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个女友?瓜王的瓜

2023-09-08 11:02:2621:34 334
声音简介

1955年,十三四岁的蔡澜,就已无法控制自己“未来瓜王”的蓬勃之势。

在父亲无数古书和名画的浸润中,蔡澜看到了古代文人骚客们偎红倚翠,游山玩水,就羡慕得直流口水,身心都有了反应。

当他到马来西亚旅游,见一些女孩身裹轻纱,围着水龙头共洗长发,水花溅在衣服上,曲线玲珑的曼妙身材便一览无余,酥胸隐现……

“牙签”蓬勃而起,如同水手撑起了风帆,场面显得十分唐突,好在蔡澜脑子灵光,他连跑三圈,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了那股揭竿而起的“风流”力量。

同样,他满腹的才气,也蠢蠢欲动,完全控制不住……

年仅14岁时,蔡澜就在《南洋商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影评《疯人院》,惊艳了许多读者,此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每次稿费到手,他就迅速到酒吧挥霍一空,呼朋唤友尽情玩乐。风流潇洒的他,博学多才,在中学时期就有不少女友。

也许是实践出真知,很快他又展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跟着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粉画之后,就能用粉笔画出漂亮的女孩子……

他还会摄影,因此,不少女孩们纷纷找上门来,请他拍照,不少变成了蔡澜的女朋友,他们无一例外的是身材高挑、长发飘飘的美女。拍完照,蔡澜还在家里自设暗房,自己冲印,逐一欣赏,品味也就越来越高。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蔡澜的“才情”和“风流”,与日俱增,终于冲破结界,搞出大事了。

他把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女孩纳入射程,玩了几盘俄罗斯方块后,女孩怀孕了。还在上中学的蔡澜,显然不能负责,结果女孩吃下安眠药,自杀未遂,搞出了很大的动静……

最后,还是蔡澜那位当校长的大姐出面,才把事情摆平。然而,这并不影响蔡澜的风流和才情继续蓬勃。

此后,蔡澜想去巴黎学习绘画,但母亲不同意。因为母亲是资深酒鬼,每天早中晚喝三次白兰地,蔡澜也深受影响。

法国那边喝酒很厉害,妈妈担心他变成酒鬼,就让他换个地方。蔡澜又提出去日本,这下妈妈同意了。“日本好,日本人是吃白饭的。”

1957年,蔡澜正式前往日本,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但妈妈没想到的是,日本不仅有白饭,也有清酒,蔡澜还是变成了“酒鬼”。

然而,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年仅16岁的蔡澜,竟然担任了一份要职——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

为啥他这么牛呢?

那一年,50岁的邵逸夫正式挺进香港,斥巨资在浅水湾,大张旗鼓盖起了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影城,准备大干一场……

邵氏兄弟公司高歌猛进时,邵逸夫也求贤若渴,不仅招揽了邹文怀、何冠昌这样的骨干,也不拘一格,大胆启用了故人之子蔡澜等后生。

这就要提到蔡澜的父亲蔡文玄,是一名爱国诗人和作家,跟著名作家郁达夫是好友。跟邵逸夫兄弟也是至交,早在邵氏刚刚立足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时,蔡文玄就负责公司宣传等事宜,一直做到华语片场经理,是邵氏兄弟公司的元老级人物。

那时,邵氏接到的剧本,只有蔡文玄看过,点头了,老板们才让会同意拍摄,可谓一言九鼎。蔡澜从小就在邵逸夫眼皮子底下长大,深知他喜爱电影,也了解他的才华,十分喜爱。

近水楼台先得月,16岁的蔡澜就成了邵氏公司在日本的负责人,主要职责就是购买日本电影,在香港发行。

年少有为的他,那时就已经站在娱乐圈顶端,与日本几大电影公司纵横捭阖,自然少不了风流故事……

独在异乡,经常会想起家人,蔡澜就用做菜的方式缓解乡愁,没想到,吃着吃着,竟然吃出了些名堂,为日后的事业又生出一根粗壮的枝节……

饱暖思淫欲,血气方刚的蔡澜,满足了口腹之欲,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慰藉身心。

他发现,日本女性非常压抑,也十分卑微,还没有什么道德观念,对待性很开放,这让他如鱼得水。

年少多金的蔡澜,在岛国接连谈过几位女友。其中,不乏身材高挑、长发飘飘的影视圈美女,因为在拍摄影片时,他可以信手拈来。

在岛国吟哦唐诗的美妙日子,蔡澜领会到了日本女性的大胆,或许解锁了很多新技巧,这也为日后拍出那样的片子埋下了粗壮的伏笔……

不过,最令他念念不忘的是韩国女人的温柔。他旅行韩国时,遇到一位伎生,有次把带他到江边,租艘小艇撑到江中,燃上蜡烛,用穿洞的纸杯当灯罩。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船上的灯影又摇又晃……

