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 柳宗元 [唐代]

2023-05-22 08:35:1900:40 98
所属专辑:古诗文朗读~诗
声音简介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在这首诗中,那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作者自况的意味。主人公独来独往,突显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的情怀。
  这首诗和《江雪》一样,都是寄托诗人自己的心情意趣的,不过《江雪》写的是静态,此诗却是一句一个场景,连续转换,流畅活泼,生动之至。两首诗一静一动,珠联璧合,完美无缺的把诗人所向往的那种遗世独立、回归自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理想生活境界表现出来。应该可算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两篇杰作。

译文
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注释
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亦可作“消”。
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创作背景
  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是在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所作。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85996xlky

渔翁的生活单调而悠然,孤独却清静。虽独来独往,又尽享大自然的美好。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胸襟,方能孤芳自赏。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渔翁 唐 柳宗元

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译文及注释译文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

by:小巧小玲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1]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

by:假说真听

小石潭记 唐代 柳宗元

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by:小巧小玲

漫画上的渔翁

为著名作家刘健屏的短篇小说集。全书收录有11个短篇小说经典作品。笔触幽默诙谐,格调健康,可读性、趣味性双佳。其中《漫画上的渔翁》《演反角的叔叔》《痛苦的旅程》,...

by:小凤凰FM

唐代风华-《文以明道-柳宗元》

一生都在被贬的文学大家,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文学经典熏陶,提升孩子语文学习兴趣。有趣的学习形式,让孩子愿意主动学习语文。开阔视野,塑造品格,提升孩子文学...

by:圆柱文化

柳宗元经典文章

柳宗元经典文章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

by:zyc0607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by:红尘别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