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练习

2023-05-30 19:06:4800:48 70
声音简介
shimoBrand
注册登录
收藏再看不迷路

收藏
相声学徒班-基本功部分
前言

2010年4月,我遇上了我师父丁宝祥先生,从此我正式迈入相声大门。

相声作为一门传承百年的口传心授之艺术,尤其注重传承,一辈一辈,只有门户正,才能把相声的精髓完整保留传承下来。

很幸运,从遇上师父,拜入师门那一刻,我光荣地成为侯派相声门徒之一,我们这一支传承谱系如下:



朱绍文—徐有禄—焦德海—朱阔泉—侯宝林—杨紫阳—丁宝祥—田海龙



2011年我拜入师门,学艺4年,师父仙逝。在这四年里,师父影响我最深之处就是对艺术认真,对艺德看重,对师长尊敬。尊敬师父,孝顺师父是相声行业最看重之艺德,我师父以身作则,用自己行为教育践行此德。三节两寿,师父从未落下,带着我去看望师奶奶,送钱送礼品。反过来师父也爱我们这些徒弟,从第一次给我们授课开始,从未收过我们一分学费。师父视师爷如父,视我们这些徒弟如儿,这就是艺德。

师父过世后,我开始带学生,从小孩到成人,从业余培训班到高校选修课,支持我坚持下来的力量,就是师父当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总结这么多年来教学所得,我编辑了这本教材,希望能让更多朋友学会相声。因为教学传承要正,我把我的教材注册了版权保护,必须经过我亲自培训授权过的老师才可以使用这本教材教学,避免把学生带入歧途。

最后,我把我给我徒弟的师训抄录在此,希望每一个学习相声的孩子都能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好演员。

本分元无善恶,良心却分正邪,行事有情无分别,心中自在世界。

谨守正念内省,勤念知行合一,仁义孝悌一肩提,通达无碍做艺!



哈哈曲艺社田海龙

2019年7月

丁氏曲艺义校传习师训
自古人生立世,须有一技之能。

名扬四海若有成,皆因勤学深耕。

我辈既学相声,追本求知道通,

尊师重道苦练功,切勿荒废放松。



第一课 发声与气息
1、课程设计
2课时,主要学习基本发声和气息掌控。

2、学习丹田发声
2.1 体会腹式呼吸

体会腹式呼吸
练习腹式呼吸
2.2 体会丹田发声

在平躺时唱歌或者朗诵唐诗
打哈欠时发声,感受丹田的位置。
六字大明咒读诵体会
2.3 练习丹田发声

气沉丹田,蹲马步,发“嘿”“哈”“哼”声,持续不断
大声呼唤练习。假设某人在离自己100米处,大声呼唤:张——师 ——傅——,快——回——来——!喂——,那——里——危——险——,快——离——开——!
每天3-5组,每组1分钟
3、学习气息掌控
3.1 气息的概念

呼吸之间就是“息”,而稳定有力的声音都是在呼吸之间发出的,所以掌控好气息是发声的基本概念。
气息的表象是肺活量,深层次是节奏掌握。
闻花吸气,发“嘶”字慢吐气,练习肺活量。
3.2 气息训练

练习气息绕口令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竿子去打枣儿。青的多、红的少。 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个绕口令儿,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跑步时朗诵唐诗
跑步时背绕口令
练习注意:开始做练习的时候,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重点是平稳输出,甚至多说几个枣儿。需要注意的是,该绕口令主要练的是换气,以发觉不到换气为要求。

4、发声训练口诀
气是动力走丹田
哼哈共鸣声相连
喉头柱管须通畅
数枣平稳呼吸圆
5、练习作业
“哈”声练习,以不过度劳累为准
跑步读诗训练
重点练习气息绕口令
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一周至少三天,坚持2个月
气息练习
每天8组以上气息肉口令练习
选择最好状态录音交作业
第二课 发音绕口令练习
1、课程设计
课时设计为3课时,2课时学习,1课时复习纠正。