此情此景,颇有李白诗中的意境:“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这境界,显然已经超越了骆宾王的《咏鹅》。

在那期间,因为工作关系,他还和香港很多明星有过接触。有些女明星到日本整容,也都是蔡澜负责安排。

他照顾得十分周到,手术完了,还接到家里休养。当然,他也很坏,经常讲笑话,害得那些伤口还未痊愈的女星们忍不住发笑,一笑起来,就牵动伤口,连连喊疼,别有一番风味……

风流快活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蔡澜又被委以重任。

1963年,在日本浪荡六年的蔡澜飞到了香港,在邵氏电影公司总部工作,担任监制。

邵逸夫对蔡澜非常宠爱,对导演科班出身的他说道:当导演涉及的范围比较窄,做监制则能学到电影的方方面面。

那正是香港电影高速发展的时代,影片只要拍出来就能赚钱,蔡澜每天都忙得昏天暗地。他需要策划拍什么,找哪个编剧来写,请哪些演员演出,还要解决拍摄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保障预算、宣传、发行等事项。

他很快就学会了掌控全局,逐渐在业内名声大震,有时不到半个月就能完成一部电影。那时,《明报》的作家倪匡,经常为邵氏编剧,由于工作关系,很快就认识了蔡澜。两人又都爱喝酒,有很多共同的爱好,便“臭味相投”。

张彻导演、王羽主演的《独臂刀》就是倪匡编剧的,该片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也是香港武侠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王羽一跃成为“武侠一哥”,脾气也越来越大。(详情请看万小刀公众号往期精选《港台第一代打星的黑道江湖》)

1968年,拍摄《金燕子》时,王羽正在和林翠谈恋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次在日本拍摄时,打国际长途联系不上林翠,他竟然闹着要立马飞回香港……

师傅张彻毫无办法,蔡澜眼珠一转,告诉王羽,田野里有很多蜻蜓,待它停下来,只要用手指在它眼前不停划圆圈,越划越小,蜻蜓就会被转晕,伸手就能抓住……

王羽大侠不信,于是,去山谷抓了一下午蜻蜓,玩开心了,就不吵着要见林翠了,电影顺利拍摄,大功告成。蔡澜功力可见一斑。

1969年,王羽当导演,去韩国拍电影《龙虎斗》,开始找的那位韩国监制啥都搞不定,导致费用居高不下不说,还一连数月迟迟不能开机。王羽大发雷霆,邵氏立马派蔡澜救火。

蔡澜来后,看完剧本,第二天就找来所有道具物资,立马开拍。不仅如此,之后,所有人员的饮食起居也被料理得妥妥帖帖,关键是还不贵,王羽等人夜夜笙歌,日日拍戏,进展一日千里……

拍摄最后几个镜头时,由于天气变暖,外景雪景没了,众人手足无措。蔡澜让大家放心,连夜让人买了几卡车的白面粉撒了上去,竟然和之前的镜头都能接上,天衣无缝……

大导演李翰祥都对他赞不绝口,还称他是“学贯中英日,情通海陆空”的奇人,当然,这里也是有故事的。

拍过无数“风月片”的李翰祥,这句话是表扬蔡澜的风流。说蔡澜不仅人长得风流倜傥,还精通中英日等几国语言,以至于那些英法德意日的女朋友们都对他翘首以盼。

据说,还有一位法国金发姑娘和一位日本女人,为了他还专门到香港的某个寺庙落发为尼……

监制位高权重,随时可以和那些漂亮的女人左拥右抱,交流唐诗心得,但蔡澜却能把持住自己。

因为他担心女演员拍戏迟到时,撒娇卖萌地讲出原因:“哎唷,昨晚制片你搞得我死去活来,我怎么爬得起身呢?”

所以他不会饥不择食,而是会认真筛选那些不闹腾的“聪明女人”。就像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可见,吟唐诗的境界越高,麻烦就越少。

万花丛中的蔡澜,竟然突然结了婚!

