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插播】范长伟《灸出健康来》06(文稿有笔记)

2023-06-03 19:24:3628:48 1490
声音简介

范长伟《灸出健康来》(六)
一、灸感是艾灸的灵魂
艾灸之所以神奇,从古至今延续而未消失即在于“灸感”,即艾灸须用心来感受,没有心怎么灸,都灸不出感觉来。
灸感,即被施灸者自身内在阳气的一种变化。一般,旁人无法感觉到,但有经验的灸疗师在达到心灵相印时,被施灸者的灸感也能够感觉到。

二、三时灸感
明白了灸感,对艾灸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才会了然于胸,才不至于出现误解甚至恐慌。
灸感,根据不同阶段、时间施灸,所表达出的不同作用可分三类:艾火循经,正邪相搏,邪气外出。
(一)第一时灸感:艾火循经
当穴位被运用四种手法打开以后,艾火的力量进去转阴化阳,阳气进入体内,阳者即火即温,温热是施灸时第一阶段出现的灸感,是艾火自动循经促使气血升温、循环运行的良性反应。因为火属于动性,有走窜的功能,所以艾火循经所表现出的温热灸感也是动态的、多样性的,具有透热、传热、扩热三种形态。
1、透热:灸前透后,灸后透前
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肌体的表层向深层穿透,具有灸前透后、灸后透前的作用。
如老慢支咳嗽气喘,取膻中,中医有:“外而不治癣,内而不治喘”,意为癣与喘难治。但古人又说:“膻中着艾便安康”。只要在膻中一灸,夜里就不喘不咳了。
灸膻中时,第一时灸感出现:一股热流一下穿透胸腔进去,即穿。灸前透到后面,如腰痛,妇科问题,灸命门,热气会穿透到前面,肚脐会热。
2、传热:灸上传下,灸下传上
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一定的经络或方向远端传递,具有的作用。如灸百会,热气会往下走,灸量足能走到脚心。反之,灸脚心,热气也会走到头顶。
3、扩热:灸一点热一片
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身体的一点向周围扩散,灸一点扩一片的作用。如心脏不好,灸内关这一点,整条胳膊都会热,即灸一点热一片。
以上三种热的表现,即三种第一时灸感。这是好现象,若灸一点仅灸处热则属无用功,必须要灸出“灸感”来。灸感出现预示体内正气被激活。
(二)第二时灸感:正邪相搏
1、正气渐盛,与邪相争
随着穴位上不断施灸刺激,体内正气越来越旺。热气犹如“警察”越来越多,要上街“抓贼”,热气到处窜,到病灶或寒邪、淤堵之处,犹如警察与贼要展开搏斗,于是就产生第二时灸感——正邪相搏。
麻、胀、酸、沉、痛是施灸时第二阶段出现的静态灸感,是体内正气与邪气斗争的正常反应,这种灸感的出现,表明了体内正气的生成和邪气相斗争的开始。
2、不适出现,乘胜追击
正邪相搏的第二时灸感发生后,千万要沉住气,酸、麻、胀、疼、沉、重、痒、刺等所有的不舒服都会有,因为正邪气二气相搏,就会引发波动,从而带动体内一些肌肉神经的波动。此时不要慌张,还要继续灸,即继续往里面输送“警察”即正气,不断把体内正气调动起来,攻局部。
(三)第三时灸感:邪气外出
1、第三时灸感表现
随着持久地施灸,体内正多而邪少,这时身体第三时灸感就出现了:风、凉、寒是施灸时第三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体内正气强而邪气弱,邪气被排出体外的良性反应。此时很关键,如果体寒,会表现出寒的现象,严重者会冷得抖起来,上牙磕下牙,想盖被。
2、寒凉气逸出部位
冷风会从身体任何有邪气的地方出来。
(1)肩胛沟
(2)膝
(3)十个脚趾
(4)呼吸(严重者)
(5)胸口窝(最难受)
(6)阴部(女性贪凉大者)
女性贪凉比较大的人,还会从阴部往外冒凉气。
3、热症者热邪也会被逼出体外
阴虚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穴施灸,别自己盲目施灸。不是不能灸,是要求配穴和你的手法到位。热症的人阴虚者,灸时会更热、更燥,口会苦,眼会红,会长眼屎,甚至会长疙瘩,出痘。不要前功尽弃,要坚持下去。只要你正气多了,燥热之气也会被逼出体外。再灸上半个月后,小痘痘一个一个不见,脸上倍儿干净,就因为正气足了。
针跟灸实质上是真正的内治疗法,直接调整我们的气。三时灸感出现这些热症现象,不用恐惧,它是宣泄热气的表现。有的人往往就是前功尽弃,就不敢去做了,还没有到头,一定要量到火足,量变引起才能质变。
(四)三时灸感是普遍规律并非决定性规律
如在身上可能一灸,第二时灸感就出现了,没有经历到艾火循经就感觉到了。