主要纠正发音不准确,初步掌握气息节奏。

2、复习检查
气息绕口令复习检查

3、绕口令练习要求
深吸慢吐,平稳输出。
由慢而快,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吐气要匀,音准字准,气息掌握好。
绕口令,每个字都要用气打出去,有爆破之势。气发丹田,声音靠前。每个字都要用正确的发音位置,字要实。​ 练习时,最初应特别注意字音质量,要把音发准,劲使稳,打开韵腹,利索收音,做到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然后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可按音、字、词、句、段五步练习法循序渐进。我们知道,绕口令练习并非只是耍嘴皮子,而是既练“嘴劲”,又要练“心劲”,所以不能一味求快。在训练中,我们还要注意结合气息控制练习。在开口前要注意放松喉部、气息下沉。“运行”当中要补气自如,轻松流畅,字音速度由慢渐快,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最后还要注意做到内容清楚、感情充沛。因为气是发声的动力,气息调整不好,字的“运行”就会发生故障,声音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4、绕口令练习步骤
熟读绕口令
纠正易错字发音位置。
由慢到快,一个字一个字发,读对字音,达到快而不乱。
读熟读对之后,掌握情绪节奏,达到慢而不断。
综合绕口令主要练节奏气息,初步掌握逻辑和重音。
5、绕口令练习内容
喷口,练习唇音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 盆平饼饼平盆。
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坡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弹舌音
门后吊刀,刀倒吊着。
调到蛇岛打特盗, 特盗太刁投短刀, 顶推抵挡短刀掉,踏盗得刀盗打倒。
出南门奔正南,有一个面铺面向南,面铺门口挂个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面铺还是面向南,挂上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向南。
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常在林里唱。
大门外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来拉哪两辆。
啃(腮音)
狗啃油篓篓油漏, 狗不啃油篓篓不漏油。
哥挎瓜筐过宽沟, 沟宽筐厚瓜落沟, 哥跳宽沟瓜筐够 ,够出瓜筐瓜落沟。
山前住的叫崔粗腿,山后住的叫崔腿粗,两人山前来比腿,也不知道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粗腿,还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
吐口(喉音)
会炖我的炖冻豆腐, 来炖我的炖冻豆腐, 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 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
吴素夫,无父母, 素夫诉苦不孤独, 吴素夫,入互助, 不入互助无出路。
鼓上画只虎,破了拿布补。不知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磨口(齿音)
四是四,十是十,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常常说说四和十。
石、斯、施、史四老师,天天和我在一起。石老师教我大公无私,斯老师给我精神粮食,施老师叫我遇事三思,史老师送我知识钥匙。我感谢石、斯、施史四老师。
山前有四十四个小狮子,山后有四十四棵紫色柿子树。山前的四十四个小狮子吃了山后边四十四棵紫色柿子树的涩柿子。山前的四十四个小狮子被山后边四十四棵紫色柿子树的涩柿子给涩死了
综合绕口令(训练节奏)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头提了着五斤塌目。& 奔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头别着个喇叭。& 这提了塌目喇嘛要拿塌目换那别喇叭哑巴他的喇叭,& 别喇叭哑巴不乐意拿喇叭换那提了塌目喇嘛他的塌目,& 提塌目喇嘛就急了,抡起了五斤塌目打了别的喇叭哑巴一塌目。& 别喇叭哑巴也急了,他摘下喇叭打了提了塌目喇嘛一喇叭。& 也不知道提塌目喇嘛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塌目。& 还是那别着喇叭哑巴打了提了塌目喇嘛一喇叭。& 喇嘛回家炖塌目,哑巴站着滴滴答答吹喇叭。
说我家有个肥净白净八斤鸡,飞到了张家后院里。张家后院有个肥净白净八斤狗,咬了我的肥净白净八斤鸡。卖了他的肥净白净八斤狗,赔了我的肥净白净八斤鸡。鸡登笆笆登鸡,鸡不登篱笆,篱笆也不登鸡。
打南边来个气不休。手里头拿着个土坯头去打狗的头。也不知气不休的土坯头打了狗的头。还是那狗的头撞坏气不休的土坯头。打北边来了个秃妞妞。手里拿着个油篓口去套狗的头。也不知秃妞妞的油篓口套了狗的头。还是那狗的头钻进了秃妞妞的油篓口。刘老六,六老刘,刘老头,这老哥仨又看到。鸡喯碎米炖漏豆,狗啃油篓篓油漏。鸡不喯那碎米炖不漏豆,狗不啃那油篓篓不漏油。
6、绕口令练习口诀
深吸慢吐输出稳
由慢而快如有魂
吐气均匀发音准
嘴心合一了无痕
7、练习作业
绕口令读熟背熟
每天练习6遍以上,熟读三遍,背诵三遍
每天在微信中提交一组语音
第三课:贯口小孩子/粗鲁人学习
1、课程设计
课时设计为3课时,2课时学习,1课时复习纠正。

