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No.109 | 周圆:这里有抵达幸福的三个阶梯

2023-06-14 16:54:3315:28 30
所属专辑:云尚书房
声音简介


【嘉宾】周园:艺术家,2015年自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学成回国。

【主持】晓莫:资深媒体人、阅读“杂食动物”、跨界创作者,「有艺思青年荟」联合创始人,对美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周圆: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周圆,是一名艺术家。作为嘉宾做客「云尚书房」做客,很意外,也很荣幸。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最近看的这几本书,我看的大部分是专业书,很惭愧,我现在很少时间去阅读,跟泥巴“打交道”占据了我大多数时间。做陶瓷,耐心很重要,它是磨练人心性的一种媒介,是得实际“干”且需要花大量时间的工艺美术品。


晓莫:您都在看什么书,哪几本?

周圆:一本是我很尊敬的一位上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正见:佛陀的证悟》,这本书是著名建筑师姚仁喜翻译的,胡因梦、李连杰作序推荐。

我曾经有一年遇见过胡因梦老师,她给我很多艺术上的鼓励。这本书我很早就看过了,最近又“扒”出来重看。大概在2012年我开始练习冥想,那时我就对佛学特别感兴趣了。

第二本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心流”是最近几年都很流行的一个词,《心流》这本书也是我从事艺术之后,非常有同感的一本书。因为艺术工作者其实经常处于一种“心流”的状态,因此,看这本书时非常感同身受,它是我今天的特别推荐。

另外一本就是我的老哥们儿陈泽兄最近写的《玩月记事》,这是他的第二本书,里面带了我十几张插画,它也是我今天的强推。


晓莫:原来这里面的插画是您画的,难怪呢!

像《正见:佛陀的证悟》这类型的书,在一个艺术家的书单里,我觉得还是蛮惊讶的,刚才您提到之前有一段时间在冥想,是因为什么开始冥想的呢?

周圆:冥想一直坚持到现在,开始的起因也是很偶然。在非常年轻、自我的阶段,就觉得什么都是“一坨屎”。慢慢地,就想搞清楚它里面还有什么?身边就有人推荐我去看这类书。我忘记了到底是我自己买的,还是我朋友送的,《正见:佛陀的证悟》这本书就出现在我的书单上了,其实最初不是看宗萨的书,最初是看他网上的视频,就是那种开示的视频,觉得太好玩了。


晓莫:其实我觉得,宗萨的很多东西是有哲学的思想在里面的,你觉得这一类的书对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周圆:对,有太多影响了,正见,是因为我们世人对什么都是由偏见开始。陈丹青就讲过一句话:你所有的偏见、一片一片的偏见,构成你自己的一个正见。

看这样的书,第一,会让自己的心境不一样;第二,就是让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观点不一样;第三,让自己在做作品的时候,基于这个作品的情感不一样了。作品本身就是替代艺术家说话的一个物件而已。艺术家只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情绪,转化成某一个物件,或者是一种平面的东西进行展示。

看这本书,这些佛理里面涉及很多一些历史上的“公案”,不是每一个你都能记得住,但有时候就会印证上,如在生活中,突然的某一个场景,让你想起书里讲的哪一件“公案”,从而让自己得到那一下下的转念,生活也就这样多了一点点坚持挺过来了~还有很多这些思想上的影响。

不光看《正见:佛陀的证悟》,我还看其它的一些佛理书,我觉得有很多都纯粹是哲学的问题,比如说,佛陀跟阿难讲:“你闭上眼睛,黑暗在你身体里面还是在身体外面?”这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它又是物理层面的东西。看了这些书,就是加深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晓莫:那《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呢?你当时买这本书或者看这本书的机缘是什么?

周圆:我觉得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工具书”,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对于“追寻幸福感的方法论”。“心流”,对于接触过冥想或是长期冥想的人应该都会有的体验。心流更接近于,谁都能感受到,不需要通过冥想训练。

人类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做一件重复性的运动的时候,比方说打鼓很解压,解压到一定状态之后,你心里那种开心、浅层的喜悦感就来了;陶艺,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喜欢?在做那个事情的时候,基本上是处于一定程度上的“时间静止状”,还能短时间出一个成果,这就让人得到很大的满足感……

只要艺术家的作品呈现表达的是很多重复工作的,西方的那些艺评家都会加一个“像meditating般的工作”在里面。其实,所有在工作当中得到一定“恒长的时间消失感”,就是心流。


晓莫:所以其实艺术创作中间是很容易获得心流,如果你在那里玩泥巴,可能今天我不打搅你,整个下午甚至天都黑了你可能都不知道?你买这本书来看的原因是什么?

