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顾城,杀妻凶手

2023-06-25 12:31:0813:56 2.1万
声音简介

或许你对“顾城”之人不甚熟悉,但你应该知道这两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没错,它的作者就是顾城。很多年前,我就知道了这两句诗,虽然我不甚懂现代诗,但也能感受到这两句话的力量,以及诗人那处于阴暗而向往光明的积极心态。

所以,当后来我得知顾城于37岁那年先杀妻后自杀的事时,简直不敢相信。

我带着探究的心态去研究他,发现他的另外一首作品似乎更适合他,更能概括他的一生。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顾城短短37年的人生,就像是做了一场由幻想编织而成的美梦。梦醒后,他发现现实与梦境完全不一样,所以,梦醒日即是断魂时。

顾城从小就很孤僻,不爱凑热闹。他姐姐顾乡回忆,小时候去幼儿园接他,别的小朋友都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玩耍,只有他一个人待在那。

但那时的顾城是有爱心的,他会静静地蹲着观看地上的蚂蚁,会用手轻轻抚摸新长出的叶子。有时候,见着受欺负的同学,他还会讲故事来安慰他们。

顾城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慢慢传开了,很多同学都会围着他,想要听他讲故事。

一边害怕人群,一边又有满满的表达欲,顾城就是在这样矛盾的心理中成长起来的。

12岁那年,父亲顾工带着全家从北京去了山东,在一个部队农场生活。

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很少和当地人打交道,没什么社交。再一个,父亲顾工也是诗人,他认为自己在家教孩子,比把他送去学校要好得多。

从那以后,顾城就再也没去过学校,也因此关上了和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

但年少的顾城并不认为自己失去了什么,他喜欢大自然的一切,养猪、割草之类辛苦的农活对于他来说,都有着别样的乐趣。

从12岁到18岁,那个生活过的农场,就是他的城堡,这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诸多灵感。

回到北京后,顾城开始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因为他的诗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难得的童心,很快,他就收获了大批粉丝,还获得了“童话诗人”这样的美誉,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

1979年7月,顾城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谢烨出现了,她和顾城的相遇,就像是浪漫言情小说中的桥段。

他们在火车上相识,几乎是一见钟情,离别的时候,顾城把自家的地址塞给了谢烨。

谢烨拿着小纸条,在偌大的北京城里找了很久,终于来到了顾城家门前。

在顾城致谢烨的情书里,是这么描写初遇的:

“到南京站时,别人占了你的座位,你没有说话,就站在我身边。

我忽然变得奇怪起来,也许是想站起来,但站了站却又坐下了。

我开始感到你、你颈后飘动的细微的头发。

我拿出画画的笔,画了老人和孩子、一对夫妇、坐在我对面满脸晦气的化工厂青年。

我画了你身边每一个人,但却没有画你。

我觉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

谢烨父母觉得顾城像个骗子,不同意她去找他,谢烨为此编了很多理由,方才得以出行。

在见到顾城的那一刻,谢烨心中的不安和疑惑统统消散,两人迅速坠入情网。然而,彼时的谢烨即将跟随父母从北京去往上海,等待她和顾城的,是一段长时间的异地恋。

那个年代没有QQ、没有微信、连打电话也是奢望,两人只有靠传统的书信往来,以慰相思。谢烨在给顾城的信里写道:

“你是个怪人,照我爸爸的说法也许是个骗子,你把地址塞在我手里,样子礼貌又满含怒气。

为了能去找你,我想了好多理由,我沿着长长的长着白杨树的道路走,轻轻敲了你的门,开门的是你母亲,她好象已经知道了我,就那么注意地看我。

你走出来,好象还没睡醒,黑钢笔直接放在口袋里。你不该同我谈哲学,因为衣服上的墨迹惹人发笑,我想提醒你,又发现别的口袋同样有许多墨水的颜色,才知道这是你的习惯。

我给你留下地址,还挺傻地告诉你我走的日子,离开那天你去送我,我们什么都没说,我们知道这是开始而不是告别。

你会给我写信么?你说会的。

写多少呢?你用手比了比,那厚度至少等于两部长篇小说。”

