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书接上回,我们说了玄武湖多舛的命运,也分析了人口普查,田产数据对一个国家维持政权的重要性。由此,我们了解到历代王朝肇造,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永远是统计天下,修造版籍。这事搞不定,啥也干不了。


而现在朱元璋着实是倒霉,遇上了元代这个对户籍管理复杂而混乱的前任。好在,朱元璋是个思路清晰,行动力极强的人,他到处开会调研,最后还真让他寻到了一个重新建立户籍的办法。 


故事从这里继续。 


洪武三年,这是一个对大明来说特别重要的年份。那一年,大明朝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法典,制定了组织架构,明确了科举的框架。一个新生政权,在这里一年缓缓走上正轨。 


也是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六日,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郑重宣布户帖制在全国推广上线。大致就是由户部牵头,制定个户口本,进行一次人口大普查;百姓不配合的就拉去充军;官吏敢瞒报虚报的就拖去砍头。


要知道在当时,户籍是不能自己随别改的,祖上是军人,子孙就只能当军人;祖上是种地的,那后代的户籍只能是农民。如果偷偷改变户籍记载的职业,想换个轻松的工作,那抓住,就是八十大板子。


户部收到圣旨口谕,就马上开始干活了,先设计一套标准的户口本格式,精确到家有几口人、各人的年龄、房屋田产、职业等信息内容。 


每一份户帖,都一式两联,一联官府留底,一联给百姓家里留底;还要盖上户部的骑缝章,侧边还留出了经手官员签字的地方,此后登记、调取、查阅、流转等等,都有迹可循,官、民又各有一份,最大程度防止伪造。 


看得出,大明朝这次人口普查是着实下了一番苦心,那比起不靠谱的元朝来说,确实是要高明太多。 


前期工作完成,接下来就是分赴各地基层去执行落地。这样,等整套登记流程走完,在朱元璋面前的,就是一个透明可见的天下。 


但到这一步就完了吗?当然不行。


朱元璋到底心眼多,他对官僚一向不大放心,总怕有人从中舞弊徇私。他对老百姓那是更不放心,民间隐瞒人口和田地的事太普遍了,如果放任不管,等于白干。 


所以,朱元璋又特意设计了一个制约舞弊的手段,学术语叫作“驳查”,就是动员一大批军队系统的文书人员,去各地审核抽查。那整套户籍登记行动,其实要一直到这些大头兵们驳查完毕,才算真的大功告成。


这份户帖,整体设计算得上很周详了,但却有两个不太容易发现,但事关成败的小问题。 


第一个就是土地登记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户口本上,只登记了各家田地的大小,却没有记载土地种的是什么、肥沃程度如何,甚至连所在的位置和形状都没提。 


这些信息,关乎田地的分类等级和收税种类。一样的面积种不同的东西,收的税是不一样的;种一样的东西,但地段和肥瘠程度不同,产出比也就大不相同,那收的税钱自然也不一样。 


所以,将田地分级,是土地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官府就知道田地要做分级处理。 


那么精明如朱元璋,会不清楚其中的厉害吗?既然已经搞了全国人口大普查,为什么不搂草打兔子,顺便把田地也捋一捋呢?

其实,朱元璋不是没动过清查土地的心思,但要落实到执行,却实在犯愁,主要是太缺人才了。 


清点人口是简单的活,执行人员懂得加减乘除就够了;但清丈田地却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不要求执行人员精通方田之术吧,但至少测量面积,得先学会画辅助线,懂得勾股定理。


再者,这还是个情商活。要知道,民间隐藏田地的事情多了去了。而且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互相包庇,


普查人员得多精明,才能从狡黠的地方豪强嘴里挖出隐田来。

而彼时,朱元璋才刚成立自己的大明公司,到哪里去搜罗那么多人才?所以,此时不一杆清算田地问题,反而是大明朝廷务实稳重的表现。 


事实上洪武初年,朝廷试过整顿浙西那块的土地,当时勉强凑了一百六十四人,撒下去核查田地,但最后连个水花都瞧不见,愣是被当地豪强给搅黄了,以至于上报朝廷的数据,虚虚实实,无非是当地的人你自己报一个,我给你写下来,大家都别深究。 


朱元璋看得清楚,也想得透彻。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弹性:既然现在做不成,就先退一步呗。


