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皇帝

2023-06-02 06:35:1421:02 1万
所属专辑:勾勾读世界
声音简介
聊一聊中国历史上最具重量级的五大发明

原创 李子旸 2020-10-02


虽然皇帝制度有缺陷,但它解决了社会最重大、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

01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旋即招来全国上下一片谴责之声,沦为千夫所指、众叛亲离。皇帝只做了83天,就狼狈收场。

袁世凯想当皇帝,没想到反而给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帝制划上了句号。后来虽然还有张勋复辟等政治闹剧,但帝制在中国已经彻底失去了正当性和合法性。

从那以后,皇帝在中国的政治、社会观念中就越来越带有负面性。提到皇帝,大家想到的都是专制独裁、大权独揽、一言九鼎、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等不好的形象。不仅如此,回看中国历史时,皇权的加强,被认为是政治的恶性发展,是中国政治、历史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认识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失之于简单化。皇帝和皇权,在中国社会的维系和治理中发挥着核心性的重要作用。不理解这种作用,也就难以理解人类社会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今后还将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等待着一代代人去找到自己的解决之道。

02
说到皇帝,首先要指出的就是,皇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制度。文臣武将,黎民百姓,向皇帝跪拜,并不是为了崇拜某个个人,而是表示尊崇服从皇帝这种制度。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废黜皇帝的事情,比如汉朝的海昏侯。一旦被废黜,那人不再是皇帝,大家也就不会向他跪拜了。

那么,大家为什么要弄个皇帝向他磕头呢?大家都是贱骨头么?

在这里,有人可能会插话说,且慢。你这个系列,写的是“中国古代的五大发明”。我知道你接下来要鼓动如簧巧舌,论证皇帝制度如何如何重要如何如何正确,估计我也说不过你。趁着我现在还没被你忽悠住,你先给我解释一下,皇帝制度为什么是中国的发明?难道别的国家没有皇帝么?

别的国家当然也有皇帝,比如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有皇帝。但大家虽然都叫皇帝,可内容大不相同。一方面,大多数国家,都是神权和世俗权力共存。皇帝只是世俗权力的顶峰人物。中国当然不是这样。中国的皇帝,最大特征就是至高无上。在他上面,只有抽象的“天”,不再有任何其他人了。不但上面没有,平级的也没有,除非是分裂的乱世。

其次,中国的皇帝制度,并不只是一个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简单,还有一整套复杂的制度构件,包括:郡县制、宰相制度、三省六部制、皇位继承制、后宫制度、宗室制度、奏议制度、朝贡制、觐见制等等,等等。这些制度,历经中国二十几个王朝的不断修补革新,越来越完善,也就是皇权越来越强大。

这个发展过程及其造就的高度复杂的制度结构,在全世界绝无仅有。相比中国的皇帝,其他国家的皇帝或者国王,实在不是同一个级别的概念。所以,中国皇帝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独特发明。

好,解释完了这个,我们翻回去,接着说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要弄个皇帝向他磕头?

03
胡绳先生早年间写过一个小册子《两千年来》,其中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很多皇帝的长子,也就是继承人,都明显能力不足,甚至智力不足,但大臣们还是强烈主张“长子继承制”,反对“废长立幼”。这些大臣都是傻子吗?

当然不是。大臣们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无论是人情世故还是政治经验,那都是顶尖高手。他们之所以反对“废长立幼”,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长子继承制有一万个不好,但有一个好——预期稳定。长子运气好,第一个生出来,他就是继承人。这个标准一清二楚,几乎不能作假。如果废长立幼,按照其他标准挑选继承人,那可就有天下大乱的危险。诸如能干、仁慈、有德、智慧等等标准,说起来人人赞同,但可操纵性无穷大。那么,皇位继承本来就高度敏感,如果标准混乱,那些野心家们可就有兴风作浪浑水摸鱼的可乘之机了。

大家向皇帝磕头的道理是类似的,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这里,就有皇帝制度对社会的核心作用,

皇帝制度的创始人是秦始皇。在那次著名的御前会议上,秦始皇说了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应该放入小学课本,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牢记在心。

那次御前会议讨论是恢复封建制,还是改行郡县制。听完了大臣们的发言,始皇帝一锤定音: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般以为这段话的重点是实行郡县制,也就是李斯(廷尉)说得对。其实,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话才真正重要:天下打来打去黎民涂炭民不聊生,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

这就是皇帝制度的灵魂所在!