在邵氏和台湾公司合作时,负责的蔡澜遇上了台湾的监制张琼文,两人日久生情,加上都爱吃、会吃,在家长的施压下,终于结婚,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风流……

因为婚姻制度根本就管不住风流的蔡澜。

他甚至说婚姻制度是野蛮的,为什么要死守着一夫一妻呢?而他结婚不过是为了一个承诺:照顾她。而他太太也知道他的脾气,不会和他争吵,如果不这样,他也不会娶她……

因此,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蔡澜继续寻欢作乐,还带着倪匡兴风作浪,怂恿他在利智出演妓女的电影里客串嫖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和古龙大侠煮酒论英雄,席间自然也少不了美女……

1970年,43岁的邹文怀出走邵氏,自创嘉禾,29岁的蔡澜接过了制片经理的高位,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快乐。

蔡澜本质上是个文人,还有点理想。

而邵氏走的是商业路线,拍的净是些快餐作品。有一次他大着胆子向邵逸夫建议:“我们一年拍40部戏,40部都赚钱,我们拍一部不赚钱的怎么样?”

谁知邵逸夫反问:“既然能拍40部赚钱的电影,为什么要拍39部赚钱,余下的1部不赚?”

这席话让蔡澜心如死灰,资本的残酷让人怵目。后来邵氏,调整了商业布局,重点转向电视剧的制作,电影在嘉禾的迅猛攻势下,逐渐衰落。

1977年前后,在邵氏干了20年的蔡澜递交了辞呈,一头钻进了艺术的世界,拜访冯康侯、丁雄泉等名师,赏佳画,习书法,学篆刻,玩些高端的玩意儿。

很多人不理解,这些东西学了又没啥用,就批评他玩物丧志。他却一笑置之,“见识多一点总是好的。哪里是玩物丧志,是玩物养志。”

蔡澜还会写些文章,一张纸,一枝笔,无限自由,尽在掌控,无比惬意,比拍赚钱的电影爽多了!

那时,《明报》是报刊里的扛把子,也是无数文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好友倪匡为了把蔡澜推销给金庸,便在和金庸吃饭时,每次都讲那个叫蔡澜的作家。起初金庸没在意,听了几次后来了兴趣,就问“蔡澜是谁”?

倪匡惊讶地说道:“哎哟!文章写得这么好的人,你居然不认得?”这下完全吊起了金庸的兴趣。

金庸做了三天的调查,然后找到倪匡询问蔡澜的情况,希望他帮忙引荐。倪匡心底发笑,表面却无比镇静,以忙为由,故意晾了金大侠三天,这才安排他和蔡澜见面。

见面后,金庸确定这是个人才,于是说道:“我想请蔡先生替《明报》写点东西,不知道蔡先生有没有时间?”

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蔡澜就成为了《明报》的专栏作者,羡煞无数香港作家。

他把自己的专栏命名为“草草不工”,但实际上下笔精致,风格类似明朝小品文,每篇都要修改三次,一点也不潦草马虎,读来十分过瘾。

而一个偶然的事件,却让他成了最早的“美食博主”。

有次父亲来到香港,蔡澜带他吃茶,等很长时间都没有座位,还受到了服务员的冷落。蔡澜越想越气,回家就写了篇文章开骂,没承想,发表后收到巨大反响。

本来就爱吃的他,从此跟餐厅杠上了。他挨家挨户地吃,从不吃白食,更不接受红包贿赂,写成一篇篇公正客观的文章,得到吃货们热捧,收集起来就是后来的《蔡澜常去食肆160间》《蔡澜谈吃》等。

而烹饪食物,也是蔡澜和妻子张琼文夫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两人经常一同去选购食材,各自制作,然后相互品尝,一起碰杯。蔡澜曾十分得意地夸赞妻子的优点:“能吃会做不管我”。

他还会突发奇想,做书中提到过的美食。看了金庸《射雕英雄传》,黄蓉制作的美食“二十四桥明月夜”,吃货洪七公吃后,都愿意教郭靖降龙十八掌。蔡澜觉得这一定是人间绝味,食指大动。

