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0科学家弃中国籍入美籍!人才流失问题,怪教育还是怪经济?

2023-05-03 22:07:0007:57 746
所属专辑:知事观世界
声音简介

近些年,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欧美国籍,似乎成了很多名人富人的大趋势。有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3.2万华裔科学家宣誓对美国效忠、自愿加入美国国籍,这对于本就科技薄弱总被卡脖子的中国来说,实在是损失惨重,令人扼腕叹息。

大量科研人员流失,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说,人才流失的原因是教育。

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足以每年产生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科技人才。美国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约77000名理工科博士毕业生,而同时美国相关数据为39959人,美国本土数据为23256人。即便是加上来自全世界的留学生,美国的理工类博士,也仅仅是中国的二分之一多一点。

研究指出,中国每年7.7万理工博士中,45%的博士毕业生来自双一流高校,约有80%的博士毕业生来自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相对于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实在是太牛了。我国博士培养元年为1978年,这一年全国10亿人,仅仅招录了18名博士生。2020年这一年,我国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了6.5万人,中国博士人数,累计达到了94.53万人。如果算到2023年毕业季,中国博士累计总人数已经远超过100万。

相对于以前来说,中国博士人数从无到有,突破100万,这是中国教育人和科研人的重大功绩,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教育正在推动中国从劳动力强国发展到人才强国。相对于美国来说,我们的人才相对数量还有很大赶超空间。数据显示,美国约有1%人口拥有博士学位,即3.3亿人,拥有330万名博士,而中国,14亿人拥有100万名博士,占比不到美国比例的十分之一。

有人质疑,中国重视理工教育,轻视人文教育,导致清华北大这些顶级学府,成了美国预备人才基地。清华北大很多高端人才,有的本科毕业到美国留学不回来了,有的获得硕士学位后到美国深造获得美国国籍,还有一些获得博士学位到美国做几年博士后工作获得美国国籍。

这一点,中国老百姓都很担忧——中国顶级学府源源不断向美国输送高端人才,这一定是爱国主义教育出了大问题!

可是,事实可能是,在中国,博士毕业后,也找不到太好的工作。此前北京大学核物理博士考上北京街道办城管,引发大量讨论,有人说这是浪费人才,有人则说月薪两万、一万多优惠买房这才是高层次人才应有的待遇。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很多博士根本找不到研究性工作,有的人文类博士,甚至只能获得月薪五六千的低端工作。

就这,还有人抱怨中国年轻人不努力不奋斗。

可是如果,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投来橄榄枝,起薪20万元人民币,五六年博士后工作后就能排队获得美国国籍。别说一个陌生人要求他以爱国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留在中国安于清贫,哪怕父亲和祖父拿出祖训来都不顶事——就是要去美国获得高收入、获得更好工作条件。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整体低端化,一本毕业的优秀学生都被迫去送外卖、打螺丝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无法为高端人才提供更有创造性、收入更高、更有发展前景空间。不管是谁,都不能用爱国主义道德来绑架优秀学子,不让他们到美国去学习和做研究,不让他们去为美国科技发展做贡献。

当然,我们也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优秀人才,会因为故土难离、亲友难分、以身许国等原因留在中国、安于清贫,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浇灌中国的科技发展之树。

对于高端人才来说,能够提供教育、住房、医疗、收入、上升空间等待遇,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而我们现在,这样一些适合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岗位,实在是太少了。

比如被誉为“国之重器”的贵州天眼FAST望远镜,招聘公告上显示,要求科研人才能够长期在FAST现场工作、英文水平良好,有部分岗位还要求能够胜任夜班工作。这样艰苦的岗位,在数年之后可以给编制,年薪约10万元。按新的个税计算,10万年薪意味着,每月税前七千出头,税后到手五千多一些。

贵州山区收入低,在北京能好很多吗?并没有。

此前出现了“中科院90人集体辞职”的风波。一位中科院青年员工2008年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到手工资6600元,享受周转公寓每月租金仅1700元的待遇。十多年过去了,他的工资也仅仅涨到了9000开外。