04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大。如果社会一直是由分离的个体组成,那么很多社会问题都不会出现,也就不需要政府或者皇帝了。

但抱团取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即使开始时大部分社会成员是分离的个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一定会结成大大小小的组织、集团:家庭、家族、庄园、城堡、宗教组织、割据势力、地方政权,一直到统一的国家。

这些组织、集团形成以后,单独的个体或者小户,就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组织、集团当然会利用这种实力上的巨大优势,压制其他人,谋取组织的私利。

正因为如此,不平等是个必须严肃面对和努力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人们的财富过分不平等的结果,绝不仅仅是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不同而已。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人,他们“享用”财富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用财富谋求政治力量,用政治力量阻拦其他人赶超他们,以保持他们已有的优越地位。

这是什么?这就是剥削。这种剥削,一方面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会压制社会中大量人力资源的使用,导致社会整体产出变小,造成社会发展停滞。

而且,不同组织、集团之间必然会“战斗不休”,就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他们之间的竞争,绝不是像某些天真的人想象的那样,会是良性竞争。他们之间么,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问一下,这些组织、集团为何必然“战斗不休”?他们难道不知道,彼此打来打去杀来杀去,其实对谁都没好处。不如大家都按规矩良性竞争,社会整体发展加快,蛋糕做大,那样岂不是大家都好处多多。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从组织、集团的角度,很难真正落实去做。

比如几个封建庄园,都养着私人军队,互相戒备防范,保护各自庄园的农业生产的安全。养军队当然要花钱,如果几个封建住商量好,谁也不打谁,大家都把军队废了,岂不是省钱的好事。

这就成了囚徒困境。废除各自军队,对整体好处最大,但偏偏做不到。因为你废除了军队,别人就会借机来打你,把你的庄园吞并了。整体确实变好了——少养活一支军队,但你完蛋了。这种事你会去做么?

皇帝制度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难题的。

05
对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来说,他们只关心本诸侯国的成本收益。即使明知道大家打来打去,对“天下”整体不利,但没办法,天下又不是我的,只有诸侯国是我的。管好我的诸侯国,对我才有意义。管好天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所以,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只能是,把天下交给某个人,由他来负责。让他“在其位”,他也就必须“谋其政”了。这样一来,全天下的成本收益才会真正被考虑被关心。

让整个国家有一个负责任的主体,从而压制国家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确保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这就是皇帝制度的作用。

常见一种说法,说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头子。这种说法就是没有理解皇帝制度的核心作用。其实,皇帝制度的正常运转,一定是皇帝联合民众,与官僚集团、地主集团及其他种种集团作斗争的状态。这既符合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也符合皇帝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加强皇权,听起来好像很霸道,但只有皇权加强,种种利益集团对民众的侵袭、剥削才能被控制,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也才能不失控。皇权衰落,受害的绝不仅仅是皇帝及其家族,广大民众也同样会成为受害者。

这和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是相一致的。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历经种种劫难以后,中国人深刻地意识到:只有中央权威强大,国家才会稳定,才有国泰民安。中央权威削弱,那就离乱世不远了,皇帝要是成了某人的牵线木偶,那老百姓就得准备逃难逃荒了。

06
纵览中国历史,能清晰地看到一条“皇权不断加强”的线索。大家不要被浅见者所迷惑,认为皇权加强不是好事。恰恰相反,皇权持续加强,正是中国人政治智慧、历史经验积累的结果。皇权越强,百姓的生活越好。皇帝拿走的,不是你这个老百姓的权利,而是那些会无情剥削掠夺你的权贵豪强的权力。

汉朝初年,皇权还很弱小,所以有七国之乱。到了皇帝制度高度成熟完善的清朝,地方势力造反,已经基本没有可能。曾国藩的湘军势力如此之大,战功如此卓越,战胜太平天国以后,也明智地遣散湘军不敢造反。

