自己坐上了摆渡车离开

毕竟,这些国家大事和国际外交活动,台前幕后的故事可多了,拿女人“会吃醋”来解释,格局确实显得小了。

而且,如果你再稍微了解一下马克龙和布丽吉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曲折经历,就会明白,这两人的感情,似乎早就超越了和别人在一起容易引发对方醋意的那个阶段。

别看两人结婚才十五六年,但他们公开恋情,已经快30年了。

对,你没看错,1977年12月出生的马克龙,早在1995年,才16岁多点的时候,就已经正式向42岁的布丽吉特表白了。之后,他被老妈安排紧急转学,离开了布丽吉特任职的学校。临走前,马克龙曾对布丽吉特郑重的许下誓言:“等着我,我一定会娶你”。

直到...2007年,两人最终修成正果。

两人的婚礼现场,这时候,双方的家人才最终释怀

接着,咱们就从头说说这段“法兰西爱情故事”。

1993年,法国亚眠市的一所中学,来了一位转校生,叫做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这位少年虽然个子比较紧凑,不够高大威猛,但胜在五官立体、头发浓密,长着一双会说话的蓝眼睛。

这时候,布丽吉特在这所学校担任法语和拉丁语老师,为人十分阳光开朗。她的丈夫安德烈·奥奇埃尔是名银行管理人员,两人育有两女一子。

40岁的中学老师布丽吉特

布丽吉的大女儿和马克龙是同班同学。她第一次听到马克龙的名字,就是从女儿口中得知的——这个转学生长得不赖,但不太爱和同学们交流,只是整日捧着书看,很腼腆。他爸爸是大学教授,他妈妈是医生。可似乎这两口子关系不怎么样,长期分居,马克龙平时都是跟着奶奶生活的。

青葱岁月的马克龙

不久后,马克龙加入她开设的戏剧课外兴趣小组,两人才第一见面。

布丽吉特很快开始留意这个奇特的男孩,发现他并不是女儿口的书呆子,反而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非常有自己的见解。

布丽吉特很欣赏马克龙的这些“过人之处”,经常把他的作文拿到班上朗读传阅,还主动指导写作。

就这样,在戏剧社,一来二去两人的接触的越来越多,相处也从师生变成了朋友。

布丽吉特正在指导戏剧社排练

渐渐地,布丽吉特愈发欣赏这个少年;而在马克龙的心里,他大24岁的老师,竟然和自己的灵魂无比契合,两人毫无代沟,甚至比那些同龄人还默契。

不知不觉中,双方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互相产生了浓烈的好感。

一些时候,布丽吉特还会带马克龙和女儿一起回家,包括布丽吉特的丈夫安德烈·奥奇埃尔在内的人们,当年都曾经以为,布丽吉特的女儿劳伦斯是马克龙的女朋友,根本就没再往别处想过。

2018年,劳伦斯一家三口走在爱丽舍宫的红毯上

直到1995年,在某次戏剧表演时,两人激动得在场上拥吻起来....

坐在台下的马克龙妈妈立马就察觉出了,这个吻“不对劲”,开始怀疑儿子和这位只比自己小三岁的女老师之间“有故事”。

还没等马克龙的老母亲做出什么反应,“疯狂心动”的马克龙先一步向布丽吉特表白了。

面对学生的浓烈示爱,布丽吉特虽然也有同感,但依旧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比较冷静。她并未马上答应这个求爱,而是让马克龙再多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一个大自己24岁,已经结婚21年,有3个孩子的中年妇女。

马克龙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他就是真的爱布丽吉特,不管她的年纪,有没有孩子,结婚了多少年。为了爱,对他而言,这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40多的布丽吉特虽然不再年轻,但阳光自信