这期间,顾城给谢烨写了许多诗歌,他们二人就像是生活在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爱情是他们永恒的话题。

为了改变谢烨父母对自己的不好看法,顾城曾经6次从北京跑到上海,软磨硬泡再加上真情实感,最终感动了谢烨家人。

相恋4年后的1983年8月5日,顾城和谢烨结婚了。

婚后,谢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顾城,顾城把家里的事都交给了妻子,自己则全心创作。

1988年,顾城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远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不久后加入新西兰国籍。也是这一年,顾城和谢烨的儿子木耳出生了。

在我们的观念里,诗人都是超凡脱尘的,顾城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不喜欢城市的喧闹、不喜欢人际交往、不喜欢工作带来的繁琐事情,顾城辞去了工作,和谢烨隐居激流岛。

顾城没了工作,骨子里又有诗人的清高,不愿意“以诗换钱”,所以,他们决定自给自足。

顾城在激流岛的屋子边圈了一块地,养了几百只鸡。这些鸡发出的噪音和气味引起了岛上其他居民的强烈不满。社区官员几次代表全体居民上门,要求顾城把这些鸡处理掉。

顾城自然不愿意,最后还,法院下达了通知书,要求顾城在限期内将这些鸡自行处理,否则就会用法律手段强制处理。

气急之下的顾城,拿着刀冲进鸡舍,把几百只鸡全杀了,再把鸡的脑袋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社区官员,以证明自己已经处理了所有的鸡。

社区官员吓得当场逃跑,顾城却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养鸡失败,顾城赚钱的积极性更低了,谢烨便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这位在上海长大的女孩,用种菜、卖春卷的方式,勉强支撑起了这个小家庭。

顾城不会开车,不会打字,不会做饭,他生活的一切都要依靠谢烨,可以说,离开了谢烨,顾城的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对于谢烨来说,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也还算平静、安稳,这个男人是自己选的,就要陪着他好好走下去。

但后面的日子里,顾城的精神状态变得越来越差,他认为理想中的世界和现实相差太大了。在他的主导下,夫妻把儿子小木耳寄养在外。因为顾城觉得木耳一点也不惹人喜欢,而且小孩子的哭叫让他无法创作。

谢烨感受到顾城对生活越来越消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为了不让他在这样的状态中毁灭,谢烨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接来了一个女孩。

女孩叫李英,和顾城夫妇早在86年就认识了。

当时在一个新诗潮诗会上,老派诗人对顾城进行攻击,还是女大学生的李英主动站出来维护顾城。这样的维护使得顾城夫妇对她很是感激,后来的相处过程中,谢烨对李英说了很多她与顾城的爱情琐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本来就崇拜顾城的李英立刻就觉得,顾城真是神一样的男人。

李英爱上了顾城,她把谢烨话语里透露出来的关于顾城的喜好和脾气都记在了心里,之后投其所好地接近顾城。

以至于后来有一次,顾城惊叹于和李英之间的契合度,说道:“我们才是天生一样的,而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

更戏剧性的是,顾城夫妇出国的前一天晚上,李英想着心爱的男人即将远行,控制不住情感,在顾城家里对他表白,而此时谢烨就在旁边翻看一本杂志。

李英的表白没能改变顾城夫妻出国的行程,但在顾城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1990年7月,谢烨给李英办理了手续和机票,把她接到了激流岛。

李英来了后,谢烨对她很好。

顾城曾经和好友文昕聊起这件事:“你知道李英在岛上,谢烨对她有多好吗,就是她来月事,内衣谢烨都用手去给她洗。”

李英的到来的确重新唤起了顾城对生活的热爱,然而,渐渐的,谢烨觉得顾城对李英的感情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想,这时她才意识到,如果自己再不做些什么,丈夫就要被抢走了。