周圆:是的,我经常会那样。至于我为什么看这本书?是因为好奇,也是为了解更多关于心流的内容。这几年我的心理历程不怎么平坦,老感觉不到幸福,一段时间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一样,就想在这类书里找到一种方法,去除掉心头的那块石头。


晓莫:原来在当时是帮你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周圆:是的,我这几年出了很多作品,很多身边的朋友说:“哎呀,创作欲还很强……”一做就是做很多东西,期间,我真的长时间处于“心流”状态,经常是闷头苦干那种,完事之后可能会有点累,但在做的当下,我就想着要完成,或者是一直处在创作的“欲”里面、过程里面,不会觉得累。


晓莫:我觉得所谓的“心流”,实际上它不是喜悦,也不是所谓的幸福感,它就是一种“保持一个特别稳定频率”的满足,是精神上的“渴”得到满足……

周圆:是的,你说得非常好,举个例子:我老婆。在疫情前,我们都很崩溃,当时,我就鼓励她,让她做我的助手,跟我一起玩泥巴,然后她就从2020年开始玩陶艺,但没想到后来我反而成了她的助手。一开始她并没有做很多成功的作品,但当时的她显然是进入了“心流”状态的。

她也通过做这样的事情,完全把自己改变了——每天4:30起床,每年读100多本书,天天练毛笔字,坚持跑步,她已经完全走在收获自己幸福感的路上了,我现在都蹭她的流量~


晓莫:看到《玩月记事》这本书的书名,我就挺好奇的,陈泽老师跟贾平凹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很好?

周圆:陈泽兄是因为贾平凹老师的指引,才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他是我的老哥们儿,以前做家具公司做得蛮好的,突然一天说:我要写小说,弃商从文,把家具公司关了。


晓莫:显然是已经财富自由了……当时他为什么要收录你的插画呢?

周圆:每个人肯定有自己的自由跟框架,我跟他特别聊得来,他一直就说,要跟我合作这么一件事情:他的文章、我的画。说了好几年,直到去年,我在光明美术馆开了那个展览,邀请一些老朋友,然后他一去看到,墙上的那些画,很好,跟《玩月记事》里面的很多文章都很贴切,立马手机拍了一些照片发去了出版社,就一拍即合,很荣幸里面收录进去了。


晓莫:“玩月”是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而现在还愿意写散文的人真的不多了,那这本书有什么好玩的点吗?

周圆:对,真不多了。这本书好玩的点是什么?它是一本生活里的小故事,很多故事,比如说他家的猫,里面还有一篇文章是写我的……

解释一下为什么是这三本书。我觉得它们至少代表了我的人生的三种境界,比如像陈泽兄的《玩月记事》,就像我的日常。我们为什么走得挺近,就是这些生活当中的这种感觉、感悟其实蛮接近的。在繁杂的社会关系当中、繁重的工作任务中,陈泽兄以“玩月”的这种心态,用这样的文字把这种心情记录下来,是非常真实的故事跟感受,里面有一些文字我觉得:“真贴切”啊!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就像我之前提起的,它更像一本工具书。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想要的,它如果能更普及,大家真的能按它的那种方法,去寻求到自己内在的一点点幸福。


晓莫:所以在你的观念里面,如果能一直、不断地获得这种“心流”,其实就约等于拥有了幸福?

 周圆:没错。

而这本《正见:佛陀的证悟》是终极幸福。你如果能达到像宗萨说的那样的level,你就是真正的幸福了。如果人生是三层楼的话,就是一二三。

晓莫:原来是这样,终于把这个“奥义”给解释清楚了。


以上观点仅代表嘉宾意见,不代表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立场。

“云尚书房”系列节目由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制作。

本音频和文字稿版权归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福田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Melonkorea精选越南鼓.10期

精选越南鼓mushup私改精选V:Melonkorea

by:Melonkorea

北京工体唐会 Vol.10 @DJRomaStone

听最潮音乐or看高清VJ+微信公众号clubmusic521︱推送全国知名夜场、酒吧、会所DJ做场实战Remix舞曲︱欲求无损高音质版本请购买发行正品

by:DJRomaStone

VOL.10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本书原为《剑桥中国史》的第10卷和第11卷,起自清代的道光时代,止于辛亥革命。这两卷能够自成体系,可以单独成书,我们特先译出,以飨我国读者。为了兼顾《剑桥中国史...

by:陶伊

顶级弛放沙发音乐合集 Vol.10(2013)

Album:ChilloutMusicCollectionVol.10Artist:VAGenre:NewAge,Ambient,Chillout...

by:siye12364

德沃夏克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Op.10

德沃夏克《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作品第十号,作于1873年,1874年3月30日由斯美塔那指挥布拉格爱乐乐团首演,全曲共三个乐章,洋溢着澄明,愉悦的气氛。第一...

by:东溜达西溜达

四季

一年四季人生四季

by:慧心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