如果离开祖国,到国外去工作,能够获得20万一个月,做得好三年住别墅七年开跑车,谁愿意留在中国继续工作。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大量中国科技人才留在中国,甚至因为爱国忍受更低的收入、更小的房子。这里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的科技产品,比美国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比如我国海军最新列装的055型驱逐舰,造价大约为60多亿元,而美国在拥有很多成熟技术研发压力很小的情况下,制造同类型同级别的军舰,可能需要250亿人民币左右。

站在个人的角度,科研人员到美国工作,可以获得10倍甚至更多收入。站在国家或科研机构角度,中国付出十分之一的成本,雇佣了差不多的优秀人才。

这时候,也许有人想说,就应该把娱乐明星、网红主播的收入打下来,给踏踏实实搞科研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科学家手里。但是,我们要尊重经济规律,现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不足以支撑科技人才的高收入,这里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越来越多科研项目建立起来,让中国的优秀科技人才有了留在中国的机会。比如日本的国宝级科学家藤岛昭、诺奖得主中村修二纷纷来到中国组建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实验。这背后的原因,也许有中国科研人员收入低待遇差的“价格优势”,也有科研政策放开、人才政策解绑带来的“改革优势”。

数据显示,中国去年一年的科研投入达到了2.8万亿元,折合4180亿美元,占全球科研投入资金的25%。而同时期美国投入了7000亿美元经费,欧盟投入3000亿美元。

可以预见,将来中国科研投入水平与美国持平时,中国有多少科研人员到美国去,就能吸引来多少美国科学家到中国工作。

说到这里,我有个建议。当年中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历经20年艰难困苦,实现了从2%到4%的飞跃。现在中国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仅有2%,将来要提高到3%左右,与美国日本持平。

中国用不到全球25%的科研经费产生了全球28%的顶尖科研成果,美国用全球41%的科研投入产出了全球26%的顶尖科研成果。中国科研工作低投入高产出的背后,是中国科研人员在为科技强国事业负重前行!

再次向爱国科学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历史知事,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588172iqso

首先你得适应中国社会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然后再发挥你的能力,不然,只有淘汰出局,如果能出国找到工作也是本事。

猜你喜欢
科学家的秘密武器|科学家的成长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科学家们也有一种绝技,有一种秘密武器。他们靠这种秘密武器,成为人类的精英,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们想知道这些秘密武器是什么吗?...

by:舞夜风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名著就像一盏明灯,引领读者走进文学的广阔天地,帮助孩子们爱上阅读逐步走向自主阅读,最终成长为心灵充实、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

by:好运爸爸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探秘“共和国脊梁”科学家)

【1】项目入选出版融合发展工程2021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项目入选2022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3】参展2021年北京数字出版精品内...

by:京版若晴

中外科学家故事

阅读这些故事,我们会知道,伟人是如何通过艰苦卓越的努力,创造人间奇迹,造福于人类的

by:小鹿姐姐的故事屋

品读科学家

科学就像光,照亮了现代世界的各个角落;科学家就像远方来的使者,把真理带给世人。用声音向伟大的科学家致敬!我们一起领略科学之巅的风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物理学家杨振...

by:观蒙斋主人

玛雅科学家

在人类历史上有关地球和人类毁灭的预言从未间断过,无论预言本身多么荒谬,总有很多人相信这些预言.....

by:可道

天才科学家

每日一更【内容简介】300年后的天才科学家重生了,他用一项项科技改变世界,他拥有无数的荣誉,他俯视爱因斯坦,他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他每天被无数美女诱惑包围。用科...

by:启言堂

科学家日记

【内容简介】多年前,某五好青年吴迪被骗入某无良研究所,开始了他悲催的研究和被研究的生涯。多年后,他决定用日记揭露研究所的邪恶秘密:脑洞大开的发明;玩死人不偿命的...

by:醉谜听戏

科学家列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科学家笔下的科学家,不一样的科普启蒙书全新视角,重现人类科学家风彩时间轴线,厘清科学发展史...

by:人民邮电_电子书

超级科学家

【内容简介】叶晨得到超级文明的“超级科学家”系统,从此牛翻了天:芯片不行,有我;飞机有心脏病,有我;大飞机上不了天,有我;航妈出不了海,有我……【作者/主播】作...

by:金铁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