掌握基本相声口,表达清晰准确。

2、复习检查
绕口令抽查,难点绕口令着重纠正

3、贯口学习练习总目标
达到基本的相声口
抑扬顿挫,叙事平稳不平淡
轻重缓急,描述清晰有起伏
节奏掌握,情绪到位韵律美
掌握基本的人物情绪表达
掌握基本的人物区分技巧
4、训练贯口一:小孩子
训练目标
掌握轻重缓急的根据
理解强调与重音关系
理解轻换与情绪关系
掌握快慢表达技巧
训练基本叙事场景感技巧
训练要求
熟悉故事典故,熟悉相声《八扇屏》人物关系
听录音背诵,听赵世忠、赵振铎版本的《八扇屏》
背熟再找老师调整
训练内容
我说说,你听听。

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

司马温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

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

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一个正字参朋比。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罗十二岁身为宰相。

吴周瑜七岁学文,九岁习武,一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统带千军万马,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施苦肉,献连环,祭东风,借雕翎,火烧战船,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丧命江南。

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瑜也算小孩子当中之魁首。

这些小孩子你比得了哪个?

注意难点
整个贯口是一团情绪,每一个故事又是一个具体情绪。
轻重音变化处理,重音落在表达目的上,情绪落在具体事件上。
缓急的处理技巧是“两头慢,中间快”“两头快,中间慢”。
手势要定住,话起话停,停够时间。
5、训练贯口二:粗鲁人
训练目标
掌握准确的轻重缓急技巧
训练基本叙事场景感技巧
掌握准确人物表达情绪
训练要求
熟悉故事典故,熟悉相声《八扇屏》人物关系
听录音背诵,听赵世忠、赵振铎版本的《八扇屏》
背熟再找老师调整
训练内容
在想当初,唐朝出了一位粗鲁人。

此人复姓尉迟,单字名恭,字敬德,保定山后刘武周,日抢三关,夜夺八寨。

自秦王夜探白璧关,敬德月下赶秦王,打三鞭,还两锏,马跳红泥涧。

自降唐以来,征南大战王世充,扫北收服皮克能。跨海征东,月下访白袍。

唐王得胜,班师回朝,那敬德因救白袍,在午门外拳打皇亲李道宗,打掉门牙两齿。唐王恼怒,贬至田庄。

后来白袍访敬德,那尉迟恭正在船头独自垂钓,忽听得身背后人又喊,马又叫,言道:“吾乃征东薛平辽,特来此地访故交,你我金殿去交旨,保你为官永在朝。”敬德闻听言道:“唉,将军不要错认,吾乃山野村夫,耕种锄耪一粗鲁人也。”这是一个粗鲁人,你比得了吗?

