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本:《克莱芙王妃》作者拉法叶特夫人

2023-04-29 17:06:2603:03 67
声音简介

作品:克莱芙王妃La Princesse de Clèves
作者:拉法耶特夫人(Comtesse deLa Fayette)
原名:玛丽-马德莱娜·皮奥什·德·拉韦尔涅(Marie-Madelaine Pioche de Lavergne)
作者生平:1634年生于法国,1693年卒

首次出版:1678年
出版商:C.Barbin(巴黎)
英译书名:The Princess of Clèves


Marie Madeleine de La Fayette, 姓从先生(François Motier, La Fayette伯爵),出生于法国一个贵族家庭,是三姐妹中最大的。

在1650年,她的父亲去世了,于是她的母亲再嫁给了Renaud de Sévigné,是法国作家Marie de Sévigné的叔叔,由于这层关系让Marie-Madeleine深深地爱上了写作艺术。 她的继父由于卷入政治斗争,在1652年被流放。拉斐特也跟着继父流放,再回到巴黎是为了跟François Motier结婚。他们的婚姻是一个富有的世袭和一个没落的贵族的结合。她的丈夫比她大了整整十八岁,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刚结婚的那几年他们两个生活在乡下,随后Marie-Madeleine回到了巴黎,成为了英格兰亨利埃塔公主(Henrietta of England)宫廷的一位小姐。虽然她和她的丈夫分居两地,但是他们还是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她也经常会在丈夫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直到1683年06月26日他丈夫去世。

通过她的表姐妹,她认识了François de la Rouchefoucauld,共同的思想和兴趣爱好为他俩一生的深厚友谊打下了基础。在作家的陪同下,她参加了所有法国巴黎当时最大的文化沙龙,也见到了当时最伟大的一些作家例如Jean Racine和Nicolas Boileau.

拉斐特夫人一生作品颇多,由于当时的社会并不认同女人参与写作,所以她大部分的作品用的都是假名,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La princess de Clèves》,出版发行于1678年。这本小说被很多批判家包括伏尔泰(Voltaire)称作现代法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始祖。


拉法耶特夫人的作品有中篇小说《蒙庞西耶王妃》(1662)、《柴伊德》(1670)和《克莱芙王妃》(1678)。拉法耶特最著名的小说是《克莱芙王妃》,于1678年3月以匿名方式首次出版。这部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法国小说,也是早期心理学小说的原型。 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揣摩与分析细腻入微,可与拉辛的悲剧相比。克莱芙王妃出身名门,一心敬爱自己的丈夫。在一次舞会上,她与内穆尔王爵一见钟情。她逐渐发现,自己对丈夫的爱只是一种尊重与敬仰,但她对内穆尔王爵却产生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热烈爱情。她拒绝承认这种爱情,向丈夫寻求帮助以期达到解脱。她的丈夫因此抑郁悲愤而死;她本人也终究拒绝了内穆尔王爵,在修道院内孤独了解了此生。


作品介绍:《克莱芙王妃》讲述了亨利二世末年的一段爱情故事:克莱芙王妃出身名门,一心敬爱自己的丈夫。在一次舞会上,她与内穆尔公爵一见钟情。她逐渐发现,自己对丈夫的爱只是一种尊重与敬仰,但她对内穆尔公爵却产生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热烈爱情。她拒绝承认这种爱情,向丈夫寻求帮助,以期达到解脱。她的丈夫因此抑郁不已,悲愤而死;她本人也最终拒绝了内穆尔公爵,在修道院内孤独地了结余生。

虽然小说描写的是三角恋,但并不“狗血”。 它探讨的是爱情与婚姻,欲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与冲突这一永恒主题。三位主人公都是年轻貌美、品格高尚的理想人物,具有一种古典主义的美。他们的身上集中了理想的爱情或者说纯粹的爱情所必需的一切品质。克莱芙王妃尊重自己的丈夫,但并不爱他。拉法耶特夫人细致地描写了王妃如何同心中的爱情作斗争。内穆尔公爵为了对方的声誉,也压制自己的爱情。丈夫知道妻子爱上别人后,嫉妒万分,在问与不问妻子之间犹豫。三人皆无可指摘,在爱情和道德之间备受煎熬。


