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1-5)谓之恭敬

2023-05-16 07:34:2815:09 35
所属专辑:《孟子》浅解
声音简介
《孟子》离娄上(1-5)谓之恭敬

【原文】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尤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尤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原文解说】《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这首诗是出自于《大雅》,名字叫作《板》。

这首诗是用来讽刺周历王的,周历王在位十四年,他在出生的时候天降异象,就是很奇怪的现象。

什么奇怪的现象呢?
在他出生的时候天降冰雹,牛羊死伤无数。所以人们称之为异象,也就是天子、君主是会给百姓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

果不其然,周历王在位于十四年,大肆的敛财,没有做什么对百姓有益的事情,这个时候自然会有一些正义之士提出一些疑议,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对于天子的不满。

可是周历王呢,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设定了专职人员,去杀害这些提出意见的人。所以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提出建议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最后他不停的去大肆敛财,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写了这首诗,来讽刺周厉王。

其中有这么两句话,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这里的“方蹶”呢指的是动荡不安,混乱的时候。

也就是指那个时候周历王时期 是动荡不安,非常混乱的时候,这句话再讲的精准一点,它是在表达天是要覆灭周王朝的时候。

“无然泄泄” “泄泄”指的是妄加非议,不是正道的话语。

在动荡不安的时候,混乱的时候不要去妄加议论,不要去讲不合正道的言语。

孟子这里引用了《诗经》的这两句,我们看接下来孟子所讲的话,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引用这八个字了。

泄泄,犹沓沓也。
这句话是解释泄泄的。

“沓沓也” 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不要妄加议论,不要去讲非正道的话语。

事君无义,进退无礼,
事奉君主不讲义,进退之间不再讲礼。

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注意这个“非”字,是诋毁。讲话诋毁先王之道,这个就是在妄加非议。

好 我们再来回顾这一段话,我们看孟子在说什么?
首先引用了《诗经》,接下来又解释了什么叫泄泄。“犹沓沓也” 这个“沓沓”指的就是妄加非议,非正道之言论。

接下来又讲到了现在的现状,也就是孟子所在的那个战国时期,事君已经开始无义了,进退已经开始无礼了。但是讲话呢都是诋毁先王之道的。这个时候就是再妄加非议,就是在讲非正道之言论。

我们这里来延伸出一个道理,在国家动荡不安,混乱的时候不要妄加议论。如果要讲话,一定要讲正能量的话,要讲正向的语言,要讲先王之道。

我们再来回顾孟子所讲过的道理,有人说孟子好辩,孟子为什么要出来辩呢?
因为孟子自居是圣人之徒,所以呢他一定是要讲先王之道的,不能让那些邪说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去影响更多的百姓。

那我们把这个道理延伸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发生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或者发生一些可以引起社会或者众人动荡的事情,这个时候干嘛,不要妄加议论,不要去评论一些事情,它只会让这种负面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广。

所以你看一个懂得修身的人,是不会妄加评论一些事件的,只会做什么呀?只会去引导人向善去讲正向的话语,去讲正能量的话。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你还要懂得去遵守仁义道德,还要懂得去遵守礼法。

而不是讲某些人,;因此获了什么利,或者因此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好处,这些都是妄加议论。

还有什么叫非先王之道呢?
我们举个例子,物欲横流的时候或者动荡不安的时候,很多人就要来诋毁先王之道了。

怎么诋毁呀?
说现在讲仁义道德还有什么用呢?
比如说你看在春秋的时候有人讲,如此天下大乱的时候,还讲什么仁义道德呀?那我们时至今天是不是还有很多人在讲啊?

你讲仁义道德有什么用可以让你赚更多的钱吗?你看别人不讲仁义道德赚了多少钱?你看他不讲仁义道德,你看他的生活过得多好,这都叫非先王之道的人。就是这些人,他并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他们只是在传播一些不正确的言论。所以孟子说我怎么是好辩呢?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因为我是圣人之徒,所以我一定要站出来讲的。

《孟子》的开篇就讲了这个道理,梁惠王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何以利吾国?
说您老人家不远千里来到我这里,有什么可以利益我的国家的。

你看孟子开篇就直接给了答案。
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为什么要去谈利呢?
谈仁义就可以了。

所以你看孟子,天下在混乱的时候,动荡不安的时候不要去妄加议论,不要去非先王之道,你要去引导人向善,要去告诉人讲仁义道德。

所以我们看孔子、孟子这样的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无论身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何种的动荡不安,都在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自己心中的道从来没有变过。到了今天也是如此。无论身边发生了多少事情,我们都要坚守自己心中所学习的仁义之道,不会随波逐流,不是看到别人得到了一点利益,我们就开始怀疑自己所学习的东西,不是看到别人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获得了某种什么样的成果,我们就会非先王之道。

都会遵守自己心中的,你所理解的那些正向的道理。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无论是面对自己还是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永远不要去讲抱怨的话语,永远不要去背后妄加的非议,永远要去讲正向的言语,永远去导人向善,告诉人们美好的东西要教会人们去放下恨。

要心中满怀希望,要心中满怀爱,懂得去付出,要让人们去遵守自己心中的仁义,要有道德规范要去遵循礼法。这才是儒家文化告诉给我们的核心观念。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孟子都在讲正向的言语。整个他引用了《诗经》,然后又解释了泄泄,就是犹沓沓也。