注意难点
人物语言带着人物情绪
人物语言体现人物性格
6、贯口训练口诀
吐字清晰说短句
语气轻重分缓急
说法现身有场景
抑扬顿挫神气集
7、练习作业
贯口小孩子练习
贯口粗鲁人练习
每天微信语音汇报
第四课:贯口莽撞人学习
1、课程设计
课时设计为3课时,2课时学习,1课时复习纠正。

掌握基本相声口,表达清晰准确。

2、复习检查
小孩子/粗鲁人抽查

3、贯口学习练习总目标
达到基本的相声口
抑扬顿挫,叙事不平淡
轻重缓急,描述清晰到位
节奏掌握,韵律节奏美感
掌握基本的人物情绪表达
掌握基本的人物区分技巧
4、训练贯口:莽撞人
训练目标
训练叙事场景感技巧
掌握准确人物表达情绪
掌握准确人物区分技巧
训练要求
熟悉故事典故,熟悉相声《八扇屏》人物关系
听录音背诵,听赵世忠、赵振铎版本的《八扇屏》
背熟再找老师调整
训练内容
在想当初,后汉三国有一位莽撞人。

自桃园结义以来,大爷姓刘名备字玄德,家住大树楼桑。

二弟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西蒲州解良县。

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阳郡。

后续四弟,姓赵名云字子龙,家住正定府常山县,百战百胜,后封为常胜将军。

只皆因长坂坡前,一场鏖战,那赵云单人独马,闯进曹营,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马落陷坑,堪堪废命。

曹孟德山头之上见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骑白龙马手使亮银枪,实乃一员勇将。心想,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爱将之意。

暗中有徐庶保护赵云,徐庶进得曹营一语未发,今日一见赵将军马落陷坑,堪堪废命,口尊:“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此将?”

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倘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

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只有后退。那赵云一仗怀揣幼主,二仗常胜将军之骁勇,杀了个七进七出,这才闯出重围。

曹操一见,这样勇将焉能放走,在后面紧紧追赶,追至当阳桥前,张飞赶到,高叫:“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

放过赵云人马,曹操赶到,不见赵云,只见一黑脸大汉立于桥上,曹操忙问夏侯惇:“这黑脸大汉,他是何人?”夏侯言道:“他乃是张飞,一莽撞人。”曹操闻听,大吃一惊,想当初云长在白马坡斩颜良之时,曾对某家言道,他有一结拜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反掌观纹一般,今日一见,果然英勇。”来呀,撤去某家青罗伞盖,观一观那莽撞人武艺如何。”

青罗伞盖撤下,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韧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颌下扎里扎煞一副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头戴镔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身披锁子大叶连环甲,内衬皂罗袍,下穿红宽裤,足蹬虎头战靴,胯下马,万里烟云兽,手使丈八蛇矛。

站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捶胸愤恨,大骂:“曹操听真,呔,今有你家张三爷在此,尔等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

大喊一声,曹兵退后;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把当阳桥喝断。

后人有诗赞之曰:“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训练难点
要把整个故事吃透,务必有画面感
人物区分从语言和形体两个角度出发

5、贯口训练口诀
吐字清晰说短句
语气轻重分缓急
说法现身有场景
抑扬顿挫神气集
6、练习作业
贯口莽撞人练习
每天微信语音汇报


附件一:课外阅读


1、小故事《灌穴浮球》
文彦博是宋朝有名的宰相。唐代也有个宰相叫温彦博,我们不可混淆。文彦博小时候,很喜欢玩球。那时候的球,跟咱们现在的球可不一样,是用乱毛缠成一团,裹上一层皮子,或者一层布,外面再用彩色丝线缠出花纹来,样子很好看,所以叫做“彩球”。这种球可以用手打着玩,也可以用脚踢着玩。



这一天,文彦博和几个小伙伴一同到树林旁边的空地上去踢球。玩着玩着,一个小盆友不小心,把球踢进树洞里去了。



小朋友们立刻卷起衣袖,跪在地上,把手伸到树洞里去掏。可是洞太深了,谁也没够着。



一个小朋友拿了两根棍儿,想把球儿夹上来。可是球是圆的,骨碌骨碌的,怎么也夹不住。



大伙儿都急得不行,嚷道:“这可怎么办呀!”



