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陆羽茶经解析七之事.7.15

2023-04-23 08:42:2204:40 44
所属专辑:陆羽茶经解析
声音简介
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liǎo、苏出沟渠,精、稗bài出中田。”
孙楚:西晋诗人,字子荆。孙楚的《歌》最早记载了茶歌这样一种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茶文化现象。其称“姜、桂、荼荈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荼荈”,都是指茶。
鲁:中国春秋时国名,在山东省南部,都城在今曲阜。
渊:边缘,旁边。
蓼liǎo: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稗bài: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稗草、稗子,稗为有害水稻的杂草,广布全球温暖地区。
中田:指田间。
译文:
孙楚在《歌》中记载:“茱萸生长树颠上,鲤鱼出自洛水中。白盐出产河东,美豉产自鲁渊。姜、桂、茶来自巴蜀,椒、橘、木兰生长在高山。蓼苏出自沟渠,水稻、稗子生长田中。”
【延伸阅读】
在古代,出现过不少歌颂茶叶的歌,如唐代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中有“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cī有《茶歌》”。这里所说的茶歌是指陆羽所做的六羡xiàn茶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此外,唐代还有不少诗人创作了此类作品。比如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卢仝tóng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当然,茶歌来自生活,主要以民间创作为主。即便是文人参与,也只是由他们从民谣中整理再编曲,然后返回到人民中去。明清时期,杭州富阳一带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贡茶鲫鱼歌》。此歌便是正德九年(1514),由按察检事韩邦奇据民间的《富阳谣》改编而成。这首歌以当地茶农的口吻,通过痛彻心扉的质问,表现出对采办贡茶和贡鱼所受到的侵扰。韩邦奇也因为为民请愿反对进贡茶叶而触犯朝廷,被治以重罪。这首茶歌通俗而情真意切:
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
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
鱼兮不出另县,茶兮不出别都。
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
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
另一类茶歌,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在江西流传的茶山歌,其歌词非常有民间生活气息: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
三捆稻草搭张铺,半碗腌菜半碗盐。
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
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
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
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陆羽茶经诵读

陆羽的《茶经》是一个茶者的必读经典,本书融会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是第一部茶文化百科全书,同时也是茶道美学的集中展现。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中国...

by:小熊猫爱雕刻LY

《陆羽茶经》王建荣编译版

茶之美,让每个茶人看得懂,说得出。——以诵促学,因茶结缘,分享共修。

by:若水读茶

陆羽茶经 | 让你看到《茶经》本真

中国茶叶博物馆前馆长王建荣老师,专为爱茶人打造,那些想要读《茶经》却又读不懂的茶人,从此不知不觉走近茶艺世界,重新诠释心中的茶。经典的版本。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

by:凤凰汉竹

陆羽茶经诵读 (蓝彬主编)

主编:蓝彬,陆羽茶经文化推广与践行者,倡导生活茶理念,对茶文化创意有研习。参与策划编辑多部茶图书。擅长组织与策划茶会,是“二十四节气茶会”、“名茶品鉴雅集”以及...

by:若水读茶

陆羽茶经原文及译文|茶艺|茶哲学|茶文化

《茶经》,茶人必读。《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茶艺》,茶学专业教材。包括茶艺概论、...

by:云茶声香

陆羽《茶经》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by:林嘉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