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朱元璋画得这么丑?并非清朝人,而是他的儿子朱棣

2023-06-25 09:42:2208:41 673
声音简介
历史人物的面容总是成为我们想象的独特线索,尤其是那些一代帝王,他们的风采如何,身姿如何,永远是历史探讨的热门话题。明太祖朱元璋的形象却在历史中产生了显著的两极反差。一些画像描绘他英姿勃发,充满了王者的气质;而另一些画像却让他变成了一张鞋拔子脸,这种对他形象的转变引发了人们的困惑。
事实上,这并非清朝人的作品,而是后人根据朱棣的需求所描绘的。那么,朱棣为何会有这样的要求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朱元璋的真实面容到底是什么样子。虽然我们无法完全确定他的真实相貌,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事件中寻找线索。
据记载,朱元璋二十五岁时从皇觉寺参军,当时的他还保留着和尚的装扮。而当他走进濠州城的时候,他立刻就被士兵抓住了,原因是他们怀疑他是元军派来的奸细。
情况很快就被通报给了首领郭子兴,而郭子兴在听说朱元璋并非奸细,而是一位新来的士兵后,便决定让他做自己的警卫员。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推测,郭子兴或许看出了朱元璋的面相中的某些特征,因此他对朱元璋产生了信任。然而,史书却并未详细描绘出那时的朱元璋究竟是何模样。
对于朱元璋的形象,一种推测认为他可能长得相当丑陋,甚至令人生畏。有人假设郭子兴选择让他成为自己的保镖,可能是因为朱元璋的长相能够吓退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然而,这种假设缺乏确证的证据,我们不能因此就对朱元璋的容貌下定论。
当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有些不满的人开始四处散布他容貌丑陋的传闻。然而,一个曾经亲眼见过朱元璋的朝廷大臣,张瀚,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描述。他在自己的笔记中,对朱元璋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太祖的面容,眉毛如同画笔精心勾勒,鼻子笔直,嘴唇修长,面庞如同满月,胡须短小,完全不同于平民中流传的怪异形象。"
在张瀚眼中,朱元璋并非被描绘为鞋拔子脸,而是一个有着秀美眉眼、大圆脸和整洁胡须的俊男。这样看来,朱元璋的形象似乎更接近于一个英俊的男士。在正史《明史》中,朱元璋的形象也被描述为“资貌雄杰,奇骨贯顶”。从他的子孙们身上,我们也能看出朱家的特色:大圆脸、长胡子、英挺身姿。如果朱元璋本人确实丑陋,他的后代的长相应该也不会比他好到哪去。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朱元璋的真实样貌应该并不是丑陋的,反而应该有些英俊,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气质越来越显示出皇者的风范。那么,关于朱元璋那些“鞋拔子脸”的画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不能否认清朝可能对明朝有一定的偏见。清朝的创立者努尔哈赤几乎花了他的一生与明朝斗争,所以清朝的统治者对明朝保有一定的意见。这可能是为什么《明史》成为我国历史上修订时间最长的正史。
朱元璋,这位伟大的明朝开国皇帝,意外地赢得了清朝顺治皇帝的深深崇敬。在他的眼里,朱元璋并不是常人眼中的丑陋皇帝,反而是一位可敬可仰的英明君主。
康熙皇帝,对朱元璋的敬仰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六次下江南,而每次的行程中都有一个重要的项目,那就是前往南京,祭拜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
康熙的这个行为,一方面可以拉近与江南士人的距离,增加他们的亲近感;另一方面,也是他对朱元璋深深崇敬的表现。每次对明孝陵的跪拜,都是他对朱元璋敬仰之情的最真挚表达。康熙甚至还曾为明孝陵题写了“治隆唐宋”的匾额,表明他认为朱元璋的治理水平不亚于繁荣昌盛的唐宋。
因此,清朝作为统治者的康熙皇帝,如果他对朱元璋尚且如此尊敬,那么,清朝人肯定不会轻易地对朱元璋的形象进行抹黑。如果他们真的要对明朝进行贬损,那么他们也只会在修编《明史》时运用春秋笔法,微妙地加以修饰。那么,那些让朱元璋“毁容”的丑陋画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回溯历史,来看一看隋朝的杨广。史书中对他的描述犹如在描绘一幅立体的画像,“龙颌,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
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位目光炯炯、五官精致的皇帝形象。杨广和刘邦,这两位开国皇帝的面部特征,无一例外地都体现了传统的"龙颜"特质——额头宽阔,眼窝深沉,下巴修长。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在塑造父亲形象的过程中,显然从这两位开国皇帝身上汲取了灵感。他以"龙颜"为基础,又增添了其他元素,构筑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副"鞋拔子脸"的朱元璋。朱棣的本意是要打造一个与众不同、具有开国皇帝特质的父亲形象,但是他的"艺术创新"似乎有些过火,以至于让后人误以为朱元璋是一个奇丑的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伟大事迹是无可否认的,然而现在的人们却对他的长相更感兴趣。在紫禁城的武英殿里,挂着一幅朱元璋的画像。在那幅画像里,朱元璋显得慈祥和蔼,满脸福相,完全是一个标准的大圆脸。
但是,朱棣却为了使父亲的形象更具传奇色彩,从历代开国皇帝的特殊面貌中提炼元素,将其混合在朱元璋的形象中。没想到这种尝试不但没有提升朱元璋的形象,反而让人误以为朱元璋长得非常丑。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

by:国学展先生

朱元璋

元朝末年腐败,压榨百姓,民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汉人甚至连...

by:转圈儿的驴

朱元璋

《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乞丐布衣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

by:二棉裤说剧

朱元璋

该剧改编自朱苏进的长篇历史小说《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乞丐布衣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

by:史君说剧

朱元璋传

朱元璋以“淮右布衣”,扫灭群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而终成万世不朽之基业——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大明王朝。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中,唯一的一...

by:爱幻想嘚猫

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对朱元璋从一名农民起义领袖当上君主的历程进行了讲述,对于研究明史以...

by:黑土墨客

朱元璋传

史学前辈吴晗先生代表作《朱元璋传》曾四易其稿,并进呈毛主席。毛主席非常重视,阅读后写信给吴晗,两位历史学家有多次长谈,可见此书内容之厚重,值得一读。

by:幸运禾禾

朱元璋传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横扫千军如卷席。蒙古铁骑叱咤风云,威震宇内;大元帝国,地跨欧亚,何等风光!然而...

by:阳光灿烂9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