(图像小说版《克莱芙王妃》,法国欧漫达高,2019年)


《克莱芙王妃》标志着法国小说和欧洲小说的一个新突破。小说言简意赅,明白晓畅,结构匀称。为了暴露宫廷的腐败,小说中有离题的闲笔。书中穿插了一些故事,比如第二部中关于安·博莱昂的故事,作者穿插这些故事,意在说明宫廷中轻佻成风。尽管如此,它仍然是第一部完整的心理小说。它将一位妇女置于真实的、不加修饰的环境中,从心理上细腻地加以描写。不管拉·罗什富科对拉法耶特夫人产生过什么影响,小说的主要成就还是拉法耶特夫人自己取得的。正如她所说,如果拉·罗什富科给了她灵感,那么她就“改造了他的心”。

作为17世纪的法国作家,拉法耶特夫人以众多的缘由展现了她所处的时代,包括她关于爱情的观点、关于女人的看法和对历史环境的运用。其中历史背景的运用,对理解拉法耶特夫人的作品与更现代的历史虚构小说相比较是很重要的。

在她的作品中,使用历史事件最显著的一面就是作品中人物的构建。她根据创作的需要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加以转化。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具备历史的知识以及对作家自身的了解也是必须的。

拉法耶特夫人的作品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印迹,尤其是她的代表作品《克莱芙王妃》。拉法耶特夫人在写给莱斯施雷纳骑士的信中,曾提到《克莱芙王妃》是对宫廷世界及其生活方式的出色模仿。但这部作品更像是回忆录。在描述亨利二世宫廷的时候,女作家参照了路易十五的宫廷。在她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宫廷、什么样的社会,其本质都是一样的:真正的君主制是宫廷君主制,而这是她所关注的。


拉法耶特夫人以理性主义和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因此,他塑造的克莱芙王妃,是美德和贞洁的化身;是守身如玉、恪守道德规范的理想人物。克莱芙王妃初以“名节”对抗爱情,继则更为珍惜和保全崇高的爱情,而拒绝当前的满足与逸乐,形成激烈的内心斗争。作者暗示“德行”应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年轻貌美的女主角于丈夫死后退隐修道院,最后悄然死去,而终于保全了“名节”。

从写作的年代上看,《克莱芙王妃》理所当然是第一部法国古典小说,但它同时也是第一部法国现代小说。因为作品的虚构性本身被它的作者否定了,理由是除了编造的一些谎言和艺术的加工与美化之外,这部小说写得过于精确。倒不是拉法耶特夫人不想把一种尽善尽美的形式赋予她的作品,而是她认为小说的美必须从属于真实。从《克莱芙王妃》问世起,文学就变成了一种精确艺术。


文学史家们认为,17世纪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宣告了“法国式”小说的诞生,它以精微细腻的细腻分析取胜,这在长时间内影响了后世作家,使法国文学一直注重描写“精神真实”,而这实质上就是法国感伤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


1693年5月25日,拉法耶特夫人在巴黎去世。



(1678年版《克莱芙王妃》扉页)



《克莱芙王妃》被认为是第一部心理分析小说,不仅以情节来推进叙事,更审视情绪和精神状态,深刻影响了三个多世纪以来的法国文学。它成为一种文学原型,巴尔扎克就是从这部作品中得到灵感,在《幽谷百合》中塑造了伯爵夫人的角色。

毛姆在他的文学评论《巨匠与杰作》提到:“一个法国人在开列十佳书单时……几乎肯定会选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这不无道理,这本书确有其超凡之处,它是一部感伤小说、一部心理小说,而且可能是历来的第一部:故事触动人心,人物塑造细腻,文笔不同凡响,篇幅简洁得体……它的魅力,在于同法兰西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密切相关,它对法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由此可见,《克莱芙王妃》有着跨越时空的生命力。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多部电影改编的底本。比如2000年苏菲·玛索主演的《忠贞》,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现代版。导演索洛斯基认为这是“一本很美丽的旧书,很准确地、很真实地反映出女性内心的世界”。