理解了皇帝制度的核心作用,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围绕着皇帝,会有很多荒唐事。原因只有一个,管好整个天下,这个责任实在太沉重了。但政治规律有要求,只能由个人来承担这个沉重的责任。如此压力之下,皇帝做事难免怪异乃至荒唐。

所以,皇权受到威胁,绝不仅仅是皇帝自己的事情,而是事关天下无数百姓生命的大事。对这种至关重要的大事,只能全力以赴,不能犯任何错误。皇位之争,往往必须置对方于死地,即使是至亲骨肉,也不能心慈手软。谋反,就是头等大罪,务必追查到底铲草除根,避免任何隐患。

几经变迁的宰相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另一个手握大权的人。后宫、宗室制度,也是为了解决皇帝周围的人怎么办这个大问题。

当然,由一人承担全天下的责任,也埋下了皇权制度最大的隐患。个体的力量毕竟有限,人都有生老病死。而这种带有很大偶然性的因素,在中国古代往往直接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

但是,虽然皇帝制度有缺陷,但它毕竟解决了社会最重大、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那就是人与人的无序争夺,已经利益集团对民众的剥削和对国家的危害。

人类结成群体,进而结成社会,有协作互助的一面,但也必然有互相争夺残杀的一面。拓展前一面,压制控制后一面,社会才能存续和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真正的核心难题。在世界各国中,中国是解决这个难题解决得最好的——没有之一。

这就是因为,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皇帝制度。我把皇帝制度列为中国古代五大发明之首。

五大发明对应着五个关键词,分别是:开放、文治、民本、生产、责任。

用这五个关键词,可以勾勒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形象。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

今后,中国和世界,都将深深受益于这些丰富的政治智慧和历史经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三国小猫猫

第〇名:支部建在连上

李远玥

比较喜欢听勾勾的阅读。 不过,这篇文章,确实选得不好(论点很牵强,论述也过于片面武断)。

勾勾读世界 回复 @李远玥

我也觉不得劲。

喜洋洋_Js

为了写文章,睁着眼睛胡吹吧

勾勾读世界 回复 @喜洋洋_Js

我觉得也有点。

1399673rfai

皇权制—世界最好的制度!牛🐮

13683060dez

非常喜欢中国五大发明这个单元的内容,听历史,长知识。谢谢勾勾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他是一名术士

神笔马良却少了一只笔,但是不平凡的他仍旧光芒四射神笔马良却少了一只笔,但是不平凡的他仍旧光芒四射神笔马良却少了一只笔,但是不平凡的他仍旧光芒四射神笔马良却少了一...

by:许良声场

我是一名捞尸人

【内容简介】二十三年前,父亲离奇死亡,他的人皮,被挂在村口的那棵老槐树上。二十三年后,被过继的大哥突然返乡,黄河边上竖一杆杏黄旗,上书:捞尸人。十二道鬼窟、黄皮...

by:行十一

我是一名小神医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一少数,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们生命中的欢乐与辛酸,灵魂深处的黑暗和光明。【题记】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

by:许良声场

永远的第一名

周书逸对高仕德说:“我的就是我的永远都是我的”

by:鑫儿_lf

我也能得第一名

《我也能得第一名》(男生陶小宝日记)简介:陶小宝励志要做新的自己,它变成了运动会上的英雄,他变成了考试中的“黑马”,它变成了全面发展的明星……这不是奇迹,因为...

by:光莹沫沫

最后一名女知青

该书讲述青春年少,娴淑雅静的女知青娅梅60年代因为命运离开都市;70年代,为了爱情而留在乡村,80年代,不知道为了什么,她返回都市,开始了自己的寻找和苦斗;9...

by:学妹王淑珊

声音主播

57311.1万

简介: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并喜欢朗读,考播音专业说我牙不齐,一赌气开始抽烟喝酒弄成了烟酒嗓,反倒另有一番风味,苍(沧)桑、嘶哑、低沉,但痴心不改就是喜欢。感谢喜马拉雅提供的平台,给了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求流量粉丝,只为实现梦想。谢谢您的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