又讲到了当下的这个现状,虽然事君无义,进退无礼。但是你也不能去非议先王之道,否则犹沓沓也。

你不就是那样的人吗?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
这里提到了我们经常用到的两个字叫恭、敬。

那何为恭?
责难于君谓之恭,

首先是“责”
责备、要求,要求君主去行先王之道。

“难” 给君主制造困难。

那这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君主想要利。

那你看孟子是不是在给君主增加困难?
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

是不是虽然说是在给他增加困难。但是实则是在让他遵守先王之道。所以对他的责备也好,要求也好,给他增加的困难也好,都是为了让他遵循先王之道,这个称之为恭。

那不光对群主如此。我们去想一想在生活当中是不是一样。比如说你教育你的孩子,或者你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你真的是恭敬的,是不是你要对他有些要求。

要求他做一个更好的人,要求他去学习圣贤文化,当他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我们不要让他满足自己的欲望,那这个时候是在给他增加困难,这个称之为恭。

陈善闭邪谓之敬,
“陈善”宣扬、陈述。

你给他讲善的东西,讲好的东西,去讲先王之道。

“闭邪”
“闭”是封闭、闭塞。

不要让他有邪的、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谓之敬”
我们之前是不是学过,齐王召见孟子,孟子没有去。然后别人就会说孟子,说你不恭敬齐王,人家是来主动召见你的,并且还给你赏赐,那你为什么对君主不恭敬?

孟子讲:我比你们更加的恭敬你们的君主。

为什么呀?
你们没有去教他善的东西,没有去教他好的东西,没有去教会他先王之道。而我不是,我的内心要比你们恭敬的多。我是希望他可以变得更好,希望国家可以变得更强大,希望百姓可以变得更幸福。

你看这是孟子所讲的恭、敬。

那我们去想一想,我们是否懂得这样去恭敬一个人,如果我们要恭敬一个人,让他遵守先王之道,我们对他的责备和要求都是希望他可以向圣贤之人学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去告诉他这些善的道理,而去阻塞他那些关于恶的想法,关于不好的一些思维和行为。

那这叫恭敬的去对待一个人。

吾君不能谓之贼。
认为自己的君主做不到,不能为。

“谓之贼”
这是贼臣。

什么意思呢?
我们去看这句话很有意思,有的做臣下的人会说:我的君主不是一个仁君,跟他讲这些道理是没有用的,他是不可能做到的。

孟子说了这叫贼臣。

就是你根本没有恭敬他,你也没有做到一个臣下该尽的责任。而是认为你的君主不能。

那我们往生活当中延伸这句话就更有意思了。我们看很多人会怎么讲:我不跟我领导说那些没有用,他压根就不是一个好人。

甚至还有的人认为什么?
是我的儿女,我不用交给他善的东西,他身上没有优点的,这个孩子屡教不改,没救了。

那如果用孟子的言论来讲,这不是贼父、贼母吗?

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不好,你还没有恭敬的对待他,你也没有用尽全力的去改变他,让他变得更好更善,那这不是贼父、贼母吗?

那还有个人呢?
认为我的父母不好,我的父亲哪里哪里不好,我的母亲哪里哪里不好,因此我们就没有想尽办法可以让他变得更善,可以让他变得更好,这不是贼子、贼女吗?

那你看这个“贼”字,孟子讲话是很犀利的刺痛人心。

如果你没有恭敬的对待你的君主,并且认为你的君主不能,那你就是贼臣。

那延伸到工作当中,如果你认为你的员工不可教化,你也并没有恭敬的对待他引导他向善,那你不也是个贼人吗?

如果你对待你自己的子女,对待你的父母,我们没有恭敬的对待他。并且认为他不能,我们也没有因此而付出努力,这不同样是一个贼吗?

那什么叫贼呀?
贼害他人。

就是你明知道什么是好的,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你却不愿意恭敬的对待他,不愿意为他付出,也不愿意努力去做,去改变这些,那你就是在贼害他人。

那我们再把这句话延伸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所谓的恭敬的对待他人,不还是恭敬的对待自己吗?让自己变得问心无愧吗?

所以我们就要用恭敬这两个字的含义来对待自己,我们有没有恭敬的对待自己?

我们有没有自我要求,让自己去遵循先王之道,那些圣贤的道,当自己被欲望和利益充斥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给自己增加困难,让我仁义而已矣。

我们有没有不停的告诉自己那些善的、好的道理,有没有让自己关闭那些恶的、不好的想法以及行为。我们懂得这样去做才是恭敬的对待自己,我们有一颗恭敬之心。

那我们再延伸出来,我们有没有恭敬的对待我们的父母?有没有恭敬的对待我们自己的子女?有没有恭敬的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如果这些都没有,谓之贼。
我们是在贼害自己,我们是在贼害身边的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离娄上

诵读虚空老师详解《孟子》文字稿

by:弘扬虚空盧

孟子 离娄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离娄》主要阐述君道、臣道、师道、友道,以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立身处世、做人做事的大原则,也就是所谓的伦理之道、人伦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

by:菩提雅舍

孟子·离娄章句上

诵读国学经典,开启幸福人生

by:踏雪寻梅

南怀瑾|孟子与离娄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四篇離婁

離婁上篇凡二十八章離婁下篇凡三十三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離婁,據說是黃帝時人,眼力極好,能見百步之外的秋毫之末。至今在先秦經...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