于是,他买来金华火腿和豆腐。虽没有黄蓉有兰花拂穴手的功力,但用电钻一样在火腿上打好洞,用雪糕器舀出24个球形豆腐,一一放在火腿的洞中,精心炮制……

金庸吃后,赞不绝口。当然,还还验证过金庸笔下的其他美食,说黄蓉为洪七公做的其他美食差强人意;而《红楼梦》和张爱玲书中的菜,烧出来也都不太好吃……

那是香港最好的时代,读者很幸福。金庸写武侠,倪匡写科幻,黄霑写“随缘录”,蔡澜写“花鸟鱼虫、美食人间”,让读者大饱眼福,他们也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除了炮制美食、写作、篆刻、应付那帮女朋友,“时间管理大师”蔡澜还答应何冠昌的邀约,到嘉禾继续监制电影,还成了成龙的“保护伞”。

八、

1978年,成龙因《蛇形刁手》《醉拳》终于走红,嘉禾抢先用100万签下了他。因为合约等问题,成龙被罗维绑走,在王羽等黑道大哥的帮助下,才脱困……

走红后,成龙经常带着几十万现金和一帮小弟,招摇过市,终于引发了黑社会的关注,多次遭遇包围……

眼看在香港呆不下去了,嘉禾老板们急得团团转,最后,决定送成龙去海外拍片,暂避风头,并让蔡澜替他保驾护航。

蔡澜二话不说,接下了这个高风险的工作,带着成龙满世界跑,拍摄了《快餐车》《福星高照》等,跻身国际功夫巨星……

1986年,在拍摄《龙兄虎弟》时,成龙不慎被摔伤,七窍流血,情况危急。蔡澜等人立马实施急救,所幸找到了南斯拉夫最著名的脑科医生彼得逊,经过2小时的手术才转危为安……

成龙成为顶流后,也越来越风流,当然,蔡澜也没闲着。

有墨西哥女人和他深入交流后,为他蒸了一条鱼,令他印象深刻。也有西班牙女人,带着他到开满野花的小岛。除此之外,他身边还有浪漫的法国女人、丰腴的俄罗斯女人……

自从看到了拍电影首先对金钱负责、其次才能对良心负责的真相之后,蔡澜就把电影当成了游乐场,自娱娱人。

1987年,老朋友说电影越来越不赚钱了,蔡澜索性和朋友组建了一家大路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接连投拍了几部剑走偏锋的重口味影片,如后来的《孔雀王》《阿修罗》《力王》等。

谁知,拍着拍着,他竟然拍出了那样的东西,让人又爱又恨……

一番探索后,蔡澜结合多年实践,借鉴日本经验,拿出压箱底的“风流宝鉴”,监制了活色生香的三级片《聊斋艳谭3之灯草和尚》《爱的精灵》《不扣钮的女孩》等,撩拨得无数宅男兴奋不已,欲罢不能……

有些人见他拍三级片,就纷纷骂他。蔡澜却一点也不生气,笑嘻嘻地表示,这是在造福群众。

有次他到楼下买猪肉,老板一边砍肉一边笑:“蔡先生,昨天晚上看你监制的那部戏,我跟我老婆不知道多快活呀。”

不仅如此,他还拿“风流”去祸害电视台。

1989年,倪匡迷上了一个夜总会的妈妈桑,每次都拉着黄霑和蔡澜,叫来一堆姑娘捧场。

奈何这些姑娘长得没诚意,还不会说笑话,喝酒也差强人意。反倒是三位才子妙语连珠,逗得她们咯咯笑。就这种服务,每次结账都要一两万,感觉亏大了。

谁知,他们竟玩出了新花样。三人一合计,就搞出了一个清谈节目,喝最好的酒,聊最嗨的天,请最美的人。

果然,电视台很支持,赞助方也送来了美酒,各路明星美女纷纷应邀上节目,这就是《今夜不设防》。三大才子舌灿莲花,疯狂开车,引诱出了明星们的一个个猛料。

在节目中,张国荣回忆了初夜体验,林青霞自曝了和秦汉的恋情,关之琳谈起了让人三观炸裂的爱情观。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三个老毒物有时还公然“揩油”,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凭借着百无禁忌的大尺度,该节目轰下了香港70%的超高收视率。连BBC都很震惊,派出团队前来拍摄专题片。

蔡澜再一次遭到了许多人的炮轰,你们这仨人,在电视上大讲荤段子,这不是“老不正经”吗?

蔡澜依旧是招牌的眯眼笑:“要那么正经干嘛,老了就一定要古板正经吗?我就是老不正经!”