文彦博却有了办法,他说:“来,快去抬一桶水来,把水灌进树洞里。树洞里水满了,球儿自己就浮上来了。”



一会儿水抬来了,望树桐里这么一灌,球果然浮上来了。大伙儿又高高兴兴地玩起球来。



2、小故事《司马光砸缸》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花有树还有假山,大家你追我赶,玩的很高兴。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边上的大水缸。



水缸里满满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吓到了,在水里挣扎着,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救救我啊……”这时,小朋友们才发现,有人掉缸里了。大家惊慌失措,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胆小的孩子,都吓得哭起来了。



这时,司马光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赶紧想办法,把他救上来。”大家面面相觑,甚是慌张。聪明的司马光正在努力的思考着,小小的孩子不慌不忙,苦苦思索着。



当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他高兴的想到,“我可以用石头把水缸砸破啊”,随即他又想到,“万一砸到小伙伴怎么办呢?”于是他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办法了。”



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被救出来了。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3、小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4、小故事《刘晏参朋比》
刘晏是唐玄宗时的一个小神童,据说,他曾经写了一篇《东封颂》的文章献给祭拜天地的玄宗。玄宗看了以后,赞不决口,于是,便召见刘晏,当他见到刘晏还是个孩子,不仅对他的写作能力感到怀疑,便命宰相亲自考刘晏。不久,宰相向玄宗说:“刘晏真是个神童,他的作文能力的确很高。”玄宗于是下令刘晏担任正字官,相当于现在的国立编译馆馆长。刘晏小小年纪,却能胜任这个官职,实在是不容易啊!刘晏不仅受到玄宗的喜爱,就连玄宗的庞妃扬贵妃,也非常欣赏刘晏的聪明伶俐。有一次,在贵妃的寝宫里,玄宗对陪在贵妃身边的刘晏说:“你这个正字官,还有什么字不能正呢?”刘晏说:“朋友这字个我无法正。”原来当时许多人朋比为奸,结党做坏事,刘晏就是利用这个字来暗示玄宗的。



5、小故事《黄香的故事》
东汉时候,在当时的江夏,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他的母亲早死了,只有他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书达理,尽自己的能力去体贴父亲。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床上、枕上的席子扇凉,以便让父亲睡得舒服些;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被窝,把被子温热一点,再请父亲睡下。



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官。在他当魏郡太守期间,有一次遭到水灾,当地的百姓被洪水冲的无家可归,没吃没穿。黄香把自己的俸禄和家产都分给了受灾的百姓。他的孝顺和对百姓的关心,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当时在京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1000+ 阅举报

多人协作的在线 Office
注册 / 登录  下载 App
用 App 阅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每每出人意料

讲述女子在各种磨难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本文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

by:听听狸小福

练习练习

简介:都市、女婿。超级宗门岐黄宗大弟子张远精通先天五行气技能,先天木气快速修复,先天火气焚尽万物,先天金气杀伐无双。偶然转生为又蠢又笨的上门女婿。丈母娘:“他就...

by:东北懒猫

练习生活练习爱

《练习生活练习爱》戴来的这部作品,由女作家范典典闲极无聊中的无意偷窥,先是发现了服装模特陈力(后改名马力)与其妹妹陈晨的畸态恋情,接着引来了归国拍习作电影的柳自...

by:君沙攀

练习

练习练习练习练习练习

by:晴天说影视

练习

伴随着悠扬的丝竹,蓝色的舞蹈,我走进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by:天边的那朵莲

练习

这是一个演播学习者的记录。选择是因为有趣,努力是因为热爱。大家好,我是俗人小莉。愿有朝一日,我能够用最动听的声音演绎最爱的文本、最爱的角色。在这里留下成长的印迹...

by:俗人小莉

练习

攀登计划的学员,每次发声都值得被记录,学习有声,记录声音。。。

by:俺是一尾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