所以,洪武三年那次人口大普查,只清点了人口,并没有碰“清算田地”这根高压线。


当然,不清丈土地,政府无法收税。最后朝廷只能用一个名为“折亩法”的民间土法来估算。具体就是,好一点的地一亩田交一税亩钱,次一点的地,两亩顶一税亩钱,再次的地,三亩才折一税亩。


这个折中的权宜之计,虽然粗疏,却至少能保证税收正常运作,有钱才能发展,这是大明集团生存的根本。 


此外,朱元璋不仅不计较地方上的隐田藏匿,他还鼓励开垦荒地,说新开发的土地可以不交税。这就好比现在,政府鼓励创业,推行各种房租补贴,税收返还一个道理,你们先把创新创业的活力搞起来。


百姓一听,好啊!旧田地官府现在不追究,新田地还不用征税,那还不多干点?元末时期抛荒的大量田地,在这个时期被重新垦殖,生产力迅速恢复。至于人口普查,填写户口本,那我们就配合配合呗,官府说什么咱就填什么,反正是免费的。


老百姓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却不知道朱元璋的算计更长远。他们不明白,户帖的真正功能,是把居民禁锢在原地。只要人锁住了,朝廷想挖出藏匿的田地,还不是早晚的事?他们现在开垦的隐田越多,未来朝廷可以征税的田地就越多。


而不“清算田地”,缓行一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经过户帖推广这一场全国大普查的洗礼,朱元璋锻炼出了一大批精通计算又深谙基层内情的官吏。他们具备了清丈土地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技术层面不存在障碍。


朱元璋这一招以退为进,既缓解了基层情绪,又推行了政策,还锻炼了队伍,为以后埋下伏笔,可谓前后勾连,一举数得。这般手段,真是面面俱到。


“清丈田地”是户帖里的第一个问题。那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职业户制。


大明洪武二年搞过一个“原报抄籍”,也就是延用元代的职业制度。但我们前面说过,元代的户籍制度繁杂混乱,朱元璋没必要借鉴这种鬼东西吧。


而且,元代这种固定式的职业户制,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大倒退。


本来在宋代,因为经济发展迅猛,户口设计已经趋向于宽松流动,人活了,经济才能活,限制职业就等于限制了经济发展嘛。那朱元璋同志为什么放着宋代的好东西不学,去学元代落后的制度呢?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改朝换代最需要的是稳定,贸然废除职业户籍,会打破原有的生态。


另一方面,朱元璋自己搞了一个卫所制。也就是,当兵的不再会有退役,而是以卫所为单位,直接落地变成军户。没仗可打时,他们就种种田,要打仗时就上战场。军户的子弟,世世代代都是军人。


这样,大明朝相当于常年拥有一批自给自足的军队;真要用时,不用征兵,也不用征军饷,不惊扰百姓分毫。朱元璋对自己这个设计可是很满意的。


那大明虽然延用了“原报抄籍”,但朱元璋也没完全抄元代的答案,他把绝大多数百姓的户籍分成了四大类:民户、军户、匠户、灶户。民户归户部管,军户归兵部,匠户、灶户归工部。剩下的就是一些小户种,总之,不像元代那么奇葩。


不过,无论是为了社会维稳延用元代的制度,还是为了鼓励发展指定了军户卫所,都只是表面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朱元璋的控制欲太强了。在他心里,老百姓最好老老实实待在土地上,别到处溜达生事。


其实,不光朱元璋这么想,元、明、清,三代对职业户制,都是支持态度。你一生下来,职业就注定了,就不会有别的想法,自然不会瞎折腾,那社会也就少闹点矛盾。换句话说,为了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朝廷并不在乎牺牲掉社会活力和个人自由。


那新成立的朱明王朝的这一次户帖大登记,根据史料,一直从洪武三年年底持续到洪武四年年底,前后整整一年,总注册人口数在五千五百万以上。


正当各级官吏长舒一口气,觉得大功告成之时,大明朝廷又宣布了:户帖统计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从此以后,每年地方上都要进行更新,每十年要重新造册。


妈呀呀呀呀,原来前面这一切,都只是铺垫罢了。而真正的大戏,要等到十年之后才开始。


好了,那今天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啦。之后便是洪武十四年,也就是户帖推行的十周年,人口普查卷土重来。这次又会卷起什么风浪呢?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陆老师19490

一直都想知道行之有效的户籍登记是从何时开始的。因为古时战争频仍,天灾人祸都会人流离失所。

回复@陆老师19490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陆老师19490

写这本书作者要看多少书啊!