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

2024-04-11 21:03:3304:09 871
所属专辑:正信的佛教
声音简介
佛教是崇恩主义的宗教,父母、众生、国家、三宝,称为“四恩”,孝养父母、广度众生、爱护国家、恭敬三宝,不是为了求取什么,完全是为了报恩的动机。所以对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不容怀疑他的国家意识。
佛陀释迦世尊,成道之后,经常在外游化,很少回到自己的故国迦毗罗卫。但当他晚年时代,舍卫国的青年国君琉璃大王,为了报复迦毗罗卫国在他少年时代给他的侮辱,便发动大军,誓言消灭迎毗罗卫的释迦种族。这被佛陀知道了,便一个人在琉璃王的军队必定经过的道中,坐于一棵枯树之下,任由烈日曝晒。琉璃王见了,便问佛陀,何以不坐在有叶的树荫之下?佛的回答是很感人的:“亲族之荫胜外人也。”(《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第三十四之二)就这样,琉璃王进军了三次,三次都见到佛陀坐在枯树之下,所以也撤退了三次。到第四次,佛陀知道这是释迦族的共业,也是无法挽救的定业,虽然同情与惋惜,也是爱莫能助。琉璃王第四次进军时,佛陀才放弃了挽救故国厄运的努力。
在中国佛教史上,比如玄奘大师出国之后,曾为中国的文化在印度留下了辉煌的成果,虽在印度受到了崇高的敬仰,但仍念念不忘返回祖国的怀抱。法显大师在锡兰时,有人供养他一面中国的白绢扇子,他在异地见到了祖国的东西,竟然激动得“泪下满目”。这种热爱祖国的情怀,实在也是佛教精神的流露。
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因为国库的财政贫乏,就有神会大师出来,帮助郭子仪,大事筹募,以“香火钱”所得,接济当时的军需,终于平定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明朝的开国之君朱洪武,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汉人的政权,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民族英雄。但是谁都知道,明太祖不仅是正信的佛教徒,而且在他少年时代出过家。
近代有一位宗仰法师,是中山先生的知友,他对国民革命,也曾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当然,若从佛教的理想社会而言,佛教绝不是褊狭的帝国主义者,而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或世界大同主义,乃至是无限的宇宙大同胞主义,因为他爱全人类乃至爱一切的众生。可是,民族主义乃是达到一宇宙大同胞主义的基础。若要达成这一目的,必先要从热爱他的国家民族做起,否则便无从生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乐文LY413

换个人来演说,太差劲了

猜你喜欢
佛教的财富观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

by:龙元富律师

佛教的财富观

济群法师作者简介: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于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

by:喜乐的宁怀

佛教的世界观

10月16日上午,济群导师做客“2015年首届公共智慧和社会发展阳光论坛”,开讲“佛教怎么看世界”。当天,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内可容纳300人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by:缘起一度

《佛教的财富观》

财富,究竟是罪恶还是幸运?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我们的吃喝用度早非父辈可比,仅仅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生活所需还是定量供应:需要粮票才能购买食物,需...

by:仁联的频道

《佛教的世界观》

人类生活的本身就是取得认识的过程,而对世界的如实认识,正是一切认识最终抵达的目标所在。直至今日,科学对宇宙的认识还远...

by:2019坐看云起

12.佛教的世界观

应“2015首届公共智慧与社会发展阳光论坛”之邀,济群法师做客百年学府北京大学,为现场及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参与的大众,带来了一场智慧盛宴。针对本次论坛主题——“...

by:心章师兄

徒有师名|古言轻松|穿越搞笑

苏绵绵在现代有些倒霉,因为看美男流鼻血过多昏厥,不省人事。一朝魂穿,入了一个妙龄女子的体内。醒来遇一美男,因男色难挡,拜了师。后来,她以为是自己千方百计...

by:杨八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