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会消失!楼市大戏 才刚开场

2023-06-22 03:42:5908:35 2.2万
所属专辑:叶檀聊热点
声音简介

中国第一家退市A股房企出现了。

四川最大民营房企蓝光发展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触发退市机制,被上交所要求在6月6日强制退市。

蓝光只是退市第一家,后面排队的和挣扎的还有很多,包括阳光城、泰禾、中天、粤泰等等。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

1.一度追求庞大规模

2.推崇高周转策略

3.跻身千亿房企行列

4.触发监管红线暴雷

暴雷或者处于退市边缘的房企,并非一无是处。

恰恰相反,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

比如成立于1996年的泰禾集团,是在2010年通过借壳成功上市的,成为当年唯一一家上市房企。

泰禾是闽系出身,早年间专注于高端豪宅,后来转向追求激进扩张,自2012年开始不断高溢价拿地。

这么做的好处很多。

泰禾启动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模式后,营收规模迅速暴涨,在短短五年内跨入千亿规模房企行列。

盲目追求庞大规模,是中国所有开发商心中挥之不去的执念。

跨越千亿后,创始人黄其森定下一个更高的目标:

2018年,泰禾集团销售额将再翻一倍达到2000亿。

然而巅峰之后,往往就是一路下坡了,对于整个狂飙突进的中国楼市来说,这个时间节点大约就在2017到2018年。

大环境造就了一大批千亿级房企,规模之后依旧是追求更大的规模。

很遗憾,泰禾没能完成第二年的目标,紧接着在2019年出现了危机。

一直到2021年8月,黄其森才宣布放弃规模之争,向小而美、小而精战略转型,努力探求规模和高端产品间的平衡。

其实没人真的质疑过他与泰禾的真正实力。

作为高端豪宅的代表,泰禾最擅长的是在全国各地打造院子系列产品,这让公司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从一众刚需、改善房企中杀出重围。

高举高打、重金投入和顶尖设计,成就了泰禾院子系的超高口碑与坚实质量。

可惜的是黄其森一度在规模与品质之间,选择了冲规模。

事实证明,有时候从巅峰跌落到谷底,也不过是一念之差。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10家房企触发退市风险,还有近20家香港上市房企处于停牌状态中。

稳住销售,加快回款,深耕基本盘,已经成了行业共识。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沪深上市公司净负债率均值为61.1%,同比上升0.6%,剔除预售款后资产负债率为79.6%,同比上升4.5%。

到现在还能借到钱的房企,基本都有国企或者央企背景,这样银行才愿意放款。

退市房企,说到底只是市场上的一小部分而已。

中银证券数据显示,有退市风险的12家房企占整个行业A股市值的2%,基本锁定退市的房企占总市值的0.9%。

中指研究院的2023年1到5月销售排行榜上,前十名分别为保利发展、万科、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碧桂园、招商蛇口、绿城中国、龙湖集团、滨江集团和建发。

潮水退去之后,剩者终将为王。

除了开发商们出现退市潮,最近楼市还出现了一个新现象。

有媒体发文,建议调整一线城市限购政策。

很多人表示震惊,难道连北上广深的限购,都能放开?

一切的源头来自于中国经济时报,6月6日发布的一篇文章。

它的标题是《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应适时优化调整》。

我们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否则很容易出现偏差。

实际上中国经济时报做了一系列的报道,合计发布了多篇文章,包括:

《聚焦一线城市之楼市》

《一线城市楼市出现新变化》

《一线城市楼市降温 二手房议价空间加大》

《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 应适时优化调整》

纵观这几篇文章,它并不主张全面开放一线城市限购,而是建议深化“一城一策”,持续优化一线城市的限购措施。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方面这样能够帮助一线城市的郊区、远郊去库存,同时又能稳定主城区、核心区的房屋价格,一举多得。

最重要的还是老生常谈的一点:

房住不炒。

楼市的四限政策,必须回归出发点。

让有需求的群体以合适的价格买到房子,而不是单纯的增加各种买房、卖房或者价格上的限制。

央行之前也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三重压力:

1.需求收缩

2.供给冲击

3.预期转弱

就在大家激烈地讨论,到底应不应该救楼市、要不要放开一线限购的时候,一位大佬站了出来。

他就是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曾经的“万通六君子”之一。

冯仑明确说了:

不同意救楼市。

原因很简单,住宅市场只是房地产的一小部分,它的青春期早就过去了,势必要经历当下量价齐跌的过程的。

他非常直白地指出:

我们非要把这些过了青春期的人,愣给他叫回来,天天给他打激素,把骨头缝给它拉起来,然后穿内增高,你这就害他了。

尤其是未来,只有三类住宅企业能够存活下来。

一是长期稳健经营的头部房企。

二是区域性龙头房企。

三是住宅领域细分市场的企业。比如专注于公寓、蓝领住宅、养老社区等专门业态的开发商。

剩下的怎么办?

很简单,中国楼市最终90%的开发商都会被淘汰,也不需要被拯救。

这本来就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

很多城市的开发商为了卖房,已经研究出了一成首付、零首付甚至负首付。

然而任何一个买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些都是没什么诚意的套路而已。

看似美好的负首付,既违规又违法,风险大部分会被购房者承担,后续还有被银行断贷、被监管部门处罚的可能性。

甚至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会钱房两空。

负首付远不如送黄金。

建议这些卖不出去房子的房企,下次直接送房子。

这样一来大家都很满意。

只有开发商受伤的世界出现了。

毕竟它们迟早会消失的。

只有住在房子里的居民,会记住它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风_步

希望叶檀老师乳腺癌康复顺利

石燕矶

特!别!多!的!垃!圾!广!告!=为什么是你的专辑呢?!不想骂出来

鸿1230

傻逼逼的广告

吾心_va

快来抢沙发吧学习了,老师

猜你喜欢
大话楼市

楼市新动态,买房神技能,尽在大话楼市!

by:1061我要买房

会消失的人

《会消失的人》作者:纪尧姆.米索(法)翻译:关鹏我非常喜欢这部小说,记得两年前的某一天,我去图书馆借书,就被它封面上的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

by:娇娇读故事

你不会消失

【内容简介】小七因误伤了黑帮老大的独子战冷疆而遭受追杀,而小七却在战冷疆受到迫害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了他,两人被战冷疆的继母放逐到了一个荒岛上。在岛上,他们从主仆...

by:布偶说书

银行会消失吗?

一场关于竞争和技术的金融科技风暴来袭,是适应还是被取代,银行从业者不得不面临的危机抉择。

by:小虫主播

锤哥看楼市

美宅PLUS(广州美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立足广州、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锤哥@老赛联合创办的以房产置业为核心的买房管家公司。平台旨在为刚需上车、改善置换...

by:锤哥看楼市

楼市风暴

房子本来兼具自住和投资功能的属性,只是有些人过份放大了投资属性,从而演变成炒房行为。但是大家都知道炒房对市场无益,甚至破坏市场秩序。所以不要过份解读,不是不允许...

by:青教练

楼市快讯

订阅《楼市资讯》,聆听最新鲜的楼市新闻。

by:听友6271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