1992年年初,顾城受邀去德国讲学,他原本想带上李英一起,但对方邀请的只是顾城夫妇,他只有让李英留在激流岛等他们回来。

谢烨则暗示李英趁此机会离去,但也说:如果我们回来的时候你还在,那就是我的命,我就彻底接受这个现实。

而此时,对顾城的爱渐渐平淡和对谢烨有着愧疚之情的李英也觉得,是时候结束这段畸形的感情了。

1992年年底,李英离开了激流岛,和顾城断绝来往。

顾城四处找人打听李英消息,开始都是一无所获,当终于有了结果时,答案却是李英已经结婚了。她为了获得新西兰的居留权,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新西兰人。

得知这一消息,李英原本纯洁无瑕的形象在顾城心中轰然坍塌,这一次,他感觉自己的理想世界破碎,整个人都崩溃了。

到这个时候,谢烨才明白,自己找李英来帮助丈夫渡过难关无异于饮鸩止渴,李英的离去,让顾城的情况比上一次更加严重。

但李英已经结婚,谢烨也不允许自己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她想了想,劝说顾城写一本自传体的小说,记录在激流岛上的生活,以让顾城看见自己的忍让和艰辛,看清李英的插足和虚荣,从而清醒过来。

因为顾城不会打字,所以由顾城口述,谢烨记录。书里,顾城一次次地回忆和李英的缠绵时光,令谢烨已经受伤的心千疮百孔。

就在这时,谢烨遇到了一个狂热的追求者——来自中国的力学博士“大鱼”。

大鱼和顾城有很大不同,他爱谢烨,也尊重谢烨,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他能给谢烨的生活都是顾城没有能力给予的。

顾城发现了谢烨和大鱼私底下的交流,感觉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受到挑战,气急败坏的他对谢烨动了手,狠狠掐住了谢烨的脖子。

邻居听到了声音报了警,原本警方认为顾城有暴力倾向,要把他带去精神病院,是谢烨挡在顾城身前,将他留了下来。

经此一事,谢烨对顾城彻底失望,情感的天平也逐渐倾向大鱼,她向大鱼敞开心扉,接受了他的爱情。

这对顾城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人们往往是在即将失去一件东西的时候,才会发现他的珍贵之处。

顾城渐渐清醒过来,开始怀念最初和谢烨在一起的日子,他想要挽回谢烨,但为时已晚,谢烨已经决定和大鱼一起离开。

顾城的心理防线终于崩塌了,1993年10月8日,在最后一次争执中,他用斧头砍伤谢烨,尔后在崩溃状态下仓促写了四封遗书,随即于屋外树上自缢身亡,其死后数小时,谢烨抢救无效离世。

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有一线之隔,顾城是天才诗人,亦是疯子杀手。他是一个多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

新西兰的激流岛,在顾城眼里,就是他的桃花源,一个幻想中的乌托邦。

虚幻的泡沫终会破裂,顾城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但谢烨是无辜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思钱想厚1987

还高知,这些傻子不怕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诗人顾城诗歌精选

顾城(1956—1993年)朦胧诗代表人物,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五年。返京后做过翻糖工、搬运工等,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

by:一木一寸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顾城诗歌精品(插图本)》由作者的家人选编,并配以作者本人的富有个性的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诗集。顾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

by:日光清城

童话诗人 顾城(完结)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他一直以儿童的眼光在打量这个世界。

by:菊雏

《顾城诗选》顾城-著

顾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

by:芦熙霖

顾城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不论如何划分顾城诗作的时期,童话之美,一直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即便是后来,他依然是以儿...

by:木亦有声

顾城

顾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

by:声红有约

顾城

顾城共116篇.更新于2021.02.25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不论如何划分顾城诗作的时期,童话之美,一直贯...

by:A地歌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

顾城的诗充满了童真、清澈、灵动与水晶般的智慧,他的画也如此。但普通人对他的注意力都在他的弑妻与自戕上,可惜了——不是顾城,是世人。每集三到四首诗,相配的顾城涂鸦...

by:深藏Blue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