算起来这节目真是赚大了,就跟逛夜总会一样,不但酒更好,人更美,不用掏钱,每集还能挣五六万!

1997年,老友何冠昌去世,再加上盗版泛滥,港片江河日下,在电影行业打拼了40年的蔡澜也挥一挥衣袖,告别了电影行业。在这40年里,他监制无数,也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之一。

但蔡澜仍不甘寂寞,又玩得更大。

1997年,蔡澜与TVB合作,制作了一部旅游节目《蔡澜叹世界》。

这次,蔡澜又玩出了新花样,让电视台物色了一帮美女,其中就包括李嘉欣、邵美琪、刘淑华、李绮红等女神。蔡澜携美人,赏美景,尝美食,带着他们全世界到处尽情去浪,再次玩着就把钱挣了。

由于蔡澜在美食界的赫赫声名,香港九龙以他的名字建立了“蔡澜美食坊”。只有蔡澜钦点的商家,才能够进驻这里。蔡澜美食坊的名气越来越大,在2007年还将分店开到了深圳。

2008年,蔡澜又主持了一系列的美食节目,诸如《蔡澜叹名菜》《蔡澜品味》等。4年后,他更被《舌尖上的中国》邀请担任美食总顾问,圈粉无数,被誉为“中国第一食神”。

2016年,在《十三邀》中,许知远问蔡澜:“你有多少个女朋友?蔡老师你要如实交代。”

蔡澜说:“一年一个不过分吧。”

许知远掐指一算:61个!

如此风流,堪称“瓜王”的蔡老师,却不急不慢地回答说:“至少吧。”

见到高手,许知远赶紧请教,如何找女朋友?

蔡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交女朋友要练习啊,不是说马上就能交到的。怎么练习呢?丑的照杀。杀久了以后你就成了专家,漂亮的也就跟着来了。”

许知远问他还有什么心愿未了。75岁的蔡澜笑着说道:我还有许多女朋友没有交啊。

虽然一生风流潇洒,玩世不恭,但蔡澜各方面的成就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不仅在香港电影史上留下了粗壮的一笔;还出版了几百本书,文章别具一格,妙趣横生;而书法、篆刻等方面也颇有造诣,堪称一流。

金庸先生说:“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

如今,老友黄霑和金庸已经离世,倪匡也早退隐江湖,可80岁的蔡澜仍然风流潇洒,生龙活虎,还在微博等平台常与粉丝互动,恰如金庸笔下的“老顽童”。

倪匡大侠这样评价他:“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大意是说,蔡澜这样的风流才子,是个妙人,是“魏晋风流”的真风流,不能以常人视之。

后来,娱乐圈里有些人既无蔡澜之才,更无蔡澜之量,却偏要牙牙学语,结果,真风流没学到,下流倒是学得炉火纯青,终于,把自己搞成了签签君子……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西瓜王子》

西瓜王子作为一个优秀的睡前故事,奇幻有趣的情节可以让小朋友从西瓜王子的故事中学会勇敢、学会交朋友。故事中西瓜王子有着奇特的冒险经历,在寻找牛的途中认识了许多的小...

by:红黄蓝蓉蓉老师

仙瓜

古风流行小清新西瓜仙儿女神伦桑KB满汉

by:浮緣

瓜瓜故事王国

儿童寓言故事、睡前故事、神话故事、中华故事汇、童年不同样

by:艾瑞克故事汇

怕出汗的冬瓜王子

这是一套科学童话精品丛书。每部作品都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巧妙的艺术构思,栩栩如生的拟人形象,深入浅出的科学知识,...

by:骄纵九

俗辣吃瓜

欢迎来到《俗辣吃瓜》!每周我们会带给你最有趣的娱乐新闻和观点,包括影视、音乐、综艺、明星八卦等话题,让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轻松享受一点娱乐八卦。我们的节目不仅会...

by:起超起超

强扭的瓜

【心灵主播】强子哥,“强扭的瓜也很甜”,每天早上6点,给“今天“起个好名字,每天分享看到的精彩,听到的美丽,感受到的智慧,引爆你一天满满的正能量。【录播的缘起...

by:铭静居士

西瓜jun

会员ID:12017155唱歌是因为有爱,自娱自乐顺便给愿意听我唱歌的人听。箜篌引音乐工作室;OTZ家族。新浪微博:@西瓜_JUN

by:从小就不污哦

西瓜祝

努力学习,为未来能有选择权做努力

by:恒星_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