不久后,布丽吉特被马克龙的老妈找上门来。

这位医学博士开门见山地告诉布丽吉特,自己的儿子将来是要干大事儿的,请她不要耽误了马克龙的前程。

而布丽吉特则两手一摊,无奈地表示,感情属于两个人的问题,单独的自己一方,无法承诺什么。

为了赶紧“挽救儿子”,马克龙的爸妈在学期尚未结束的时候,就把他转到了巴黎的一所学校。

离开前,马克龙曾偷偷约会了布丽吉特,郑重地许下誓言:“等着我,我一定会娶你”。

布丽吉特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真爱,确实就是这名小了她24岁多的少年。

她回到家,向丈夫安德烈坦白了自己和马克龙的恋情。

听完妻子的坦白,安德烈震惊不已——这个努力工作、热爱家庭的男人和布丽吉特1974年结婚,此时已经算是超过20年的老夫老妻了,孩子都养了仨。

1974年6月22日,布丽吉特的婚礼现场

安德烈认为这两人只是一时冲动昏了头脑,时间长了,再加上两地分离,可能就会逐渐冷静下来了。

因此,他没有接受布丽吉特的离婚请求,他觉得他们的婚姻,还有挽救的余地。

没成想,在“挽救”了11年后,安德烈终于认输了。

2006年他答应了布丽吉特的离婚请求。

次年,已经是法国经济部高级公务员的马克龙终于正式迎娶了布丽吉特。

在婚礼上,马克龙笑的就像当年那个17岁的孩子一样,为了这一天,他足足的等了12年。

到这份儿上,双方的家人,也都释然了,衷心表达了对这段婚姻的祝福——这确实是真爱,两人早就铁了心在一起了,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更没想到的是,布丽吉特和比她大3岁的婆婆相处得很好;而马克龙也和布丽吉特的儿女们关系融洽——毕竟都是同龄人嘛。

马克龙的老母亲,一个强势的女人

婚后,马克龙的政治生涯可谓扶摇直上,很快他就受邀出任了总统府副秘书长,以及后来的经济部长,直到2017年,当选法国总统。

结果,就有人推断,马克龙结婚后一路开挂般的升职经历,应该离不开他身后的布丽吉特。甚至还有些八卦媒体说,布丽吉特娘家那边拥有一个跨国糖果企业,势力强大。

这个...就有点太过夸张了。布丽吉特娘家确实属于一个富裕的家族,父亲让·特罗尼厄经营着一家巧克力工厂,雇佣了四五十个工人。目前,这个企业被她侄子接手并做大了规模——在法国开了7家分店。

显然,你将其比作一个甜品世家还算说得过去,但要达到富可敌国,能够左右法国政坛的那种“神通广大”的程度,还差得远。

马克龙的成功,确实离不开布丽吉特过人的才能,特别是她的交际能力,在竞选中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你说这跟布丽吉特娘家一族的操纵有关,那就太夸张了。

布丽吉特虽然脸上褶子多,但腿保养的极好

可以说,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的婚姻就像一部浪漫小说,而她就是那个“万人宠溺”的女主人公。前夫对她的出轨主动表示原谅,离婚后也未曾向外界说过半句前妻的坏话;嫁给马克龙后,更是被他公主般的娇宠。

但最根本的,还是,这个女人,真有两把刷子。

这样的秀恩爱很日常

布丽吉特虽然不年轻了,更不算美貌,但她总能让马克龙感觉放松,感觉到温暖,受到启发。在马克龙眼里,布丽吉特不但是他老婆,更是她的私人顾问,亲密战友。

通常,性格内向自小缺爱的男人都很容易被这种自信大方的女人吸引,哪怕对方长相一般,在他眼里也会是个艳光四射的大美女。

生活中,这类男人其实也不少,他们不喜欢小鸟依人凡事都得靠他搞定的女人,反而对独立自主,积极乐观且有见识的女性情有独钟。

一个女人能对男人产生持久的吸引力,一定是这个女人能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传

【内容简介】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名字,见过她的模样,她的出现引起了一阵“布丽吉特”狂潮。一位法语教师如何成为第一夫人?这本第一夫人的传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多...

by:建投书局

马克龙丨政坛素人如何成为法国总统,还原全面立体的马克龙丨马克龙访华为何而来

►马克龙密友执笔,一手记录法国大选背后的故事,见证马克龙从政坛新人到入主爱丽舍宫的勇气与决心。►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中近60年来最年轻的总统,20年来第一位总统...

by:影子兵

马克思传

此书由前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纂的一部科普读物,作者海因里希.格姆科夫。该书言简意赅,从中了解马克思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理论、著作的形成,感受马克思对待学习和...

by:水凝印象

马克思传

本书是“千年思想家”马克思的个人传记。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马克思的光辉一生。全书从马克思诞生一直写到他去世,从他幼年时的成长,青少年时的求学、恋爱,到他...

by:爱阅读主播

马克思传

梅林以马克思生平的光辉革命实践,以及他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经过,叙述了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和活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他用无可辩驳...

by:石渠阁

马克一下

我是马克Malik,是一枚94年出生却被喊作“叔”的留学生。从15年开始,我在微博上发布原创视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经有240万粉丝。除了那些搞笑段子视...

by:马克Malik

马克思传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Heinrich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

by:尚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