三、艾灸的补泻
(一)针艾不分家
针和灸,是不可分割的伙伴。孙思邈:善针而废灸者,非良医也;善灸而废针者,亦非良医也。针法和灸法它俩是一个双胞胎。
(二)针善泻,灸善补
灸,灸是火,善于补。针是铁,属金石,凉性,善于泄。故《内经》讲:病在三阳宜用针;病在三阴宜用灸。从大法上讲,针偏重于泄。灸偏重于补。而针法本身又同时具备补和泄。灸法本身也具备补和泄。
(三)艾柱灸之补泻
1、补法:艾火自然熄灭
让艾火自然燃到底,不拿下来自然灭。等凉透了以后再灸,每一壮都是这样,然后压一下封穴,别把热气再放出来。
2、泻法
灸前禁食葱蒜韭菜等有气味之物,还要漱口,艾火燃着后,以口吹气,一直吹到火灭,即让火加速、加大燃烧。烧完之后不需封穴。让热气自己宣泄出去。
(四)艾条灸之补泻
1、温灸为补
艾条灸以刺激量衡量补泻。微熏,温熏为补。尤其是体寒者不要着急,慢慢温熏、灸,没灸感说明量未到,量到冰自化。
2、重灸为泻
重灼,使劲灼、烫为泄。
【案例】
某小学校长,压力大,块儿大膘肥。来时一脸火气。声称就是上这儿来发火。先讲好治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避免纠纷。让客人俯卧,督脉是阳气汇聚之所,补阳要从督脉补,泻热也要从这泻。用雀啄,每下都是重啄,下下见响,即火下去要灼到他的皮肤,但是还不能起泡,啄一下叫唤一声,叫了近20分钟,浑身出汗,起来以后眼也亮了,气也顺了。身体有燥热之人,先泻,最后还要补一下,不能光泻不补。

四、灸后感
当施灸完毕后,身体还会带着灸感的信息。有人刚灸完后没反应,回家后反应很大,如两腿沉重,上吐下泻等。如果天天灸,坚持一段时间后,当正气真正平均地上升以后,这些现象就慢慢地消失了,随之而来会感觉到自在、有力气、很舒服。一个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感受一下就知道。

五、尿频尿急:灸中极
老年人因肾阳之气大衰,不能够调控水道,水性寒就会往下走,肾控制不住,故最容易尿频。中极,也称为“大丹田”,肚脐下4寸。中极统治所有生殖泌尿系统疾病,要想长寿,这个地方一定要暖,每次艾灸不能少于20分钟,甚至到30分钟,才有效果。最好用较粗的艾条,或者把小艾条外面的皮撕掉后,用两到三根来灸。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126.跟着诗词去旅行

自己读得第一百二十六本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by:平凡是真6666

郝万山话中医-剪辑版(无插播)

郝万山老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节目,养生大讲堂。剪辑后的录音,没有广告,没有插播,内容精炼。剪辑后,录音只保留郝教授的讲座内容,其他节目内容均予以删除。每...

by:青谷先生

范家班学员成长集

该专辑记录了进入了有声领域在范家班学习有声的成长历程,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结束的前后变化。范迪老师在语言方面从业十二年,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范迪老师所带学员他们每个阶段...

by:范迪趣谈

长沙-第一师范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356号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塞上行--范长江

1935年到1936年,虽然“七七事变”尚未爆发,日军在华北早已蠢蠢欲动,同时对我国西部地区时有挑衅之举,对内蒙古更是觊觎已久。正是在这个时段,《大公报》派完成...

by:大漠孤烟Z_

船长朗读纠音班示范音频集

本专辑收录英音订阅号《船长陪你说英语》人气纠音班的示范音频,由船长示范录制,是每天纠音班学员学习和操练的示范音。你也可以当作小故事,用最短的时间浏览各大世界名著...

by:船长陪你说英语

范宗科长篇小说《热土》

一个伟大的时代,一片深情的土地,一群普通的人们,在纵情滋长的梦想和现实之间,他们面临怎样的选择和改变,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挣扎和绝望?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折射出他...

by:月射寒塘

中国的西北角--范长江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一部向社会公开报道中国西北现状的新闻传记,作者范长江同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让当时的社会大众了解了当时西北地区真实的民生现状和地域风情,...

by:大漠孤烟Z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