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前奏--《拟谕英吉利国王檄》

2023-06-04 12:33:3824:24 59
声音简介

鸦片战争之前奏

《拟谕英吉利国王檄》

(林则徐、邓廷桢、怡良 公元1839年)

林则徐,生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人,晚清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于广东禁烟时,经过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63日在虎门销毁。

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根据文献记载,林则徐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1122日,林则徐在前赴广西就任镇压太平天国钦差大臣时,于途中在广东普宁病逝。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林则徐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

林则徐和爱国开明的封建士大夫魏源、龚自珍等人一起,矢志探索挽救腐朽的清王朝,臻国家于富强和外御强敌、捍卫国家独立、民族生存之道,把反对外来侵略和维护清朝统治当作解除内忧外患的两大重任。

林则徐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

为此,后人崇敬和纪念他,把他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林则徐一生的光辉写照,也是传诵至今的爱国主义警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逝,林则徐这个光照千秋的名字,林则徐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是千秋万世的中华子孙们学习的榜样,不容任何人肆意歪曲污蔑和抹杀!

邓廷桢,生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卒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官至云贵、闽浙、两广总督,晚清爱国名将,近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公元18401月)邓廷桢调任闽浙总督,购洋炮,建炮台,招募练勇,出海巡缉,加强守备。7月,英舰进犯厦门,邓廷桢亲督水师水勇击退侵略军,嗣因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时革职,充军伊梨。

邓廷桢还是第一个公开反对割让香港大臣。后邓廷桢被起用为陕西巡抚、陕甘总督,在西北大力组织垦荒,公元1846年卒于任。邓廷桢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

瓜尔佳·怡良,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字悦亭,出身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

怡良由刑部笔帖式提升员外郎,自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起历任广东高州知府、山东盐运使、安徽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2月,怡良任广东巡抚。

任职期间,怡良积极配合两广总督邓廷桢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并支持关天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初期的抵抗活动。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怡良被实授闽浙总督,在任内由于担心受到英国军队的袭击,急于索回被英国占领的鼓浪屿,屡次强令台湾守将达洪阿和姚莹交还英军战俘。

次年奉命入台,以冒功为名将达洪阿和姚莹逮捕,制造了台湾冤案,不久去职。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怡良被起复任为福州将军,次年转任两江总督,曾镇压小刀会起义。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怡良因病解职,于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病逝。

《拟谕英吉利国王檄》是林则徐会同邓廷桢、怡良写的致英国国王照会的底稿,就是草拟底稿奏请皇帝审阅批复的意思,其实就是林则徐写给英国女王的照会书。

公元1840118日,林则徐的致英王照会,托付给了英船担麻士葛号船主,让他带往伦敦,但是英国外交部拒绝接收。

这份信虽然英国官方拒收,但《泰晤士报》全文发表了此信。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一书中,对《拟谕英吉利国王檄》评价曰:林则徐苍白的语言,无力的威胁,看起来非常可笑。这次事件被搬上了舞台,成为流行的喜剧,在其中,英国商人在广州的遭遇被用来取乐。他们挥舞着滑稽的、夸张的手枪,把自己打扮成海盗。在遥远的中国发生的鸦片战争成为伦敦的笑料和一种娱乐。

这或许就是东西方文化与民族性格习俗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吧。

一百八十三年过去了,站在新时代的角度,重新与听友们共同鉴赏学习这篇檄文,体会在那个风雨如晦、山河破碎的年代中,仁人志士对家国天下的心怀,不应苛责他们,因为正是因为每逢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总有这样的英雄人物横空出世,中华才可历尽九死而不悔,历经万劫而涅槃,中华民族何期有幸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

和教科书上不一样的鸦片战...

by:喜马文史圈天下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所该共同面对的话题,而英国新锐汉学家蓝诗玲女士的这本新著正是站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域来对此加以考察,旨在让我们跨出地域的限制,认真反思这场世界冲...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鸦片战争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扩张得如此之大,形成了一个大帝国,这使得它很是自豪,认为基督教世界比被其征服的民族具有优越性。英国在亚洲从事鸦片贸易及为之发动战争...

by:历史书房

鸦片战争演义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林则徐禁烟的故事,道光皇帝在位期间,一些贪官污吏和洋人里应外合将大烟运入中国,使人民群众萎靡不振,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林则徐奉命禁烟,在...

by:

鸦片战争(蓝诗玲)

作者:蓝诗玲(JuliaLovell)出版社:新星出版社译者:刘悦斌出版年:2015-7-1...

by:上海贝多芬

鸦片战争-林则徐

全书以鸦片战争这个大全景为背景,塑造了林则徐,道光皇帝与数十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堪称清代中晚期社会众生的大世绘。本片一针见血地披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颂扬了中...

by:免费书场

陈舜臣·鸦片战争

本书以小说的笔触、实录的形式将鸦片战争的过程勾勒出来,文字精炼,史料选取独到,知识点丰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作品。这本书用最轻松的形式描绘了那段最沉重的历史。...

by:枕边文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