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唐代]

2023-06-06 23:26:0000:32 64
所属专辑:古诗文朗读~诗
声音简介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声。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着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案头蜡烛有心还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眼里烛芯却变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译文
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像彼此无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创作背景
  这首组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本首诗即是其中的第二首。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85996xlky

“多情”对“无情”,明明如胶似漆,却不得不别离,心中五味杂陈笑不成。借蜡烛隐喩,既巧妙又形象,不忍分离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赠别二首·其一 唐 杜牧

赠别二首·其一唐代: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收藏下载复制完善唐诗三百首,写人,女子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译文及...

by:小巧小玲

杜牧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27]、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

by:假说真听

秋夕 唐 杜牧

秋夕唐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一作:天街;卧看一作:坐看)译文及注释译文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

by:小巧小玲

杜牧诗文集100篇

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by:o0浮生逍遥

《阿房宫赋》杜牧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

by:仅仅2534

泊秦淮 唐 杜牧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品译文烟雾笼罩寒江水月映白岸边沙,夜晚船停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by:小巧小玲

江南春 唐 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作者: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1.啼:叫。2.山郭:靠山的城墙。3.酒旗...

by:小巧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