杜拉斯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评论:“《克莱芙王妃》打破写作的常规,几乎到了精神错乱的地步,就像拉法耶特夫人追述的那样。她像追溯一条河流般追述那个故事。”下面这段文摘就是佐证。

德·克莱芙夫人看完信,又反复看了几遍,但始终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只看明白德·内穆尔先生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爱她,他还爱别的女人,也像欺骗她一样欺骗了她们。她这样性情的女子,怀着一种炽烈的情爱,刚刚向她认为不值得爱的一个男人示爱,又为了对这男人的爱而冷落了另一个男人。现在她看到这种信,了解了这种真相,该有多么痛苦啊!从来没有如此惨苦而剧烈的痛心,她觉得这是今天所发生的事件引起的,如果德·内穆尔先生以为她爱他是毫无根据的,那么她也绝不会去关心他爱上另一个女人。然而,她这是自己误解了;她觉得极难容忍的这种痛苦,其实就是嫉妒,以及伴随嫉妒的深恶痛绝。她从这封信看出,德·内穆尔先生早就有这种风流韵事了。她认为写这封信的女子德才兼备,是值得爱的;她觉得这女子比她勇气大,也羡慕这女子向德·内穆尔先生掩饰感情的魄力。她从信的结尾看出这女子自以为得到他的爱,便联想道,这位王子表现出来并深深打动她的谨慎态度,也许仅仅是他怕得罪这女子,是对这女子痴情的表现。总之,她想的全是可能增添她的痛苦和绝望的情况。她多么需要反躬自省啊!她多么需要仔细考虑母亲对她的告诫啊!她多么后悔,自己本该不顾丈夫的劝说,坚持脱离社交界,本该遵照自己的想法,向丈夫承认自己对德·内穆尔先生的倾慕!她觉得自己的这种感情,宁可告诉丈夫,也不能让另一个男人看出来:她了解丈夫心地善良,会用心保守秘密的;而另外那个男人欺骗她,不配她这种感情,也许会把她当作牺牲品,只为傲慢和虚荣才求得她的爱。总而言之,她觉得可能降临的所有灾难、可能面临的各种绝境,都比不上让德·内穆尔先生看出她爱他,同时她又知道他爱另一个女人。至少她还有一种想法可以自慰:了解真相之后,她无须再为自己担心了,自己完全能从对这位王子的倾慕中摆脱出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克莱芙王妃

《克莱芙王妃》标志着法国小说和欧洲小说的一个新突破。小说言简意赅,明白晓畅,结构匀称。为了暴露宫廷的腐败,小说中有离题的闲笔。书中穿插了一些故事,比如第二部中关...

by:是鱼尾裙啊

克莱芙王妃 拉法耶特夫人

克莱芙王妃拉法耶特夫人克莱芙王妃拉法耶特夫人克莱芙王妃拉法耶特夫人克莱芙王妃拉法耶特夫人克莱芙王妃拉法耶特夫人克莱芙王妃拉法耶特夫人克莱芙王妃拉法...

by:通向未来知识分享

克莱芙王妃(拉法耶特夫人)

《克莱芙王妃》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小说以亨利二世(1547-1549)时的宫廷为背景,影射了17世纪后期的皇室生活。

by:小鱼有声书

克莱采尔

这部新版的《克莱采尔练习曲》是凝聚了四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这些练习曲的演奏技术标记,尤其是左手的指法,与当前流行的彼得斯(Peters)版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流...

by:肥皂泡2008

克莱因壶

克莱因壶,Kleinbottle。在数学领域中,是指一种无定向性的平面,国内通常译为“克莱因瓶”。原作者使用了“壶”这一汉字,因此书中采用了“克莱因壶”的译法...

by:Someonethere

临床克莱因

我一名心理咨询师,在自己阅读心理学书籍的同时进行录制,是希望让不方便书面阅读的听友们通过收听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完成阅读。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克莱因的理论和临床实务,...

by:翁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